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财年公司派发年度及特别股息共40亿美元,2025财年将派发年度及特别股息共46亿美元[11] - 2025财年公司回购119亿美元集团股份,使总股本净减少5.1%[11] - 2025财年公司自身运营的范围1和2净排放量为239.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同比减少5.0%[90] - 2025财年公司清洁电力占比从44.3%提升至52.2%[90] - 2025财年公司价值链碳强度(范围3)从2024财年的每百万人民币8.7吨二氧化碳当量降至每百万人民币8.4吨二氧化碳当量[9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财年,公司在整个生态体系中促成了经测量的5920.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减排,同比增长77.6%[91] - 2025财年国际零售商业业务收入增长33%,主要来自跨境业务[49] - 2025财年本地生活集团订单量同比健康增长,亏损显著收窄[66] - 2025财年,大麦在演唱会票务服务行业保持领先,GMV同比高速增长[70] - 2025财年,盒马整体GMV超750亿元[75] - 2025财年,盒马首次实现全年经调整EBITA转正[7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5财年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整体收入因跨境电商业务表现强劲保持增长,公司对下一财年海外电商业务单季度整体盈利有信心[8] - 阿里云计算公共云收入增长加速、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七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全财年收入突破双位数增长[9] - 菜鸟在全球建立起具有端到端物流能力的智能物流网络,为电商平台及第三方客户提供物流解决方案[24] - 本地生活集团利用自有技术,通过饿了么及高德提高生活服务效率、效果和便捷性[25] - 虎鲸文娱集团坚持“内容 + 科技”双轮驱动战略,旗下有优酷和大麦娱乐,覆盖线上线下娱乐场景[26] - 钉钉是智能协作办公和企业管理平台,夸克是中国领先的AI驱动的信息服务平台[28] - 2025财年推出新的AI驱动全平台营销工具“全站推广”,商家渗透率稳步提升[42] - 2025财年1688.com付费会员数量稳定增长,总数超100万,增值服务及客户管理服务占多数总收入[45] - 2025财年,Alibaba.com推出AI驱动的B2B搜索引擎[55] - 2025财年,云智能集团百炼平台用户数量显著增长[58] - 2025财年,云智能集团服务约63%的中国A股上市公司[61] - 菜鸟国际物流业务包括跨境快递、全球供应链及海外本地物流服务[63] - 菜鸟国内物流为品牌及商家提供端到端标准化供应链解决方案及行业解决方案[64] - 2024年10月国庆假期期间,高德日活跃用户峰值超3亿,创历史新高[67] - 2025财年,优酷独播剧《墨雨云间》在所有剧集播放量排名第二[69] - 2025年3月,钉钉平均付费周活跃用户数达4200万[72] - 截至2025财年末,夸克月活跃用户数突破2亿,同比迅速增长[74] - 截至2025财年末,盒马鲜生运营超420家门店,线上交易对其GMV贡献超60%[75] 各地区表现 - 按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12个月GMV计算,公司中国零售商业是全球最大[17,21] - 按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12个月净收入计算,1688.com是中国最大的综合型内贸线上批发交易平台[18,21] - 按2024年商品交易总额计算,Trendyol是土耳其领先的电商平台[20,21] - 按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12个月收入计算,Alibaba.com是中国最大的综合型外贸线上批发交易平台[22,21] - 2025财年,在Alibaba.com上寻找商机或完成交易的买家来自超190多个国家[2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速卖通覆盖全球超200个国家和地区[5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云智能集团为全球34个地区提供云计算服务[5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5财年公司推进“用户为先,AI驱动”战略,聚焦电商、“AI+云”两大核心业务[7] - 公司将巩固电商和“AI + 云”两大战略领域领先地位,建设战略核心能力[31] - 公司目标将产品供应和物流网络整合升级为数字化全球供应链网络[33] - 云计算业务执行「AI驱动,公共云优先」战略,投资自研AI基础模型[34] - 持续投入AI和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发展公共云核心业务[35] - 拓展海外市场,为全球企业和组织提供定制化支持[35] - ESG是公司长期战略基础,承担更大社会责任[36] - 电商业务坚持“用户为先”战略,丰富平台商品和服务供给,提升用户和商家体验[32] - 中国数字消费市场机会大,淘宝有多元化消费群体,公司将提升竞争力挖掘增长潜力[32] - 2026财年淘天集团、饿了么与飞猪将整合为中国电商业群,菜鸟、高德及虎鲸文娱集团将重分类至所有其他[16] - 公司持续推行“用户为先、AI驱动”战略,专注于电商和“AI + 云”,过去一个财年这两个核心业务加速增长[31] - 公司围绕平台与业务形成生态体系,具有强大自我强化网络效应[29] - 