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为44.74亿元,同比下降27.65%[23]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422.8万元,同比下降103.03%[23]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61亿元,同比下降205.64%[23] - 2024年末总资产为77.52亿元,同比下降20.72%[23]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6.80亿元,同比下降9.40%[23]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08元/股,同比下降102.89%[24]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3%,同比下降47.29个百分点[24]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55%,同比下降0.74个百分点[24] - 2024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4.20亿元、12.26亿元、7.85亿元和10.43亿元[27]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为6494.4万元,主要包括政府补助7383.2万元和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2883.7万元[29] - 公司2024年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80元(含税),并以资本公积每10股转增4股,总股本预计增加至765,476,608股[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为546,769,006股,拟派发现金红利合计98,418,421.08元(含税)[7] 业务线表现 - 光伏切割设备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202,229.14万元[34] - 金刚线全年产量约6,177万千米,销量约5,900万千米,其中钨丝金刚线占比约35.85%[36] - 光伏切割耗材实现营业收入69,294.70万元[36] - 硅片切割加工服务业务实现收入129,465.47万元,有效出货约37.5GW[37] - 创新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4,524.98万元[38] - 光伏切割设备在报告期内保持市场占有率第一的领先地位[70] - 光伏切割耗材出货规模持续扩大,市占率持续提升,并实现钨丝金刚线出货规模快速提升[70] - 光伏硅片切割加工服务总规划产能102GW,已落地产能63GW[71] - 光伏切割设备销售量2,626台,同比下降15.21%[145] - 光伏切割耗材销售量4,445.61万千米,同比上升15.86%[145] 地区表现 - 公司光伏设备已远销老挝、印度、美国、法国及越南等海外多国[46] - 公司8寸半导体金刚线切片机已打入欧洲市场[46] - 公司磁材切割设备和蓝宝石切片机已销往欧洲和东南亚[46] - 内销主营业务收入40.35亿元,同比下降29.77%[143][144] - 外销主营业务收入2.52亿元,同比下降19.16%[143][144] - 单晶硅片境外销售毛利率高达77.10%,境内销售毛利率仅为2.09%[171] - 硅片生产设备境外销售毛利率33.67%,境内销售毛利率23.23%[171] - 境外资产规模为1.9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2.50%[16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但报告期内未发现特别重大风险[5] - 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经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6] - 公司未出现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或违规担保情况[9] - 公司董事会全体成员出席审议年报,并保证财务报告真实性[6]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以产定购"的计划型采购模式[55] - 公司设备类产品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模式组织生产,耗材类产品主要采用"合同订单+安全库存"的模式组织生产[56] - 公司设备产品销售主要采用直销模式,耗材产品销售主要采用直销模式,少数采用寄售模式[58] - 公司计划2025年3月在SEMICON China展会上推出碳化硅全自动减薄机,兼容6-8英寸晶圆[184] - 公司持续推进高硬脆材料系统切割解决方案在光伏、半导体、蓝宝石、磁性材料及碳化硅行业等多场景应用[181] - 公司研发战略包括"交付一代、研发一代、预研一代",并利用DeepSeek等AI大模型提升研发效率[182][183] - 公司加速钨丝母线细线化研究,推动金刚线向更细规格迭代,提升切片设备智能化水平[184] - 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提升"拉晶切片一体化智能工厂"整厂交付能力[185] - 公司计划推动12寸半导体切片机进入头部客户试用,并开拓碳化硅减薄机订单机会[185] - 公司持续优化供应链体系,利用DeepSeek大模型本地部署推动生产管理降本增效[188] - 公司加强海外政策研究,探索海外产能落地可行性路径,提升全球化运营能力[187] 技术研发 - 公司掌握3项核心支撑技术:精密机械设计及制造技术、自动化检测控制技术、精密电化学技术[78][79] - 公司拥有16项核心应用技术,分为设备类和耗材类产品技术[80] - 高精度轴承箱设计制造技术保证切片机精度达到行业先进水平[81] - 高稳定性液路技术包含切割液冷却系统和内循环冷却系统,维持切割区域温度恒定[82] - 高精度切割线管理技术确保金刚线高速运动时的线速度和张力稳定[82] - 金刚线细线化迭代降低了切割料损,提升硅片产出效率[74] - 自动化检测控制技术利用智能控制方法解决不确定性问题[78] - 精密电化学技术解决金刚线表面金刚石颗粒密度及均匀性的精确控制[79] - 公司的"高精度切割线管理技术"通过对称布线方式减少金刚线断线风险,支持高线速、细线化、大装载量切割[83] - 高精度张力控制技术采用最优算法和循环补偿,确保金刚线切割张力稳定,避免硅片TTV超标或断线[84] - 高精度夹持进给技术通过数学模型和传感器反馈实现高定位精度与动态响应,提升切割质量[84] - 多主轴动态平衡控制技术使金刚线单晶开方机主轴轮寿命延长,断线率和切割成本降低[85][86] - 高精度晶线检测技术将硅棒误切率趋近于零,大幅缩短检测时间[86] - 超细金刚线高线速切割工艺技术通过优化参数降低硅片材料用量,提升切片良率[87] - 超薄片切割工艺技术实现单晶硅片薄片化,提升柔韧性和组件应用场景[88] - 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切割技术自动处理切割异常,降低断线率并提高良率[89] - 