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德昌电机控股(00179) - 2025 - 年度财报
2025-06-16 16:5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營業總額為36億美元,淨溢利為2.63億美元[5] - 2021 - 2025年公司集團營業總額分別為31.56億美元、34.46億美元、36.46億美元、38.14億美元、36.48億美元[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财年,集团营业额3648百万美元,较去年下跌4%[38] - 集团毛利843百万美元,较去年下跌1%,占营业额比例从22.3%增至23.1%[38][41] - 经调整未计利息、税项及摊销前盈利344百万美元,占营业额9.4%,去年为343百万美元,占比9.0%[38][42] - 股东应占溢利净额263百万美元,较去年上升15%,基本净溢利274百万美元,上升9%[38][43] - 经营所得自由现金流量286百万美元,去年为422百万美元[38] - 建议末期股息每股44港仙(5.64美仙),全年股息每股61港仙(7.82美仙)[39][44] - 25/26财年初始数周集团营业额较去年同期下降中位数百分比[47] - 24/25财政年度营业额36.476亿美元,较23/24财政年度的38.142亿美元减少1.666亿美元(4%)[103][104] - 24/25财政年度毛利8.433亿美元,毛利率23.1%;23/24财政年度毛利8.507亿美元,毛利率22.3%[103] - 24/25财政年度经调整EBITA为3.443亿美元,经调整EBITA百分比为9.4%;23/24财政年度经调整EBITA为3.428亿美元,经调整EBITA百分比为9.0%[103] - 24/25财政年度股东应占溢利2.628亿美元,经调整净溢利2.740亿美元;23/24财政年度股东应占溢利2.292亿美元,经调整净溢利2.520亿美元[103] - 2025年3月31日现金7.906亿美元,总债务3.593亿美元,净现金4.313亿美元;2024年3月31日现金8.099亿美元,总债务5.608亿美元,净现金2.491亿美元[103] - 2025年3月31日总债务占资本比率为12%,2024年3月31日为18%[103] - 销量及价格下跌、组合变化使24/25财政年度营业额较23/24财政年度减少1.393亿美元,外汇变动使营业额减少2730万美元[104][107] - 24/25财政年度集团营业额为3647.6百万美元,较23/24财政年度的3814.2百万美元减少166.6百万美元[119] - 24/25财政年度集团营业溢利为305.9百万美元,较23/24财政年度的285.3百万美元增加20.6百万美元[119] - 24/25财政年度股东应占溢利为262.8百万美元,较23/24财政年度的229.2百万美元增加33.6百万美元或15%[120] - 24/25财政年度经调整净溢利为274.0百万美元,23/24财政年度为252.0百万美元[121] - 经调整净溢利减少3170万美元,外汇变动使其增加2820万美元,其他收入、融资成本及税项净额使其增加2550万美元[124] - 24/25财年毛利率提高至23.1%(23/24财年为22.3%),分销及行政费用占营业额百分比上升至14.2%(23/24财年为13.4%)[124] - 24/25财年实际税率为12.0%(23/24财年为14.3%),所得税项开支减少250万美元[125] - 存货减少1970万美元至2025年3月31日的53180万美元,在库存货日数减至67天(2024年3月31日为68天)[129] - 应收货款及其他应收账款增加4370万美元至2025年3月31日的81690万美元,未收讫营业额日数增至70天(2024年3月31日为65天)[131] - 应付货款及其他应付账款减少3530万美元至2025年3月31日的73190万美元,未偿付采购额日数持平在86天[133] - 24/25财年营业溢利为3.059亿美元(23/24财年为2.853亿美元),EBITDA为5.686亿美元(23/24财年为5.602亿美元)[134] - 24/25财年经营所得的自由现金流量为2.857亿美元(23/24财年为4.224亿美元)[134] - 24/25财年资本性开支为1.955亿美元(23/24财年为1.849亿美元),占销售百分比为5.4%(23/24财年为4.8%)[136] - 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变动净额为4070万美元(23/24财年为3.412亿美元),2024年12月以240万美元收购Industrial Tooling Solutions Inc.