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昭衍新药(06127)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18:45

公司上市信息 - 公司A股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603127;H股于香港联交所上市,股份代号6127[8] - 上市日期为2021年2月26日[9] 报告期信息 - 报告期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10] 公司权益持有情况 - 舒泰神权益中约36.11%由熠昭(北京)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冯女士及周先生合共持有85%)持有[10] - 舒泰神权益中约1.96%由周先生透过华泰证券资管-招商银行-华泰聚力16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持有[10] - 舒泰神权益中约1.10%由周先生直接持有[10] 公司激励计划相关 - 公司于2018年2月27日采纳及批准2018年购股权及受限制股份奖励计划[7] - 公司于2019年8月15日采纳及批准2019年购股权及受限制股份奖励计划[7] - 公司于2020年7月15日采纳及批准2020年购股权计划[7] - 公司于2022年1月19日采纳及批准2021年A股员工持股计划和2021年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7] - 公司采纳2018、2019、2020年购股及受限股奖励计划,截至报告日期已终止[158][160] - 合资格雇员获授奖励涉及最高股份数不超公司发行在外股本总额1%,所有计划涉及股份总数不超10%[160] - 购股及受限股奖励计划有效期不超48个月[160][164] - 奖励禁售期分别为自注册日起12、24、36个月[162] - 除2019年计划外,未行使购股及受限股单位归属期:50%在12 - 24个月、30%在24 - 36个月、20%在36 - 48个月[162] - 2019年计划若授出日期在2020年,购股及受限股单位归属期:50%在12 - 24个月、50%在24 - 36个月[163] - 奖励应在股东大会批准后60天内授出、登记及公布,否则计划终止[161] - 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行使价不低于股份票面金额,且不低于相关公告日期前1个或20个交易日A股股票交易均价较高者;受限制股份单位授予价不低于股份票面金额,且不低于相关公告日期前1个或20个交易日A股股票交易均价较高者的50%[165] - 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计划无尚未行使的受限制股份单位[16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计划下尚未行使的购股相关A股股份总数为818,888股,行使价均为每股47.91元[170] - 2024年1月1日,根据2020年购股计划可供授出的购股为818,888份;12月31日为零份[170][171] - 2024年1月1日,根据2020年购股计划可供发行的股份为818,888股,占已发行股份的0.1%[171] - 2024年8月30日,公司审议通过注销2020年购股计划项下余下第三期购股(相当于818,888股相关A股股份)的决议案[171] - 公司于2022年1月19日及11月18日采纳2021年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2021年A股员工持股计划以及2022年A股员工持股计划[172] - 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2021年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2021年A股员工持股计划及2022年A股员工持股计划无尚未行使的受限制股份及A股,且均已终止[172] - 公司于2022年6月24日采纳2022年H股激励计划[173] - 公司具有对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及受限制股份奖励计划的解释及执行权,可评估承授人表现,若不符合条件可购回或取消奖励[166] - 2022年H股激励计划最大规模为受托人以不超6亿元资金按市价场内交易获H股的最大数量[176] - 2022年H股激励计划期限自2022年6月24日起10年,剩余约7年[179]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益为20.18334亿元,2023年为23.76487亿元,2022年为22.67971亿元[17] - 2024年公司毛利为5.0554亿元,2023年为9.79393亿元,2022年为10.81428亿元[17] - 2024年公司年内溢利为6975.5万元,2023年为3.91553亿元,2022年为10.732亿元[17] -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25.05%,2023年为41.21%,2022年为47.68%[17] - 2024年公司年内利润率为3.46%,2023年为16.48%,2022年为47.32%[17] - 2024年公司基本每股盈利为0.10元,2023年为0.53元,2022年为1.44元[17] - 2024年公司摊薄每股盈利为0.10元,2023年为0.53元,2022年为1.43元[17] - 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为93.96152亿元,2023年末为100.27159亿元,2022年末为103.64216亿元[17] - 2024年末公司负债总额为13.16964亿元,2023年末为17.46118亿元,2022年末为21.7335亿元[17] - 2024年末公司净资产为80.79188亿元,2023年末为82.81041亿元,2022年末为81.90866亿元[17]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18亿元,实验室服务净利润5018.68万元[18] - 2024年公司各事业部优化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吸纳高级管理人员,开展人才发展项目和管理技能培训,截至2024年12月31日组成2652人的专业服务团队[44] - 2024年公司年度收益为人民币20.183亿元,较2023年度的人民币23.765亿元减少15.1%,主要因竞争加剧致项目单位价格下滑[48] - 2024年总收益为20.18334亿元,2023年为23.76487亿元,非临床研究服务收益占比从2023年的97.1%降至2024年的95.0%[49] - 