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将2023年亏损1.811亿元扭转为报告期内盈利1.169亿元[8] - 高等教育(传媒及艺术)及职业教育分部报告期内总收益6.713亿元,同比增长13.2%,本科生收益增加9430万元或23.5%至4.946亿元,分部利润从1.824亿元增加至2.463亿元[15] - 直播电商及艺人经纪业务报告期内总收益1.11亿元,2023年为8110万元[18] - 影视制作及投资业务报告期内收益减少8500万元,确认《斗破苍穹》公允价值变动亏损950万元,《白羽流星》存货撇减2040万元,贸易应收款项信贷减值7960万元[19][20] - 娱乐及直播电商分部报告期内总收益1.11亿元,2023年为1.661亿元,分部亏损从3.543亿元减至1.299亿元[21][23] - 公司总收益由2023年的759.0百万元增加至2024年的782.4百万元,主要因高等教育及职业教育业务收益增加[36] - 高等教育及职业教育业务收益由2023年的593.0百万元增加78.3百万元或13.2%至2024年的671.3百万元,主要因本科课程收益增加[36] - 2024年高等教育(传媒及艺术)及职业教育业务收益671,346千元,占比85.8%;2023年收益592,980千元,占比78.1%[36] - 2024年娱乐及直播电商业务收益111,013千元,占比14.2%;2023年收益166,060千元,占比21.9%[36] - 直播电商及艺人经纪业务收益从2023年的8110万元增加2990万元或36.9%至2024年的1.11亿元,影视制作及投资业务收益减少8500万元[37] - 高等教育(传媒及艺术)及职业教育业务收益成本从2023年的2.548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2.871亿元,娱乐及直播电商业务收益成本从2023年的2.265亿元减少至2024年的1.141亿元[39] - 集团整体毛利从2023年的2.778亿元增加37.2%至2024年的3.812亿元,整体毛利率从2023年的36.6%增加至2024年的48.7%[41] - 高等教育(传媒及艺术)及职业教育业务毛利率从2023年的57.0%增加至2024年的57.2%,娱乐及直播电商业务毛损率从2023年的36.4%减少至2024年的2.7%[42] - 其他收入从2023年的2140万元增加至2024年的3980万元,主要因银行利息收入增加[43] - 其他收益及亏损从2023年的净亏损10万元变为2024年的净收益40万元,主要因出售物业及设备的净亏损减少[44] - 销售开支从2023年的2790万元减少660万元至2024年的2130万元,主要因广告及推广开支减少[45] - 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1.145亿元增加780万元至2024年的1.223亿元,主要因员工工资增加[46] - 报告期内,影视制作主要贸易应收款项减值7832.9万元,其他贸易应收款项减值179.9万元,过渡性贷款减值7944.3万元[51] - 2024年累计减值7.33164亿元,较2023年的5.73593亿元增加1.59571亿元[51] - 报告期内所得税开支为人民币0.4百万元,2023年为所得税抵免人民币0.2百万元[53] - 报告期内利润为人民币116.9百万元,2023年为亏损人民币181.1百万元[54] - 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218.3百万元,2023年为经调整净亏损人民币1.3百万元[55]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690.8百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342.0百万元[58] - 2024年12月31日结构性存款为人民币355.4百万元,2023年相关投资总额为人民币376.0百万元[58]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为241.4%,2023年为257.0%;资产负债率从2023年的21.5%降至2024年的20.0%[5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购买物业及设备支付人民币107.4百万元[61] - 2024年12月31日资本承担为人民币1.5百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5.0百万元[62] - 2024年12月31日雇员总数为2311名,2023年为2193名;2024年总薪酬成本为人民币204.0百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176.9百万元[69] - 2024年12月31日或然负债无重大金额,2023年为人民币105.8百万元[6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高等教育(传媒及艺术)及职业教育分部报告期内总收益6.713亿元,同比增长13.2%,本科生收益增加9430万元或23.5%至4.946亿元,分部利润从1.824亿元增加至2.463亿元[15] - 娱乐及直播电商分部包括直播电商及艺人经纪业务、影视制作及投资业务,公司于2023年5月开始直播电商及艺人经纪业务[16] - 直播电商及艺人经纪业务报告期内总收益1.11亿元,2023年为8110万元[18] - 影视制作及投资业务报告期内收益减少8500万元,确认《斗破苍穹》公允价值变动亏损950万元,《白羽流星》存货撇减2040万元,贸易应收款项信贷减值7960万元[19][20] - 娱乐及直播电商分部报告期内总收益1.11亿元,2023年为1.661亿元,分部亏损从3.543亿元减至1.299亿元[21][23] 各地区表现 无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在传媒及艺术教育、知识付费与垂直电商、人工智能教授与人工智能艺术课程三大领域布局[25] - 公司计划扩建南京传媒学院主校区及滨江校区分别至约3.3万人及1万人容量,必要时额外租赁可容纳1万人的校区用于职业教育业务发展[26] - 公司预计高等教育(传媒及艺术)、国际教育及职业教育业务总体规模未来可超5万人,其中学历教育学生约4万人[26] - 公司将开创“知识付费与垂直电商”业务,对标千万级订阅的知识付费博主,布局音乐、美术、电影等学科知识付费领域[27] - 公司计划于2025年率先推出传媒及艺术领域“人工智能教授与人工智能艺术课程”订阅制产品[28] - 公司会发挥戚薇、刘维等艺人优势,持续寻找合作艺人及达人,聚合直播产业链资源,孵化新直播账号[31] - 公司会强化直播电商业务供应链战略发展,加快自营品牌和联营品牌开发,聚焦日常生活好物选品[32] - 公司对影视制作及投资业务未来发展保持谨慎态度,将监控应收款项回收计划[33]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大学总计约有30000名学生,未来总容量可能超50000名学生[8] - 2024年公司名称及股份简称进行更改[11] - 2024年学校在中国传媒艺术民办大学中排名第一[1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学生人数约29742人,同比增长约3.6%[12] - 学校提供50多个本科专业,16个为江苏省一级专业,4个为国家一级专业[12] - 集团为收购奥林匹克学院提供两笔过渡性贷款,本金分别为2.5亿元和1.7亿元[13] - 因条件未达成,收购奥林匹克学院代价由4.5亿元调整至2.5亿元[13] - 