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情况 - 中国新车市场每年销量约2200万辆,近80%为复购用户[9] - 购车意向用户中超80%为30岁及以上人群,40岁及以上占比四年增长近10个百分点[9] - 32个战略中心城市豪华乘用车保有量约1890万辆,超80%为传统豪华品牌[10] - 32个中心城市拥有全国62.7%的豪华汽车用户,公司拥有其中约14.1%[10] - 2024年中国乘用车新车上险量2339万辆,同比上涨7.8%[25] - 2024年实际成交价40万元以上的新车销量较上一年减少近30万辆至100万辆,占整体销量的4.5%[26] - 成交价在30万元以下的车型销量在2022 - 2024两年间激增350万辆[26] - 2024年全国汽车零售总额仅微涨约1.0%[26] - 2024年二手车交易量同比增长6.5%至1961万辆,但销售利润受挤压[27] - 2024年二手车平均成交价格较上一年下降29.2%至6.8万元[20] - 2024年十年以上车龄的车型交易占比高达41%,较2023年上涨13个百分点,车龄五年及以下的交易占比大幅缩水11个百分点,跌至24%[20] - 2024年末全国汽车保有量同比增长5.1%至3.5亿辆,新能源保有量占比8.9%[28] - 2024年行业车险保费为人民币9137亿元,赔付率为74.1%,车辆维修赔付金额超人民币4000亿元[28] 公司业务布局 -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在全国57个城市市场拥有单一品牌的独家经销授权,其中奔驰12个城市、雷克萨斯9个城市、丰田4个城市、AITO4个城市;在61个城市市场对应品牌的经销网络市占率超50%;在32个战略中心城市平均每个城市有14个门店[12] - 公司拥有111家奔驰、56家雷克萨斯、107家丰田、37家AITO(4家待建)、24家宝马、25家奥迪、21家沃尔沃及16家捷豹路虎经销店[24] -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在全国运营436家经销店,开展品牌架构调整,新开48家、关停32家[22] - 公司拥有近500处物业,持续优化各物业创造的收入结构[15] 公司客户情况 - 2024年活跃客户总数攀升10.7%至419万,2022 - 2024年三年复合增长率达9.2%[11] - 四座代表性城市合计活跃客户数95万,过去一年增长10.2%[11] - 2024年,公司419万活跃客户中有超62%体验了一项或多项中升品牌的衍生汽车服务[13] - 2024年,公司活跃客户数扩大至419万,同比增长10.7%,三年复合增长率达9.2%;全年完成核心售后服务入厂台次805万次,较上一年提升7.8%,三年复合增长7.5%;活跃客户中有62%进行了衍生服务消费[17] 公司各业务线表现 - 2024年售后入厂台次达805万次,三年复合增长率为7.5%[11] - 四座代表性城市日常维修保养业务入厂同比增长6.7%[11] - 四座代表性城市保修入厂增长16.1%,事故车维修入厂增长18.1%[11] - 四座代表性城市续保保单和二手车零售量同比增长21.1%和17.6%[11] - 2024年,公司售后服务产值按年增长9.6%至220.0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10.8%[16] - 2024年,公司代理195万单车险续保保单,总保单数达241万单,同比增长20.7%,三年复合增长12.0%;提供洗美次数近800万次;提供17万次代步车服务,在海南完成1万余次租车出行;中升GO平台GMV近8亿元[18] - 2024年,公司二手车交付22.6万台,同比增长37.9%;创利12.9亿元,按年增长5.0%,贡献8.7%的综合利润[19] - 2024年,公司二手车置换率为38%,上一年为31%;月销破百台的门店增加12家至49家,且95%位于中心城市;零售量达5.1万辆,较上一年提升11.0%[19] - 2024年,公司单台二手车综合利润约为5700元,上年同期为7500元[19] - 2024年中升新车销量为48.5万台,较上一年的50.2万台略有下滑,新车销售首次跌入负毛利[2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人民币168124.2百万元,较2023年下降人民币11165.9百万元或6.2%[43] - 2024年新车销售收入为人民币125325.6百万元,较2023年下降人民币14889.3百万元或10.6%[46] - 2024年二手车销售收入达人民币15417.3百万元,较2023年增长人民币1432.5百万元或10.2%[46] - 2024年售后服务收入为人民币22001.2百万元,较2023年增长人民币1925.2百万元或9.6%[46] - 2024年精品等收入为人民币5380.1百万元,较2023年增长人民币365.7百万元或7.3%[46] - 2024年公司毛利为人民币10671.9百万元,较2023年下降人民币3092.4百万元或22.5%[46] -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6.3%,2023年为7.7%[47] - 按新车销售收入计算,2024年梅赛德斯—奔驰占公司新车销售收入总额40.0%,2023年为40.9%[44]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值为478.44亿元,较2023年增长5.35亿元或1.1%[48] - 2024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为755.26亿元,较2023年下降18.43亿元或2.4%[49] - 2024年行政开支为222.92亿元,较2023年下降18.94亿元或7.8%[50] - 2024年新车销售业务录得毛损320.84亿元,2023年为毛利105.79亿元[52] - 2024年二手车销售毛利为122.98亿元,较2023年增长28.98亿元或30.8%[52] - 2024年售后服务毛利为1021.58亿元,较2023年增长92.2亿元或9.9%[52] - 2024年经营溢利为567.45亿元,较2023年下降266.52亿元或32.0%,经营溢利率为3.4%(2023年:4.7%)[53] - 2024年融资成本为157.29亿元,较2023年增长6.55亿元或4.3%[54]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103.25亿元,较2023年下降80.76亿元或43.9%[55] 公司运营相关其他数据 - 