公司构建数字商业设施,提供品类丰富产品和高频物流履约服务[38] - 公司将巩固电商和“AI + 云”两大战略领域领先地位,建设战略核心能力[31] - 公司目标将产品供应和物流网络整合升级为数字化全球供应链网络[33] - 云计算业务执行「AI驱动,公共云优先」战略,投资自研AI基础模型[34] - 持续投入AI和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发展公共云核心业务[35] - 拓展海外市场,为全球企业和组织提供定制化支持[35] - ESG是公司长期战略基础,承担更大社会责任[36] - 电商业务坚持“用户为先”战略,丰富平台商品和服务供给,提升用户和商家体验[32] - 中国数字消费市场机会大,淘宝有多元化消费群体,公司将提升竞争力挖掘增长潜力[32] - 公司将巩固电商和“AI + 云”两大战略领域领先地位,建设战略核心能力[31] - 公司目标将产品供应和物流网络整合升级为数字化全球供应链网络[33] - 云计算业务执行「AI驱动,公共云优先」战略,投资自研AI基础模型[34] - 持续投入AI和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发展公共云核心业务[35] - 拓展海外市场,为全球企业和组织提供定制化支持[35]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中国互联网人口超11亿,是全球最大网络零售市场,电商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例接近27%[8] - 2025年4月发布的阿里通义Qwen3模型在全球多权威评测榜单中性能领先[9] - 截至2025年4月底,阿里通义已开源200余款模型,全球下载量超3亿次,衍生模型数量超10万个[9] - 公司是世界第四大、亚太地区最大的基础设施即服务提供商,也是中国最大的公共云服务提供商[23] - 公司围绕平台与业务形成生态体系,具有强大自我强化网络效应[29] - 公司自研技术支持每秒几十万单订单峰值量及每天数百亿计线上营销展现[79] - 阿里通义千问系列模型开源多款,覆盖“全尺寸”“全模态”,支持119种语言及方言[80] - 4月公司发布Qwen3系列新一代混合推理模型,性能处全球顶尖水平[80] - 公司数据中心采用领先架构和技术,结合清洁能源提供基础设施服务[81] - 公司自主研发的“飞天”作业系统为客户和核心业务提供强大能力[82] - 公司优化云原生交易数据库PolarDB,开发AnalyticDB和Lindorm数据库[83] - 公司推进大数据AI一体化产品技术架构,升级AI搜寻产品系统[84] - 公司风管会安全部门负责人在数据和网络安全领域经验超10年[8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的开源平台ModelScope共集聚超52,000个AI模型[9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累计派出34位乡村特派员,覆盖全国29个县域[94] - 2025财年正式员工的志愿服务总时长达到209,086小时[94] - 公司整体经营业绩存在季节性波动,中国商业业务第四季度是销售收入高峰期,第一季度收入相对较低[9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全球办公楼、物流仓库等设施总建筑面积约为1830万平方米[99] - 公司线上和移动商务业务以及优酷的线上视频业务属于增值电信业务[102] - 在中国提供增值电信服务的主体的外国投资者实益股权持有比例不得超50%,国家另有规定除外[103] - 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申请新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或变更许可证时,需向工信部提交相关材料[103] - 《信息产业部通知》禁止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持有者向外商租借、转让、倒卖许可证等[104] - 公司商业业务竞争涉及消费者、商家等多类客户群体,取决于产品服务、平台资源等多方面因素[97] - 公司通过提供云基础设施及AI驱动解决方案吸引并留住企业等客户[97] - 公司业务需遵守中国和外国的各种法律法规,外资持股和投资相关法规未来可能变化[100][101] - 公司针对中国外商投资限制类或禁止类互联网业务,通过合约安排进行并持有监管证照[100] - 2016年12月28日工信部公布《电信服务协议通知》,自2017年2月1日起施行,要求电信服务提供者查验用户身份信息[105] - 2016年6月25日国家网信办公布《互联网搜索规定》,自2016年8月1日起施行,要求互联网搜索服务提供者查验付费搜索客户资质等[107] - 2023年2月25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自2023年5月1日起施行,对互联网广告活动作出多项规定[108] - 2014年1月26日国家工商总局通过《网络交易管理办法》,自2014年3月15日起施行,对网络交易或服务经营者和平台提供者规定要求和义务[111] - 2014年12月24日商务部公布《网络零售第三方平台交易规则制定程序规定(试行)》,规范网络零售平台交易规则[111] - 2016年3月24日财政部、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2016年4月8日生效,规范跨境电子商务贸易[112] - 2018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2019年1月1日生效,对电子商务经营者提出要求[112] - 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商提供商业服务须取得工信部或其省级分支机构颁发的经营许可证,涉及特定事项还需取得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或备案[106] - 