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为8085.4万港元,较上年9755.7万港元下降17.1%[6] - 公司2025年总收益为80,854千港元,较2024年的97,557千港元下降17.1%[35][36] - 公司年度总收益同比减少17.1%至8090万港元(2024年:9760万港元)[54] - 毛利为2301.9万港元,较上年2099.8万港元增长9.6%[6] - 除所得税前亏损为938.9万港元,较上年747.7万港元扩大25.6%[6] - 年内亏损为974.7万港元,较上年747.8万港元扩大30.3%[6] - 除所得税前亏损扩大至9.4百万港元(2024年:7.5百万港元)[61]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产生亏损净额约982.5万港元[23] - 公司年度总亏损为9,747千港元[28]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净亏损约982.5万港元[50]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09港仙,上年同期为0.86港仙[6] - 2025年每股基本亏损基于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974.7万港元计算,2024年为747.8万港元[4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为5783.5万港元,较上年7655.9万港元下降24.5%[6] - 销售成本减少18.8百万港元(24.5%)至57.8百万港元[55] - 行政开支为2742.1万港元,较上年3222.7万港元下降14.9%[6] - 行政开支减少4.8百万港元(14.9%)至27.4百万港元[59] - 融资成本为122.2万港元,较上年200.2万港元下降39.0%[6] - 融资成本减少0.8百万港元(39.0%)至1.2百万港元[60] - 融资成本1,222千港元,同比下降38.9%,其中股东贷款推算利息1,030千港元[38] - 2025年雇员福利开支为1473.9万港元,较2024年的2784.4万港元下降47%[3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雇员薪酬总额降至14.7百万港元(2024年:27.8百万港元),同比下降47.1%[88] - 2025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中包含物业、机器及设备折旧费用为281.1万港元,较2024年的476.3万港元下降41%[39] - 贸易应收款项净额减值亏损为162.5万港元,较上年350.6万港元下降53.7%[6] - 金融资产等减值亏损减少至3.9百万港元(2024年:11.4百万港元)[5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新能源业务收益为46,168千港元,基础及其他业务收益为34,686千港元,充电桩业务无收益,总收益为80,854千港元[28] - 销售成本中新能源业务为42,201千港元,基础及其他业务为15,634千港元,总销售成本为57,835千港元[28] - 分部溢利新能源业务为84千港元,基础及其他业务为18,971千港元,充电桩业务无溢利,总分部溢利为19,055千港元[28] - 公司基础及其他建筑工程业务收益同比减少22.5%至4620万港元(2024年:5960万港元)[51] - 公司互联网服务业务收益同比减少8.7%至3470万港元(2024年:3800万港元)[52] - 公司互联网服务业务分部溢利同比增长18.0%至190万港元(2024年:161万港元)[52] - 基础建筑工程分部收益46,168千港元,其中客户A贡献34,785千港元占该分部75.4%[35][37] - 互联网服务供应及安装分部收益34,686千港元,其中客户B贡献9,225千港元占该分部26.6%[35][37] - 新能源分部资产11,940千港元,负债16,117千港元,净负债4,177千港元[33] - 物业、机器及设备折旧新能源业务为1,088千港元,基础及其他业务为283千港元,总折旧为1,371千港元[30] - 贸易应收款项净额减值新能源业务为1,617千港元,基础及其他业务为8千港元,总减值亏损为1,625千港元[30] - 合约资产减值新能源业务为531千港元,基础及其他业务无减值,总减值亏损为531千港元[30] - 提前终止租赁合约收益基础及其他业务为11千港元,新能源业务无收益,总收益为11千港元[30] - 物业、机器及设备折旧总额为320.3万港元,其中基础及其他业务贡献249.8万港元(78.0%),充电桩业务贡献70.5万港元(22.0%)[31]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确认350.6万港元,其中基础及其他业务计提357.4万港元,充电桩业务冲回6.8万港元[31] - 合约资产净额增至510.7万港元,基础及其他业务贡献470.8万港元(92.2%),充电桩业务新增39.9万港元(7.8%)[31] - 分部总资产为5885.4万港元,其中现金及等价物占比62.5%(3677.1万港元)[32] - 基础及其他业务分部资产707.1万港元,充电桩业务分部资产307.8万港元,未分配资产5万港元[32] - 总负债7418.6万港元,其中分部负债占比60.4%(4483.0万港元)[32] - 充电桩业务分部负债达702.7万港元,占分部负债总额的15.7%[32] 各地区表现 - 香港地区收益46,168千港元,同比下降22.4%;中国内地收益34,686千港元,同比下降8.7%[35][3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董事承诺不要求偿还于2025年3月31日的应收款项总额约2280.1万港元[25] - 公司计划通过增设20亿股新股将法定股本从1000万港元增至3000万港元[48] - 公司建议增设额外2,000,000,000股新股份,将法定股本从10,000,000港元增加至30,000,000港元[76] - 公司无制定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具体计划[8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尚未设立内部审核职能[92]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并确认符合会计准则[95] - 公司将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登载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年报[97] 其他财务数据 - 其他收入及收益为14.5万港元,较上年1715.3万港元大幅下降99.2%[6] - 其他收入145千港元,较上年17,153千港元下降99.2%,主要因出售附属公司收益减少[38] - 其他收入大幅减少17.0百万港元至0.1百万港元[5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大幅增加至3677.1万港元,较上年同期的123.0万港元增长2889%[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至36.8百万港元(2024年:1.2百万港元)[66] - 总资产为5885.4万港元,较上年同期的2337.4万港元增长152%[7] - 公司总资产23,374千港元,总负债54,524千港元,资产负债率233.4%[33] - 流动负债净值为负1665.9万港元,较上年同期的负3548.6万港元改善53%[7] - 公司于2025年3月31日流动负债净额约1665.9万港元[23] - 