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财年净亏损845,841美元,2023财年净利润986,471美元[25] - 2024年和2023年,两轮电动车销售收入分别为8000万元人民币(1090万美元)和7300万元人民币(1030万美元),分别占总收入的51%和67%[210] - 2024年和2023年,三轮电动车销售收入分别为3000万元人民币(420万美元)和1500万元人民币(210万美元),分别占总收入的20%和14%[212] - 2024年和2023年,四轮电动车销售收入分别为450万元人民币(62.4万美元)和120万元人民币(16.5万美元),分别占总收入的3%和1%[21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是一家电动出行产品制造商,产品包括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等,旗下运营集团有四家工厂,超150名员工[175][176] - 公司产品组合包括两轮电动车、电动三轮车辆、电动四轮多功能车和AI机器人产品四个系列[205] - 公司有四个工厂共五条装配线,旺季产能实际利用率约为90%[205] - 2023年公司外包2436辆电动两轮自行车、569辆电动三轮自行车和270辆电动四轮多功能车,占库存电动车的5.60%;2024年外包10519辆电动两轮自行车、4522辆电动三轮自行车和604辆电动四轮多功能车,占库存电动车的25.24%[206] - 外包某些型号两轮自行车的制造成本相比公司自行制造可降低3%-5%[206] - 公司在2024年第一季度终止了解决方案开发业务[199] 各地区表现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国有191家国内经销商,在全球有50家国外经销商[4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亚洲、欧洲、非洲、拉丁美洲和美国等60多个国家建立了拥有138家经销商的网络[19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未来运营费用和行政费用预计增加,可能导致净亏损[25] - 公司新产品开发和推广面临市场风险,可能无法实现预期销售[27] - 公司营销战略可能无法成功,影响收入和客户满意度[42] - 公司业务扩张可能面临风险,影响盈利能力和经营业绩[69] - 公司近未来收入预计主要来自中国,中国经济、政策等变化会影响公司业务和经营成果[96] - 公司使命是推动创新,成为行业市场领导者,愿景是为通勤者提供安全、智能、实惠和高品质的电动出行及机器人产品[179][180] - 公司发展战略目标是未来十年成为智能城市三轮车和非公路四轮电动班车领域的隐形冠军[192] - 公司为实现目标将继续创新推出新产品,坚持以电动自行车为主业,优先发展战略产品,加强智能产品开发[193] - 公司为保持技术创新前沿,将继续投入研发资源,全球招募专家人才,与行业领导者等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94]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2024和2023财年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两个重大缺陷[29] - 公司于2021年10月成立,2022年4月8日收购江苏LOBO及其子公司[30] - 行业内部分大公司推出约1000元/辆(不含电池)的两轮电动车低价车型[36] - 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三轮车和电动手推车从研发到投产周期为1 - 2个月[40] - 2024财年,两家经销商各自占公司应收账款净额超20%[4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净应收账款余额为1506894美元[4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未为产品责任索赔购买保险[52] - 2022年1月1日至12月1日,中国多地实施疫情管控措施,对公司业务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负面影响[5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国拥有134个商标、28项注册专利、20项版权和11项专利申请[64] - 客户大额应收账款违约可能对公司现金流、营运资金、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48] - 公司产品可能面临产品责任索赔,召回产品会产生高额费用并损害品牌形象[51] - 公司产品需符合中国相关安全标准和CCC认证,否则将影响销售和收入[55][56] - 公司可能无法有效保护知识产权,第三方侵权会影响收入和声誉[57][58] - 公司可能面临专利、商标等侵权索赔,会耗费时间和成本[62] - 依赖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交付订单,物流受损或中断会影响业务[70][72] - 生产设施可能因机械故障、公用事业短缺等出现生产困难[73] - 