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01.291亿元,较2023年的88.634亿元增长14.3%[13] - 2024年公司毛利为8.894亿元,较2023年的10.299亿元下降13.6%[13] - 2024年公司经营溢利为4.279亿元,较2023年的4.654亿元下降8.0%[13] - 2024年公司年内溢利为2.735亿元,较2023年的3.199亿元下降14.5%[13] - 2024年公司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1.899亿元,较2023年的2.107亿元下降9.9%[13] - 2024年公司基本每股盈利为0.139元,较2023年的0.154元下降9.7%[13] - 2024年公司摊薄每股盈利为0.138元,较2023年的0.154元下降10.4%[13] - 公司报告期收入约人民币10,129.1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约人民币8,863.4百万元增加约14.3%[27][29] - 公司毛利约为人民币889.4百万元,同比减少约13.6%;经营利润约为人民币427.9百万元,同比减少约14.5%;除税后净溢利约为人民币273.5百万元,同比减少约8.0%[27][29] - 2024年公司收入约为10129.1百万元,较2023年增加约1265.7百万元或约14.3%[65][67][70] - 2024年销售成本约为9239.7百万元,较2023年增加约18.0%[65][68][71] - 2024年毛利约为889.4百万元,较2023年降幅为约13.6%,毛利率从11.6%降至8.8%[65][72][75] - 2024年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约为24.1百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28.8百万元或约54.4%[65][73] - 2024年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186.2百万元,较2023年增加约10.5百万元或6.0%[65][74] - 2024年经营溢利约为427.9百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37.5百万元[65][66][69] - 2024年除税前溢利约为309.0百万元,较2023年减少[65] - 2024年年内溢利约为273.5百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46.4百万元[65][66][69]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约为189.9百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20.8百万元[65][66][69] - 2024年其他收入、收益及虧損約2410萬元,較2023年的5290萬元減少2880萬元,降幅54.4%[76] - 2024年銷售及分銷開支約1.862億元,較2023年的1.757億元增加1050萬元,增幅6.0%[77] - 2024年研發開支約1.041億元,較2023年的1.026億元增加150萬元,增幅1.5%[78][82] - 2024年行政及其他經營開支約2.217億元,較2023年的3.15億元減少9330萬元,降幅29.6%[79][83] - 2024年所得稅約3550萬元,較2023年的4060萬元減少12.6%,2024年實際稅率11.5%,高於2023年的11.3%[81][85] - 2024年公司權益股東應佔溢利約1.899億元,較2023年的2.107億元減少2080萬元,降幅9.9%[86][89] - 2024年资本开支约为3100万元,较2023年的1.68亿元减少1.37亿元或81.5%[93][98] - 2024年12月31日净资产负债比率约为27.8%,2023年12月31日约为25.1%[94][99] - 2024年12月31日和2023年12月31日已抵押银行存款分别约为2.315亿元及2.877亿元[112][115] - 2024年貿易應收款項虧損撥備約2640萬元,2023年同期為2410萬元[80][84] - 2024年集团完成订单收入约达人民币10,129.1百万元[177][17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依托科通技术与硬蛋科技两大主营业务,深化“芯 — 端— 云”全产业链布局[16] - 硬蛋科技聚焦新能源领域,在两轮换电与电池梯次利用方面取得显著成果[20] - 科通技术作为AI算力供应链的核心供应商,服务覆盖算力中心、数据中心等众多AI应用领域[33][35] - 科通技术已代理超80家核心芯片公司的产品,涵盖Nvidia、AMD - Xilinx、Intel等国际知名原厂及国内知名芯片原厂[33][35] - 硬蛋科技专注新能源行业,尤其是两轮车电池换电和再利用领域,开发两轮车电池云服务,瞄准1000亿元市场机会[22] - 科通技术为创新行业数万名下游客户提供芯片应用技术解决方案和供应链管理服务,通过AI技术提升运营效率并降低成本[36] - 科通技术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在AI芯片应用和智能供应链领域具有竞争优势[38] - 硬蛋科技聚焦新能源产业,布局两两轮车电池云服务,目标抢占千亿元规模的蓝海市场[40] - 硬蛋学堂已成功培育超2000名芯片应用工程师,为行业输送大量高素质人才[42] -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AI、大语言模型和专业行业知识库,为客户提供芯片应用技术解决方案和供应链管理服务[27][28] - 公司主营科通技术和硬蛋科技业务,提供芯片应用技术解决方案和供应链管理服务[172] - 科通技术面向上游覆盖全球超50%主要高端芯片厂商及众多国内芯片厂商,下游覆盖五大领域数千家企业;集团持有科通技术约69.05%及硬蛋科技100%权益[173][175] 各地区表现 - 2024年美洲、中国与亚太及其他地区的年芯片销售额分别上升44.8%、18.3%及12.5%[30][31] - SIA预计2025年全球芯片销售额将保持双位数增长,WSTS预测2025年全球芯片销售额有望攀升至6,972亿美元,年增幅达11.2%,其中亚太地区年增长率预计将达10.4%[30][3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将聚焦智能汽车等五大领域,完善“芯 — 端— 云”产业闭环[20] - 公司将继续增加创新和技术投资,优化升级iPaaS平台,拓展全球布局[24] - 公司计划加强硬蛋科技收入来源,聚焦新能源智能电池云业务和两轮车电池云服务,打造iPaaS平台服务AIoT“芯 - 端 - 云”产业链[52][53] - 公司计划发展电子制造价值生态系统,拓展供应链融资、保险和云计算等增值服务[54][56] - 公司计划将客户和供应商数据营利化,提供营销、销售等数据导向服务[54][57] - 公司计划提升客户忠诚度,用市场分析工具优化线上线下平台,加强定制内容[55][58] - 