低张力高效上砂技术通过分段张力系统和单机十二线设计,提升金刚线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90] - 基于机器视觉的钢线质量分析技术实现高精度在线检测,保障金刚线质量[90] - 公司自主研发的"基于机器视觉的钢线质量分析技术"实现金刚石微粉颗粒数量和分布均匀性的实时在线检测[91] - "上砂量模糊控制技术"通过模糊推理和数学仿真实现对上砂量的精确控制,无需人工干预[92] - "电镀液高效添加剂技术"具有促进高速上砂、均匀上砂、稳定性高的特点[93] - "金刚石微粉镀覆技术"通过精确控制配比和生产过程,提高金刚石颗粒与母线的结合力[93][94] - 公司通过原石破碎——微粉镀覆——金刚线生产垂直一体化工艺管控,保证原料供应安全[95] - 报告期内公司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项目名称为"半导体材料高质高效磨粒加工关键技术与应用"[97] - 公司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98] - 报告期内新增发明专利48个,累计获得发明专利95个[98] - 本年度费用化研发投入为248,501,851.64元,同比下降36.09%[101]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55%,同比下降0.74个百分点[101] 行业趋势 - 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约530GW,同比增长约35.9%,其中国内光伏新增装机约277.57GW,同比增长约28.3%[60] - 2024年多晶硅产量达到182万吨,同比增长23.6%,硅片产量达到753GW,同比增长12.7%,电池产量达到654GW,同比增长10.6%,组件产量达到588GW,同比增长13.5%[60] - 2024年多晶硅价格下滑超39%,硅片价格下滑超50%,电池片价格下滑超30%,组件价格下滑超29%[60] - 2024年TOPCon电池片市场占比达到71.1%,异质结电池片占比约3.3%,XBC电池片占比约为5.0%[62] - 2024年182mm微矩形硅片占比30%,210mm矩形硅片占比26.7%[62] - 半导体产业在2024年逐步走出低谷迎来回暖态势[65] - 2024年全球将有58亿只LED光源及灯具达到使用寿命极限而退役,较2023年涨幅近50%,占2024年整体LED照明需求比例超43%[67] - 2028年全球碳化硅功率器件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9亿美元,2022-2028年复合增长率为31%,其中汽车市场占比超七成达66.18亿美元[69] - 半导体行业逐步走出周期底部,AI增量及消费电子需求回暖是主要驱动因素[66] - 蓝宝石在消费电子领域应用增加,包括智能手表表镜、智能手机摄像头保护镜片等[67] - 碳化硅衬底材料进入战略机遇期,受电动汽车800V高压平台及光伏新能源需求带动[69] - 光伏硅片切割技术向"细线化、高速度、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73] - 公司凭借"切割设备+切割耗材+切割工艺"融合发展优势,保持专业化切割技术领先[72] - 金刚线主流线型为高碳钢丝30μm及28μm,钨丝金刚线主流线型为26μm及24μm[74] - 金刚线切片机线速度从2016年的1,500m/min提升至2,400m/min[74] 风险因素 - 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255,037.21万元,占流动资产53.90%,占营业收入57.00%[128] - 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为66,235.06万元,占流动资产14.00%[129] - 公司硅片切割加工服务产能规模达63GW,但开工率受行业波动影响较大[126] - 光伏行业产业链价格非理性下降,大部分环节跌破现金成本[133] - 公司下游客户集中度高,光伏设备订单规模明显收缩[123] - 公司面临存货跌价风险,可能需大幅计提跌价准备[129] - 光伏行业进入深度调整阶段,产业链价格大幅下降,企业亏损面扩大[130] - 光伏行业产能过剩持续加剧,落后产能加速淘汰[131] - 公司主要客户集中在硅片制造环节,行业集中度高[123] 公司治理 - 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3次股东大会(1次年度股东大会,2次临时股东大会)[193] - 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含3名独立董事),报告期内召开10次董事会会议[191] - 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含1名职工代表监事),报告期内召开8次监事会会议[192] - 董事长张顼持股从99,525,130股增至159,240,208股(增幅59.99%)[196] - 总经理张秀涛持股从1,480,976股增至2,996,762股(增幅102.35%)[196] - 董事李学于持股从239,120股增至495,488股(增幅107.21%)[196] - 董事王目亚持股从623,672股增至1,073,139股(增幅72.10%)[196] - 董事长张顼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162.72万元[196] - 总经理张秀涛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169.22万元[196] - 董事李学于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83.41万元[196] - 独立董事权锡鉴和赵春旭离任,薪酬均为4.20万元[197] - 监事会主席于文波离任,持股数从19,600股增至31,360股,增幅60%[197] - 监事王宇持股数为0,薪酬为25.73万元[197] - 职工代表监事罗梦璐持股数为0,薪酬为16.27万元[197] - 财务负责人王蕾持股数为0,薪酬为5.49万元[197] - 核心技术人员张璐持股数从93,436股降至7,998股,降幅91.44%[197] - 核心技术人员邢旭持股数从47,040股增至125,440股,增幅166.67%[197] - 核心技术人员于群持股数从53,060股增至135,072股,增幅154.57%[197] - 核心技术人员段景波持股数从117,306股增至275,498股,增幅134.85%[197] - 报告期内公司总持股数从102,199,620股增至164,381,413股,增幅60.85%[198] - 王宇2010年加入公司,现任公司薪酬经理,2021年8月至今任公司监事[200] - 罗梦璐2012年加入公司,现任公司信息化工程师,2022年12月至今任公司职工代表监事[200] - 王蕾2012年加入公司,现任公司档案室主管,2024年7月至今任公司监事[200] - 崔久华2018年加入公司,历任财务分析经理等职,2024年7月至今任公司财务负责人[200] - 张璐现任公司细线切割应用技术架构师[200] - 邢旭现任公司研发总监[200] - 于群现任研发中心化学专家[200] - 段景波现任公司创新产品线技术管理部经理[200]
高测股份(688556)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