2024年服务成本为15.128亿元,较2023年的13.971亿元增加8.3%[49] - 2024年毛利为5.055亿元,毛利率为25.0%,2023年分别为9.794亿元和41.2%[51] - 2024年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1.612亿元,较2023年的2.405亿元减少33.0%[52] - 2024年利息收入为1.032亿元,较2023年的1.425亿元减少27.6%[52] - 2024年销售及营销开支为0.279亿元,较2023年的0.246亿元增加13.3%[54] - 2024年一般及行政开支为3.159亿元,较2023年的2.965亿元增加6.6%[55] - 2024年研发开支为0.929亿元,较2023年的0.969亿元减少4.1%[56]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0.343亿元,较2023年的1.154亿元减少70.3%,实际税率从22.8%增至33%[58] - 2024年年内溢利为0.698亿元,较2023年的3.916亿元减少82.2%,净利润率从16.5%降至3.5%[6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96520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8.629亿元减少66.3%[68] - 2024年12月31日资本负债比率为14.0%,2023年12月31日为17.4%[69] 公司订单相关数据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整体在手订单金额约22亿元[18][21] - 2024年公司签署订单金额约18.4亿元[21] - 2024年来自海外客户的签署订单金额约3.8亿元[21] 公司资质与检查情况 - 2024年北京设施通过FDA GLP的现场检查,是北京设施第3次、公司两个设施第5次通过该检查[24] - 公司具备中国NMPA、美国FDA等GLP资质[24] 公司技术研发进展 - 2024年公司在眼科药物评价方面开发和优化更多疾病模型,完善检查评价指标[26] - 2024年公司建立不同种属动物的听觉功能评价及大动物的内耳圆窗注射给药技术[26] - 2024年公司完善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各类给药方式,增加精神类药物新模型建立和行为学评价方法[27] - 2024年公司建立GLP - 1R/GCGR/GIPR靶点药物的系统性非临床评价方法和完整非临床研究体系[27] - 蛋白质平台可实现300 - 500mg级的抗体瞬时表达[32] - 公司在2024年承担国创中心药物概念验证平台的新药评价子平台建设工作[33] - 小分子药物加强体外代谢平台建设,针对不同药物建立多种检测方法[28] - 大分子药物服务能力全面,涵盖多种类型药物,分析方法有大量技术创新[28] - 公司紧跟前沿药物热门产品,更新完善创新药物非临床安全评价体系和思路[29] - 集成化新药研发平台为新药研发机构早期提供关键信息和技术支持[30] - 公司拥有全方位一站式新药开发解决方案,含多个前沿技术平台[30] 公司业务板块情况 - 临床服务板块在I期、IIT早期临床研究领域优势凸显,临床样本检测板块业绩良好[34] 实验模型研究情况 - 实验模型研究涵盖非人灵长类、小动物、类器官平台三类[37] - 2024年非人灵长类实验模型整体存栏数量平稳增长,公司开展老龄非人灵长类疾病模型相关研究[38] - 公司改进基因编辑小鼠模型,升级免疫缺陷小鼠模型为“肝脏人源化小鼠模型”,申请一项细胞模型专利,升级基因编辑工具为“HINI平台”[39] - 2024年公司业务向“人源多功能干细胞生产”和“类器官平台”拓展,建立骨肉瘤类器官体外药物敏感性测试[40] 公司生物技术药物相关 - 公司具备生物技术药物质量标准研究和检测全面能力,构建关键技术平台,申请并公开专利12项,主要检定方法通过CNAS和GLP认证[4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出具多份生物技术药物质量研究与检测检验报告,与中检院完成课题,发表文章,为干细胞企业提供服务[43] 公司设施建设情况 - 苏州昭衍II期20000平方米设施将陆续投入使用,苏州22000平方米配套设施建设完工,2025年投入使用[44] - 广州设施进入竣工验收阶段,投产后将提升整体服务规模与水平[45] - 2024年广西玮美推进非人灵长类模型动物实验业务体系配套实验室建设[46] 公司市场价格与公平值变动情况 - 3至5岁雄性非人灵长类动物实验模型单位市场价格变动-30%、-20%、-10%、10%、20%、30%时,实验对象公平值变动分别为人民币-17881.8万元、-11921.2万元、-5960.7万元、5960.7万元、11921.2万元、17881.8万元[66] - 3至5岁雌性非人灵长类动物实验模型单位市场价格变动-30%、-20%、-10%、10%、20%、30%时,实验对象公平值变动分别为人民币-14471.6万元、-9647.7万元、-4823.9万元、4823.9万元、9647.7万元、14471.6万元[66] - 将非人灵长类动物饲养至3岁的费用变动-30%、-20%、-10%、10%、20%、30%时,实验对象公平值变动分别为人民币9984.2万元、6630.4万元、3302.3万元、-3276.7万元、-6527.6万元、-9752.8万元[66] - 可繁殖年期结束变动-30%、-20%、-10%、10%、20%、30%时,实验对象公平值变动分别为人民币-9778.4万元、-6433.6万元、-3286.6万元、3461.3万元、6898.7万元、10325.1万元[66] 公司资本管理目标 - 公司资本管理目标是维持稳定性与增长,优化债务与权益平衡为持份者争取最高回报[67] 公司重大事项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事项[7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无重大资产抵押[7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72] 公司未来发展规划 - 2025年公司将在药物非临床服务多关键领域发力,完善药理及毒理学研究和评价能力等[81] - 药物发现服务板块将整合技术手段,提供从靶标筛选验证到临床候选分子的早期研发服务[83] - 公司推进国际化,打通上下游链条,提供非临床一站式服务,加强海外市场推广等[83] - 2025年公司聚焦战略需求,强化人员建设,引进和培养境内外高端及复合型人才[83] - 药物临床服务增强创新药早期临床品牌建设,借助非临床业务资源提供精准临床开发策略[84] - 药物临床服务拓宽临床检测服务范围,增加医学检验实验室能力与资质,扩大团队规模[84] - 药物临床服务增强临床运营队伍建设,通过高效管理和培训提升项目管理能力和运营质量[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