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5年5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收入为442,180千港元,2024年同期为426,547千港元,同比增长约3.66%[2] - 2025年同期利息收入为373,124千港元,2024年为362,235千港元,同比增长约3.01%[2] - 2025年同期净利息收入为342,174千港元,2024年为330,630千港元,同比增长约3.49%[2] - 2025年同期运营收入为414,540千港元,2024年为400,598千港元,同比增长约3.48%[2] - 2025年同期除税前溢利为131,965千港元,2024年为99,351千港元,同比增长约32.83%[2] - 2025年同期期间溢利为109,325千港元,2024年为83,255千港元,同比增长约31.31%[2] - 2025年同期每股盈利基本为26.11港仙,2024年为19.88港仙,同比增长约31.34%[2] - 2025年同期全面收益总额为97,898千港元,2024年为73,871千港元,同比增长约32.52%[3] - 截至2025年5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期间溢利为109,325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83,255千港元增长31.31%[6] - 截至2025年5月31日,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为4,349,059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4,141,864千港元增长5.00%[6] - 2025年3月1日至5月31日利息收入为373,124千港元,2024年同期为362,235千港元[10] - 2025年3月1日至5月31日信用卡发卡收入为8,863千港元,2024年同期为13,299千港元[10] - 2025年3月1日至5月31日信用卡收单收入为14,284千港元,2024年同期为13,046千港元[10] - 2025年3月1日至5月31日保险收入为8,988千港元,2024年同期为7,694千港元[10] - 2025年3月1日至5月31日手续费及逾期收费为36,921千港元,2024年同期为30,273千港元[10] - 2025年3月1日至5月31日综合收入为442,180千港元,2024年同期为426,547千港元[10][11][12] - 2025年3月1日至5月31日除税前溢利为131,965千港元,2024年同期为99,351千港元[11][12] - 2025年3月1日至5月31日其他收益及亏损为 - 289千港元,2024年同期为59千港元[13] - 报告期内,公司除税前溢利为1.3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260万港元,增幅为32.8%[23] - 除税后溢利由去年同期的8330万港元增加31.3%或2610万港元至1.093亿港元[23] - 2025/26年度首三个月收入为4.42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7%或1560万港元[24] - 集团利息收入增长3.0%(1090万港元),由去年同期的3.622亿港元增至报告期的3.731亿港元[25] - 集团报告期净利息收入为3.42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150万港元[25] - 集团费用和佣金收入减少190万港元,由去年同期的3400万港元减至报告期的3210万港元[26] - 2025/26年度首三个月营运收入从去年同期4亿零60万港元增加1390万港元至4亿1450万港元[28] - 营运溢利增加1840万港元至2亿2970万港元,增幅8.7%[30] - 信用卡业务收入从去年同期3亿3270万港元增加5.1%(1700万港元)至3亿4970万港元,分类业绩增加2890万港元至1亿2740万港元[35] - 私人贷款业务收入从去年同期8610万港元减少3.1%(260万港元)至8350万港元,分类业绩从亏损220万港元转为盈利180万港元[35] - 香港业务收入从2024/25年度首三个月4亿1830万港元增加2.8%(1190万港元)至4亿3020万港元,分类业绩增加42.6%(4170万港元)至1亿3980万港元[3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同期利息支出为30,950千港元,2024年为31,605千港元,同比下降约2.07%[2] - 2025年同期运营支出为184,807千港元,2024年为189,300千港元,同比下降约2.37%[2] - 2025年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为5,333千港元,2024年为4,123千港元[7] - 2025年购买无形资产支出为245千港元,2024年无此项支出[7] - 2025年3月1日至5月31日营运支出为184,807千港元,2024年同期为189,300千港元[13] - 2025年物业、厂房及设备等资产增加额约为3,079,000港元,2024年为3,785,000港元[14] - 2025年3月1日至5月31日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1,835千港元,2024年同期为10,329千港元[13] - 2025年3月1日至5月31日无形资产摊销为2,008千港元,2024年同期为1,466千港元[13] - 集团利息支出较去年同期减少2.1%,或70万港元,至3100万港元,平均融资成本由去年同期的4.1%降至报告期的3.8%[25] - 营销及广告费从去年同期2690万港元减少920万港元至1770万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及无形资产摊销从1180万港元增加200万港元至1380万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减少250万港元至1320万港元;员工成本增加50万港元;一般行政开支增加360万港元[29] - 总营运开支从去年同期1亿8930万港元减少450万港元至1亿8480万港元,支出对收入比率从47.3%降至44.6%[30] - 减值亏损及准备从去年同期1亿1760万港元减少1340万港元至1亿零420万港元[31] 各地区表现 - 2025年3月1日至5月31日香港地区收入为430,180千港元,中国内地收入为12,000千港元[12] - 2024年3月1日至5月31日香港地区收入为418,296千港元,中国内地收入为8,251千港元[12] - 2025年3月1日至5月31日香港地区分类业绩为139,789千港元,中国内地分类业绩为 - 6,461千港元[1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5/26年度首三个月总销售与去年同期持平,客户贷款及应收款项总额较2025年2月底轻微下降1.2%[22] - 存疑及亏损的客户贷款及应收款项占比由2025年2月28日的4.2%轻微上升至2025年5月31日的4.3%[22] - 2025年5月31日客户贷款及应收款项总额为7,240,596千港元,2月28日为7,329,378千港元[15] - 2025年5月31日应收私人贷款中应收重组贷款为188,737,000港元,2月28日为176,815,000港元[15] - 2025年5月31日第一阶段客户贷款及应收款项为6,930,505千港元,占比95.7%;2月28日为7,018,669千港元,占比95.8%[16] - 2025年5月31日第二阶段客户贷款及应收款项为52,994千港元,占比0.7%;2月28日为65,548千港元,占比0.9%[16] - 2025年5月31日第三阶段客户贷款及应收款项为257,097千港元,占比3.6%;2月28日为245,161千港元,占比3.3%[16] - 客户贷款及应收款项总额从2月28日的73亿2940万港元减少1.2%(8880万港元)至72亿4060万港元;5月31日减值准备总额占比3.6%[3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集团将利用手机应用程式和传统营销渠道推广信用卡、私人贷款等产品,提升线上市场渗透率[39] - 集团将强化欺诈侦测规则,加强对信用卡交易的授权监控[40] - 集团已完成客服中心平台的最佳优化,正推广无纸化贷款提取服务[40] - 集团正在开发整合客户帐户和奖励积分的全新奖励平台[40] - 深圳小额贷款子公司将探索大湾区商业机会,增加应收款项[41] - 集团今年将推出庆祝成立35周年的系列市场推广计划[41] - 集团将提供卓越、以客户为中心的信用卡服务,拓展客户群[41] - 集团准备抓住市场复苏机遇,实现反弹式增长[41]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告中集团季度业绩未经公司核数师审计或审查[42] - 公告日期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42]
AEON CREDIT(00900) - 2026 Q1 - 季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