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近岸蛋白(688137) - 2024 Q4 - 年度财报
近岸蛋白近岸蛋白(SH:688137)2025-04-29 00:1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苏州近岸蛋白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代码688137 [1] - 公司股票为人民币普通股(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简称近岸蛋白,代码688137[21] - 公司主营业务为靶点及因子类蛋白等研发、生产和销售及提供全流程应用解决方案[44] - 公司主营业务属“7340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M73研究和试验发展”及“生物医药领域”[65] - 公司所处重组蛋白行业用户有科研机构或高校实验室、工业用户两类[6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127,555,134.78元,较2023年下降16.73%[23] - 2024年扣除无关及无商业实质收入后营业收入126,927,351.41元,较2023年下降16.90%[23]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54,416,282.10元,较2023年下降523.68%[23]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2,101,667,719.87元,较2023年末下降3.97%[23] - 2024年末总资产2,218,110,499.82元,较2023年末下降3.51%[23]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 -0.78元/股,较2023年下降533.33%[24]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2.53%,较2023年下降3.12个百分点[25]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315,815.89元,较2023年下降80.75%[23]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39.14%,较2023年增加9.9个百分点[25] - 2024年各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608.71万元、3356.82万元、3242.38万元、3547.61万元[28] - 2024年各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 - 263.05万元、 - 627.53万元、 - 935.27万元、 - 3615.77万元[28] - 2024年各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755.81万元、1574.01万元、 - 345.18万元、 - 653.06万元[29] - 2024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49893.88元,2023年为 - 91153.96元,2022年为 - 41524.90元[30] - 2024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特定除外)为1733.77万元,2023年为1148.76万元,2022年为1420.80万元[30] - 2024年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损益为585.67万元,2023年为1719.18万元,2022年为415.77万元[30] - 2024年实际控制人回购股份一次性确认股份支付费用为 - 116.69万元,2023年为 - 301.31万元,2022年为 - 121.02万元[31] - 2024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分别为1733.23万元、2005.42万元、1281.98万元[31]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755.51万元,同比下降16.73%,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 - 5441.63万元,同比下降523.68%[36]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成本47,989,594.78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8.75%[151][153] -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19.17%,管理费用增加11.06%,研发费用增加11.46%[151][153] - 体外诊断业务营业收入23,772,674.14元,同比-2.39%,营业成本同比增54.80%,毛利率减少9.59个百分点[155] - RNA疫苗药物业务营业收入11,819,333.89元,同比-65.61%,营业成本同比增55.43%,毛利率减少57.94个百分点[155] - 主营业务合计营业收入127,402,855.68元,营业成本47,893,744.71元,毛利率62.41%,营业收入比上年减少16.76%,营业成本比上年增加28.74%,毛利率比上年减少13.28个百分点[156] - 靶点及因子类蛋白营业收入64,593,303.09元,营业成本18,305,939.13元,毛利率71.66%,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加8.37%,营业成本比上年增加40.11%,毛利率比上年减少6.42个百分点[156] - 2024年公司加大海外业务拓展力度,境外业务收入5,359,997.76元,增长76.32%[156][157] - 公司经销模式收入22,647,733.91元,增长37.55%,受益于代理商协作和管理加强[156][157] - 靶点及因子类蛋白生产量292,992.40mg,增长304.78%,销售量230,347.16mg,增长221.76%,库存量78,951.01mg,增长79.23%[158] - 酶及试剂生产量36,993.88万rxn,减少24.40%,销售量30,170.09万rxn,减少24.93%,库存量6,776.50万rxn,减少62.36%[158] - 重组抗体生产量28,695.12mg,增长30.04%,销售量13,010.28mg,减少39.57%,库存量14,240.12mg,减少30.21%[158] - 体外诊断直接材料成本145.85万元,占比23.63%,较上年同期增加50.10%[161] - RNA疫苗药物物流包装费成本56.11万元,占比6.38%,较上年同期增加604.02%[162]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92787971.46元,同比减少31.22%;现金流出小计179472155.57元,同比减少14.99%[170]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102227784.05元,同比减少45.77%;现金流出小计2260288499.49元,同比减少42.90%[170] - 2024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422069.18元;现金流出小计72986022.01元,同比增加35.33%[170] - 