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集团合并收入从2023年的12.354亿人民币增长至2024年的22.267亿人民币,增幅达80.3%[65] - 联营公司收入从2023年的1.732亿人民币大幅增长至2024年的6.179亿人民币,增幅为256.6%[65] - 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的盈利(EBITDA)从2023年的5.932亿人民币增至2024年的8.383亿人民币,增长41.3%[67] - 公司扭亏为盈,录得净利润人民币10.4百万元[70][73][84] - 公司2023年亏损人民币9.9百万元[84] - 公司收入下降至人民币10.692亿元,相比2023年的人民币16.088亿元[88] - 公司净利润为人民币1040万元,相比2023年亏损人民币990万元[86] - 公司2024年收入为10.69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3.5%[109][114]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同比扩大163.1%至人民币5180万元(2023年:人民币1970万元)[124][13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利率大幅提升6.8个百分点,从2023年的21.9%增至28.7%[88] - 收入成本同比下降39.3%至7.625亿元人民币[110][116] - 毛利润同比下降12.8%至3.067亿元人民币,但毛利率从21.9%提升至28.7%[111][117] - 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同比下降14.3%至1.138亿元人民币[112][118] - 行政开支同比上升5.5%至1.929亿元人民币[113][119] - 融资成本净额同比下降43.8%至0.716亿元人民币[120] - 所得税开支从0.004亿元人民币大幅增加至0.768亿元人民币[122] - 净财务成本同比下降43.8%至人民币7160万元(2023年:人民币1.274亿元)[126] - 所得税费用激增至人民币7680万元(2023年:人民币40万元)[128] - 员工总数减少至579人(2023年:796人),薪酬总额降至人民币1.946亿元(2023年:人民币2.237亿元)[144][151] - 资本开支同比增加至人民币4540万元(2023年:人民币1740万元)[141][14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机场业务收入从2023年的3.583亿人民币增长至2024年的5.194亿人民币,增幅44.9%[69] - 地铁线路及广告牌业务收入从2023年的3.996亿人民币增长至2024年的5.855亿人民币,增幅46.5%[69] - 巴士及其他业务收入从2023年的3.114亿人民币增长至2024年的5.039亿人民币,增幅61.8%[69] - 机场分部收入同比下降31.0%至3.583亿元人民币[109][114] - 地铁及广告牌分部收入同比下降31.7%至3.996亿元人民币[109][115] - 巴士及其他分部收入同比下降38.2%至3.114亿元人民币[109][115] - 地铁及广告牌业务收入为人民币3.996亿元,毛利率为26.0%[93] - 机场业务收入为人民币3.583亿元,毛利率提升8.2个百分点至34.8%[94] - 巴士及其他业务收入为人民币3.114亿元,毛利率大幅增长14.3个百分点至25.2%[97] - DOOH+平台收入占总收入约20%[76][78] 各地区表现 - 公司业务覆盖大中华地区接近40个城市[9][15] - 公司在新加坡运营东南亚首条跨国地铁线汤申-东海岸线[45] - 公司升级旺角新之城广告位至裸眼3D LED[43] - 公司持续优化大中华区大交通广告解决方案布局[79][8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终止表现未如理想或欠缺协同效应的媒体资源合作关系[75][77] - 公司以有利条款及具竞争力成本重续高潜力媒体资源协议[75][77] - 公司优化媒体资源组合并精简内部运营[75][77] - 公司专注餐饮、医疗保健、保险及财富管理行业合作[76][78] - 公司策略聚焦中国内地本土消费及香港跨境消费热潮[76][78] - 公司采用空间管理模式及“户外及线上新媒体”策略[9][17] 公司资源与资质 - 公司拥有超过570名员工[12] - 公司拥有22个机场的独家特许经营权[16] - 公司拥有35条地铁线路的独家特许经营权[16] - 公司深圳地铁媒体资源独家经营权新增至9条线路[49] - 公司于1993年开始经营广告业务[12] - 公司主席为世界户外广告组织首位及唯一华人董事[47] 奖项与行业认可 - 公司在IAI传鉴国际广告奖获得包括年度最高荣誉Media Campaign