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霭华押业信贷(01319) - 2025 - 年度财报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收益减少8.4%至约1.643亿港元[18] - 应收按揭抵押贷款收益减少22.8%至约7700万港元[18] - 权益股东应占溢利减少35.3%至约5590万港元[18] - 纯利率减少14.2个百分点至34.0%[18] - 每股基本盈利为2.9港仙[18] - 应收典当贷款总额增加5.2%至约1.899亿港元[18] - 应收按揭抵押贷款总额减少12.8%至约6.707亿港元[18] - 已发放新典当贷款总额增加6.5%至约8.72亿港元[18] - 已发放新按揭贷款总额减少36.4%至约2.17亿港元[18] - 2021 - 2025年典当贷款业务总收益分别为64,197千港元、69,305千港元、74,309千港元、79,559千港元、87,323千港元[1][27] - 2021 - 2025年按揭抵押贷款业务收益分别为118,571千港元、82,672千港元、91,532千港元、99,748千港元、76,972千港元[1][33] - 2021 - 2025年权益股东应占溢利分别为93,144千港元、71,671千港元、86,107千港元、86,447千港元、55,908千港元[1][29] - 2021 - 2025年经营溢利率分别为72.8%、64.5%、67.8%、61.0%、41.8%[1][35] - 2021 - 2025年纯利率分别为51.0%、47.2%、51.9%、48.2%、34.0%[1][31] - 2021 - 2025年资产总额回报分别为7.6%、6.2%、7.5%、7.3%、4.7%[1][37] - 2021 - 2025年股东权益回报分别为9.8%、7.3%、8.4%、8.0%、5.0%[1][41] - 2021 - 2025年净息差(典当贷款)分别为40.2%、38.7%、37.6%、37.7%、40.0%[1][47] - 2021 - 2025年净息差(按揭抵押贷款)分别为10.0%、9.9%、10.5%、11.5%、10.3%[1][43] - 2021 - 2025年应收典当贷款总额分别为132,901千港元、164,026千港元、173,104千港元、180,479千港元、189,923千港元[24] - 2021 - 2025年借贷比率分别为26.2%、15.0%、9.3%、7.7%、4.3%[51] - 2021 - 2025年对应数值(单位千)分别为132,901、164,026、173,104、180,479、189,923[49] - 2025财年按揭贷款业务收益约7700万港元,占集团总收益约46.9%,应收按揭贷款总额约6.707亿港元,净息差约10.3%[63][65] - 2025财年典当贷款业务收益从7960万港元增至8730万港元,增长9.7%即770万港元[68][73] - 公司收益从2024财年约1.793亿港元降至2025财年约1.643亿港元,减少约1500万港元或8.4%[80][83] - 按揭业务利息收入从2024财年约9970万港元降至2025财年约7700万港元,减少约2270万港元或22.8%[80][83] - 典当贷款业务收入从2024财年约7960万港元增至2025财年约8730万港元,增加约770万港元或9.7%[80][83] - 2025财年应收按揭抵押贷款总额平均月终结余从2024财年约8.219亿港元降至约7.143亿港元,新发放按揭贷款约2.17亿港元(2024财年约3.412亿港元)[81][84] - 典当贷款应收利息收入从2024财年约7290万港元增至2025财年约7620万港元,增加约330万港元或4.5%[85][89] - 2025财年出售收回资产收益增加约440万港元,主要因金价从2024年3月约2200美元/盎司涨至2025年2月约2900美元/盎司[87][89] - 其他收入从2024财年约470万港元增至2025财年约1170万港元,增加约700万港元或148.9%[88][90] - 经营开支从2024财年约5950万港元增至2025财年约6110万港元,增加约160万港元或2.7%[93][99] - 财务成本从2024财年约610万港元降至2025财年约390万港元,减少约220万港元或36.1%[96] - 2025财年贷款应收减值损失约4630万港元(2024财年1510万港元)[97] - 其他经营开支从2024财年约1570万港元减少约30万港元或1.9%至2025财年约1540万港元[100] - 融资成本从2024财年约610万港元减少约220万港元或36.1%至2025财年约390万港元[101] - 2025财年应收贷款减值亏损约4630万港元,2024财年为1510万港元;应收典当贷款减值亏损约460万港元[102] - 2025财年应收按揭抵押贷款减值亏损约4170万港元,2024财年约1030万港元;2024财年应收典当贷款减值亏损约480万港元[103][105][108][109] - 公司实际税率从2024财年约16.3%降至2025财年约13.6%[106][110] - 公司溢利从2024财年约8640万港元减少约3050万港元或35.3%至2025财年约5590万港元[107][111] - 收益减少约1500万港元,应收贷款减值亏损增加约3120万港元,其他收入增加约700万港元,融资成本及所得税开支分别减少约220万港元及约800万港元[114][115] - 2025财年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151,767千港元,2024财年为72,079千港元[124] - 