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 - 公司总收益约5190万港元,较去年增长74.8%[9] - 公司亏损约1611.1万港元,较去年增加[9] - 公司收益增长74.8%从29,688,000港元增至51,900,000港元[44] - 公司仍录得营运亏损[44] 成本和费用 - 员工成本总额从2023年约661.6万港元增加至2024年约899.2万港元,增幅约36%[24] - 资本承担约410.7万港元(2023年:369.5万港元)[22] 贷款融资业务 - 应收贷款及利息净额569.1万港元,含154项个人贷款和6项按揭贷款[11] - 贷款年利率介于7.7%至44.4%[11] - 贷款价值比率一般不高于80%[49] - 个人贷款提款超过指定门槛需经高级人员批准[50] - 公司每月监察授出贷款还款状况并执行追讨行动[51] 融资活动 - 2024年供股发行56,514,181股新股,募集资金总额约1,978万港元,净额约1,740万港元[26] - 2024年配售发行33,904,000股新股,每股价格0.138港元,募集资金净额约456万港元[29] - 2023年配售募集资金净额约708万港元,已全部用于一般营运资金[25] - 2024年供股资金分配:节能项目800万港元、贷款融资业务300万港元、营运资金640万港元[26] - 电动车充电业务专项资金约456万港元,截至2024年底已使用22万港元,余额434万港元[29]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总资产约6427.5万港元[17] - 负债总额约1605.5万港元[17] - 流动资产净值约4061.2万港元[1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2290.6万港元[18] - 资产负债比率为15.6%[18] - 应付债券1000万港元,年利率8%,2025年10月到期[18] - 资产净值从42,579,000港元增至48,220,000港元[44] 股本变动 - 公司总股份数从2023年的113,028,363股增加至2024年的203,446,544股,增幅约80%[19]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203,446,544股[81] 购股权计划 - 张国立先生持有145,352份购股权,庄苗忠先生持有58,141份购股权[82] - 购股权计划有效期至2033年6月1日,个人授予限额为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85][86] - 主要股东或独立非执行董事的购股权授予限额为12个月内行使股份不超过0.1%[86] - 购股权计划整体授权限额为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88] - 公司所有购股权计划合计行使股份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的30%[88] - 2020年6月19日授予116,203,500份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0.066港元[89] - 2020年授予购股权的总公平价值约为290万港元,其中董事获得51.8万港元,雇员获得238.2万港元[89] - 张国立先生2020年获授12,678,600份购股权,公平价值为34万港元[8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尚未行使购股权总数调整至712,418股股份,行使价约为每股5.76港元[94] - 2024年供股完成后,购股权行使价自5.7港元调整至约5.76港元,总数自719,614股调整至712,418股[94][97] - 2024年股份合并后,购股权行使价自0.57港元调整至每股5.7港元,总数自7,196,143股调整至719,614股[93][97] - 截至2024年底,购股权计划可能授出的股份总数占公司已发行股本4.58%,共计9,319,941股[94] - 2023年供股完成后,购股权行使价自0.656港元调整至0.57港元,总数自6,299,145股调整至7,254,877股[93][97] - 2020年股份合并后,购股权行使价自0.066港元调整至0.66港元,总数自116,203,500股调整至11,620,350股[92][97] - 2020年供股完成后,购股权行使价自0.66港元调整至0.656港元,总数自11,620,350股调整至11,683,849股[92][97] - 董事张国有尚未行使购股权145,352股,行使价每股5.76港元[95] - 董事庄苗忠尚未行使购股权58,141股,行使价每股5.76港元[95] - 雇员尚未行使购股权508,925股,行使价每股5.76港元[95] 公司业务构成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财务投资、节能解决方案及贷款融资[41] - 业务范围涵盖财务投资、贷款融资及节能解决方案设计[182] 人力资源 - 员工总数从2023年20名增加至2024年27名,增幅35%[24] - 公司雇员人数从2023年20人增加至2024年27人[190] 管理层和董事会 - 莫赞生先生拥有22年投资经验[33] - 李黎明女士拥有17年并购及投后管理经验[37] - 杨伟雄先生拥有超过35年法律执业经验[38] - 袁慧敏女士拥有超过30年会计及审计经验[39] - 董事会由4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28] - 公司未设立主席及行政总裁职位,职责由执行董事共同履行[120][126] - 董事会由3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占董事会人数不少于三分之一[129] - 年度内举行10次董事会会议1次股东周年大会及2次股东特别大会[129] - 执行董事郑聿恬出席董事会会议10/10次股东周年大会0/1次股东特别大会0/2次[129] - 执行董事张國龙出席董事会会议9/10次股东周年大会1/1次股东特别大会2/2次[129] - 独立非执行董事李黎明出席董事会会议8/10次股东周年大会1/1次股东特别大会0/2次[129] - 独立非执行董事杨伟雄出席董事会会议10/10次股东周年大会1/1次股东特别大会2/2次[129] - 独立非执行董事袁慧敏出席董事会会议9/10次股东周年大会1/1次股东特别大会2/2次[129] - 董事须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134] 委员会运作 - 提名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37] - 年度内提名委员会通过1项书面决议案并举行4次会议[142] - 