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健倍苗苗(02161) - 2025 - 年度业绩
健倍苗苗健倍苗苗(HK:02161)2025-06-12 16:5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财政年度收益约为7.823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约6.484亿港元增加约20.7%[2] - 2025年经营溢利约为2.461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约1.742亿港元增加约41.3%[2] - 2025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约为1.973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约1.305亿港元增加约51.2%[2] - 董事会建议就2025年度派付末期股息每股11.5港仙,总额约为9450万港元,2024年末期股息为每股4.05港仙[2] - 2025年度股息总额为每股17港仙,2024年为每股7.5港仙[2] - 2025年毛利为4.13707亿港元,2024年为3.38081亿港元[3] - 2025年除税前溢利为2.41666亿港元,2024年为1.6489亿港元[3] - 2025年年内溢利为2.02688亿港元,2024年为1.3721亿港元[3] - 2025年每股盈利基本及摊薄为24.08港仙,2024年为14.76港仙[4] - 2025年流动净资产为1.71341亿港元,2024年为1.45974亿港元[5] - 2025年可报告分部收益及综合收益为782,292千港元,2024年为648,415千港元;2025年可报告分部毛利为413,707千港元,2024年为338,081千港元[23] - 2025年其他收入净额为18,098千港元,2024年为16,336千港元;2025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为122,462千港元,2024年为138,527千港元[23] - 2025年行政及其他营运开支为63,279千港元,2024年为138,527千港元;2025年融资成本为4,464千港元,2024年为41,685千港元[23] - 2025年外汇收益净额为9,188千港元,2024年为6,744千港元;2025年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为2,494千港元,2024年为1,570千港元[29] - 2025年出售一间合资公司股权收益为1,016千港元,2024年为0;2025年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的亏损净额为0,2024年为118千港元[29] - 2025年银行贷款利息为3569千港元,2024年为7829千港元;2025年融资成本总计4464千港元,2024年为8498千港元[30] - 2025年折旧总计28477千港元,2024年为26442千港元;2025年存货成本为368585千港元,2024年为310334千港元[30] - 2025年即期税项为42237千港元,2024年为33207千港元;2025年递延税项为38978千港元,2024年为27680千港元[30] - 2025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197261000港元,2024年为130463000港元;2025年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819192千股,2024年为883696千股[31] - 2025年宣派及派付中期股息为45210千港元,2024年为29871千港元;报告期末后拟派2025年末期股息为94530千港元,2024年为33769千港元[33] - 2025年有关上一财政年度并于本年度获批准及已派付的末期股息为33381千港元,2024年为22839千港元[34] - 2025年贸易应收款项(第三方)为133788千港元,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关联方)为104919千港元;2025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计163970千港元,2024年为135153千港元[34] - 2025年贸易应收款项账龄中,少于一个月为55663千港元,一至六个月为72724千港元,超过六个月为5746千港元;2024年对应分别为无数据、26972千港元、68662千港元[35] - 2025年贸易应付款项(第三方)为21333千港元,2024年应付薪金及花红为22171千港元;2025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以及合约负债总计98870千港元,2024年为118448千港元[36] - 2025年贸易应付款项账龄中,一个月内为12321千港元,一至六个月为8384千港元,超过六个月为628千港元;2024年对应分别为无数据、14905千港元、7122千港元[36] - 2025财年公司收益增加20.7%,毛利增长22.4%,股东应占溢利飙升51.2%[44] - 2025财年品牌医疗保健业务收益增至78230万港元,按年增长20.7%[55] - 2025财年毛利增长22.4%至41370万港元[55] - 2025财年权益持有人应占综合溢利飙升51.2%至19730万港元[55] - 报告期内,集团品牌医疗保健业务收益达78230万港元,按年增加20.7%[69] - 2025财年毛利增长至41370万港元,较2024财年增加22.4%[69] - 权益持有人应占综合溢利增长51.2%至19730万港元[69] - 2025财年集团总收益较2024财年增加133.9百万港元或20.7%,品牌药、品牌中药及健康保健品分部收益分别增加82.1、19.4、32.4百万港元,占比分别为35%、52%、13%[108][109] - 品牌药分部2024 - 2025财年增长43.2%,品牌中药分部增长5.0%,健康保健品分部增长44.9%[109][110] - 经营溢利由2024财年至2025财年增加71.9百万港元或41.3%至246.1百万港元[119] - 融资成本由2024财年至2025财年减少47.5%[120] - 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由2024财年至2025财年增加66.8百万港元或51.2%[124] - 2025年3月31日存货水平减少930万港元,因2025财年最后一季度销售额高于2024财年同期[127] - 2025年3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96.8%以港元计值,2024年为93.1%[128] - 银行贷款从2024年3月31日的1.15亿港元增至2025年3月31日的1.498亿港元,用于营运[129] - 