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4年度营业收入为36,667.14万元[3]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80,070.19万元,同比下降54.21%[23]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6,667.14万元,同比减少54.21%[37] - 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4.21%至3.6667亿元,主要因燃料电池系统销量大幅下滑[91][9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5,643.29万元,亏损同比增加21,322.92万元[3][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4,275.70万元[3]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320.37万元,亏损同比扩大[23]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0,113.28万元,亏损同比扩大[23]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643.29万元,同比亏损增加21,322.92万元[37] - 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4,275.70万元[75] - 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643.29万元,亏损同比增加21,322.92万元[7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41.88%至3.2095亿元,与销量下滑趋势一致[91][92] - 财务费用同比激增112.35%至198万元,主因借款利息增加及汇兑收益减少[91][92] - 燃料电池系统材料费用同比下降55.38%至1.7亿元,占总成本比例70.80%[100] - 氢燃料行业整体材料费用同比下降48.21%至2.19亿元,占总成本比例68.51%[100] - 零部件材料费用同比增长11.37%至2841万元,占总成本比例97.39%[100][101]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31.15%至9701万元,主要因优化研发结构减少投入[110][11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燃料电池系统销量742套,同比减少60.95%[37] - 燃料电池系统销量同比下滑60.95%至742台,导致该业务收入下降61.94%[91][96][97] - 燃料电池系统本期毛利率为11.70%,较上年减少21.19个百分点[80] - 公司主营产品燃料电池系统本期毛利率为11.70%,较上年减少21.19个百分点[80] - 燃料电池系统毛利率同比下降21.19个百分点至11.70%,受售价下降和成本降幅趋缓双重影响[95][96] - 公司产品应用场景拓展至冷链运输、环卫及重卡等多场景[38] -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客车、物流车及重卡等商用车型,与陕汽集团、宇通客车等主流商用车企业合作[40] 各地区表现 - 境内主营业务收入占比97.43%,但毛利率同比下降19.74个百分点至11.18%[95][96] - 公司燃料电池系统已在北京、张家口、上海等城市投入运营[38][40] - 燃料电池车辆已在北京、上海等6个城市投入商业化示范运营[71] - 公司成立广西亿华通氢能科技子公司,深化华南及东盟区域市场布局[3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燃料电池行业处于产业化初期,市场规模较小,公司毛利率下降[4] - 公司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以降低单位产品成本[4] - 公司试图介入上游氢源环节以实现产业链协同运作[4] - 公司计划通过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整合,切入"制-储-运-加-研-用"产业端[146] - 2025年公司将继续以市场为导向,重点优化低温启动性能、提升产品可靠性及耐久性等核心技术指标[148] 研发投入与成果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7.99%,较上年同期增加16.68个百分点[24] - 公司2024年度研发投入总额为139,307,256.11元,较上年减少18.37%[59] - 费用化研发投入为97,013,572.48元,同比下降31.15%[59] - 资本化研发投入为42,293,683.63元,同比增加42.12%[59]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7.99%,较上年增加16.68个百分点[59] - 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为30.36%,较上年增加12.92个百分点[59] - 公司2024年新增知识产权126个,其中发明专利55个,实用新型专利57个[57] - 累计获得发明专利314个,实用新型专利791个[57] - 公司发布新一代300kW氢燃料电池发动机(M30+)[57] - 公司获评"2024年度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称号[57] - 公司核心技术包括电-电混合动力系统匹配与控制技术等9项,报告期内未发生变化[54] - 完成240kW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开发,性能测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65] - 开发出1.1mm超薄柔性石墨双极板,电堆体积功率密度提升[65] - 研发投入金额为6,542.77万元[65] 现金流与营运资金 - 公司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为负,应收账款和存货占用大量营运资金[5]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6,063.82万元,现金流状况恶化[23]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62.38万元,同比增加54,201.43万元[3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改善5.4201亿元,因回款金额同比增加68.20%[9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改善5.42亿元,客户回款金额同比增长68.20%[11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87.32%,因上年同期港股上市募集资金到位[95]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87.32%,主要因上年同期上市募集资金影响[114] - 公司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为负,主要因应收账款和存货规模占用大量营运资金[85] - 应收账款余额为219,558.09万元[85] 信用与减值损失 - 公司计提应收款项的预期信用风险损失增加,降低营业利润[4] - 2024年计提信用减值损失2.01亿元,同比增加102.2%[25]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扩大102.19%至-2.0114亿元,因公司计提更多应收账款坏账准备[91][92] - 信用减值损失增加1.02亿元,因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112] 非经常性损益与投资收益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86,324,137.95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1] - 2024年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对当期利润影响为18,626,661.29元[33] - 其他收益同比增长108.28%至5177万元,主要来自政府补助增加[91][92] - 公司其他收益同比增长108.28%至51,772,241.34元,主要因政府补助增加[116][117] - 投资收益由上年同期亏损34,186,331.54元转为盈利6,148,454.03元,主要系转让子公司股权收益[116][117]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下降39.72%至19,923,161.29元,因理财收益下降[116][118] 客户与供应商集中度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比达82.99%,其中关联方销售额占比3.99%[103][105]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占比66.35%,其中关联方采购额占比41.36%[107][111] - 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主要依赖头部整车厂商[79] 资产与负债变动 - 合同负债同比激增869.93%至62,510,456.52元,占总资产比例从0.13%升至1.31%,反映新项目订单流入[119][122] - 其他应付款同比飙升743.19%至158,033,221.89元,主要因收到需转付的项目补贴款[119][123] - 开发支出同比增长39.74%至49,754,133.69元,占总资产比例从0.72%升至1.04%,因新增资本化课题投入[119][121] - 递延所得税负债同比减少91%至2,987,008.30元,因采用净额法核算[119][124]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增长5.37%至727,426,376.60元,本期新增购买18,469,360.00元[135] - 股本同比增长40%至231,652,081.00元,因实施资本公积转增股本[119][125] 研发人员与薪酬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从346人减少至156人,降幅54.91%[67]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8,347.90万元,与上期基本持平[67] - 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从25.17万元提升至33.26万元,增幅32.14%[67] - 研发人员中博士21人、硕士77人,高学历占比62.82%[67] - 公司研发人员为156人,占员工总数的22.03%,其中硕士以上学历占比60%以上[74] 公司治理与股东变动 - 董事长张国强持股从26,031,764股增至36,444,469股,增幅10,412,705股(40%)[168] - 执行董事宋海英持股从1,864,831股增至2,381,163股,增幅516,332股(27.7%)[168] - 执行董事戴东哲持股从290,951股增至323,331股,增幅32,380股(11.1%)[168] - 监事会主席张禾持股从3,920,000股增至4,118,000股,增幅198,000股(5.1%)[168] - 副总经理于民持股从447,630股增至508,690股,增幅61,060股(13.6%)[169] - 董事会秘书康智持股从308,414股减至67,780股,减持240,634股(78%)[169] - 核心技术人员方川持股从28,011股增至39,215股,增幅11,204股(40%)[169]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管合计持股从32,891,601股增至43,882,648股,增幅10,991,047股(33.4%)[169] - 董事长张国强2023年税前报酬总额为117.6万元[168] - 核心技术人员李飞强2023年税前报酬总额为120.89万元[169] - 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814.55万元[177] - 报告期末核心技术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384.57万元[177] 行业与市场数据 - 2024年全国燃料电池汽车销量5405辆,保有量约28000辆[39][48]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共发布1167款燃料电池汽车整车公告,其中搭载公司燃料电池系统的整车公告163款,占比14%[39][49]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预测到2035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00万辆左右[50]
亿华通(688339)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