从事广告活动的公司营业执照经营范围须明确包含广告业务,广告内容有禁止性规定,违规可能承担民事责任[107] - 《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要求互联网广告主对内容真实性负责,广告发布者和经营者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平台经营者防范、制止违法广告[110] - 《电子商务法》要求平台经营者对侵权商家未采取措施或未尽审核义务,最高罚款200万元[114] - 《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2025年6月23日发布并生效,要求平台报送及核验经营者身份和收入信息[114] - 《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2025年3月18日修订,5月1日生效,禁止平台不合理限制交易[115] - 《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2021年5月25日生效,平台应建立分级和风险管理制度[116] - 《关于审理网络消费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一)》2022年3月15日生效,明确平台责任[117] -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2016年8月1日施行,要求对用户身份认证等[118] - 修订后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2022年8月1日生效,规范个人信息处理[119] - 《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2021年5月1日生效,定义必要个人信息[120] - 互联网内容规定禁止传播不良内容,违规者将被罚款和吊销许可证[121] - 《规范促销活动暂行规定》2020年10月颁布,要求平台促进公平促销活动[115] - 提供电商直播服务的平台一线审核人员与直播间数量总体配比不得少于1:50,平台每季度应向省级广播电视主管部门报备直播间数量、主播数量和审核员数量,举办主题电商活动应提前14个工作日向广播电视主管部门备案[123] - 2022年4月12日发布通知,网络直播平台选用主播和嘉宾要严格把关,应建立未成年人保护机制,禁止未成年人充值打赏并建立打赏返还专门处置通道[124] - 2016年3月10日起施行规定,网络出版服务提供者须取得《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禁止外商投资企业提供网络出版服务[125] - 2025年1月发布通知,提供药品(含医疗器械)信息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须向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办理备案[126] - 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办法,从事药品网络销售的企业应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相关信息,药品网络交易第三方平台应向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相关信息[126] -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须获得国家网信办批准[127][128] - 2011年2月17日公布规定,从事“互联网文化活动”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须取得《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该规定于2017年12月修订[129] - 2013年8月12日公布通知,文化产品或服务提供者向公众提供前应进行事先审核,审核程序由取得相关内容审核证书的人员实施[129] - 2016年1月1日起施行通知,网络音乐内容管理实行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自主审核,文化管理部门事中事后监管,提供者应向所在地省级文化行政部门备案相关情况[130] - 《56号令》发布前依法开办、无违法违规行为的互联网视听服务提供者可重新登记并继续从业,无需成为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单位,此例外不适用于发布后成立的提供者[122] - 2022年6月24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颁布,于2022年8月1日生效,经营者集中达到申报标准应在实施集中前申报,未达标准但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反垄断执法机构可要求申报,实施集中有该效果可处上一年度销售额50%以下罚款,无该效果可处2500万元以下罚款[135] - 2023年3月1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经营者集中审查规定》,4月15日起生效,规定“停钟制度”适用情况,未达申报标准但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总局可要求申报,集中未实施暂停义务自动生效,已实施需120日内申报并采取措施[136] - 经营者集中申报营业额
阿里巴巴(09988) - 2025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