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凯因科技(688687) - 2024 Q4 - 年度财报
凯因科技凯因科技(SH:688687)2025-04-28 23:2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2.3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87%[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18%[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75%[2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63%[24] - 基本每股收益0.85元/股,同比增长21.43%[25][27]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82元/股,同比增长12.33%[25][2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93%,同比增加1.12个百分点[25] - 医药制造业毛利率为81.90%,同比减少2.44个百分点[99] 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为222,978,856.77元,同比下降4.01%[95][97] - 销售费用为597,482,346.66元,同比下降24.70%[95] - 管理费用为114,875,541.78元,同比上升11.64%[95]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12.79%,同比增加0.57个百分点[25] - 医药制造行业直接材料成本同比下降13.97%,从1.346亿降至1.158亿,主要系化学药品原料降价及生物药品销量下降所致[107] - 医药制造行业直接人工成本同比上升28.02%,从2037万增至2608万,主要系复苷类产品销量上升及生产车间人工薪酬增长[107] 业务线表现 - 生物药品销售收入为526,508,791.83元,同比下降21.52%[99] - 化学药品销售收入为693,543,937.97元,同比下降3.35%[99] - 抗病毒及免疫领域营业收入9.92亿元,毛利率87.43%,同比下降0.55个百分点[133] - 抗炎领域营业收入1.89亿元,毛利率52.71%,同比下降2.75个百分点[133] - 抗肺纤维化领域营业收入3820.86万元,同比下降73.46%,毛利率82.79%[133] - 生物药品销售额同比下降14.73%,从7382万降至6295万,主要系金舒喜®等产品受集采政策影响销量下降[107] - 化学药品销售额同比上升9.99%,从1.436亿增至1.579亿,主要系复苷类产品销量上升及车间改造投入增加[107] 研发进展 - 培集成干扰素α-2注射液完成Ⅲ期临床试验并提交药品注册上市许可申请[41] - KW-045和KW-051项目已完成全部受试者出组,处于临床Ⅱ期阶段[41] - 公司2024年研发投入15,741.11万元,占营业收入12.79%[40] - 公司累计申请发明专利175项,累计获得发明专利授权60项[40] - 在研项目KW-001预计总投资规模134,615,000元,本期投入19,253,242.28元,累计投入128,731,201.63元,已完成Ⅲ期临床试验并提交药品注册上市许可申请[70] - 在研项目KW-027预计总投资规模257,000,000元,本期投入25,195,028.78元,累计投入111,745,687.30元,目前处于Ib期临床试验阶段[70] - 在研项目KW-034预计总投资规模101,000,000元,本期投入271,119.96元,累计投入21,656,638.38元,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70] - 公司GL-004项目在报告期内取得药品注册证书,KW-051完成Ⅱ期临床试验全部受试者治疗及随访[63] 子公司和投资 - 公司控股子公司包括北京亦庄国际蛋白药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凯因格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13] - 公司全资子公司包括凯因生命科学(美国)有限公司、凯闻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等[13] - 公司参股企业包括杭州先为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银杏树药业(苏州)有限公司等[13] - 凯因格领生物技术公司净利润为10,265.94万元,营业收入31,270.78万元,持股比例81%[147] - 理财产品期末公允价值为350,865,414.11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532,766.37元[146] - 杭州先为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期末公允价值为27,256,641.00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亏损13,041,738.38元[146] 管理层和薪酬 - 董事长兼总裁周德胜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423.20万元[167] - 董事兼常务副总裁王欢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201.50万元[167] - 副总裁兼首席科研官史继峰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184.00万元[167] - 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赫崇飞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189.00万元[168] - 副总裁汤键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271.70万元,为高管中最高[168] - 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2,139.22万元[179] - 报告期末核心技术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535.65万元[179] 风险和法律事项 - 公司与吉利德科学公司存在专利侵权纠纷,案件处于受理阶段[88] - 公司产品面临带量采购政策导致价格下降的风险[91]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可能影响技术领先优势[83] - 新产品凯力唯®、赛波唯®面临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84] - 公司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局出具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2024〕303号[182] - 公司对前期会计差错及相关定期报告进行了更正并提交整改报告[183] - 公司于2024年12月19日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公司管理部的监管警示决定(上证科创公监函〔2024〕0059号),并已提交整改报告[185] 行业和市场趋势 - 2024年中国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达2.98万亿元,利润增速高于全国工业2.4个百分点[52] - 2024年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的1类创新药品数量增至46个品种,创历史新高[52] - 2024年国家医保谈判新增91种药品,平均降价63%,其中90种为近5年获批上市的新药,38种为"全球新"创新药[61] - 国家医保局累计成功采购435种药品,通过集中采购腾出费用空间支持新药纳入医保[60] - 全球药品市场规模预计2028年突破2.3万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5.8%-6.2%[149] - 中国市场预计将以8%-10%的复合增速成为全球增长引擎,亚太地区贡献率达35%[149] - 生物药占比将从2023年的22%提升至2028年的28%[149] 公司战略和未来计划 - 公司重点推动培集成干扰素α-2注射液乙肝适应症产品上市[153] - 公司计划通过新加坡子公司辐射东南亚地区,推进特色产品注册[156] - 2025年公司将升级质量管理体系,深化信息化建设提升智能制造水平[157] - 公司将持续强化人才发展体系建设,加强骨干人才培养[159] - 公司形成大肠杆菌高效表达重组蛋白及多肽药物技术、哺乳动物细胞高效表达抗体药物技术等核心技术[62] - 公司以自主研发模式为主,合作开发为辅,专注于病毒及免疫性疾病领域产品的创新性研究和开发[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