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启科学(00439) - 2024 - 年度财报
光启科学光启科学(HK:00439)2025-04-29 18:54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年度销售收入为75.5百万港元,同比下降9.2%[4] - 公司净亏损为47.4百万港元,同比增加40.1百万港元[4][8] - 集团毛利率为27.5%,较去年17.7%显著提升[130] - 毛利率上升主因利润率较高的金属构件类产品销售增加[130] - 集团EBITDA及股份基础付款保持稳定[13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战略性研发投资达55.8百万港元,同比大幅增加[8] - 公司推进全面无纸化及AI办公以降低运营成本[4] - 授予员工27,000,000份新购股权,以股份为基础付款开支约7,000港元[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人工智能覆盖系统及相关产品销售减少,但金属构件类产品销售增加[8] - 智能消防头盔获得首批商业订单,制定专项拓展计划[6] - 高端工装业务确立为战略性新增长极,提高市场渗透率[5] - 智能警用头盔产品实现新一代功能升级并获得客户认可[6] - 集团主营业务为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及解决方案服务[125] - 公司研发投入集中于未来技术业务以维持行业领导地位[138] 各地区表现 - 公司资产及销售业务主要位于中国面临人民币贬值风险[14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员工及顾问总数179人,提供具竞争力薪酬及购股权计划[7] - 公司未计提拨备因法律意见认为高院很可能受理上诉[11][16] - 公司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添置计划[37] - 公司计划到2025年将空气污染物排放量减少10%[58] - 公司设定2025年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为15%[59] - 公司设定2025年耗水量减少5%的目标[66] - 公司设定新目标在未来数年降低外购电力[73] - 本年度未派付股息,且无拟派股息计划[128] - 公司计划续聘罗申美会计师事务所为2025年度核数师[192] 法律和诉讼事项 - 二審判決要求公司支付賠償金人民幣103.5百萬元及法律費用[11] - 二審判決駁回客戶需結清未償還應收款項人民幣44.0百萬元的原判決[11] - 銷售合約總金額為人民幣150,000,000元[13] - 公司於2015年確認收入人民幣145,000,000元[13] - 公司從客戶收取款項合計人民幣103,500,000元[13] - 客戶未支付合約餘額人民幣46,500,000元[13] - 一審法院判決客戶需支付公司賠償金人民幣44,000,000元[13] - 再審程序可能導致公司2024年度虧損增加及資產淨值減少[12][14] - 法院最終判決預計於2025年12月31日前作出[19] - 公司或然负债涉及人民币103,000,000元(约1.03亿元)的合约款项退还争议[21] - 公司确认2024年度无重大诉讼或仲裁案件[136] 资产和负债状况 - 公司总股东资金为2,727,382,000港元(较去年1,493,847,000港元增长82.6%)[26] - 公司总资产为3,201,631,000港元(较去年1,828,250,000港元增长75.1%)[26] - 银行结余及现金约147,259,000港元(较去年258,065,000港元下降42.9%)[26] - 银行借贷总额约90,493,000港元(较去年115,499,000港元下降21.7%)[27] - 已签约未发生资本承承担总额50.9百万港元(较去年44.1百万港元增长15.4%)[28] - 抵押资产包括使用权资产64,714,000港元及在建工程442,551,000港元[30] - 负债权益比率为0.03倍,较去年0.08倍进一步改善[131] - 公司无可供分派储备[147] - 公司股份溢价账约23.395亿港元可作缴足红股分派[147] 投资活动(光启技术股份相关) - 持有光启技术3.2%股份(初始确认公允价值1,419.7百万港元)[32] - 2021年出售光启技术股份获得净收益约442,970,000港元[33] - 2022年获光启技术股息约人民币7,598,000元(相当于8,819,000港元)[33] - 公司出售11,589,200股光启技术股份,总代价约人民币202,625,000元,平均售价约人民币17.48元[34] - 出售光启技术股份后获得净额约213,956,000港元,确认公允值收益约5,933,000港元[34] - 公司持有44,693,660股光启技术普通股,占其已发行股份约2.07%[34] - 光启技术股份账面值为2,264,752,000港元,占公司总资产70.7%[34] - 公司获得光启技术股息约人民币10,414,000元(相当于11,275,000港元)[34] - 公司于其他全面收益确认除税后公允值收益1,329.8百万港元[35] - 公司总资产中光启技术股份占比从去年39.6%升至70.7%[34] 员工和人力资源 - 公司雇员人数为179名,较去年128名增加[38] - 2024年男性员工占比92%,女性员工占比8%,性别比例较2023年(男76%,女24%)显著失衡[88] - 2024年30岁及以下员工占比60%,较2023年(49%)上升11个百分点,员工队伍年轻化趋势明显[88] - 2024年整体员工流失率达53%,较2023年(46%)上升7个百分点,其中男性员工流失率56%(2023年:20%)[88] - 2024年31-40岁年龄组员工流失率高达57%,显著高于2023年同期水平(73%)[88] - 公司2024年全职员工占比100%,合同工/短期工占比0%,雇佣模式保持稳定[88] - 2024年员工培训覆盖率达100%,所有性别及职级类别员工均完成培训[94] - 