财务表现:收入和利润 - 公司2024年总发电量1323.1吉瓦时(利用小时1803小时),同比下降7%[13] - 集团自有风电场收益下降10%至1.631亿港元,毛利下降37%[29][32] - 联营公司风电场净利润下降61%至2220万港元[29][32] - 集团整体盈利下降29%至1650万港元,每股盈利0.66港仙[30][32][40] - 公司年度营业收益为1.631亿港元,同比下降10%[43] - 年度毛利为3290万港元,同比下降37%[43] - 来自联营公司纯利为2220万港元,同比下降61%[43]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除税后纯利为1650万港元,同比下降29%[43] - 总发电量1323.1吉瓦时,同比下降7%,利用小时1803小时[55][58] - 2024年总发电量达1,327.6吉瓦时,减少煤炭消耗约43万吨,碳排放减少102.8万吨[90] - 公司总发电量达1,327.6吉瓦时[93] - 公司减少煤炭消耗量约430,000吨[93] - 公司减少碳排放量1,028,000吨[93] 财务表现:成本和费用 - 融资成本下降52%至1160万港元,因已偿还贷款[29][32][38] - 净融资成本降至1160万港元,主要因偿还贷款[43] 财务健康状况 - 银行存款及现金为2.322亿港元,银行借款2.276亿港元,净债务权益比率0%[33][35] - 银行存款及现金增至2.322亿港元,同比增长41%[45][49] - 银行借款总额降至2.276亿港元,其中3240万港元需一年内偿还[44] - 公司净资本负债比率降至0%,上年为7%[47][51] - 公司净负债比率为0%,拥有行业最强资产负债表之一[85][87] - 维持股息1250万港元,派息比率75.8%[30][32] 各风电场发电量表现 - 牡丹江项目发电量下降7.5%,四子王旗降8.1%,单晶河降11.6%,昌马降13.5%,嵩县降11.8%[13] - 绿脑包项目因新建输电线路限电减少,发电量同比增长30%[13] - 牡丹江及穆棱风电场发电量49.4吉瓦时,同比下降7.5%[56][59] - 昌马风电场2024年发电量403.8 GWh,利用小时数2009小时,同比下降13.5%[62][65] - 四子王旗风电场2024年发电量193.2 GWh,利用小时数1951小时,同比下降8.1%[63] - 单晶河风电场2024年发电量356.7 GWh,利用小时数1784小时,同比下降11.6%[64] - 绿脑包风电场2024年发电量200.2 GWh,利用小时数1992小时,同比上升30.0%[66][69] - 嵩县风电场2024年发电量119.8 GWh,利用小时数1619小时,同比下降11.8%[67][70] - 南浔分布式太阳能项目2024年发电量4.5 GWh,利用小时数1129小时,同比下降2.2%[68][71] 各风电场资产权益 - 昌马风电场装机容量201 MW,公司持有40%权益[62][65] - 单晶河风电场装机容量200 MW,公司持有40%权益[64] - 绿脑包风电场装机容量100.5 MW,公司持有30%权益[66][69] - 嵩县风电场装机容量74 MW,为公司全资持有[67][70] - 公司运营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为738兆瓦,分布6个省份[90] - 公司运营738兆瓦风力发电场及分布式太阳能项目,位于甘肃、河北、黑龙江、河南、内蒙古及浙江等省份[93] 运营环境:风速与限电 - 2024年上半年平均风速5.8米/秒,低于2023年同期的6.2米/秒[17] - 2025年前两个月风速同比增长11%,发电量同比增37%且较2023年高15%[19] - 2024年下半年发电量同比下降2%,平均风速5.4米/秒,限电率下降52%[21] - 2025年前两个月发电量同比增长37%,较2023年同期增长15%,风速同比增长11%[21] - 2025年1-2月风速同比增长11%,发电量同比增长37%,较2023年同期增长15%[79] 电价变动 - 四子王旗风电场基本电价下降6%,牡丹江风电场电价下降5%,绿脑包风电场电价下降2%[25][26] - 集团平均基本电价下降1%至人民币0.2753元[25][26] 行业与政策环境 - 中国2024年用电量同比增长6.8%,超过GDP 5%的增速[10] - 2024年新注册电动汽车数量达1125万辆,较2019年的120万辆大幅增长[11] - 2023年电力消费占能源总消费比例升至28.1%,预计2030年达35%[11] - 2024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548吉瓦(同比增长18%),太阳能装机854吉瓦(同比增长45%)[12] - 中国2025年GDP增长目标为5%,预算赤字率提高至4%[78][82] - 中国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占比已超过总能源发电容量的40%[80][82] - 政府要求2025年底前新风电场采用市场化定价机制,取消行政定价[80][82] - 新风电场将采用差价合约(CFD)电价机制,但具体支持标准尚未公布[81][83] 公司战略与未来展望 - 公司将继续投资可再生能源项目以支持减碳目标[94] - 黑龙江风电场计划将70台0.85兆瓦风机替换为9台6.66兆瓦风机,塔高从65米增至140米[84][87] - 公司自2006年起投资可再生能源领域,是中国最早投资者之一[93] - 公司采用灵活业务模式及审慎风险管理框架以保持长期盈利能力[117][118] - 公司核心价值包含创造可持续价值、诚信及以人为本三大要素[121][123] 公司治理:董事会构成与会议 - 公司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包括4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25]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达到董事会总人数的42.9%(3/7)[125][128] - 董事会于2024年5月31日股东周年大会委任1名女性董事以实现性别多元化[126] - 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其中3名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42.9%[134]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达到董事会成员人数的三分之一(33.3%)[134] - 董事会于2024年召开4次会议[152][154] - 执行董事黄刚先生出席全部4次董事会会议[156] - 独立非执行董事郑毓和先生出席全部4次董事会会议[156] - 独立非执行董事田玉川先生出席全部4次董事会会议[156] - 独立非执行董事张颂义先生出席全部4次董事会会议[156] - 