全部股本[137] - 23/24财年公司向合营公司QualiSense投资300万美元,24/25财年用7220万美元现金支付股息,以700万美元购买470万股股份用于股份奖励计划[138] - 24/25财年EBITDA为5.686亿美元,增加840万美元;已付所得税为5080万美元,减少1170万美元;资本性开支为1.955亿美元,增加1060万美元[139] - 2025年3月31日现金、等同现金项目及定期存款减少1930万美元至7.906亿美元,可动用而未动用的信贷额减少1.26亿美元至9.517亿美元,合并可用资金减少1.453亿美元至17.423亿美元[145][146] - 2025年3月31日净现金增加1.822亿美元至4.313亿美元,贷款减少2.015亿美元至3.593亿美元[148][149] - 2025年3月31日租赁负债减少970万美元至6420万美元,主要因支付租赁,部分被新租赁和现有租赁续约抵消[153] - 24/25财年董事会建议末期股息每股44港仙,相当于5210万美元,将在2025年9月现金支付;已派发上半年中期股息每股17港仙,相当于2010万美元[155] - 总债务占资本比率降至12%(2024年3月31日为18%),总债务占经调整EBITDA比率降至0.8倍(2024年3月31日为1.1倍)[157] - 企业价值占经调整EBITDA比率增至2.6倍(2024年3月31日为1.9倍),利息覆盖率微降至10.3倍(2024年3月31日为10.8倍)[157] - 外汇合约公平值收益净额减少7080万美元至2025年3月31日的1.006亿美元[160] - 欧元合约财务资产减少5410万美元至8410万美元(2024年3月31日为1.382亿美元),墨西哥比索合约财务资产减少1710万美元至1150万美元(2024年3月31日为2860万美元)[163][164] - 人民币合约财务资产减少230万美元至250万美元(2024年3月31日为480万美元),其他货币合约及掉期财务资产增加270万美元(由20万美元财务负债至250万美元财务资产)[163][165] - 普通远期外汇合约及掉期将产生约1.16亿美元总现金流量效益(2024年3月31日为1.93亿美元)[172] - 铜材现货价每公吨9673美元(2024年3月31日为8729美元,增加11%),铝材现货价每公吨2519美元(2024年3月31日为2270美元,增加11%)[175] - 铁矿现货价每公吨102.50美元(2024年3月31日为101.28美元,增加1%),银材现货价每盎司34.12美元(2024年3月31日为24.54美元,增加39%)[17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按營運部門劃分,汽車產品組別營業額佔比84%,工商用產品組別佔比16%[6] - 汽车产品组营业额3072百万美元,未计外汇影响下跌3%,亚洲、欧洲、美洲分别下跌1%、4%、6%[36] - 工商用产品组营业额575百万美元,未计外汇变动较去年下跌5%,占集团营业总额16%[40] - 未计入外汇变动,汽车产品组别营业额较23/24财政年度减少3%,全球轻型汽车产量下跌1%[108] - 24/25财政年度,汽车产品组别占集团营业额的84%,与23/24财政年度持平[108] - 亚太、欧洲、中东及非洲、美洲地区汽车产品组别营业额在24/25财政年度分别为1000、927、1183百万美元,变动分别为-1%、-4%、-6%[112] - 未计入外汇变动,工商用产品组别营业额较23/24财政年度下跌5%[115] - 24/25财政年度,工商用产品组别占集团营业额的16%,与23/24财政年度持平[115] - 亚太、欧洲、中东及非洲、美洲地区工商用产品组别营业额在24/25财政年度分别为194、202、180百万美元,变动分别为+9%、-9%、-10%[117] 