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3年收益为479,453千港元,2022年为532,358千港元,同比下降10%[2] - 2023年年内亏损为2,053,255千港元,2022年为151,108千港元,亏损大幅增加[2] - 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为20.65港仙,2022年为2.12港仙,亏损幅度扩大[3] - 2023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966,236千港元,2022年为201,699千港元,亏损增加[3] - 2023年集团产生亏损净额约20.53亿港元,2022年(经重列)为1.51亿港元[17] - 2023年提供数据中心服务收益为4.36亿港元,2022年为4.84亿港元[21] - 2023年其他收益为4318.1万港元,2022年为4800.1万港元[21] - 2023年分类业绩中,提供数据中心服务亏损22.87亿港元,其他盈利1824.8万港元[26] - 2023年公司年内亏损20.53亿港元,2022年为1.51亿港元[26] - 2023年所得税抵免总额为222694千港元,2022年所得税开支总额为176782千港元[29] - 2023年提供数据中心服务收益约43620万港元(2022年:4844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降低约4820万港元或9.9%[43] - 2023年其他收益约为4310万港元(2022年:4800万港元),同比减少约10.2%[44] - 2023年集团录得收益约47940万港元(2022年:53240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5290万港元或9.9%[46] - 2023年集团录得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96620万港元(2022年:20170万港元),亏损同比增加约176450万港元或874.8%[47] - 2023年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为 - 210896万港元(2022年:26056.4万港元),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率为 - 440%(2022年:48.9%)[4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3年总员工成本为46821千港元,较2022年的52812千港元下降;折旧及摊销总额为143417千港元,较2022年的142735千港元略有上升[31] - 2023年集团就2021及2022年售后租回安排产生的使用权资产确认减值亏损约79220万港元,就2016年收购广州资拓集团产生的商誉及相关无形资产确认减值亏损约5090万港元[41] - 2023年银行贷款总额504,663千港元,其他贷款总额303,487千港元,借款总额808,150千港元;2022年银行贷款总额569,696千港元,其他贷款总额358,010千港元,借款总额927,706千港元[52] - 借款年利率2023年为3.5%至13.0%,2022年为3.8%至8.0%[52]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约有205名雇员,总酬金约46.8百万港元;2022年约有246名雇员,总酬金约52.8百万港元[5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附属公司主要业务为提供数据中心服务[7] - 2023年末,广州莲花山等四个自建数据中心使用中机柜总数为12792个,在建19842个,总计32634个,另有约330台自第三方租赁的机柜[38] - 蔚海智谷超大数数据中心机柜总数占比82.8%,广州(南翔)云数据中心占比8.8%,广州莲花山数据中心占比4.6%,上海宝山数据中心占比3.8%[38] - 2023年自建数据中心利用率约为22.3%,较2022年的28.9%下降,主要受疫情对商业环境负面影响[39] - 2023年9月30日蔚海智谷超大数据中心有超8000台服务器机柜可供使用,增建4000台后将超12000台,已由内地两家主要电信运营商承租,2023年10月13日集团与另一家内地主要电信运营商协议共同运营1300台服务器机柜[4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随着中国经济复苏,集团财务表现预期未来数年有所改善,2024年首要任务为提高收益增长及数据中心使用率[43][45]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于2023年1月1日起首次应用多项新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修订本,多数对财务状况和表现无重大影响[8] - 标准化或重复总结准则规定的会计政策资料不再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披露[9] - 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本缩小初步确认豁免范围,公司对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相关暂时性差额分开厘定[1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出售附属公司收益先前呈报199,986千港元,修订后影响为19,674千港元,经重列为219,660千港元[1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除税前溢利先前呈报6,000千港元,修订后影响为19,674千港元,经重列为25,674千港元[1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所得税先前呈报 - 11,573千港元,修订后影响为 - 165,209千港元,经重列为 - 176,782千港元[11] - 2022年12月31日,递延税项资产先前呈报6,053千港元,修订后影响为 - 1,315千港元,经重列为4,738千港元[12] - 2022年12月31日,递延税项负债先前呈报 - 15,594千港元,修订后影响为 - 279,785千港元,经重列为 - 295,379千港元[12] - 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本将于2025年1月1日生效,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于2027年1月1日生效[15] - 公司正在评估已颁布但未生效准则修订本对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影响[14] - 公司给予贸易客户平均90日信贷期,购买货品平均信贷期也为90日[34][35] - 部分附属公司直至2026年12月27日合资格享有15%的优惠企业所得税税率,一般税率为25%[29] - 广州资拓集团现金产生单位可收回金额计算依据为其编制的五年期现金流预测及每年15.20%(2022年:14.57%)的税前贴现率,2023年五年现金流量预测中每台服务器机柜平均服务费及平均毛利率较2022年分别增加约31.84%及16.00%[42] - 2023年12月31日约280.4百万港元长期银行贷款分类为流动负债[53]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约602.8百万港元,流动负债约1,963.1百万港元,流动比率约0.31倍;2022年流动资产约723.2百万港元,流动负债约1,824.9百万港元,流动比率约0.4倍[53]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总值约1,612.4百万港元,负债总额约2,937.7百万港元,资产负债率约182.2%;2022年资产总值约3,841.1百万港元,负债总额约3,114.0百万港元,资产负债率约81.1%[53]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无派付或建议派付股息[56] - 公司采用自2022年1月1日起生效版本的企业管治守则,适用于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企业管治报告[57] - 独立核数师不对集团综合财务报表发表意见[62] - 综合财务报表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但持续经营基准有效性存在重大不明朗因素[64] - 若集团无法实现计划及措施,可能无法履行财务责任及持续经营,需对资产和负债作出调整[65]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未获充足凭证支持减值评估假设,无法评估相关资产可收回金额所用假设合理性[67]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未获充分凭证支持物业、厂房及设备预付款项减值评估假设,无法评估其可收回金额所用假设合理性[68]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未获充分凭证支持应收账款、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评估,无法评估其减值亏损拨备所用假设合理性[69]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分别确认商誉减值亏损约5100万港元及3600万港元[66]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分别确认无形资产减值亏损约2900万港元及零[66]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分别确认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亏损约10.01亿港元及零[66]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分别确认使用权资产减值亏损约8120万港元及零[66] - 集团截至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分别确认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减值亏损约1.08亿港元及1700万港元[68]
中国新电信(08167) - 2024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