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石控股(01592) - 2024 - 年度财报
基石控股基石控股(HK:01592)2025-06-06 16:5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收益约5850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7720万港元减少24.2%[11][39] - 公司2024年毛利约1540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2390万港元减少35.6%[11][43] - 公司2024年就若干项目计提亏损拨备约7830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3650万港元增加[11] - 公司2024年行政开支约1690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2080万港元减少18.7%[12][44] - 公司2024年除税前亏损约8550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3850万港元增加122%[1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亏损约8640万港元,2023年为4040万港元[19][38]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8640万港元,2023年约为4040万港元[22] - 2024年员工成本总额约900万港元,较2023年约1130万港元减少[32] - 2024年香港建筑项目收益减少约1610万港元或39%[40] - 2024年澳门收益增加约10万港元或27.2%[41] - 2024年中国内地收益从3590万港元减至3310万港元[42] - 2024年毛利从约2390万港元减至约1540万港元,减少约850万港元或35.6%,毛利率从约31.0%降至26.2%[43] - 2024年行政开支约1690万港元,较2023年约2080万港元减少约390万港元或18.8%[44] - 2024年财务成本净额从520万港元减至490万港元[45]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从约190万港元减至约90万港元[4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架构包括约5410万港元亏绌(2023年12月31日:权益3520万港元)以及约4650万港元债务(2023年12月31日:5960万港元)[5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约为0.72倍(2023年12月31日:1.47倍)[5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 - 479.6%(2023年12月31日:62.7%)[51][5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结馀及现金约为3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50万港元)[5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借款总额约为335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3310万港元)[52][5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约为4060万港元(2023年:流动资产净额6090万港元)[5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就客户建筑合约获银行发出约370.5万港元履约保函担保(2023年:约370.5万港元)[62] - 2025年1月27日集团附属公司须向分包商支付分包商费用约506.5万港元及相关法律开支,2024年12月31日就诉讼索偿及法律开支共约86.8万港元及约506.5万港元计提拨备[6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应计未付薪金约为1474.4万港元(2023年:933.9万港元)[63] - 2024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15.99吨二氧化碳当量,2023年为24.86吨二氧化碳当量[126] - 2024年无害废弃物总量为456.40吨,2023年为795.41吨[126] - 2024年能源消耗总量为52,844.08千瓦时,2023年为83,837.76千瓦时[126] - 2024年总耗水量为132.33立方米,2023年为204.67立方米[126] - 2024年纸张消耗总量为60,820.00张,2023年为97,500.00张[126] - 2024年雇员流失率合计为35.29%,2023年为417.65%[128] - 2024年新入职雇员比率合计为5.88%,2023年为0.00%[128] - 2024年受训雇员百分比合计为45.45%,2023年为17.65%[131] - 2024年平均培训时数合计为12.45小时,2023年为15.29小时[131] - 2024年和2023年因工亡故和受伤人数均为0,工伤率(每千名雇员)为0[13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为香港、澳门及中国建筑项目供应云石和花岗石并提供铺砌服务[16] - 公司大部分客户为香港总承建商,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17] 各地区表现 - 2024年香港建筑项目收益减少约1610万港元或39%[40] - 2024年澳门收益增加约10万港元或27.2%[41] - 2024年中国内地收益从3590万港元减至3310万港元[4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4年行业缓慢复苏,但香港及内地物业市场表现不确定,影响未来招标活动[15] - 建筑材料和劳工成本上涨使公司利润收窄[15] - 2024年因劳动力市场竞争和成本削减政策,出现人力资源短缺[18] - 2024年国际形势给本地物业和建筑业增添不确定性,但全球营商环境改善[19] - 公司收益取决于项目中标,投标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成本增加或项目延期会减少溢利[20] - 收取客户进度付款与支付分包商及供应商款项的时差会影响现金流和财务状况[21] - 管理层认为集团未来流动资金及表现可能改善,有足够财务资源持续经营[25] - 董事会编制现金流量预测,认为集团能维持营运资金,必要时靠股东/董事贷款履行财务责任[26] - 集团与银行磋商延长逾期借款还款日期,豁免违约权利,暂无即时还款风险[26] - 集团采取措施加快项目认证、计费及收款,与客户磋商项目动工前收取按金[26] - 核数师认为存在不确定因素,如延迟收款、银行催款、无法寻求额外贷款等风险[28] - 审核委员会认为公司积极行动,不确定性及风险可管理,集团正寻求其他融资来源[28]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雷宝蔚女士于2024年5月2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雷永耀先生于同日辞任[3] - 