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源万恒控股(02326) - 2025 - 年度业绩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5年收益为470,308千港元,较2024年的864,305千港元下降45.58%[4] - 2025年经营亏损为45,570千港元,较2024年的29,595千港元增加54.01%[4] - 2025年年内亏损为46,098千港元,较2024年的31,181千港元增加47.84%[5] - 2025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为45,881千港元,较2024年的30,782千港元增加49.05%[5] - 2025年每股亏损为0.218港仙,较2024年的0.146港仙增加49.32%[5] - 2025年可呈報分類收益總額470,308千港元,2024年為864,305千港元,同比下降45.6%[21] - 2025年來自外界客戶之可呈報分類(虧損)╱溢利總額為虧損4,571千港元,2024年為溢利11,453千港元[21] - 2025年綜合除稅前虧損46,145千港元,2024年為30,234千港元,虧損擴大[21] - 来自外界客户的收益2025年为470,308千港元,2024年为864,305千港元,中国(除香港)2025年为438,474千港元,2024年为864,305千港元[25] - 主要客户中,客户A 2025年收益为102,906千港元,2024年为132,231千港元;客户B 2025年为93,177千港元,2024年为0;客户C 2025年为86,303千港元,2024年为0;客户D 2025年为79,619千港元,2024年为731,918千港元[26] - 其他收入净额2025年为995千港元,2024年为3,169千港元,其中银行存款利息收入2025年为46千港元,2024年为25千港元[27] - 每股基本亏损2025年为 - 0.218港仙,2024年为 - 0.146港仙,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2025年为 - 45,881千港元,2024年为 - 30,782千港元[37] - 公司本年度收益约4.70308亿港元,较上年度约8.64305亿港元减少约46%;毛利从上年度约1203.3万港元变为本年度毛损约402.5万港元,减少约133%[45] - 本年度其他收入净额约99.5万港元,较上年度约316.9万港元减少约69%[46] - 本年度亏损约4609.8万港元,较上年度约3118.1万港元增加约48%;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4588.1万港元,相当于每股基本亏损0.218港仙[5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全面开支总额为50,726千港元,较2024年的57,692千港元下降12.07%[6] - 除税前亏损中,融资成本2025年为575千港元,2024年为639千港元[28] - 雇员福利开支(包括董事薪酬)中,薪金、工资及其他福利2025年为21,064千港元,2024年为20,666千港元;定额供款退休计划供款2025年为2,304千港元,2024年为296千港元[31] - 综合损益表的所得税2025年总计为 - 47千港元,2024年为947千港元[33] - 本年度行政开支约1694.1万港元,较上年度约1362万港元增加约24%[47] - 本年度融资成本约57.5万港元,较上年度约63.9万港元减少约10%[51] - 2025年3月31日集团雇员及董事人数共约133人,员工成本约2336.8万港元,较上年度约2096.2万港元增加[6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5年采购及销售金属矿物及相关工业原料收益为366,084千港元,较2024年的731,918千港元下降49.98%[12] - 2025年金屬礦物及相關工業原料收益366,084千港元,2024年為731,918千港元,同比下降49.9%[23] - 2025年工業用產品收益104,224千港元,2024年為132,387千港元,同比下降21.3%[23] - 采购及销售金属矿物及相关工业原料业务本年度分类收益约3.66084亿港元,较上年度约7.31918亿港元减少约50%;分类溢利从上年度约461.7万港元降至本年度约116万港元,减少约75%[45] - 生产及销售工业用产品业务本年度分类收益约1.04224亿港元,较上年度约1.32387亿港元减少约21%;本年度分类亏损约573.1万港元,较上年度分类溢利约683.6万港元减少约184%[45] 各地区表现 - 来自外界客户的收益2025年为470,308千港元,2024年为864,305千港元,中国(除香港)2025年为438,474千港元,2024年为864,305千港元[2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5年关税税率影响下贸易局势紧张,市场不确定性增加,但内地钢铁需求回升,锰矿减产稳定价格,新型电池材料开发或推动锰需求,硫酸需求也因铅酸电池增加,对公司业务有正面影响[62]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2024年:无)[63] - 公司执行董事何昱勋自2022年10月1日起担任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虽职位未区分,但责任明确划分,董事会认为此架构可有效促进业务发展[64] - 董事将不时检讨公司的企业管治政策及遵守企业管治守则[65]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全体董事确认在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内遵守规定标准[66] - 2025年3月31日,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协助董事会应用财务汇报及内部监控原则等,公司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经审核委员会审阅后由董事会批准[67]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报告期后截至公布日期,公司财务或经营状况无重大不利变动[4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约4.58409亿港元,流动比率为3.46,低于上年度的3.78[5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拥有人应占集团权益约3.85067亿港元,较上年度约4.35631亿港元减少[54] - 应收贸易款项2025年为172,877千港元,扣除已确认亏损拨备后为132,838千港元,2024年为207,278千港元,扣除后为171,998千港元[39] - 应付贸易款项2025年为88,479千港元,2024年为74,145千港元[4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68] - 本业绩公布已分别刊登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公司股东将获寄发相关年报,年报也将适时刊登于上述网站[69] - 公布日期,董事会由执行董事何昱勋(主席兼行政总裁)及孙乐女士、非执行董事孙迪女士、独立非执行董事张毅林先生、邝永浩先生及邓建南先生组成[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