2024年男性员工平均受训时长2.4小时,较2023年(4.1小时)下降41%;女性员工受训时长1.1小时,较2023年(0.5小时)增长120%[94] - 高层管理人员2024年平均受训时长3.0小时,较2023年(10.0小时)大幅减少70%[94] - 2024年整体人均受训时长2.3小时,较2023年(3.7小时)下降38%[94] - 2024年接受反贪污培训雇员总人数为58人,较2023年37人增长56.8%[106] - 2024年反贪污培训总时数为580小时,较2023年122小时增长375.4%[106] - 董事会成员接受反贪污培训时数保持50小时[106] - 高层管理人员反贪污培训时数从2023年8小时增至2024年20小时,增长150%[106] - 中层管理人员反贪污培训时数从2023年12小时增至2024年50小时,增长316.7%[106] - 一般员工反贪污培训时数从2023年52小时增至2024年460小时,增长784.6%[106] - 2024年女性员工占比8%较2023年24%下降16个百分点[200]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表现 - ESG工作组由一名非执行董事、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项目经理组成[50] - 公司已制定《环境及废弃物政策》以减少运营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56] - 排放控制程序涵盖空气污染物、废弃物、废水及噪音的监测[57] - 公司运营符合中国《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标准[58] - 废气处理设施定期保修以确保符合当地排放标准[58] - 2024年公司进行了ESG重要性评估过程[48] - 董事会及ESG工作组花费大量时间评估ESG相关风险的影响[49] - 公司通过行业对标、持份者参与和管理层沟通三步进行ESG重要性评估[53] - 公司2024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168.08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3年的141.85吨增长18.5%[60] - 公司2024年外购电力消耗为161.53千千瓦时,较2023年156.80千千瓦时增长3.0%[66] - 公司2024年汽油消耗量达81.69千千瓦时,较2023年40.05千千瓦时增长103.9%[66] - 公司颗粒物排放总量从2023年0.27公斤增至2024年3.05公斤,增幅达1029.6%[59] - 公司二氧化硫排放量从2023年0.25公斤增至2024年1.12公斤,增幅348.0%[59] - 公司2024年柴油消耗量为80.00千千瓦时,2023年无柴油消耗记录[66] - 公司范围2温室气体排放为124.99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3年131.30吨下降4.8%[60] - 中国区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为0.28吨二氧化碳当量/平方米,较2023年0.20上升40.0%[60] - 公司ESG工作组负责批准集团营运排放目标并进行ESG对标及差距分析[69] - 公司通过全面节能和引入可再生能源减少碳排放[73] - 公司评估气候变化对原材料采购和生产的影响包括碳定价导致成本上升[72] - 公司使用IEA的2°C情境(2DS)绘制气候变化未来景象[71] - 公司风险识别步骤包括分析地理区域业务营运资产等决策范畴[76] - 公司风险识别步骤包括探索选定时限及排放情境的气候变化预测[77] - 公司风险识别步骤包括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应对未来气候危害[77] - 公司认为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措施不足可能导致自然灾害加剧和生产中断[72] - 公司通过风险评估识别气候变化如何加剧现有风险或产生新风险[74] - 极端天气事件加剧导致经营成本增加和设施损坏造成资本成本上升[78] - 持续高温天气增加能源消耗可能导致收益因产能下降和员工受影响而减少[78] - 碳定价机制推高化石燃料价格导致公司保费上升和经营成本增加[79] - 环境法规收紧产生高额合规成本及设备更新保养支出[79] - 技术开发低碳节能产品导致资本投资和研发开支增加[79] - 客户需求转向气候友好型产品可能造成收入减少和市场结构变化[80] - 原材料成本因环保要求提升可能导致生产成本增加[80] - 资源效益措施(减少包装/用水)预计降低经营成本[81] - 采用低排放燃料和技术通过成本削减目标减少经营成本[81] - 进军新市场及新兴市场计划增加收入来源[81] - 公司连续三年(2022-2024)保持零工伤、零工亡、零安全事故记录[91] - 中国供应商数量从2023年314家增至2024年507家,增长61.5%[98] - 公司已提交828项专利申请[99] - 2024年无重大产品及服务相关投诉记录[101] - 2024年无因产品责任问题遭政府惩处或涉及诉讼[99] - 公司未录得有害废弃物相关案件[109] - 公司未录得无害废弃物相关案件[109] - 公司未录得与工作有关的死亡案例[111] - 公司未录得因工伤损失工作日数的情况[111] - 公司未录得产品因安全及健康原因被召回[112] - 公司未录得有关贪污行为的已审结法律案件[112] - 公司业务不适用产品包装材料总量KPI[109] - 公司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详见环境层面章节第17页[109] - 公司能源使用总量及密度数据详见资源使用章节第18页[109] - 公司耗水总量及密度数据详见资源使用章节第19页[109] - 2024年空气污染物排放量增加主要由于业务营运用车次数增加所致[58] 公司治理和董事会结构 - 执行董事刘若鹏博士于2014年8月至2024年8月担任主席及提名委员会主席[115] - 