公司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其中6名男性(85.7%)和1名女性(14.3%)[179] 公司治理:委员会活动 - 审计委员会于2024年召开2次会议[152][154] - 薪酬委员会于2024年召开1次会议[152][154] - 提名委员会于2024年召开1次会议[152][154] - 审计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包括郑毓和先生、田玉川先生及张颂义先生[195] - 审计委员会年内举行2次与管理层及外聘核数师的会议,另举行2次与核数师的私人会议[197] - 薪酬委员会由4名成员组成[162] - 薪酬委员会批准了执行董事的年终奖金和加薪[164] - 提名委员会在年内举行了1次会议[169] - 提名委员会成员包括4名成员: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1名主席兼CEO[168] 公司治理:董事职责与独立性 - 公司主席黄刚先生同时兼任行政总裁职务,未按守则要求进行角色区分[116] - 公司声明其独立非执行董事均符合联交所规则第3.13条的独立性要求[128] - 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的委任未设定特定任期,但需按公司章程轮值退任[127] - 董事会成员间(包括主席与行政总裁)不存在财务、业务或家庭等关联关系[126] - 董事可获取外部独立专业意见,费用由公司承担[145][147] - 管理层每月向董事提供集团管理账目[145] - 所有董事须每年书面确认遵守上市规则第3.13条的独立性要求[134] - 近三分之一董事须轮值退任并可在股东大会上重选[150] - 新委任董事须在随后首次股东大会上重选[150] - 提名委员会负责评估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169][176] - 审计委员会负责监督集团财务报告流程、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程序[196] - 审计委员会审查中期及年度财务报表以及内部审计报告[197] - 公司采纳举报政策保护善意举报不当行为的员工[198] 公司治理:董事背景 - 公司董事长兼CEO黄刚(Mr. OEI Kang, Eric)自2008年4月10日起任职[95][97] - 公司执行董事刘慧(Mrs. OEI Valonia Lau)自2024年5月31日起任职,负责整体管理及战略发展[96][98] - 公司执行董事黄植良(Mr. WONG Jake Leong, Sammy)自2014年1月1日起任职,负责投资者关系及筹资[99][101] - 公司执行董事李兆怡(Mr. LEE Shiu Yee, Daniel)自2020年6月1日起任职,拥有超过30年房地产项目管理经验[102][103] - 执行董事李肇怡(59岁)拥有超过30年香港及中国房地产项目管理经验,自2020年6月1日起任职[104] - 董事会包含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其中郑毓和(64岁)及田玉川(60岁)分别自2022年1月1日及2013年4月23日起任职[105][108] - 独立非执行董事张颂义(69岁)持有耶鲁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并曾担任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新浪董事直至2021年3月[109][111] - 田玉川先生除担任独立董事外,自2023年2月1日起兼任中信资源控股(股份代号:1205)旗下合资石油公司KBM Oil Co., Ltd.独立董事[108][110] - 郑毓和先生作为注册会计师,同时担任7家香港上市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资本策略地产及中粮包装控股等[106][107] - 田玉川先生拥有39年跨国公司管理及国际股权投资经验,曾担任中信大锰控股(股份代号:1091)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108][110] - 独立非执行董事郑毓和先生为英格兰及威尔斯特许会计师公会、香港会计师公会及加拿大安大略省特许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105][107] 公司治理:政策与承诺 - 公司治理架构中董事长与首席执行官职责由同一人担任,即黄奕聪先生,此安排为偏离联交所企业管治守则C.2.1条款的例外情况[114] - 公司已全面遵循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原则及条文规定(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113] - 公司承诺对所有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客户及监管机构)保持问责制、透明度及责任承担的企业管治原则[112] - 企业管治架构全年严格遵循联交所上市规则及企管守则要求[117][118] - 董事会主席每年在无执行董事出席的情况下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会议[135][141] - 公司主席黄刚先生同时兼任行政总裁职务[136][142] - 公司每年检讨董事责任保险的覆盖范围[147] - 薪酬政策旨在支持集团风险承受能力和长期财务稳健[166][170] - 公司于2013年7月8日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173] - 公司于2019年6月14日采纳提名政策[183] - 提名委员会评估董事候选人需考虑董事会多元化政策等7项标准[188] - 新董事任命的主要条款需经薪酬委员会批准[191] - 退任董事重选前需经提名委员会评估其整体贡献及是否符合甄选标准[191] - 股东提名董事候选人的程序可在公司网站获取[194] - 公司秘书需确保董事委任或重选符合上市规则披露要求[192] - 董事薪酬确定基准载于年报第33页的企业管治报告[167][170] - 董事薪酬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2[167][170] 人力资源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在香港及中国大陆共有93名员工[86][88] - 公司员工(包括高级管理层)男女比例约为8:2(80%男性,20%女性)[180]
中国再生能源投资(00987) - 202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