销售费用本期数51933890.07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17%;管理费用本期数49153756.32元,增长11.06%;研发费用本期数49922930.62元,增长11.46%[172] - 货币资金本期期末数647351227.00元,占总资产29.18%,较上期期末减少25.05%[172] - 应收账款本期期末数59959090.49元,占总资产2.70%,较上期期末减少10.44%[172] - 应付账款本期期末数28263635.80元,占总资产1.27%,较上期期末增加57.58%[17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报告期内公司靶点及因子类蛋白业务同比增长8.37%,海外业务同比增长明显[36] - 报告期内研发支出4992.29万元,新增产品300余个,新增授权专利14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37] - 截至报告期末,完成16个产品FDA DMF备案、4个产品CMDE备案,支持二十余家客户产品进入IND/临床阶段,2家客户获批海内外EUA[39] - 报告期内主导和参与国内外50余场会议等活动,助力客户发表SCI文章1300余篇,其中CNS及子刊150余篇[40] - 营销人员增加13.56%[41]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人数为566人,硕士及以上学历共175人,占比30.92%,较上年同期提高2.77个百分点[42] - 在基因与细胞治疗领域持续推出GMP级RNA相关新产品,丰富RNA生产用原料酶[45] - 在抗体药领域推进辅料用重组人透明质酸酶在抗体药皮下制剂开发中的应用[45] - 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领域提升基础酶试剂产品性能[45] - 完成多种关键多肽、蛋白高表达菌株构建,完成重组人源化/全长胶原蛋白等规模化生产工艺[43]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靶点及因子类蛋白合计3542种,较2023年末增加222种[47]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有135种重组抗体,为开发免疫诊断试剂、新型疫苗、抗体药等提供高品质抗体原料[51]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酶及试剂合计815种,较2023年增加123种[52] - 公司CRO服务分为定制化技术服务与技术包转让,提供重组蛋白、抗体及RNA等定制化服务、工艺开发及生产服务、检测服务等[56][57] - 公司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直销针对采购量大或行业标杆客户,信用政策为0 - 90日;经销针对采购量小、分散且需求种类多的客户,信用政策为0 - 30日[58] - 公司采购流程由ERP线上管理系统完成,原材料、设备采购根据库存或部门需求申请,服务采购针对非核心技术服务,流程与原材料、设备采购一致[60] - 公司生产活动自主进行,建立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执行多种管理体系,采取以销定产和安全库存管理模式[61] - 公司制定完善销售管理制度,包括《CRM管理制度》等,对合同签订、结算、信用、退换货等做严格规定[58] - 公司制定严格供应商管理制度,包括《采购管理制度》等,规范采购活动[60] - 公司生产按规章制度管控全过程,保证生产可控和产品质量稳定[61] - 公司直销根据多种因素综合定价,通过商务谈判确定交易价格,结算通过银行转账或电汇[58] - 公司产品销售通过第三方物流运输,国内超一定金额免运费,国外协商运费承担方[58] - 公司退换货需审核质量或运输包装问题,其他情况不予退换[59] - 公司研发模式以自主研发、创新为主,与外部单位合作研发,建立多项制度规范研发过程[62][63] - 公司CRO服务包括定制化技术服务和技术包转让,设项目管理部并制定规范制度[64] - 2024年公司开发新产品300余种,涉足合成生物学领域,服务海内外客户近3000家[82] - 2021年公司靶点及因子类蛋白产品约占国内重组蛋白科研试剂市场4.1%的份额,截至报告期末自主研发生产达3542种,2024年新增222种[83] - 2021年公司诊断抗体国内市场占有率约为2.92%,2024年新增20余种[83] - 2021年公司在国内mRNA原料酶及试剂市场国内厂商排名第一,占据39.80%的市场份额,截至目前11种mRNA核心原料酶通过FDA DMF备案[84] - 2024年公司开发上市GMP级T4 RNA Ligase 2,截至2025年3月底,获批中国/美国临床实验许可的国内环状RNA药物企业所用核心原料均由公司提供[84]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通过近百家客户现场审计,助力二十余家RNA疫苗药物/细胞治疗客户申报CDE/FDA IND,其中2家客户项目获批海内外EUA[84] - 2024年抗体药物双抗/ADC药物占比突破30%[87] - 公司依托综合技术自主研发一系列综合技术平台,涵盖23项核心技术[92] - 公司围绕重组蛋白建立7大技术平台、23项核心技术,形成完整技术系统[95] - Legotein®蛋白工程平台系行业内非通用技术,可实现全新功能蛋白设计和性能强化[96] - Legotein®平台包括计算机辅助蛋白序列及结构分析等3项技术[97] - 公司蛋白分子进化平台用于酶及试剂、重组抗体等产品开发[97] - 公司mRNA原料酶主要研发采用蛋白分子进化平台,质量达国际先进水平[97] - 公司搭建成熟类器官培养体系及核心原料和服务解决方案[91] - 公司利用抗体亲和力成熟技术将CD73抗体亲和力提高100倍[99] - 公司GMP级mRNA原料酶大规模生产规模达2000L[100] - 公司经过10余年技术积累,开发出28种复性体系用于蛋白复性体系快速筛选[100] - 报告期内上市新产品300余种,新增授权专利14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103] - 公司建立的FLASHPREP® RNA平台,快至10天完成从序列设计到RNA产品实现[105] - 公司新增150余个靶点蛋白产品[106] - 公司通过超低内毒素蛋白生产技术,将部分产品内毒素水平控制在0.05EU/mg以下[106] - 公司已开发出80余个抗体药物候选分子,全面进入创新抗体药物研发新阶段[107] - 公司自主搭建的复合型稳定性优化平台将抗体热稳定性提升超20℃[108] - 公司在体外诊断领域推出40余款创新型诊断酶及试剂原料[109] - 公司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领域新增类器官等领域产品10余种[111] - 公司自有的类器官研发平台建立了10余种类器官培养体系[111] - 公司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完成多种关键多肽、蛋白高表达菌株的构建[113] - 发明专利本年新增申请数8个、获得数10个,累计申请数58个、获得数32个[114] - 实用新型专利本年新增申请数8个、获得数4个,累计申请数33个、获得数22个[114] - 软件著作权本年新增获得数1个,累计申请数和获得数均为18个[114] - 其他专利本年新增申请数8个、获得数2个,累计申请数63个、获得数44个[114] - 创新蛋白质结构平台优化与应用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1,500,000.00元,本期投入559,070.20元,累计投入1,417,482.92元[122] - 创新诊断试剂技术评价平台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