公司于2025年3月31日负债净额约1533.2万港元[23] - 公司于2025年3月31日流动负债净额约1665.9万港元及负债净额约1533.2万港元[50]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1121.1万港元,较上年同期的811.1万港元增长38%[7] - 合约负债大幅增加至3040.2万港元,较上年同期的468.0万港元增长550%[7] - 其他借款减少至220.0万港元,较上年同期的1644.6万港元下降87%[7] - 其他借款总额同比减少86.6%至220万港元(2024年:1644.6万港元)[47] - 物业、机器及设备减少至132.7万港元,较上年同期的618.3万港元下降79%[7] - 预付款项及按金为953.8万港元,较上年同期的732.1万港元增长30%[7] - 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负2486.6万港元,较上年同期的负3981.4万港元改善38%[8]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710.8万港元,较上年同期的1114.5万港元增长53%[7] - 关联方贷款1437.5万港元,占总体负债的19.4%[32] - 关联方贷款14,375千港元,占负债总额26.4%[33] - 租赁负债143.9万港元,占总体负债的1.9%[32] - 本年度未添置非流动资产[32] - 2025年所得税开支为35.8万港元,主要来自中国企业所得税,而2024年所得税开支仅为1000港元[40] - 收益确认方式:随时间推移确认73,987千港元(91.5%),于某时间点确认6,867千港元(8.5%)[35] - 2025年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1014.7万港元,较2024年的798.7万港元增长27%[44] - 2025年其他应收款项净额为106.4万港元,较2024年的12.4万港元激增758%[44]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备2025年末为617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577.9万港元增长7%[45] - 2025年已确认减值亏损163.2万港元,其中贸易应收款项部分为162.5万港元[45] - 超过三个月的贸易应收款项2025年占比41%(421.8万港元/1014.7万港元)[45] - 贸易应付款项账龄超过一年的金额同比减少81.8%至46.1万港元(2024年:252.7万港元)[46] - 预收款项同比大幅增长746.2%至578.8万港元(2024年:68.4万港元)[46] - 流动比率改善至0.78倍(2024年:0.33倍)[66] - 其他借款等债务总额减少至19.4百万港元(2024年:38.7百万港元)[67] - 信贷风险集中,截至2025年3月31日,约89.6%的合约资产及贸易应收款项来自五大客户(2024年:约91.7%)[70] - 公司已发行股本于2024年4月1日约为8.7百万港元(相当于866,400,000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已发行普通股)[76] - 公司已发行股本于2025年3月31日约为9.5百万港元(相当于953,376,000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已发行普通股)[76] - 认购新股份A于2024年7月31日完成,共发行41,666,000股,认购价为每股0.12港元[77] - 认购新股份A的市值约为4.8百万港元,总面值为416,660港元[77] - 认购新股份A涉及将部分500万港元的债务资本化为股份,实际以4,999,920港元股份及80港元现金清偿债务[77] - 认购新股份A的净发行价约为每股0.113港元[77] - 公司于2025年1月15日以每股0.203港元向独立第三方刘慧敏女士发行45,310,000股新股,总市值约9.1百万港元[78] - 债务资本化涉及金额10,000,000港元,其中9,197,930港元通过发行新股清偿,802,070港元以现金支付[7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雇员总数减少至59名(2024年:76名),降幅达22.4%[88] - 公司确认出售附属公司收益约91,000港元,出售代价为10,000美元[84] - 公司未建议派付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任何股息(2024年:无)[80] - 公司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2024年:无)[81] - 公司无任何重大资本承担(2024年:无)[83] - 公司无持有任何重大投资[85] 会计政策和准则 - 公司已追溯应用新会计政策对负债进行分类 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2]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第7号修订将于2026年1月1日或之后生效[14][17]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生效[14][20] - 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将于2025年1月1日或之后生效[14][17] - 香港会计准则第28号修订将于待定日期生效[14][17] - 香港会计准则第10号修订将于待定日期生效[14][17]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修订要求披露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权益工具投资[18] - 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修订预期不会对公司财务状况造成重大影响[18]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取代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并引入损益表新呈列规定[19] - 负债分类基于报告期末存在的权利 不受管理层12个月内结算意图影响[13] - 综合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基准编制[22] 公司治理和结构 - 审核委员会于2015年7月6日成立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94] - 审核委员会主席由独立非执行董事邹振涛先生担任[94] - 2025年3月28日董事会决议修订审核委员会书面职权范围[94] - 核数师中正天恆会计师有限公司已核对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状况表数字[96] - 董事会成员包括2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00] - 其中程先生(董事主席)应收款项约118.4万港元[25] - 傅先生(前董事)关联方贷款约1437.5万港元[25] - 伍先生(子公司董事)其他应付款项约310.4万港元[25] - 行先生(前执行董事)与持作出售资产直接相关负债约413.8万港元[25] 业务概述 - 公司主要在香港及中国内地从事建筑工程及互联网服务[27]
中国红包(08316) - 2025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