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有利集团(00406) - 2025 - 年度业绩
有利集团有利集团(HK:00406)2025-06-25 19:38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入为96.23亿港元,2024年为78.12亿港元[3] - 本年度毛利为1.35亿港元,2024年为6.82亿港元[4] - 本年度亏损为1.01亿港元,2024年溢利为6580.1万港元[5]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约为22.57港仙,2024年每股盈利15.32港仙[6] - 2025年公司总收入96.23亿港元,较2024年的78.12亿港元增长23.19%[18][21] - 2025年公司除所得税前溢利333.1万港元,较2024年的8631.2万港元下降96.14%[21] - 2025年公司年内亏损1.01亿港元,2024年为溢利6580.1万港元[21] - 2025年公司收入为9623007000港元,2024年为7811653000港元,其中约6363758000港元(2024年:3923403000港元)来自两名主要客户[22] - 2025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474609000港元,2024年为13221000港元[22] - 2025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净额为98884000港元,每股基本亏损为22.57港仙;2024年应占溢利净额为67093000港元,每股基本盈利为15.32港仙[27] - 公司收入大幅上升至96.23亿港元,同比增长23%,建筑、建筑材料供应、机电安装分部收入分别增长26%、65%、7%[32] - 公司综合毛利由6.82亿港元下跌至1.35亿港元,主要归因于建筑分部[33] - 公司录得综合税后亏损1.01亿港元,主要源于建筑分部表现欠佳等[35] - 本年度分派总额为每股2.50港仙,低于2024年的5.00港仙[36] - 机电安装分部确认收入31.38亿港元,同比增加2.08亿港元或7%,新签合约35.37亿港元,手头合约价值达145.48亿港元,传统业务占新签合约约80%[41] - 建筑业务分部年销售额13.2亿港元,较去年增加65%,本年度新合约总额约20亿港元,手头合约水平达62亿港元,自2018年已交付超50000个MiC/立体预制模块,将再交付约70000个[4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按性质划分的开支总额为10031371000港元,2024年为7660360000港元[23] - 2025年财务费用为55972000港元,2024年为56109000港元[24] - 2025年所得税开支为104509000港元,2024年为20511000港元[24] - 2025年已派付中期股息10951000港元,拟派付末期股息为零;2024年已派付中期股息和末期股息各10951000港元[26] - 公司营运开支总额轻微增加1200万港元至5.43亿港元[3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要业务为楼宇建筑、水喉渠务等,其他业务包括电脑软件开发等[11] - 2025年建筑业务收入7.24亿港元,较2024年的5.60亿港元增长29.11%[18][21] - 2025年机电安装业务收入2.25亿港元,较2024年的2.08亿港元增长8.17%[18][21] - 2025年建筑材料供应业务收入9658.6万港元,较2024年的8629.5万港元增长11.92%[18][21] - 2025年物业投资及发展业务收入2372.3万港元,较2024年的1246.6万港元增长90.30%[18][21] - 2025年酒店运营业务收入30万港元,较2024年的936万港元下降96.79%[18][21] - 公司主要从事楼宇建筑、机电安装等业务,其他业务包括软件开发及建筑设计服务但规模有限未独立呈报[17][19][20] - 建筑分部本年度获新合约133.44亿港元,年底手头合约金额达369.76亿港元创新高[38] - 机电安装分部确认收入31.38亿港元,同比增加2.08亿港元或7%,新签合约35.37亿港元,手头合约价值达145.48亿港元,传统业务占新签合约约80%[41] - 建筑业务分部年销售额13.2亿港元,较去年增加65%,本年度新合约总额约20亿港元,手头合约水平达62亿港元,自2018年已交付超50000个MiC/立体预制模块,将再交付约70000个[43] 各地区表现 - 2025年香港地区收入为9241924000港元,非香港地区为381083000港元;2024年香港地区为7550333000港元,非香港地区为261320000港元[2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等多项准则修订将于2025 - 2027年生效,公司评估预计不会对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造成重大影响[16] - 公司目标2025年收入及盈利能力较2024年提高[47] - 公司设立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制度,每年检讨两次内部监控制度[54][55] - 公司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制度有效且充分,董事会将继续检讨及改进[56]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深圳龙华住宅物业取得积极进展,本年度确认收益净额3.34亿元人民币[34] - 公司本年度获得新合约总金额达157.58亿港元,合约价值再创新高至482.07亿港元[35] - 2025年第一季度香港旅客达1220万人次,同比增加9%,旅发局预测全年入境旅客约4900万人次,较2024年增加10%,3月香港酒店出租率约89%[44] - 公司收到深圳厂房搬迁补偿的104套住宅单位,本年度确认收益净额人民币3.34亿元[45] - 公司升级自主研发的BEANiE系统,配备安全智能工地系统(4S),已在多个项目实施[39] - 公司将AI整合至现有节能解决方案及产品,在大型项目持续提高MiMEP使用,焊接机器人技术促进其发展[42] - 公司在南沙开设新公司发展IoT相关业务,一年内完成1项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及软件著作权以及1项商标注册申请[42] - 集团旗下酒店装修接近完工,预计今年第三季度重新开业,有望借希尔顿声誉及香港旅游业复苏吸引旅客[44] - 公司过去两年投标考虑价格波动风险建立利润缓冲,私人物业市场低迷使分包商降价提高利润率[39] - 公司持续发展数字化建筑及AI应用推动建筑效率及质量改善[40] - 政府承诺未来十年建造440,000个房屋单位推动公共建设行业发展[46] - 全体董事在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规定[57] - 除主席与行政总裁职位未区分外,公司在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遵守上市规则规定[5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赎回、购买或出售本公司上市证券情况[59] - 集团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全年业绩由审核委员会审阅[60] - 集团核数师已核对全年业绩公告数字与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数字一致[61] - 公告日期,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61] - 公告全文可在指定网站查阅[62] - 公司给予客户履约保证总额约为11.91亿港元,高于2024年的7.66亿港元[31] - 公司涉及合营企业已订约但未产生的资本开支约为2603.6万元人民币,与2024年持平[31] - 截至3月31日,手头合约达482.07亿港元[48] - 公司采用创新技术,拥有预制装配和MiC技术及区块链多功能平台BEANiE[48] - 楼宇建筑等未完成合约2025年3月31日合约价值为482.07亿港元,2024年为407.88亿港元,期间接获157.58亿港元,完成83.39亿港元[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