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二零二四年收益为36.0百万港元,较二零二三年114.0百万港元下降68.4%[19][23] - 二零二四年度亏损为165.1百万港元,较二零二三年46.4百万港元亏损大幅增加[19][23] - 公司年收益为36.0百万港元,同比下降68.4%,其中集成电路及半导体零件业务占86%,游艇及相关业务占14%[47]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为165.1百万港元,同比扩大255.8%,每股基本亏损37.45港仙[49] 成本和费用 - 应收账款及票据减值亏损67.5百万港元(二零二三年:5.8百万港元)[23] - 存货减值亏损58.7百万港元(二零二三年:14.5百万港元)[23] - 财务成本增至16.0百万港元(二零二三年:0.4百万港元)[23] - 一般及行政开支降至39.4百万港元(二零二三年:61.5百万港元)[23] - 经营开支为39.4百万港元,同比下降42.6%,主要因一般办公开支及专业费用大幅减少[48]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负127.3百万港元(二零二三年:负0.989百万港元)[20] - 股东权益为负127.985百万港元(二零二三年:负2.979百万港元)[20] - 非流动资产降至35.4百万港元(二零二三年:41.5百万港元)[20] - 流动负债净额恶化至负162.8百万港元(二零二三年:负42.5百万港元)[20] - 于2024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现金为28.5百万港元,同比下降58.8%,其中6.1百万港元因法院裁定被冻结[52] - 公司未偿还贷款金额为124.7百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零[53] - 负债比率为54.8%,2023年同期为零,反映公司净负债状况[55] 业务分部表现 - 集成电路及半导体零件设计及销售分部收益约31.0百万港元(2023年:约25.2万港元)[31] - 集成电路及半导体零件设计及销售分部亏损约0.1百万港元(2023年:约0.6百万港元)[31] - 私人飞机管理分部录得来自应收账款减值拨回的收益约4.8百万港元(2023年:分部亏损约5.4百万港元)[32] - 游艇业务成功出售五艘半成品游艇总值5百万港元[36] - 游艇业务收入约5百万港元分部亏损约139.8百万港元(2023年:收入约88.8百万港元及分部亏损7.4百万港元)[36] - 塞班岛房地产价值约27.2百万港元(2023年:约28.9百万港元)[37] - 塞班岛房地产投资分部亏损约1.8百万港元(2023年:分部亏损约1.5百万港元)[37] - 基石证券投资公允值约5.5百万港元占公司资产总值约2.4%(2023年:约4.4百万港元占1.2%)[38] - Red Power投资已于年度内撇销,因该公司于2024年5月2日撤销注册[40] 市场与行业趋势 - 全球游艇销售市场新游艇及二手游艇需求同比减少19%[26] - 游艇交易总额为69亿美元同比下降10%[26] 公司治理与董事变动 - 公司于2024年11月12日委任李微娜女士为执行董事[5] - 公司于2024年6月6日有董事退任[5] - 公司于2024年9月20日委任并随后于2024年11月8日有董事辞任[5] - 公司于2025年2月26日委任王翔弘先生为独立非执行董事[5] - 执行董事李微娜女士40岁于2020年8月14日获委任[7] - 执行董事张羽博士39岁于2023年4月6日获委任[8] - 执行董事彭镇城先生48岁持有美国北德克萨斯州大学学士学位[9] - 独立非执行董事程晴女士46岁于2020年6月23日获委任[12] - 独立非执行董事宋冬林博士68岁于2021年4月15日获委任[13] - 宋冬林博士自2020年3月起担任吉林银行独立董事[13] - 董事张福民于2024年6月6日退任[194][196] - 董事麦天生于2024年9月20日获任并于2024年11月8日辞任[196] - 董事王翔弘于2025年2月26日获委任[196] 融资活动 - 公司完成配售74,049,028股新股,配售价每股0.56港元,集资净额40.2百万港元用于一般营运资金[50][51] - 公司发行74,049,028股新股用于一般营运资本及业务发展资金[57] - 公司总发行股份数从370,245,142股增至444,294,170股[57] - 公司于2024年1月17日完成配售发行74,049,028股每股0.1港元的股份[188] 风险因素 - 游艇业务受环保法规变动影响,可能导致营运成本上升[46] - 公司所有业务分部均面临信贷风险,贸易应收款及股本投资可能受经济周期及政策变化影响[45] - 公司业务面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风险但未采用对冲工具[56] 人力资源 - 雇员人数从2023年42名减少至2024年36名[66] - 雇员福利开支总额从2023年约30.3百万港元降至2024年约27.8百万港元[66] - 员工总数从42人减少至36人,同比下降14.3%[118] - 中国大陆员工数量从33人减少至29人,香港员工从9人减少至7人[118] - 整体员工流失率为17%,其中女性员工流失率24%显著高于男性的11%[121] - 50岁以上员工流失率高达60%,30-50岁及以下员工无流失[121] - 香港地区员工流失率29%高于中国大陆的14%[121] - 全职员工数量从32人增加至36人,兼职工从10人减少至0人[118] - 30-50岁员工数量保持26人稳定,50岁以上员工从16人减少至10人[118] - 培训覆盖率达84.21%男性员工和82.35%女性员工,平均培训时长0.83小时[131] - 高级和中层管理人员培训参与率100%,普通员工为70%[131] - 工伤率和因工亡故事件均为0,连续三年无安全事故[127]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 -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20.26吨二氧化碳当量,较上年53.58吨下降62.2%[97] - 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为0.56吨二氧化碳当量/雇员,较上年1.67吨下降66.5%[97] - 范围1直接排放为2.92吨二氧化碳当量,较上年17.41吨下降83.2%[97] - 范围2间接排放为17.11吨二氧化碳当量,较上年35.34吨下降51.6%[97] - 氮氧化物排放量为9.31公斤,较上年3.87公斤增长140.6%[95] - 颗粒物排放量为0.87公斤,较上年0.29公斤增长200%[95] - 硫氧化物排放量为0.02公斤,较上年0.10公斤下降80%[95] - 能源消耗密度为1.13兆瓦时/雇员[91] - 废弃物产生密度为2.86吨/雇员[91] - 公司全职雇员总数36人,较上年42人减少14.3%[97] - 公司2024财年无害废弃物处理总量为103.13吨,其中办公室纸张占比100%[102] - 公司2024财年能源消耗总量为40.66兆瓦时,较2023财年113.72兆瓦时下降64.3%[106] - 公司2024财年人均能源消耗密度为1.13兆瓦时/雇员,较2023财年3.55兆瓦时/雇员下降68.2%[106] - 公司2024财年外购电力消耗为30.00兆瓦时,较2023财年50.11兆瓦时下降40.1%[106] - 公司2024财年汽油消耗为10.66兆瓦时,较2023财年63.61兆瓦时下降83.2%[106] - 公司2024财年人均废弃物产生密度为2.86吨/雇员[102] - 公司通过城市污水管网将全部污水输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99] - 公司业务活动仅产生少量有害废弃物且未作统计记录[101] - 公司主要能源消耗为电力并优先实施节能措施[105] - 公司因业务性质未大量使用包装材料但鼓励绿色包装[109] - 直接及能源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吨计算及适用密度如每产量单位每项设施计算[150] - 产生有害废弃物总量以吨计算及适用密度如每产量单位每项设施计算[150] - 产生无害废弃物总量以吨计算及适用密度如每产量单位每项设施计算[152] - 按类型划分直接及间接能源总耗量以兆瓦时计算及密度如每产量单位每项设施计算[152] - 水资源消耗总量及密度如每产量单位每项设施计算[152] - 按性别雇佣类型年龄组别及地区划分雇员总数[155] - 按性别年龄组别及地区划分雇员流失比率[155] - 因工损失工作日数[158] - 按性别及雇员类别划分受训雇员百分比[158] 供应商与客户集中度 - 公司新供应商筛选过程中至少评估三家公司,标准包括产品质量、交付可靠性、定价及合规性[135] - 公司优先选择持有ISO50001能源管理、ISO14001环境管理及低碳产品认证的可持续供应商[135] - 公司全部主要供应商均为本地供应商[135] - 按地区划分供应商数目[161] - 公司最大供应商占总采购额86%[177] - 前五大供应商合计占总采购额99%[177] - 最大客户占总销售额33%[177] - 前五大客户合计占总销售额68%[177] 质量与合规 - 公司集成电路设计及销售业务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138] - 公司报告期内未发现任何违反产品健康安全、广告、标签及隐私相关法律法规的事件[138] - 公司报告期内未发现任何重大违反贿赂、勒索、欺诈及洗钱法律法规的情况[143] - 公司董事及雇员在报告期内共接受7小时反贪污培训[144] - 公司员工手册明确要求遵守利益冲突、内幕交易、反竞争及反贪污的适用规则[143] - 公司产品实施严格质量控制措施,包括进货检验、初步评估、制程中检验及最终检查[138] - 公司通过唯一识别号码对认证产品进行全生命周期质量追踪监控[138] 上市规则合规 - 公司于2024年11月8日至2025年2月26日期间未能满足上市规则第3.10(1)条要求的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74][175] - 公司于同期未能满足上市规则第3.21条要求的3名审核委员会成员[174][175] - 公司获得联交所豁免遵守相关上市规则至2025年2月28日[174] - 公司于2025年2月26日通过委任新独立非执行董事重新符合上市规则要求[175] 其他公司信息 - 公司未抵押任何资产[59] - 公司无重大承担[62] - 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65] - 公司未建议派发2024年度末期股息[67]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股息[193] - 公司细则或百慕达法例均无优先购买权条文[191] - 公司已为董事及高级职员投购责任保险提供保障[197] - 法定股本为100,000,000港元[186] - 已发行股本为44,429,417港元(444,294,170股×0.1港元)[18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未发行任何优先股、期权、可换股债券或权益相关工具[18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未订立任何股票挂钩协议[18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未买卖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90]
天玺曜11(01010) - 202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