2025年2月28日流动比率为18.1倍,2024年2月29日为11.1倍,主要因偿还银行贷款及透支约1000万港元、债务证券约2600万港元[134][136][140] - 2025年2月28日借贷比率为4.3%,2024年2月29日为7.7%,主要因偿还银行贷款及透支约1000万港元、债务证券约2600万港元[134][137][141] - 2025财年资产总额回报、权益回报、纯利率分别为4.7%、5.0%、34.0%,2024财年为7.3%、8.0%、48.2%,主要因2025财年应收贷款减值亏损约4630万港元[134][138][142] - 2025财年净息差为16.5%,2024财年为16.4%,略有增加[134][139][143] - 2025财年,应收按揭贷款确认减值亏损约4170万港元[152][156] - 2025财年,应收典当贷款确认减值亏损约460万港元[155][157] - 2025财年员工总成本(含董事酬金)约3380万港元(2024财年:约3170万港元)[171] - 2025财政年度员工成本总额约为3380万港元,2024财政年度约为3170万港元[17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集团主要业务为在香港提供有抵押融资业务,包括典当贷款及按揭抵押贷款[194][200] - 集团抵押业务主要向企业和个人提供贷款获取利息收入,主要贷款产品为第一按揭贷款和次级按揭贷款,贷款期限通常为12个月[147] - 公司典当贷款业务发放贷款时,贷款比例通常为50%-85%[154][157] - 2025财年,按揭贷款业务每笔贷款数额约10万 - 3700万港元,典当贷款业务每笔约100 - 800万港元[160][165] 各地区表现 - 2024年香港住宅物业价格下降7.0%,市场供应持续扩大,推盘和竞争激烈[7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展望未来,全球经济预计持续温和复苏,香港物业市场将经历审慎发展轨迹;集团与PACM集团合作设立基金进军房地产私人信贷机构投资管理领域[188][191]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按揭贷款组合平均贷款对估值比率维持在58.2%[18] - 2025财年首按平均贷款对估值比率约58.4%,次级按揭整体平均约49.6%,集团参与的次级按揭平均约21.8%[67][72] - 2025财年公司主要通过保留盈利、银行贷款及透支、直属控股公司贷款及已发行债务证券拨付营运及资本需求[116][120] - 截至2025年2月28日,银行贷款及透支一年内偿还,直属控股公司贷款一年内偿还且年利率5%[117][118][120] - 截至2025年2月28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经扣除银行透支)约21570万港元,较2024年2月29日净增加约4510万港元[123] - 截至2024年2月29日,集团抵押账面价值约3.357亿港元应收按揭抵押贷款获取融资,2025年2月28日无资产抵押[125][127] - 截至2025年2月28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126][128] - 截至2025年2月28日,集团已订约但未反映在财报的投资承担总额约7380万港元,2024年2月29日无资本开支重大承担[131][132] - 信贷风险是集团首要风险,集团有信贷政策并持续监控,多数情况下贷款价值比不超70%,2024年2月29日贷款组合加权平均贷款价值比约58.2%[146][148][150] - 2024年2月29日,公司贷款组合整体加权平均贷款对估值比率约为58.2%[151] - 2025年2月28日,贷款总额约6.5%(2024年2月29日:4.8%)及23.6%(2024年2月29日:19.0%)为公司最大客户及五大客户所欠付[160][165] - 2025年2月28日集团员工数量为50名,与2024年2月29日持平[171][175] - 2024年3月12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霭华按揭同意认购基金有限合伙权益,金额为1.12亿港元[178][183] - 截至2025年2月28日,集团已向基金注入约3820万港元,投资公平值约4040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约3.4%;2025财政年度,集团透过基金收取股息约230万港元[180][183] - 2025年5月27日董事会会议,董事建议支付末期股息每股0.81港仙,加上2025财政年度已宣派及支付的中期股息每股0.64港仙,占2025财政年度股东应占溢利的49.94%[197] - 末期股息有待股东于股东周年大会批准,将于2025年8月21日支付给2025年8月8日营业时间结束时名列公司股东名册的股东[198] - 集团已建立及保持足够风险管理程序,详情于年报第41至66页的「企业管治报告」一节阐述[174] - 2025财政年度,集团业务活动以港元计值,董事认为集团无重大外汇风险,无需对冲[182][185] - 除年报披露外,集团现时无重大投资及资本资产计划[187][190] - 单笔典当贷款金额超6万港元需获管理层批准[154][157] - 公司按揭业务授予贷款的贷款对估值比率大多不超7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