依赖公用事业持续供应,供应中断会影响生产[74] - 若供应商或经销商不遵守道德和法规,公司品牌形象可能受损[75][76] - 业务计划需要大量资本,未来可能发行证券稀释股东权益[88] - 经济低迷或不确定性会影响消费者对公司产品和服务的需求[90] - 公司各PRC子公司每年需从累计利润中至少提取10%用于储备基金,直至提取总额达到其注册资本的50%,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法定储备金总额为464,637美元[100] - 2005年7月至2008年,人民币兑美元升值超20%,2008 - 2010年升值暂停,2020年6月以来波动不定,2022年因美元上涨,人民币兑新兴市场货币也有波动[108] - 自2018年初起,中美互征关税,2025年4月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新一轮关税,欧盟对中国产电动自行车加征关税[95] - 公司招聘和留住高技能员工存在困难,员工可能看重股权奖励价值,公司股权或股权奖励价值下降会影响招聘和留用[92] - 公司与大连理工大学江苏研究院和暨南大学有联合研发协议,合作存在分享专有信息、第三方不履约和增加开支等风险[93] - 公司若进行收购,需获股东和政府批准,可能增加成本和延误,收购资产或业务可能无法达预期[94] - 中国劳动法要求严格,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支付福利等受监管,违反规定可能面临整改和罚款[104][105] - 公司使用派遣工不能超过员工总数的10%,否则不得再使用额外派遣工[106] - 公司作为离岸控股公司,使用IPO收益向PRC子公司贷款或注资受政府登记、金额限制和审批要求约束[111] - 公司无法保证能及时完成对中国子公司未来贷款或注资所需的注册和审批,否则会影响公司流动性和业务扩张[113] - 中国政府对外汇兑换的控制可能限制公司有效利用收入的能力,影响投资价值,公司大部分收入为人民币,若无法获得足够外汇,可能无法向股东支付外币股息[114][115] - 中国居民境外投资相关法规可能限制公司中国子公司增加注册资本或分配利润的能力,公司已知中国居民股东已按规定完成外汇登记申请[117][118][119] - 中国并购规则和反垄断法规使外国投资者收购中国公司程序复杂,公司未来战略收购可能受影响,进而影响业务扩张和市场份额[120][121][122] - 若公司被认定为中国居民企业,将面临不利税收后果,全球收入按25%缴纳企业所得税,非中国股东处置股份收益可能按10%(非中国企业)或20%(非中国个人)征税[124][125] - 非中国控股公司间接转让中国居民企业股权存在不确定性,转让收益可能按10%缴纳企业所得税,受让方有代扣代缴义务[126] - 非中国居民企业转让公司股份的交易存在报告和税务后果的不确定性,可能影响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127] - 公司控制的无形资产保管人或授权使用者失职、挪用或滥用资产,可能对公司业务和运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28][12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国租赁七处房产,若房东未完成产权或租赁登记,公司可能面临罚款或搬迁损失[130] - 中国政府加强对海外发行和外国投资的监管,可能限制公司发行普通股的能力,导致股价大幅下跌或归零[13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未收集和存储个人终端用户的个人信息,受CAC审查可能性小[134] - 根据HFCA法案,若PCAOB连续两年无法检查公司审计师,公司普通股可能被摘牌;AHFCA法案将此时间从三年缩短至两年[135] - 若公司审计师不受PCAOB检查,SEC可能提出额外规则或指导,如PWG报告建议公司摘牌过渡期于2022年1月1日结束[139] - 2022年8月26日,CSRC、中国财政部和PCAOB签署协议,PCAOB可对中国和香港审计公司进行检查和调查,但存在不确定性[140] - 公司普通股交易价格可能因市场和行业因素、自身运营因素而波动,如其他中国公司证券表现、公司营收等数据变化[141][145] - 过去上市公司股价不稳定后常面临证券集体诉讼,若公司卷入,会分散管理资源、产生费用、损害声誉和融资能力[143] - 若证券或行业分析师不发布公司研究报告或改变推荐,公司普通股市场价格和交易量可能下降[144] - 卖空者的手段可能压低公司普通股市场价格,公司应对卖空者攻击可能受限[146] - 公司目前打算保留资金和收益用于业务发展,预计近期不支付现金股息,投资回报依赖股价上涨[147] - 公司作为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公司,若未来遵循母国公司治理实践,股东保护可能低于纳斯达克标准[149] - 公司作为英属维尔京群岛(BVI)公司,股东权利受BVI法律管辖,相比美国法律,股东权利保护可能更少[150] - 公司作为外国私人发行人,无需遵守美国代理规则,年报提交时间比美国国内发行人晚30天,还可豁免部分规定[152] - 公司作为新兴成长公司,最多五年内无需遵守部分报告要求,若财年收入超12.35亿美元、非关联方持股市值超7亿美元或三年非可转换债券发行超10亿美元,将失去该身份[154] - 