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亚洲富思(08413) - 2025 - 年度财报
亚洲富思亚洲富思(HK:08413)2025-06-26 19:0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入录得约3.4%的温和增长[8] - 2024年整体经济复苏不及预期,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仍录得温和收益增长约3.4%[2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约为3.02544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约2.92476亿港元增长约1006.8万港元[2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总收益为302,544,000港元,较上一年度的292,476,000港元增加3.4%[2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销售成本为约231,138,000港元,较上一年度增加约2.1%[29] - 公司毛利由2024年的约66,113,000港元增加约8.0%至2025年的约71,406,000港元,毛利率由约22.6%增至约23.6%[30] - 2025年其他收入约为4,555,000港元,较上一年度的约4,797,000港元轻微减少,主要因手续费收入减少[31] - 2025年融资成本约为533,000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346,000港元[35] - 截至2025年及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及全面收入总额分别约为1,061,000港元及1,864,000港元[3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以“鸿发号”品牌在港开展食品及饮料杂货分销业务超40年,提供超300个品牌产品,合作商户涵盖多类场所[8] - 2025年日用品及谷物产品收益为95,842,000港元,占总收益约31.7%,销量较去年增加约10.0%[25][26] - 2025年包装食品收益为58,404,000港元,占总收益约19.3%,销售与去年相比下降约2.4%[25][26] - 2025年酱料及调味料收益为62,592,000港元,销售与去年相比增加约2.8%[25][26] - 2025年饮料及酒类销量与去年相比增加约4.8%,厨房及卫生用品销量增长约4.1%[2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未来董事将推进战略检讨,调整业务模式,重点加强营销、开发特色产品、提升营运效益[2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香港知名食品及饮料杂货分销商,有逾40年经验[21] - 2017年4月13日公司股份成功于GEM上市[21] - 公司核数师为长青(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7] - 公司股份代号为8413[7]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附属公司在香港从事食品及饮料杂货分销和餐饮服务,2025年业务性质无重大变动[64] 管理层变动 - 吴奋基2025年1月1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务[6] - 岑政熹2025年1月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务[6] - 黄少文52岁,2016年9月29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负责集团整体管理等[11] - 黄少华56岁,2016年9月29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负责集团日常管理及经营[12] - 叶锦昌50岁,2016年9月29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负责监察集团销售部[12] - 吴奋基48岁,2018年8月3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025年1月1日辞任[15] - 王兆斌40岁,2019年11月27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6] - 陈恺儿39岁,2020年10月12日起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6] - 岑政熹37岁,2025年1月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6] - 陈丽妍38岁,2017年8月起加入集团担任财务总监[18] 上市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为4850万港元,截至本年报日期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为1290.5万港元[56] - 截至2021年2月18日,约505.2万港元用于仓库设施租赁按金、装修费用及启动成本,所得款项净额约740万港元已悉用于租赁款项,约327.8万港元保留作缴纳油塘物业租赁开支[59] - 公司计划动用约1256万港元升级ERP系统,截至报告日期,约959.5万港元用于咨询服务以及软硬件收购以升级该系统[59] - 公司计划动用约554万港元进行销售及市场推广活动,截至报告日期,约153.6万港元用于广告及参加本地食品展销会[60] - 公司计划动用约350万港元购置新的重新包装设备,截至2021年2月18日,约23.7万港元用于购置新的自动化重新包装机器,后未动用款项重新分配[61] - 公司将所得款项净额中约900万港元拨作餐厅启动成本及装修成本,截至报告日期,约306.4万港元用于尖沙咀新餐厅装修及启动,2022年3月关闭该餐厅[61] - 额外约521.1万港元所得款项净额拨作一般营运资金,截至报告日期已悉数使用[62] 公司风险情况 - 公司面临市场竞争、雇员承诺及满意度、仓储中断、客户信贷风险以及资金投资及回报等风险[62] 合规情况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无违反或不遵守对运营有显著影响的适用法律法规情况[6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与雇员、客户及供应商无严重及重大纠纷[69] 股东权益及股息情况 - 2025年3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予股东的储备金额约为1234万港元[83]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股息(2024年同期:无)[76] 股权结构 - 2025年3月31日,黄少文先生和黄少华先生通过受控法团权益分别持有6.028亿股股份,持股百分比均为51.88%[95] - 2025年3月31日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总数为11.62亿股[100] - 元天、樊泳女士、朱敏女士持股6.028亿股,持股比例为51.88%[100] - 刊发年报前最后可行日期,公司至少25%的已发行股本总额由公众持有[110] 购股计划 - 公司已采用购股计划,作为对特定参与者的激励[9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根据购股计划可授出购股数为1.162亿份[116] - 年报日期,根据购股计划可发行1.162亿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117] - 因行使已授出尚未行使购股而可能发行股份总数上限不超购股计划批准当日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115] - 行使已授出未行使购股时可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已发行股份的30%[11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无购股获授出、失效、注销或行使[112] - 2024年及2025年3月31日,无购股未获行使[112] - 