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361,565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336,215千元人民币增长7.54%[49] - 2024年公司毛利为251,210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229,931千元人民币增长9.25%[49] - 2024年公司来自经营的亏损为62,620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313,651千元人民币亏损收窄80.03%[49] - 2024年公司年内亏损为53,267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471,534千元人民币亏损收窄88.70%[49] - 2024年公司每股亏损为0.02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0.20元人民币亏损收窄90%[4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入为人民币361.6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336.2百万元增加7.5%[12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销售成本为人民币110.4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106.3百万元增加3.8%[12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毛利为人民币251.2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229.9百万元增加9.3%,毛利率从68.4%上升至69.5%[12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其他净收入为人民币84.3百万元,低于2023年的人民币91.8百万元[12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研发成本为人民币153.4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237.3百万元减少35.4%[13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分销成本为人民币164.8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223.0百万元减少26.1%[13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行政开支为人民币57.6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70.2百万元减少18.0%[132] -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2.17亿元,2023年为公允价值变动损失5.02亿元[133] - 其他经营成本从2023年的5.46亿元降至2024年的4.4亿元[134] - 融资成本从2023年的4100万元降至2024年的4000万元[135] - 应占联营公司的亏损从2023年的4.97亿元增至2024年的6.17亿元[136] - 存货从2023年的12.29亿元增至2024年的13.54亿元[139]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3年的14.48亿元增至2024年的18亿元[141] - 其他金融资产从2023年的2.43亿元增至2024年的9.26亿元[143]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3年的15.29亿元增至2024年的35.86亿元[14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3年的177.37亿元降至2024年的135.91亿元[149] - 资本负债比率从2023年的3.0%增至2024年的3.5%[15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向五大供应商采购量为6550万元,2023年为6850万元,约占同年总采购量的39.5%,2023年为19.8%[16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向最大供应商采购量为1990万元,2023年为2750万元,约占同年总采购量的12.0%,2023年为2.2%[16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来自集团五大客户的收入为3.126亿元,2023年为3.057亿元,约占同年总收入的86.5%,2023年为91.9%[17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来自集团最大客户的收入为9530万元,2023年为8180万元,约占同年总收入的26.4%,2023年为24.3%[17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为人民币37.239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36.946亿元[19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自主研发的TAVI系列产品进入中国逾650家医院和近百家海外医院[36] - 2024年公司TAVI产品海外收入增长108%,植入量增长63%[42] - 公司产品新获三项CE认证,VitaFlow Liberty®成首个进入欧洲市场的“中国智造”TAVI系统[42] - 公司成功收购上海佐心51%股权,推广AnchorMan®左心耳封堵及导引系统[43] - AnchorMan®系列产品获批后数百例商业化植入手术成功率达100%且无严重并发症[43] - 公司VitaFlow®系列第三代产品VitaFlow Liberty®Flex于2024年12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46] - 公司TMVR产品完成多例人体植入及最长两年期术后随访,AltaValve™ TMVR系统在美欧开展临床试验[46] - 公司四代TAVI产品VitaFlow® IV、AR适应症新产品及TTVR产品研发快速推进[46] - 公司AnchorMan®系列新产品研发高效开展[46] - 报告期内公司TAVI产品在中国新增进入80余家医院,业务覆盖超650家医院,海外进入近百家医院[85] - 公司获得上海佐心51%股权,拓展业务至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预防细分市场[85] - AnchorMan®左心耳封堵系统及其导引系统在国内15个省市的50余家中心累计突破400例商业化应用,手术成功率达100%[86] - 第三代TAVI产品VitaFlow Liberty® Flex于2024年12月获NMPA批准,VitaFlow Liberty®共获18个国家/地区的注册批准[86] - 公司自主研发的四代TAVI产品VitaFlow® IV即将完成设计,TMVR产品完成多例人体应用并完成最长两年期术后随访[87] - 公司与业务伙伴合作的TMVR产品AltaValveTM获FDA授予两项突破性设备称号,已开展关键临床研究[87] - 截至年报日期,公司自主研发的产品组合包括7款已获证产品及多种处于不同开发阶段的产品[88] - 