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营业额为110.776亿港元[3][4] - 2023年公司营业额为96.055亿港元[4] - 公司收益从2023年的101.6百万港元增长至2024年的110.8百万港元,增幅9.1%[13][21][30] - 集团收益由2023财年约1.016亿港元增加920万港元或9.1%至2024财年约1.108亿港元[34] - 2024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为7500万港元[9][11] - 2023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为8290万港元[9] - 2022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为2.8348亿港元[9] - 2021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为9094万港元[9]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为0.69港仙[7][8] - 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为0.76港仙[8] - 公司净亏损从2023年的8.3百万港元收窄至2024年的7.5百万港元[13][21] - 集团录得净亏损由2023财年约830万港元收窄至2024财年约750万港元[48][53] - 公司2024年净亏损约750万港元[103] - 净亏损扩大至3570万港元(2023年:2350万港元)[6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集团毛利由2023财年约2550万港元增加280万港元或11.2%至2024财年约2830万港元[35] - 行政开支由2023财年约2710万港元增加160万港元或5.8%至2024财年约2860万港元[37] - 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减值亏损拨备净额从2023财年拨回140万港元变为2024财年拨备370万港元[39][43] - 融资成本由2023财年约310万港元减少40万港元或11.2%至2024财年约280万港元[42][46] - 所得税开支由2023财年约620万港元减少至2024财年约80万港元[47][52] - 员工成本微增40万港元至4760万港元,员工总数436人[71][7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年公司按业务分部划分收益酒店经营占比54.5% 物业管理占比45.5% 餐饮管理未单独列示[11] - 酒店经营业务收入占总收益54.6%,物业管理业务占37.1%[21][23] - 加拿大酒店业务收入增长7.6%,平均房价从310加元提升至324加元,增幅4.5%[25][27] - 酒店入住率保持稳定,2024年为83.9%(2023年:83.8%)[25][27] - 物业管理业务年收入增长5.9%[25][27] - 酒店经营收入增长430万港元至6050万港元,占集团总营收54.6%[68][73] - 酒店入住率稳定在83.9%(2023年:83.8%),平均每日房价增长4.5%至324加元[68][73][88] - 物业管理收入增长5.9%至4110万港元(2023年:3880万港元)[69][74] - 餐饮管理收入大幅增长40.9%至920万港元(2023年:660万港元)[70][75] - 加拿大酒店收益增长7.6%,入住率稳定在83.9%,平均房价增至324加元(涨幅4.5%)[90] - 物业管理业务收入年增长5.9%[90] 各地区表现 - 2024年公司按地区划分收益中国占比54.5% 加拿大占比45.5%[6][1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采用持续经营基础编制财报,并预测未来12个月现金流可覆盖需求[108] - 直接控股公司提供最高6500万港元贷款支持[111] - 控股公司承诺不要求偿还截至2024年底的应付款项(不影响正常偿债能力)[111] - 董事会每年至少召开四次会议审议战略及业务发展[96][100] - 股息派发需股东批准且董事会考虑集团实际及预期财务表现、预期营运资金需求、资本开支需求、未来扩张计划、保留盈利、可分配储备、流动性状况及经济状况等因素[184][186][188] - 董事会保留股息派发酌情权并强调与股东保持有效沟通[184][186]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总资产从2023年的120.4百万港元下降至2024年的110.0百万港元,降幅8.6%[13] - 总负债从2023年的143.8百万港元微增至2024年的145.7百万港元,增幅1.3%[13] - 流动比率从0.13提升至0.15,增幅15.4%[13] - 速动比率从0.13提升至0.15,增幅15.4%[1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账款净额约84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约560万港元增加[50][5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账款总额约2330万港元信贷亏损拨备约1490万港元占应收账款64.1%[5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净额约1.18亿港元流动比率0.15倍[49][54] - 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约1.18亿港元[103] - 净负债额约3570万港元[103] - 集团用作银行融资抵押的自用土地及建筑物价值约7180万港元(2023年:约7950万港元)[59][64] - 资本承诺中子公司未付注册金额达1700万港元(2023年:1530万港元)[61][66] - 联营公司Total Blossom相关亏损及减值拨回各约111.5万港元[86][89] 公司治理 - 公司已成立薪酬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等治理机构[109] - 提名委员会建议戴国強先生、黎卓如女士及黄向陽先生在下届股东周年大会上重选连任[114] - 执行董事的委任无固定服务年期,终止需不少于1个月书面通知或付款代替[112] - 独立非执行董事的服务合约为期3年,须每3年轮值退任一次[112] - 公司三分之一董事须每年轮值退任[113] - 审计委员会在2024财年及报告日期前举行了3次会议[125] - 薪酬委员会在2024财年及报告日期前举行了2次会议[129] - 执行董事蔡润初先生、陈健先生、戴国強先生出席全部6次董事会会议[120] - 执行董事洪宏佳女士出席5次董事会会议(共6次),出席率83.3%[120] - 独立非执行董事黄向陽先生出席5次董事会会议(共6次),出席率83.3%[120] - 所有董事均出席1次股东周年大会[120] - 提名委员会在2024财年举行了两次会议讨论董事会组成和董事续聘事宜[136][138] - 公司秘书林耀祖在2024财年完成不少于15小时的专业培训[148][153] - 董事薪酬详情按具名方式披露于合并财务报表附注14[135] - 五名最高薪酬雇员薪酬详情按组别披露于合并财务报表附注15[135] - 董事会主席蔡润初任职期间为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156] - 公司未设CEO职位,职责由其他执行董事和高管分担[156] - 独立非执行董事均按上市规则第3.13条确认独立性[158] - 董事会全权负责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评估[159] - 所有董事均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并提交培训记录[150][154] - 董事可获取独立专业意见,费用由集团承担[157]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职能分离,蔡润初先生于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担任主席[160] - 公司未设立行政总裁职位,相关职务由其他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接任[160] - 审计委员会持续审查集团重大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164][168] - 2024财年支付外部审计师久安(香港)费用总额为135万港元,其中审计服务费135万港元,非审计服务费0港元[182] - 集团聘请外部咨询公司执行内部审计职能,2024财年未发现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172] - 董事会认为2024财年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覆盖财务、运营和合规控制,属合理有效[173] - 集团建立风险处理程序,采用四类策略:风险保持/减少、规避、分担/多样化、转移[169] - 管理层通过评估政治、经济、技术等内外部因素识别业务风险[169] - 内部控制系统旨在管理而非消除业务目标未达成的风险,仅提供合理非绝对保证[171] 投资者关系和股东权利 - 公司严格遵守证券及期货条例,要求同等披露正面和负面事实[174][176] - 股东持有至少5%投票权可请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90][192] - 若董事未在请求书递交后21天内安排召开大会股东可自行召开但不得超3个月[194][197] - 股东可书面形式向董事会提出查询由公司秘书转交并书面回复[196][199] - 公司通过年报、中期报告、股东大会、分析师沟通及网站披露确保投资者关系透明[184][185][187] - 公司章程无变动最新版本于公司及联交所网站提供[189][191] - 股东需遵循公司条例第551-554条、579条、580-583条、615-616条提呈股东大会决议[200] - 股东特别大会召开方式须尽可能接近董事召开方式[195][198] - 公司网站www.timesuniversal.com提供最新信息包括年报、公告、月报及新闻稿[185][187] 外汇和风险管理 - 未使用任何外汇对冲工具,无重大外汇风险暴露[78][79][82][83]
时代环球集团(02310) - 202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