2024年末现金余额为2300.4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340.25亿元,主要源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58] - 公司存货从2023年12月31日的163.661亿元增长至2024年12月31日的184.769亿元,主要因新车周转天数略有增加[64] - 2024年平均存货周转天数为35.1天,2023年为31.2天,2024年较2023年增加,主要因根据市场变化调整库存水平[6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贷款及其他借贷为320.392亿元(2023年12月31日:283.728亿元),可换股债券负债部分为33.562亿元(2023年12月31日:31.759亿元),银行贷款及其他借贷年利率介乎0.3%至6.29%[6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雇员总数为26357人(2023年12月31日:31180人)[68]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抵押资产金额达122亿元(2023年12月31日:116亿元)[6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42.5%(2023年12月31日:40.9%)[72] ESG相关情况 - 2024年度ESG报告主体范围包括公司及旗下423家经销商(275家豪华品牌经销商,148家中高端品牌经销商),较上一报告年度无重大变化[74] - 2020年公司经董事会决议成立ESG委员会,负责ESG发展策略制定及活动开展与监督[78] - 公司董事会于2020年11月成立ESG委员会,成员含两位执行董事,至少每年开会一次[80] - 公司将关键ESG风险纳入整体风险管理体系,高级管理层及业务负责人参与评估[81] - 公司管理层层级的ESG工作小组分为员工关怀、节能减排、供应链管理小组[82] - 员工关怀小组由行政人力资源部和各职能部门构成[83] - 节能减排小组由运营管理中心和各职能部门构成[83] - 供应链管理小组由汽车用品公司、法务部、审计部构成[83] 公司业务规范与沟通 - 公司业务涉及雇员、投资者及股东、客户、供应商、政府及社区团体等利益相关方[86] - 公司与政府沟通参与政策制定、对话等,与股东及投资者通过股东大会等沟通[86] - 公司与雇员通过工作会议、培训计划等沟通,与客户通过服务活动、意见调查等沟通[86] - 公司与供应商通过合同谈判、日常业务交流等沟通,与社区通过对话、走访等沟通[86] - 公司投资并购现金回报周期门槛设定为不超5年[88] - 公司开展售后业务超十年,售后业务成运营重要部分[91] - 2024年公司未发生重大产品和服务责任违规事件[94] - 公司车辆配件采购按厂家标准,交付车辆实行三级检测[92] - 公司二手车收购及质检有标准流程,含车辆评估、查验手续等[96] - 公司对电动车电池有明确质检流程,含交接、运输、存储等[96] 公司员工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女性员工人数占比35.70%[10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执行或管理级别女性人数占管理人员的17.28%[10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高级管理级别人员中女性人数占比为31.25%[105] - 政策规定各类重要决策会议中,女性高管参会率需达50%及以上[105] - 报告期末集团共聘用全职雇员26,357人,较上年度末减少4,823人[106] - 本年度集团流失人数为10,065人,较上年度增加118人,总流失率为27.63%[108] - 男性雇员16,947人,占总数64.30%;女性雇员9,410人,占总数35.70%[106] - 25 - 34岁雇员14,435人,占总数54.77%,为各年龄段占比最高[106] - 一般雇员24,640人,占总数93.48%,为各雇员类别占比最高[106] - 男性流失人数6,034人,流失率26.26%;女性流失人数4,031人,流失率29.99%[108] - 25岁以下流失率44.48%,为各年龄段流失率最高;55 - 64岁流失人数242人,虽人数少但流失率达67.98%[108] - 男性受训雇员16,042人,受训比率94.66%,平均受训27小时;女性受训雇员9,150人,受训比率97.24%,平均受训29小时[114] - 主管平均受训72小时,为各雇员类别平均受训时长最长[114] - 公司员工满意度调查显示90%以上雇员对集团各维度管理满意[110] 公司新能源业务规划 - 2024年集团新能源车型销售台次为19,801台,占总新车销售台次的4.1%,计划2026年新能源车型销售占比约为10%,预计减少碳排放量约为67,711吨/年[119] 公司安全与培训相关 - 2024年度集团未发生提供安全工作环境及保障雇员避免职业病危害的违规事件,未发生因工作关系导致雇员死亡事件,因工伤损失工作日数为0天[117] - 集团以社会招聘为主要方式进行外部人才招聘,部分品牌利用厂家资源开展校企合作定向培养[115] - 集团将优秀营业网点经验和单板块优秀成绩开发成专项和专岗课程,提升员工业务技能,对受地域限制员工采用中升网络学院进行碎片化学习[115] - 集团定期为业务运营进行风险评估,定期进行安全生产巡查,制定《健康安全方针》和《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手册》[116] - 集团各网点不定期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活动,每年组织全体雇员进行一次健康体检,车间工人会特别进行职业健康体检[116] 公司员工激励与考核 - 集团采用多样化员工激励考核方案,针对不同业务模式及岗位分工采用平衡积分卡等绩效考核工具,暂未计划开展员工持股计划[118] - 集团高管职位激励制度与企业财务指标直接关联,非高管类职位采用综合激励模式[118] 公司节能减排情况 - 集团展厅空调温度设置为夏季26ºC、冬季20ºC,搭配风扇或新风系统循环空气,降低空调负荷[121] - 集团在用电方面采取制定用电细则、优先选低耗节电产品等多项节能措施[122] - 2024年电能消耗量为166,830,418.55千瓦时,较2023年的156,930,920.02千瓦时有所增加[123] - 2024年综合能源消耗量为253,940,259.73千瓦时,较2023年的217,393,133.48千瓦时有所增加[123] - 2024年总耗水量为2,917,511.84立方米,较20
中升控股(00881) - 202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