公司第一代TAVI产品VitaFlow®于2019年7月获国家药监局注册批准,8月在中国商业化[92] - 上市公司使用VitaFlow®在中国进行的临床试验中,110名患者STS评分为8.8%,5年随访全因死亡率为18.2%,严重卒中事件发生率为2.1%,8年随访全因死亡率为39.1%,心源性死亡率为20.6%[93] - VitaFlow®于2020年7月和11月分别在阿根廷及泰国注册[94] - VitaFlow Liberty®的PAV在释放未超最大释放范围75%时,术者能进行多达三次回收[95] - VitaFlow Liberty®于2021年8月获国家药监局注册批准,2024年4月获CE - MDR认证,截至年报日期在17个海外国家/地区注册[96] - VitaFlow Liberty® Flex于2024年12月获NMPA批准,截至年报日期已商业化[97] - AnchorMan®左心耳封堵系统尾部有12个“3D折叠”单元[98] - TAVI产品已在18个国家商业化应用,进入中国逾650家医院和海外近100家医院,中国独立术者逾450名,海外近50名;左心耳封堵器产品进入中国50多家医院,完成逾400例商业应用,培养独立术者近50位[107] - 截至报告期末,治疗方案推广团队有逾160名全职员工[10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5年公司将深耕全球结构性心脏病治疗领域,巩固市场份额并追求盈利[47] - 公司计划加大左心耳封堵器产品推广力度,提升在中国市场占有率,并通过与电生理厂商合作推广“导管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加速其商业化进程[117][118] - 公司将深化多层次的医院覆盖及术式渗透,加强患者发现及转诊,打造学术品牌,开展长期术后随访及疗效评估[119] - 公司目前VitaFlow Liberty®已获17个海外国家和地区的注册批准,将继续推进国际战略[120] - 公司将有序推进新产品研发,寻求外部合作扩大产品组合,加强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着力降本控费[121][122][123][124]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2022年设备采购框架协议期限为2022年6月23日至2024年12月31日[5] - 2023年分销框架协议期限为2024年1月1日至2026年12月31日[5] - 2023年原材料采购总协议期限为2024年1月1日至2026年12月31日[5] - 2023年服务采购总协议期限为2024年1月1日至2026年12月31日[5] - 2023年推广及患者健康管理服务采购框架协议期限为2024年1月1日至2026年12月31日[5] - 2024年上海佐心服务采购协议期限为2024年4月15日至2025年12月31日[7] - 2024年科威分销框架协议期限为2024年7月19日至2025年12月31日[7] - 交银上海分行向上海佐心授出本金总额最高达人民币5.0百万元的中期授信,为期两年,自2024年9月30日起[10] - 交银上海分行向上海佐心授出本金总额最高达人民币5百万元的短期授信,为期一年,自2024年9月30日起[10] - 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5年6月27日在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张东路1661号举行[7] - 上海微創心通与微創投資订立餐饮服务框架协议,初步期限自2023年1月17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止[12] - 上海微創心通与微創投資订立物业管理服务框架协议,期限为自2023年1月17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止[20] - 上海微創心通与科威醫療订立科威貸款協議,向其授出本金額为人民币1000万元的贷款融资,利率为协议日期的一年期LPR,期限为自提取日期起计两年[16] - 本公司于2019年1月10日根据开曼群島法律注册成立[12] - 科威醫療于1993年4月15日在中國成立[16] - Medical Product Innovation于2011年6月28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注册成立[16] - 微創投資于2013年4月9日在中国成立[18] - 上海佐心于2019年9月10日在中国成立[18] - 上海微創心通于2015年5月21日在中国成立[18] - 报告期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20] - 上海佐心获上海农商行张江科技支行最多600万元人民币授信,为期1年,自2024年9月30日起[22] - 张瑞年自2025年3月27日起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8] - Jeffrey R Lindstrom自2025年3月27日起辞任执行董事[28] - 公司注册办事处自2024年12月31日起变更为Vistra (Cayman) Limited相关地址[28] - 公司股份面值为每股0.000005美元[22] - 公司于2021年3月30日采纳股份奖励计划(经不时修订)[24] - 公司于2020年3月13日采纳购股权计划,于2023年6月27日终止并以股份计划替换[24] - 公司于2023年6月27日采纳股份计划(经不时修订)[24] - 上海心永于2024年6月21日在中国成立,用于收购及持有目标物业[22] - 上海微创心通于2024年8月22日有条件同意收购上海心永全部股权[22] - 2024年1月1日,公司有条件收购上海佐心51%股权,代价约为人民币141,316,920元[112] - 2024年8月22日,公司有条件收购上海心永全部股权,代价不超人民币380.0百万元,交易于2024年9月30日获股东批准[112] - 2025年3月5日,集团联营公司4C Medical完成D轮融资,募得所得款总额高达175.0百万美元[114] - 2025年3月27日起,Jeffrey R Lindstrom先生辞任,张瑞年先生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等[114] - 2025年4月1日,公司与上海微创医疗订立物业租赁协议,租期自2025年4月1日至2028年3月31日[114] - 周嘉鸿曾在2010 - 2018年担任市值超20亿美元的Kulicke & Soffa Industries首席财务官[62] - 姚瑶截止最后可行日期是超100项中国及海外专利发明人或联合发明人[69] - 张瑞年自2025年3月27日起担任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67] - 姚瑶于2024年2月1日加入集团,此前2010 - 2019年在微创医疗集团工作[69] - 王丽娜于2024年8月加入集团,有逾15年财务管理及审计工作经验[70] - 吴女士在医疗行业研究和私募股权投资方面有逾13年经验[60] - 周嘉鸿拥有逾30年国际银行从业经验[61] - 孙女士在1990 - 1996年担任上海市对外经济律师事务所律师[63] - 丁博士自1998年5月起担任复旦大学教授[66] - 赵亮46岁,担任公司执行董事兼治疗方案推广高级副总裁[68] - 孙伟先生42岁,2021年9月加入集团,有近16年外企工厂管理经验[71] - 秦瑞博士37岁,2022年12月加入集团,在医疗器械领域有近十年相关经验[72] - 何小燕女士42岁,2023年1
心通医疗-B(02160) - 202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