若公司失去外国私人发行人身份,需按美国国内发行人要求提交报告,会产生额外成本[156] - 截至年报日期,公司高管、董事和现有股东共持有约640万股普通股,占已发行普通股总数的74.16%,对公司事务有重大影响[157] - 公司董事长兼CEO徐华健持有39.865%的普通股,可行使39.865%的投票权,公司为“受控公司”[159] - 作为“受控公司”,公司可选择豁免部分公司治理规则,如多数董事会成员须为独立董事等规定[164] - 2023年9月公司按比例向股东增发700,000股普通股,2024年3月25日完成1,380,000股普通股的首次公开募股,2024年12月10日向投资者发行850,000股普通股[178] - 2024年11月,江苏LOBO和北京LOBO分别转让广州Lobo和无锡金邦的股权,交易价格分别约为2,529美元和1,289,724美元[185] - 公司首席执行官有超20年电信、IT和电动自行车行业营销管理经验,首席运营官有超12年行业营销管理经验[186] - 公司营销战略分为差异化战略和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针对不同用户群体突出产品特色,成本领先战略通过多种方式降低产品成本[190] - 公司用户中心的产品设计过程包括了解使用场景和用户需求、设计解决方案并测试原型、评估需求并与供应商优化产品、持续改进[191] - 2023年公司从三个地区的131家以上供应商采购,前十大供应商占总采购额的64.88%;2024年从三个地区的337家以上供应商采购,前十大供应商占总采购额的54%[216] - 2024年有两家供应商各自占公司总采购额超10%[80] - 2022年产品主要原材料价格保持稳定[8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无保险覆盖[91] - 公司招聘和留住高技能员工存在困难,员工可能看重股权奖励价值,公司股权或股权奖励价值下降会影响招聘和留用[92] - 公司与大连理工大学江苏研究院和暨南大学有联合研发协议,合作存在分享专有信息、第三方不履约和增加开支等风险[93] - 公司若进行收购,需获股东和政府批准,可能增加成本和延误,收购资产或业务可能无法达预期[94] - 中国劳动法要求严格,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支付福利等受监管,违反规定可能面临整改和罚款[104][105] - 公司使用派遣工不能超过员工总数的10%,否则不得再使用额外派遣工[106] - 公司作为离岸控股公司,使用IPO收益向PRC子公司贷款或注资受政府登记、金额限制和审批要求约束[111] - 公司无法保证能及时完成对中国子公司未来贷款或注资所需的注册和审批,否则会影响公司流动性和业务扩张[113] - 中国政府对外汇兑换的控制可能限制公司有效利用收入的能力,影响投资价值,公司大部分收入为人民币,若无法获得足够外汇,可能无法向股东支付外币股息[114][115] - 中国居民境外投资相关法规可能限制公司中国子公司增加注册资本或分配利润的能力,公司已知中国居民股东已按规定完成外汇登记申请[117][118][119] - 中国并购规则和反垄断法规使外国投资者收购中国公司程序复杂,公司未来战略收购可能受影响,进而影响业务扩张和市场份额[120][121][122] - 若公司被认定为中国居民企业,将面临不利税收后果,全球收入按25%缴纳企业所得税,非中国股东处置股份收益可能按10%(非中国企业)或20%(非中国个人)征税[124][125] - 非中国控股公司间接转让中国居民企业股权存在不确定性,转让收益可能按10%缴纳企业所得税,受让方有代扣代缴义务[126] - 非中国居民企业转让公司股份的交易存在报告和税务后果的不确定性,可能影响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127] - 公司控制的无形资产保管人或授权使用者失职、挪用或滥用资产,可能对公司业务和运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28][12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国租赁七处房产,若房东未完成产权或租赁登记,公司可能面临罚款或搬迁损失[130] - 中国政府加强对海外发行和外国投资的监管,可能限制公司发行普通股的能力,导致股价大幅下跌或归零[13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未收集和存储个人终端用户的个人信息,受CAC审查可能性小[134] - 根据HFCA法案,若PCAOB连续两年无法检查公司审计师,公司普通股可能被摘牌;AHFCA法案将此时间从三年缩短至两年[135] - 若公司审计师不受PCAOB检查,SEC可能提出额外规则或指导,如PWG报告建议公司摘牌过渡期于2022年1月1日结束[139] - 2022年8月26日,CSRC、中国财政部和PCAOB签署协议,PCAOB可对中国和香港审计公司进行检查和调查,但存在不确定性[140] - 公司普通股交易价格可能因市场和行业因素、自身运营因素而波动,如其他中国公司证券表现、公司营收等数据
LOBO(LOBO) - 2024 Q4 - Annual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