公司计划开发新配套服务,投入资源提升服务可靠度和缩短客户回应时间[59] - 公司为新客户主要采购人员提供线上工具等服务,制定营销计划和交叉销售[59] - 公司计划通过战略伙伴关系和收购活动扩充业务,发展新的互补服务[60][61][62] - 科通技术将研发提升芯片应用方案设计,满足AI市场对高性能芯片和算力供应链需求[50][51] - 硬蛋科技通过“硬蛋云”大数据分析能力,整合智能硬件应用方案与产品,推进AI产品应用落地[50][51] - 公司将把握AI技术发展机遇,通过科通技术和硬蛋科技覆盖AI产业链,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模式,预计AI算力供应链加速增长[50][51]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2024年全球芯片销售额创历史新高,首度突破6,000亿美元大关,达6,276亿美元,同比增长19.1%;第四季度单季销售额达1,709亿美元,同比及环比分别增长17.1%及3.0%[30][31] - 预计到2028年全球AI市场支出规模将达到6320亿美元,五年复合年均增长率约为29.0%[43][44] - 预计到2030年中国AI产业市场需求将达到5.6万亿元,2024 - 2030年总投资规模将超10万亿元[43][44] - AI技术发展推动AI服务器市场高涨,成为科通技术业务增长主要动力[46] - 中国提出“人工智能+”行动,推动AI与各行业深度融合,集团认为AI产业将迎来增长[47] - 2024年末流動資產約67.4億元,流動負債約47.812億元,流動比率1.41,較2023年末的1.51下降6.6%[87][90] - 2024年末贖回金融負債按贖回價現值6.501億元確認,部分投資者已行使贖回權[88][91] - 2024年末公司無其他債務融資承擔,無違反融資契諾[92] - 公司通过全资附属公司库购网电子商务购回深圳科通约5.58%的权益[96][101] - 赎回完成后,公司持有深圳科通股权将由66.84%增加至72.42%[102][103] - 深圳科通财务顾问申请于2025年3月26日获备案受理,截至年报日期尚未提交正式上市申请[105][108] - 集团目前持有深圳科通约69.05%,其财务报表继续综合入账[110][111] - 2025年2月7日公司与认购人订立认购协议,认购人同意认购2.5亿股,认购价每股1.30港元,总金额3.25亿港元,2.5亿股相当于现有已发行股本约17.93%,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约15.20%[121][124] - 2025年2月20日首批完成落实,已发行1.25亿股新股份,已发行股份总数由13.94262732亿股增至15.19262732亿股[125][129] - 2025年3月3日第二批完成落实,已发行股份总数由15.19262732亿股增至16.44262732亿股[125][129] - 粤财新兴及创盈健科决定撤销2024年12月行使的赎回权,将赎回权由2024年底延长至2026年6月30日[127][132] - 截至年报日期,蚁米凯得等8家投资者与公司达成协定,将赎回权由2024年底延长至2026年6月30日[127][13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年结日至年报日期,无其他重大事项影响集团[134] - 审核委员会成员已讨论并审阅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的综合财务资料[135][136] - 年报日期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37][138] - 康敬伟55岁,2014年3月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14年7月18日起任首席执行官,在相关行业有逾25年经验[140][142][144] - 胡麟祥50岁,2014年3月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在审计及商业咨询方面有逾20年经验[140][143][145][146] - 郭莉华40岁,2022年6月10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16年6月加入公司,2021年11月起任集团融资部副总裁[140][147][148] - 叶忻61岁,2014年7月1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提名委员会主席等职[140][151] - 马启元68岁,2017年6月2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30项专利,发表论文200余篇[140][152] - 郝纯一65岁,2018年2月13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40] - 康敬伟1991年7月获华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理学学士学位[142][144] - 胡麟祥1997年获香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会计)学士学位[143][146] - 郭莉华2007年7月获湖南大学金融学学士学位,2009年7月获西安交通大学金融学硕士学位[147][149] - 叶忻1986年6月获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学士学位,1988年5月获美国马凯特大学电脑科学理学硕士学位[151] - 叶忻61岁,2014年7月18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曾于2003 - 2006年任Linktone首席技术官,2006年起任CASEE Mobile Ads首席执行官[154] - 马启元68岁,2017年6月2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持有30项专利,发表超200篇论文[155] - 郝纯一65岁,2018年2月13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2023年7月18日起任Tristar Acquisition I Corp.行政总裁及董事,2023年5月29日起任Finnovate Acquisition Corp.董事[157][159] - 陈剑雄61岁,2014年1月任营运副总裁,2004年4月加入集团[163] - 王巍41岁,2015年9月任副总裁,2015年9月加入集团[163] - 公司于2012年2月1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为获豁免有限公司[170][171] - 公司股份于2014年7月18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170][171] -
硬蛋创新(00400) - 202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