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率:袁慧敏女士75%(3/4)[143]、李黎明女士75%(3/4)[143]、杨伟雄先生100%(4/4)[143] - 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率:袁慧敏女士75%(3/4)[149]、李黎明女士75%(3/4)[149]、杨伟雄先生100%(4/4)[149] - 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率:袁慧敏女士80%(4/5)[158]、李黎明女士60%(3/5)[158]、杨伟雄先生100%(5/5)[158] - 薪酬委员会本年度举行4次会议并通过1项书面决议案[146] - 审核委员会本年度举行5次会议并通过1项书面决议案[154] - 薪酬委员会负责制定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政策并建议具体薪酬待遇[147] - 审核委员会负责监督财务报告系统及风险管理制度[156] - 审核委员会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150] - 审核委员会审阅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财务报告[150] 薪酬政策 - 董事薪酬政策基于公司业绩、个人表现及市场数据制定[108] - 薪酬政策包含实物利益、退休金权益及赔偿款项等薪酬待遇要素[147] - 高管薪酬详情需参考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4[109] 审计和风险管理 - 公司核数师由国卫变更为栢淳,自2024年11月5日生效[117] - 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政策详见综合财务报表附注5[58] - 公司风险管理系统包括风险保留及降低、避免、分担及分散、转移四种策略[164] - 公司已聘请外部顾问公司承担内部审计职能,未识别内部监控制度存在重大缺陷[166] - 公司2024年向外部核数师支付法定核数服务费用为690,000港元[167] - 公司2024年向外部核数师支付申报会计师告慰函费用为139,000港元[167] 企业管治 - 公司存在三次企业管治守则偏离情况,涉及会议通知期及董事参会要求[120] - 公司确认维持足够的公众持股量要求[113] - 公司秘书在2024年接受了超过15小时的相关专业培训[172] - 公司董事会确认已采纳香港公认会计原则编制综合财务报表[160] - 公司股东需持有不少于二十分之一缴足股本方可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73] - 公司董事培训类型包括出席研讨会/论坛(A)和阅览监管条例更新资料(B)[171][172] - 公司企业管治报告需遵守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上市规则披露规定[160] -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涉及委聘专业人士进行讨论[159] 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 - 公司五大客户贡献总收益的89.6%,其中最大客户占比64.8%[111] - 公司五大供应商占销售成本的91.9%,最大供应商占比67.2%[111] 股份相关 - 公司未进行任何股份回购、出售或赎回操作[110] - 郑聿恬先生通过富瀛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公司3,80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1.87%[80][81] 股息政策 - 公司不派付本年度末期股息且无中期股息宣派[65] - 公司于2024年12月31日无可分派储备[69] 业务风险 - 公司业务面临中国政策变动风险可能影响节能产业支持力度[55] - 公司收益依赖中国商业及工业楼宇节能需求经济下滑将削减市场需求[56] - 公司面临来自其他节能服务供应商的市场竞争风险[57] - 公司业务以外汇风险为主采用自然对冲管理人民币计值资产及负债[52] 合规事项 - 公司因疏忽未按时提交新普通股配发申报表违反公司条例第142条[63] - 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及资产抵押(2023年:不重大)[21] 财务报告附注 - 公司物業廠房及設備變動詳情載於綜合財務報表附註18[68] 环境绩效(能源与排放) - 公司电力消耗从2023年10,080千瓦时增至2024年12,240千瓦时,同比增长21%[190] - 公司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从2023年8.60吨二氧化碳当量增至2024年30.67吨,同比增长257%[192] - 范围2间接排放从2023年5.61吨二氧化碳当量增至2024年6.55吨,同比增长17%[192] - 范围3其他间接排放从2023年2.99吨二氧化碳当量增至2024年24.12吨,同比增长707%[192] - 人均能源消耗强度从2023年504千瓦时/人降至2024年453千瓦时/人,同比下降10%[190] - 人均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从2023年0.43吨二氧化碳当量/人增至2024年1.33吨,同比增长209%[192] - 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来源为工作场所用电[192] - 采用环境署碳足迹计算工具进行排放量核算[192] - 公司其他间接排放从2023年2.99吨二氧化碳当量增加707%至本年度24.12吨二氧化碳当量[193] - 商务差旅恢复及增加是其他间接排放增长主因[193] 环境绩效(资源消耗) - 纸张消耗量从2023年21,987张增加212%至2024年68,615张[195] - 纸张消耗重量从2023年110千克增加212%至2024年342千克[195] - 每名雇员纸张消耗强度从2023年5.50千克增加131%至本年度12.67千克[195] - 每名雇员纸张消耗量从2023年约5.50千克增加至本年度约14.87千克[196] - 公司业务增加导致纸张消耗量上升[196] - 公司未产生任何有害废弃物[195] - 公司主要资源为电力、纸张及材料[198] - 公司用水主要用于厕所冲水、清洁及饮用水供应[197]
信能低碳(00145) - 202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