of the Year在内的16项奖项(5金、3银、7铜)[58] - 第九届金场景案例营销大奖中获得2项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及2项优秀奖[63] - 金璧奖·2024中国户外媒体创新大会中获得3项金奖及1项银奖[63] - 2024年云南省市场监管局优秀公益广告获得1项铜奖及5项入围奖[63] - 母亲节AI摄影广告活动获得15项奖项[76][78] - 公司获得45项创新广告奖项,突显其在户外线上新媒体策略的成功[98] 财务状况与现金流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2.325亿元,相比2023年的人民币3.908亿元[8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与受限现金合计人民币2.324亿元,同比减少人民币1.583亿元[134] - 银行借款总额人民币3.554亿元,其中人民币2.518亿元需一年内偿还[137] - 流动比率降至0.75(2023年:0.83),资产负债率升至0.4(2023年:0.2)[135] - 按权益法核算的投资亏损收窄至人民币440万元(2023年:人民币1030万元)[127] 董事会与治理结构 - 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林德兴,65岁,2014年5月20日获委任董事,2014年6月12日获任执行董事及主席[154] - 执行董事关达昌,66岁,2022年3月10日获委任,2022年1月1日加入集团任首席发展官[157][159] - 非执行董事吴晓蘋,51岁,2023年4月18日获委任,拥有超过20年投资及资本市场经验[162][163] - 独立非执行董事马照祥,83岁,2014年5月20日获委任董事,2014年6月12日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65][167] - 独立非执行董事麦嘉龄女士拥有超过24年人力资源及组织效能咨询经验[174][178] - 独立非执行董事马豪辉先生自2018年起担任香港特区破产欠薪保障基金委员会主席[171][173] - 独立非执行董事A. Ma先生曾担任创兴银行独立非执行董事至2021年9月30日退任[169] - 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包括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50%)[189][191] - 董事长与首席执行官由同一人兼任[193][197] - 非执行董事(含独立非执行董事)无固定任期,每三年轮席告退一次[192][195] - 公司董事会明确授权管理层处理日常业务运营并享有高度自主权[183][188] - 公司企业管治报告披露2024年6月3日股东周年大会有非执行董事因其他事务未能出席[182][186] 董事背景与资格 - 马照祥在会计、审计及财务领域拥有超过40年经验[165][168] - 关达昌持有美国韦伯斯特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57][160] - 林德兴持有悉尼大学荣誉理学士学位及新南威尔士大学商业硕士学位[155] - 吴晓蘋2001年取得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经济与金融硕士学位[162][164] - 马照祥为香港会计师公会及香港税务学会资深会员[166] - 关达昌曾于东亚银行有限公司工作41年5个月(1978年5月至2019年10月)[157][160] - 独立非执行董事麦嘉龄女士曾在Korn Ferry Hay Group任职15年[174][178] - 独立非执行董事马豪辉先生自2020年起担任旅游业监管局主席[171][173] - 独立非执行董事马豪辉先生于2017年获颁金紫荆星章[171][173] - 独立非执行董事马豪辉先生于2005年获委任为香港非官守太平绅士[171][173] - 独立非执行董事A. Ma先生曾担任华润电力控股独立非执行董事至2021年5月14日退任[169] - 一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具备专业资格或会计/财务管理专业知识[191] 公司员工与多元化 - 公司共有579名员工,其中男性274名(47.3%),女性305名(52.7%)[199] - 董事会包含2名女性董事[198] - 公司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考虑性别、年龄、专业背景等因素[198] - 董事会认为当前性别多元化水平适当,目标至少维持现有女性代表比例[198] - 公司将在招聘过程中考虑多元化以实现员工性别比例平衡[199]
雅仕维(01993) - 202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