公司以2.5亿元过渡性贷款抵销应付转让人的经调整代价,并启动法律程序收回1.7亿元过渡性贷款,已获有利判决,2024年12月31日过渡性贷款总额4.2亿元计入其他应收款,累计减值2.407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613亿元)[1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南京传媒学院学生总人数近3万人,近年新生入学人数约1万人,预计未来稳步增长[26] - 2024年中国网上零售额持续增长至超15.5万亿元,同比增长7.2%,公司直播电商及艺人经纪业务已取得显著进展[30][31] - 公司于2017年1月4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20年7月15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71]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附属公司业务包括高等教育(传媒及艺术)、职业教育、娱乐及直播电商[72] -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业绩载于年报第66页综合损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7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报告日期,执行董事为蒲树林、罗佳、吴晔、刘志雄,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张纪中、李卓然、黄煜[74] - 公司娱乐及直播电商业务依赖观众接受度,影视行业受多方监管,民办高等教育行业监管带来不确定性[77] - 公司旗下学校终止与中国传媒大学合作,高等教育业务受学费、住宿费及招生数量影响[77] - 公司在教育行业面临激烈竞争,可能导致价格压力、利润降低等问题[7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在重大方面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严重违规情况[7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除年报披露外,无须披露的关联方交易,公司遵守上市规则第14A章披露规定[80] - 公司通过契约安排开展相关业务,该安排存在政府裁定协议不符法规、外商投资法律不明朗等风险[81][85] - 2024年9月6日,商务部与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于2024年11月1日起生效,取代2021年版[94] - 外商禁止持有中国广播电视及电影制作公司股权,广电总局不批准外商投资该业务,签契约安排无需广电总局批准[86][89] - 中国高等教育属“受限制”类别,外商投资须为中外合作形式,国内合作方须主导,外资控制限制要求国内合作方代表不少于董事会等总人数一半[87] - 中外合作学校外资比例应低于50%,设立须获省级或国家级教育机关批准,现未确定外商投资者符合资历要求的具体标准[88] - 公司认为申请将学校重组为中外合作学校不可行,外资控制和拥有权限制适用于江苏的中外合作学校[90][91] - 2017年6月27日,公司在美国加州注册成立新学校控股公司Cathay Picture, Inc. [92] - 2017年7月6日,公司与美国加州独立教育顾问订立咨询协议[92] - 2018年5月30日,公司向加州私立高等教育局提交设大学正式申请[92] - 2018年12月收到私立高等教育局回函要求补充资料,2019年1月回复[92] - 2020年2月收到提交资料要求,2020年3月回复,审批因中美贸易紧张延期且不确定何时获批[93] - 2019年8月28日,公司签订多项契约安排,其中境内控股公司和学校分别向外商独资企业支付全部和91%营运所得盈余金(扣除成本等款项后)[9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受契约安排规限的综合联属实体总收益约为7.714亿元,资产净值约为22.023亿元[97] - 契约安排相关交易最高适用百分比率(利润率除外)将超5%,须遵守上市规则第14A章规定[9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来自五大客户的收益占总收益30%以下[10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向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占采购总额30%以下[105] - 集团物业于2020年4月30日估值为5.333亿元,若按此估值计入2024年报表,会确认额外折旧开支140万元[11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作出慈善捐款约30万元,与2023年持平[11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无董事、紧密联系人或持股超5%股东在五大客户中拥有权益[10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无董事、紧密联系人或持股超5%股东在五大供应商中拥有权益[10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未发行任何债券[11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未订立任何股票相关协议,也无相关协议存续[11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予股东的储备为人民币1,947.7百万元[117] - 于2024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任何银行贷款、透支及其他借款[118] - 执行董事初始任期自上市日期起计为三年,或直至公司于上市日期后举行第三次股东周年大会为止(以较早发生者为准);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为三年,或直至公司自上市日期起计举行第三次股东周年大会为止(以较早发生者为准)[119] - 2022年7月15日,罗兵咸永道辞任公司核数师,同日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获委任为公司核数师,其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并符合资格且愿意膺选续聘[126] - 蒲树林先生69岁,为公司创办人、执行董事、董事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等[130] - 罗佳女士44岁,为执行董事,负责集团业务计划战略制定及实施等[130] - 吴晔先生46岁,为执行董事及制作总监,2003年12月加入集团[131] - 刘志雄先生54岁,为执行董事、驻香港的首席财务官及公司秘书,2021年6月加入集团[132] - 有关董事利益的获准许之弥偿保证条文自上市日期起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生效[116] - 除报告披露者外,公司并无上市规则第13.20、13.21及13.22条项下的任何其他披露义务[128] - 张纪中73岁,2020年6月加入集团,曾获多个电视剧相关奖项[134][135][
华夏视听教育(01981) - 202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