2025财年董事会建议宣派末期股息每股11.5港仙,2024财年为每股4.05港仙;计入中期股息,2025财年总股息为每股17港仙,2024财年为每股7.5港仙[14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5年品牌药、品牌中药、健康保健品可报告分部收益分别为272,231千港元、405,448千港元、104,613千港元,2024年分别为190,108千港元、386,122千港元、72,185千港元[22] - 2025年品牌药、品牌中药、健康保健品可报告分部毛利分别为214,539千港元、175,036千港元、24,132千港元,2024年分别为137,548千港元、171,014千港元、29,519千港元[22] - 公司旗舰自主品牌是推动本年度卓越表现的主要动力,非处方止痛退烧药品牌何济公实现可观增长,品牌中药分部的保济丸及飞鹰活络油表现出色[45] - 何济公品牌通过赞助节目和多渠道宣传,获2024杰出市场策划奖相关奖项[46] - 保济丸获“二零二四年香港名牌十年成就奖”[47] - 飞鹰活络油宣传活动提升知名度,成为市场上知名度第二高的活络油品牌[47] - 跨境电商业务稳健发展,2024年双十一期间何济公止痛退热散跻身海外药品畅销榜前十[49] - 公司通过拓展B2B及B2C渠道,在天猫国际等平台开设旗舰店,加强品牌知名度[49] - 公司品牌药分部在标志性产品何济公带动下实现强劲收益增长[57] - 公司品牌中药分部在保济丸及飞鹰活络油带动下录得温和增长[58] - 公司健康保健品分部在安可待乳癌肿瘤基因检测表现带动下录得稳定增长[60] - 品牌药分部收益在何济公带动下录得43.2%的强劲增长[72] - 何济公策略性冠名赞助电视剧《繁花》,提升品牌知名度及认受性[72] - 集团三大核心业务在零售环境疲软下均录得稳健表现,销售收入有不同程度增长[71] - 何济公于2025财年下半年成为《中年好声音3》冠名赞助商,扩大品牌知名度[73] - 何济公获“市场策划奖”卓越奖及“杰出电视广告奖”,提升品牌知名度[74] - 集团健康保健产品分类报告期内收益增长44.9%,主要因Oncotype DX增长、产品组合扩展及推广加强[86] - 2025财年集团浓缩中药颗粒业务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略有回落,但整体表现有韧性[84] - 集团为香港大部分注册中医师提供逾700款单方及组合配方产品[84] - 集团浓缩中药颗粒包括57种复方颗粒剂,已在主要平台销售,计划2025年扩充产品及拓展跨境渠道[91] - 何济公止痛退热散于2024年双11期间位列京东及阿里健康的十大海外药品畅销榜[91] - “飞鹰至系真王道”宣传计划将品牌知名度提升了三倍,将飞鹰活络油品牌认知度提升至药油品牌第二位[83] - 集团筹备推出升级版电子商务平台,针对中医师及诊所,简化订购流程,提升操作效率与用户体验[85] - 集团与香港乳腺癌基金会合作推出两项支持计划,提高Oncotype DX在香港的知名度及可信度[88] - 2025财年集团加强B2B及B2C销售网络,丰富产品组合促进销售[90] - 集团计划2025年下半年推出新的B2B销售网络,探索新产品类别及渠道[92] - 公司正扩充颗粒中药产品组合,推出新型草本颗粒配方及健康补充品,扩大品牌复方产品注册范围,并加强现有中医师网络分销[95] - 公司准备推出专为中医师及诊所打造的升级电子商务平台,简化处方订购流程、提升营运效率及用户满意度[95] - 公司自有品牌中药十灵油及镇痛霸祛风活络油已在内地成功上市,并在大湾区扩展业务[96] - 公司品牌中药业务将受益于公众信任提升、市场接受度提高、政府政策有利及预防医学受重视等因素[99] - 公司扩展跨境电子商务市场布局,调整多元化产品组合,以满足消费者需求[99] 各地区表现 - 2025年来自香港、中国内地、澳门、新加坡、其他地区的外部客户收益分别为562,006千港元、146,980千港元、38,644千港元、15,563千港元、19,099千港元,2024年分别为462,829千港元、128,426千港元、25,851千港元、12,507千港元、18,802千港元[25] - 2025年指定非流动资产在香港为1,089,871千港元,在中国内地为700千港元;2024年在香港为1,009,115千港元,在中国内地为35千港元[27] - 香港为主要收益来源,占2025财年总收益72%,较2024财年增加99.2百万港元,中国内地和澳门收益分别增加18.6、12.7百万港元[111][11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未来聚焦扩大跨境电子商务渠道、深化大湾区市场渗透等四大战略重点[63] - 公司在传统中药市场利用有利监管环境及消费者接受度在大湾区拓展商机[64] - 公司未来将致力于卓越营运及严谨增长策略,提升品牌管理专业知识、强化核心品牌资产等[100]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主要从事制造及买卖品牌药以及分销健康保健品,于2021年2月5日在主板上市[7] - 公司已应用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尚未应用未生效的新准则或诠释[9]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影响流动或非流动负债的划分,对公司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9][12]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本阐明售后租回入账方式,因公司无售后租回交易,对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3] - 香港会计准则第7号修订本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引入新披露规定,因公司无供应商融资安排,对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4] - 2025年2月21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订立买卖协议,以1.71亿港元收购天喜堂药厂有限公司90%已发行股本,交易于4月3日完成[101] - 2025年3月31日,集团共有279名雇员,与2024年持平[103] - 报告期内,集团雇员成本总额为9950万港元,上一期间为9280万港元[103] - 2024年全年,香港零售销售总额价值按年下跌7.3%,零售销量下跌9.0%,线上零售额价值下跌2.6%,中成药及药材跌幅显著,下跌14.8%,药物与化妆品的价值则增长4.4%[66] - 2025财年,公司受全球利率偏高、中美贸易紧张、内地游客旅游模式改变等因素影响,香港零售业复苏受抑制[97] - 公司已采纳股份授予计划及购股权计划激励和挽留人员[105] - 2024年11月11日公司出售李众胜堂(集团)有限公司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