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下降8.3%至21.118亿港元[4] - 公司收入总额为2,111,804千港元,同比下降8.3%[17] - 公司总收入为2,303,176千港元,其中钢铁分销及加工业务贡献1,879,542千港元(81.6%),建筑材料分銷业务贡献340,447千港元(14.8%),房地产投资及基金运营业务贡献83,187千港元(3.6%)[22] - 公司收入从2303.2百万港元减少至2111.8百万港元,同比下降8.3%[48] - 毛利下降9.6%至3.472亿港元[4] - 公司毛利从384.1百万港元减少至347.2百万港元,毛利率从16.7%降至16.4%[48] - 经营溢利下降21.5%至1.57亿港元[4] - 公司经营溢利为199,943千港元,其中钢铁分销及加工业务贡献178,403千港元(89.2%),建筑材料分銷业务贡献35,779千港元(17.9%),房地产投资及基金运营业务贡献35,530千港元(17.8%),未分配部分亏损49,769千港元[22] - 年度溢利增长5.5%至8124.4万港元[5]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增长13.8%至8961.7万港元[4]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89,617千港元,同比增长13.7%[34]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达89.6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3.8%[48] - 每股基本溢利增长14.2%至14.06港仙[4] - 每股普通股基本溢利为14.06港仙,同比增长14.2%[34] - 每股基本溢利为14.06港仙,去年同期为12.31港仙[49] - 公司除所得税前溢利为65,610千港元[21] - 公司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亏损为25,002千港元[21] - 投资物业公允值亏损扩大至2500.2万港元[5] - 按权益法入账之投资亏损19,641千港元,同比减少13.7%[37] - 按权益法入账之投资应占亏损由22.8百万港元减少至19.6百万港元[5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财务费用净额为71,700千港元,其中利息支出包括借贷及租购负债63,809千港元,供应商融资安排1,205千港元,租赁负债1,299千港元,银行费用5,975千港元[30] - 公司当期所得税支出为4,931千港元,包括香港利得税3,383千港元和中国企业所得税1,548千港元[32] - 公司递延所得税抵免20,589千港元,导致总体所得税支出为负15,634千港元[32] - 公司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为2,404千港元,其中建筑材料分銷业务回拨2,469千港元,钢铁分销及加工业务计提75千港元亏损[22] - 应收账款减值拨备17,810千港元,同比增长16.3%[38][40] - 员工总成本123.4百万港元,较去年130.5百万港元下降5.4%[70] 各业务线表现 - 钢铁分销及加工业务收入为1,710,601千港元,占总收入81.0%[21] - 建筑材料分销业务收入为319,130千港元,占总收入15.1%[21] - 房地产投资及基金运营业务收入为82,073千港元,占总收入3.9%[21] - 钢铁分销量同比轻微下跌4.9%,收入从1879.5百万港元降至1710.6百万港元,同比下降9.0%[50] - 钢铁加工业务交付量同比增长约9.3%[50] - 建筑材料分销业务收入同比减少6.3%至319.1百万港元[52] - 建筑材料分销业务除所得税前溢利减少至24.9百万港元(去年为30.5百万港元)[52] - 物业管理费收入轻微减少导致业务分部收入年下跌1.3%至82.1百万港元[55] - 业务分部除所得税前溢利提升至32.7百万港元(上年度:25.5百万港元)[55] - 公司管理总建筑面积约为161,724平方米,在管资产价值约80亿港元[54] - 物业出租率提升带动酒店平均入住率上升至超过85%[55] 各地区表现 - 公司来自香港市场的收入为1,650,495千港元(78.2%),来自中国大陆市场的收入为461,309千港元(21.8%)[24] 现金流和融资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至1.79亿港元[7]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79.0百万港元[12] - 公司未动用银行融资为932.6百万港元[13] - 公司已用银行融资为968.2百万港元[1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由147.1百万港元增加至179.7百万港元[59] - 借贷减少136.9百万港元至1,122.6百万港元[59] - 借贷总额1,122,617千港元,同比减少10.9%[43] - 债务到期分布:1年内71.9%,1-2年2.6%,2-5年9.2%,多于5年16.3%[64] - 提供贷款18,000,000人民币,年利率10%,期限6个月[68] 资产和负债 - 公司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约143.3百万港元[12] - 应收账款及票据净额361,026千港元,同比减少2.6%[38][40] - 应付账款及票据总额58,366千港元,同比减少9.7%[42] - 总资产由2,649.9百万港元减至2,555.4百万港元[58] - 存货由380.6百万港元减少至342.9百万港元,周转天数由81天减至75天[58] - 应收账款及票据由370.8百万港元减少至361.0百万港元,周转天数由57天减至52天[58] - 资产负债比率由54.2%降至48.5%[59] 资本开支和承担 - 公司资本开支总额为15,878千港元,其中钢铁分销及加工业务7,746千港元(48.8%),建筑材料分銷业务6,459千港元(40.7%),房地产投资及基金运营业务619千港元(3.9%)[22] - 资本承担总额102,852千港元,同比减少10.5%[45] - 资本支出总额为3.1百万港元,较去年15.9百万港元下降80.5%[63] - 资本承担总额为102.9百万港元,较去年115.0百万港元下降10.5%[65] 股息和股东回报 - 中期股息增长20.0%至1.80港仙[4] - 建议末期股息增长50.0%至1.50港仙[4] - 中期股息每股1.80港仙,总额11,457千港元,同比增长19.3%[33][35] - 建议末期股息每股1.50港仙,总额9,548千港元,同比增长49.5%[33][35] - 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1.50港仙,较去年1.00港仙增长50%[71] - 已派发中期股息每股1.80港仙[72] - 回购2,096,000股股份,总代价513,890港元[76] 合约和承诺 - 公司未履行履约义务的成交总金额为988,150千港元,其中76.5%(756,359千港元)预计在下一个报告期确认为收入,23.5%(231,791千港元)预计在2026/27财政年度确认[27] - 公司合约负债金额为78,544千港元,较上年同期的47,830千港元增长64.2%[25] - 无重大或然负债[66] 员工情况 - 员工总数255人,较去年250人增加2%[70] 公司治理和报告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年报将适时寄发股东[81] - 公司业绩公告及年报登载于公司网站及香港交易所网站[81] - 董事会包括两名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1]
沪港联合(01001) - 2025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