执行董事栾琳博士于2016年5月至2022年12月担任行政总裁及技术总监[116] - 执行董事栾琳博士自2022年12月起担任光启技术股份(002625.SZ)行政总裁[117] - 执行董事季春霖博士自2020年7月起担任光启技术股份(002625.SZ)非独立董事[118] - 非执行董事李钊浩先生拥有超过十四年审计、财务及会计领域经验[119] - 独立非执行董事黄继杰博士为薪酬委员会主席及审核委员会成员[120] - 公司管理团队多人曾获2011年"广东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奖[115][116] - 公司技术团队核心成员均持有欧美顶尖高校博士学位[114][116][117][118] - 公司高管深度参与超材料电磁调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营[115][117] - 公司管理层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光启技术(002625.SZ)兼任要职[116][117][118] - 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其中1名为女性董事[200] - 审核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91] - 董事会2024年举行2次会议未达企业管治守则要求的4次会议标准[196] 供应商和客户集中度 - 集团五大供应商占采购总额约57.6%,最大供应商占27.3%[126] - 集团五大客户占销售总额约99.0%,最大客户占96.6%[127] - 客户集中度高,其中一名五大客户为关联方光启技术[127] 关联方交易和关系人交易 - 总采购协议2024年度交易上限为人民币78百万元[167] - 2024年度实际关联交易金额未超过人民币78百万元年度上限[169] 股份和购股权计划 - 公司于2024年1月31日完成10股合1股股份合并(每股面值0.01港元合并为0.10港元)[149] - 公司确认2024年度未发行任何股份[155] - 公司未持有库存股份且年度内未进行上市证券回购[153][154] - 行政总裁刘未文持有120,000股购股权权益[123] - 刘若鹏博士持有公司权益股份261,85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42.53%[172] - 刘未文博士持有公司权益股份12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0.019%[172] -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为615,692,886股[173]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615,692,886股[179] - 黄薇子女士通过配偶权益持有261,85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42.53%[175][179] - New Horizon Communication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201,013,795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32.65%[175][179] - Central Faith International Ltd持有97,298,101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15.80%[175][179] - New Horizon Wireless持有60,786,205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9.87%[175][179] - World Treasure Global Limited持有61,898,101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10.05%[175][179] - 深圳大鹏光启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持有261,8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42.52%[175][179] - 根据购股权计划可发行股份总数为1,746,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0.28%[178][179] - 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2.290港元[181] - 购股权计划已于2022年7月31日到期,2024年无新购股权授出[178] - 购股权归属取决于表现目标达成情况[187] - 购股权分三年行使:第一年33%、第二年33%、第三年34%[187] - 股份合并于2024年1月31日生效影响未行使购股权行使价[187] - 2024年度无购股权被注销[187] 董事及高管薪酬 - 公司五名最高薪人士及董事2024年度薪酬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註11及12[165] - 刘若鹏博士放弃应付酬金约866,000港元[165] - 张洋洋博士放弃应付酬金约474,000港元[165] - 栾琳博士放弃应付酬金约758,000港元[165] - 季春霖博士放弃应付酬金约758,000港元[165] 金融工具和风险管理 - 公司未使用任何金融工具进行对冲操作[141] - 消费支出放缓可能导致产品需求减弱及利润率降低[139]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无重大后续事件[36] - 报告期末后无重大期后事项发生[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