冯伟恒先生于2025年2月28日辞任执行董事,唐文敏女士于同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3][4] - 2024年12月31日银行借款本金及应计利息总额约为3350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3320万港元逾期[13] - 2025年1月,一间银行要求偿还约342.5万港元借款本金及应计利息[22] - 识别出19项相关环境、社会及管治议题[82] - 向21名内外部持份者分发并收集网上调查作分析[82] - 「防止童工及强制劳工」等6个议题被视为最重要议题[82] - 集团建立稳健有效的环境、社会及管治治理架构,董事会承担最终责任[72] - 集团制定可持续发展政策,计划分层制定可持续发展策略及目标[74] - 董事会负责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性,审核委员会监督其设计等[75] - 报告期内,集团无违反重大相关法律法规,无已审结贪污诉讼案件[77] - 集团建立不同沟通渠道与主要持份者保持联系[79] -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会成员及雇员分别接受合共18及6小时的反贪污培训[86] - 公司制定质量控制管理体系监控采购及生产过程,确保产品和服务满足高质量准则及客户期望[87] - 公司不知悉报告期内有关产品及服务的投诉以及因健康与安全理由召回产品的情况[93] - 公司采用全面的供应链管理方法,与供应商及分包商建立长期可靠关系,提升供应链可持续发展[94] - 报告期内,公司委聘的供应商包括76名香港供应商、9名中国内地供应商及1名澳门供应商[95] - 公司秉持最高水平商业道德及诚信,对所有形式的贪污采取零容忍政策[85] - 公司制定雇佣及薪酬制度以及人权政策,保障员工权利及利益[97] - 公司业务发展团队通过客户满意度调查征求意见,制定改善规划及计划[91] - 公司在资讯科技系统安装防火墙等软件,防止网络威胁及数据泄露,正草拟产品及服务责任政策[92] - 公司要求各营运部门遵守质量控制管理体系,执行必要行动降低质量风险[8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11名雇员,包括5名男性及6名女性,整体流失率为35%[100] - 报告期内,54%的雇员已接受培训,每名雇员的平均受训时数约为10小时[106] - 公司招聘遵循客观、透明、公开及公平原则,解雇未达要求或有不当行为的雇员[98] - 公司根据关键绩效指标对雇员进行年度表现评核,表现出色者获晋升机会,薪酬会因应表现和市场调整[98] - 公司为雇员提供具竞争力的薪酬及福利,包括现金、酌情花红、津贴,还有休息日、法定假期及带薪年假等[98] - 公司工作场所严禁骚扰或欺凌,申请人及雇员享有平等招聘、晋升及薪酬机会[98] - 公司严禁童工及强制劳工,招聘时核实申请人身份及工作资格[98][99] - 公司采取全面方法管理职业健康与安全,报告期内无工伤或死亡事故[101][103] - 公司举办入入职、在职、健康与安全等培训活动,推动雇员参与外部培训及证书课程[106] - 公司采取系统化方针管理环境足迹,实施减少排放和优化资源使用的措施[107] - 报告期内公司产生795.41吨无害废弃物,密度为每名雇员46.79吨,分别减少6%及增加384%,无有害废弃物产生[111] - 报告期内公司排放5.47千克氮氧化物、0.10千克硫氧化物、0.40千克可吸入悬浮粒子及24.86吨二氧化碳当量温室气体,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约37%,密度大幅增加约224%[113] - 2024年与2023年相比,氮氧化物排放从5.47千克降至3.18千克,减少41.86%;硫氧化物从0.10千克降至0.09千克,减少30.00%;可吸入悬浮粒子从0.40千克降至0.38千克,减少32.50%[114] - 2024年与2023年相比,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从24.86吨二氧化碳当量降至15.99吨,减少35.68%;温室气体密度从1.46吨二氧化碳当量/雇员降至1.45吨,减少0.44%[114] - 因运营重组,电力及整体能源消耗较去年分别减少73%及29%,相关密度大幅增加40%及266%[115] - 2024年与2023年相比,能源消耗总量从83,837.76千瓦时降至52,844.08千瓦时,减少35.84%;能源消耗密度从4,931.63千瓦时/雇员降至4,804.01千瓦时,减少0.84%[116] - 报告期内公司耗水132.33立方米,密度为每名雇员12.03立方米,较去年减少0.08%[118] - 2024年与2023年相比,总耗水量从204.67立方米降至132.33立方米,减少35.34%;耗水密度从12.04立方米/雇员降至12.03立方米,减少0.08%[119] - 报告期内公司纸张消耗减少37.62%,每名雇员的纸张密度减少3.6%[120] - 2024年与2023年相比,总纸张消耗量从97,500.00张降至60,820张,减少37.62%;纸张消耗密度从5,735.29张/雇员降至5,529.09张,减少3.60%[12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应用《企业管治守则》原则,贯彻遵守所有守则条文,但存在偏离合规事项[138] - 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两职未按守则条文A.2.1规定区分,由雷雨润先生兼任[138] - 2025年3月28日,公司主要股东太平洋石业投资有限公司在禁售期出售2000万股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0.83%[138] - 因财务部门人员变动和会计人员短缺,公司2024年度业绩公告延迟刊发,证券自2025年4月1日起暂停买卖[139] - 因业绩公告延迟,公司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向股东寄发2024年年报,违反上市规则第13.46(2)条[14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核数师就集团持续经营能力发出不发表意见[142] - 集团于2025年1月收到催款函,所有银行借款已于2024年12月31日分类为流动负债[143] - 报告日期,董事会由2名执行董事及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45]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组成人数66.7%(6名中的4名),符合至少占董事会成员三分之一的规定[14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报告日期,董事会由六名董事组成,其中两名为女性[149] - 雷雨润先生年龄在60岁或以上,雷宝蔚女士年龄在20 - 29岁,高子健先生和程韵华女士年龄在40 - 59岁,黄裕晖先生年龄在30 - 39岁,严建国先生年龄在60岁或以上[151] - 雷雨润先生有商业及管理、建设及分包专业经验,雷宝蔚女士有商业及管理专业经验,高子健先生和程韵华女士有会计及财务专业经验,黄裕晖先生有商业及管理专业经验,严建国先生有法律专业经验[151] - 董事会计划于下一个财政年度解决核数师的不发表意见[143] - 董事会认为所有董事已付出足够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