各地区表现 - 按銷售終點地區劃分,美洲營業額佔比32%,亞太地區佔比37%,EMEA佔比31%[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聯合創始人汪顧亦珍女士將於2025年7月股東週年大會上正式榮休[17] - 中美达成暂时性协议,美国将中国进口商品关税从145%降至30%,中国将报复性关税调降至10%[45] - 集团企业风险管理督导委员会负责每季分析及监察现有及潜在风险,由行政总裁带领[178] - 集团面临策略、商业、营运、可持续发展、财务等多种风险,包括全球经济及地缘政治、贸易、竞争、技术变化等[180] - 集团采取多层面策略管理全球经济及地缘政治等风险,如分散生产版图、多元化投资组合等[183] - 为减少执行策略和业务计划风险,集团规定管理监督、现场监督、资本开支审查等程序[184] - 集团在现有及新市场面临竞争,面临巨大价格压力,销量可能波动[186] - 集团需在产品和制造技术上创新并符合成本效益,适应法规和标准变化[186][187] - 集团通过提供成本效益解决方案、物料优化等方式减少技术和法规变化带来的风险[189] - 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提升使生产转型,集团需管理投资、调整工作团队[190] - 集团开发驱动解决方案、促进创新、实现多元化和标准化以保持竞争力[191] - 集团对员工进行再培训,以维持生产力和适应性,建立对技术趋势和法规变化的意识[191] - 公司确保无单一客户占总营业额10%或以上[195] - 公司面临发展中国家政治、法规、社会和经济波动带来的风险[192] - 主要客户及产品下跌和全球汽车市场波动或对公司带来不利影响[193] - 公司保障知识产权面临巨额成本和诉讼费用风险[193] - 公司可能因无法履行合约或苛刻合约条款产生亏损[193] - 原材料或关键零件长期短缺会影响公司生产计划[196] - 通货膨胀压力、原材料短缺和供应中断会使公司成本增加[196] - 公司面临货运及物流风险,如运输计划中断、运费波动等[198] - 公司面临业务中断风险,包括工业意外、设备故障等[197] - 公司面临人力资源风险,受劳动力供应减少影响[199]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聘用超過30,000名員工,其中工程師超過1,600名[3] - 公司業務遍佈4大洲,超過20個國家[4] - 公司每日生產超過4百萬件電機及其他與驅動相關產品[5] - 公司為約1,500名客戶提供驅動解決方案[5] - 過去二十多年,公司完成十數宗收購項目[29] - 受现行或暂停实施的美国进口关税影响的产品占集团总营业额的百分比为中段个位数[47] - 集成热管理系统(ITMS)重量减轻了25%,装配时间缩短20% [58] - ITMS在严寒天气条件下可延长15%-20%的续航里程,将冷却液流动的压降降低10% [58] - 先进直流泵将能源成本降低了10%,将数据中心的使用寿命延长最多五年[60] - 已量化70种产品的碳足跡[84] - 与去年相比,投訴數量與銷售比率減少30%[84] - 通过向客户提供可回收包裝服務,避免了1130吨包裝材料[84] - 与22/23財政年度基線相比,範圍二碳排放量減少81%,超過近期範圍二減少65%的目標[84] - 可再生電力使用量增加到83%,高於前一年的53%,可再生能源使用量從前一年的44%增加到69%[84] - 与20/21財政年度基線相比,取水強度按銷售額減少26%[84] - 92%的營運場所(按工時計算)持有ISO 45001認證[84] - 關鍵職位的繼任審查覆蓋率增加40%[84] - 公司在全球超過150000家評級公司中位列最可持續公司前6%[87] - 公司的MSCI ESG評級已從「A」升級至「AA」,位於汽車零部件行業的前7%[90] - 2024年10月公司获Morningstar Sustainalytics 18.7的ESG风险评级,ESG因素造成重大财务影响的风险为低[93] - 2024年公司获HKQAA可持续发展评级与研究A+,评分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