购股权计划于任何十二个月期间可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公司已发行股本1% [118] - 接纳购股时需付不可退回付款1.00港元 [120] - 承授人行使购股权期限不得超授出日期起计十年 [121] - 购股行使价为三者最高者 [122] - 购股计划自2017年3月27日起十年内有效 [123] 公司治理 - 公司已遵照GEM上市规则成立薪酬委员会,负责检讨薪酬政策等事项[91]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财报 [127] - 公司采用GEM上市规则附录C1企业管治守则,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已遵守 [13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及年报日期,董事会由三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 [138] - 公司提名委员会确保董事会组成均衡,适合业务发展需求 [13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需符合GEM上市规则,委任最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且至少三分之一的董事会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39] - 各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的服务协议初步为期3年,一方终止需提前3个月书面通知;各独立非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的委任书初步为期3年,一方终止需提前1个月书面通知[145] - 每年股东周年大会上,届时三分之一的董事(若董事人数不是三人或三的倍数,则为最接近但不少于三分之一的董事人数)须轮流退任,每位董事最少每三年轮流退任一次[145] - 经董事会委任填补临时空缺或作为新增成员的董事,任期至获委任后公司首届股东大会为止并须重选[14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全体董事获提供GEM上市规则及适用监管要求、集团业务及营运计划的最新资料[146] - 董事会会议每年应至少举行四次,定期会议通知需在会前至少14日发出,全体董事至少在会前三日或合理期间内获提供议程及相关材料[147] - 会议后全体董事在合理时间获传阅会议记录草稿,公司秘书负责备存所有会议记录[147] - 被视为在建议交易或讨论事宜中存在利益冲突或重大利益的董事,不得计入会议法定人数内,并须放弃投票[148] - 若董事会认为主要股东或董事在交易中有重大利益冲突,交易将在正式董事会会议上处理,无重大权益的独立非执行董事应出席[148] - 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区分,黄少文为集团主席负责重大决策及业务策略,黄少华为公司行政总裁负责日常管理及营运[14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召开五次董事会会议及两次股东大会[150] - 至少有3名董事或三分之一的董事会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51]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岑政熹先生担任主席[15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157] - 2025年和2024年核数服务费用均为600千港元,非核数相关服务费用为0[157] - 提名委员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陈恺儿小姐担任主席[15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159] - 公司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考虑多方面实现成员多元化[161] - 提名委员会认为董事会在多方面保持合适组合及平衡,符合公司业务需求[161] - 提名委员会及董事会每年或需要时审查董事会多元化政策的实施及有效性[16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董事会由5名男性和1名女性组成,分别占比83%和17%[162] - 薪酬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王兆斌任主席,负责检讨薪酬政策等职能[16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范围:零至100万港元有5人,100.0001万至200万港元有1人,300.0001万至400万港元有1人,400万港元以上有1人[166] - 冯俊源自2024年1月31日起任公司秘书,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接受不少于15小时专业培训[168] - 2025年3月31日,集团共有72名雇员,男性和女性雇员分别约占56%和44%[169] - 公司采纳董事证券交易守則,全体董事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遵守交易必守标准及守则[173] - 公司采纳GEM上市规则交易必守标准作为雇员买卖公司证券书面指引,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未发现违反相关标准及内幕消息政策事宜[173] - 公司采纳提名政策,提名委员会按标准评估候选人并向董事会推荐,定期审查政策有效性[163] - 董事会负责履行企业管治职能,如制定检讨政策、监督培训等[172] - 董事会对集团内部监控系统负责,已检讨相关系统程序,认为实施了保障资产的适当程序[17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聘用内部监控顾问检讨集团内部监控系统,董事会采纳优化建议并认为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措施有效[175] - 集团已识别策略、营运、财务、合规四类主要风险,董事会认为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充足[178] - 董事会批准采纳内幕消息政策,规定处理及披露内幕消息的程序与内部监控[179] - 持有公司实缴股本不少于十分之一且有表决权的股东,有权书面请求董事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81] - 若董事会未在21日内召开将在其后21日内举行的大会,请求人或拥有过半投票权的请求人可自行召开,但不得晚于送交要求日起3个月[181] - 股东建议非退任人士选任董事,须在寄发会议通告翌日至会议日期前7日内书面提名[181] - 公司认为与股东保持有效沟通重要,已采用并检讨股东沟通政策,认为其充分有效[184] - 公司设立企业通讯、网站资讯、股东大会、股份过户登记处等渠道与股东持续沟通[18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组织章程文件无变更,细则可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查阅[184] - 公司无内部审核功能,认为现有架构和监管足够,将每年检讨是否增设[175]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期为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187] - 报告按联交所GEM上市规则附录C2的指引编制,遵循重要性、量化、平衡及一致性原则[191] -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治理架构分董事会、工作小组和专职代表三部分[196] - 董事会负责制定环境、社会及管治策略,承担最终责任[198] - 董事会每年审阅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讨论风险并提建议[198] - 环境、社会及管治工作组协助董事会实施相关措施并汇报表现[199] - 各部门及附属公司专职代表协调落实政策并收集数据[199] - 报告数据摘取自集团内部管理体系及过往数据[192] - 公司签署“环境、社会及管治+承诺计划”提升相关表现[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