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收入和利润 - 总收益约为3030万港元,较上一财年增长约2.6%[14] - 公司年度收益为3030万港元,较2024年增加2.6%[18] - 服务费收入同比增长7.5%至2534.9万港元[177] - 贷款利息收入同比下降16.7%至491.9万港元[177]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950万港元,较上一财年5310万港元大幅减少[14]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950万港元,较2024年大幅减少82.1%[20] - 年度亏损大幅收窄82.1%至949.3万港元[177] - 公司年度全面亏损总额为850万港元,较上年的5354.1万港元亏损大幅收窄84.3%[184][186] - 每股基本亏损改善85%至3.36港仙[179] 财务表现:成本和费用 - 销售及服务成本为810万港元,较2024年减少7.7%[18] - 行政开支为1740万港元,较2024年减少18.4%[18] - 员工成本总额约为6,600,000港元(2024年:7,100,000港元)[54] - 应收贷款减值亏损为1687.1万港元,较上年2107.6万港元下降19.9%[186] - 应收贷款减值亏损减少19.9%至1687.1万港元[177] - 确认减值拨备约1690万港元,主因经济下行及借款人还款能力恶化[31] 其他财务数据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出售收益净额共约310万港元,上一财年为亏损净额约1910万港元[14] - 其他收入及收益为380万港元,较2024年大幅增加320.1%[18]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出售收益净额为310万港元(2024年亏损1910万港元)[19][20] - 本年度录得未变现收益约1,200,000港元(2024年:亏损19,100,000港元)[48] - 本年度录得已变现收益约2,000,000港元(2024年:无)[48]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实现116万港元收益[177]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116万港元亏损[186] 业务分部表现 - 业务分为四大分部:资产顾问及评估服务、企业服务及咨询服务、媒体广告服务、金融服务[15] - 资产顾问及企业咨询分部收益因大中华地区专业服务需求稳定而保持理想[16] - 资产顾问及评估服务收益为1760万港元,较2024年减少5.8%[21] - 企业服务及咨询收益为710万港元,较2024年增加67.9%[23] - 金融服务业收益为490万港元,较2024年减少16.7%[26] - 媒体广告行业需求因营销开支冻结而减少,公司将调整业务策略应对市场变化[16] - 预期金融服务分部来年将保持稳定[16] 贷款和信贷风险 - 应收贷款总额为3810万港元,其中3570万港元剩余到期日在一年内[26] - 贷款组合净额约3820万港元,个人贷款额度30万至1000万港元,期限1-2年,年利率6%-10%[29] - 最大借款人贷款净额约1000万港元占应收贷款26.1%,前五大借款人合计2850万港元占74.7%[29] - 违约概率模型参数:违约概率27.78%-100%,违约损失率66.1%-100%,贴现率6%-10%[32] - 约2030万港元贷款被分类为第三阶段高风险资产,涉及逾期还款及无抵押性质[33] - 公司将继续密切监察信贷风险并提升竞争力以平衡回报与风险[16]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备约422.7万港元[166] - 应收贷款减值拨备约4601.3万港元[166] - 贸易应收款项净额约1729.7万港元[166] - 应收贷款净额约3815.6万港元[166]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贷款占资产总值约50%[166] - 采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预期信贷亏损模式[166] - 信贷亏损评估涉及重大判断和估计不确定性[166] 流动性和资本结构 - 银行结余及现金约890万港元,较上年340万港元增长162%[38] - 流动比率约1.7(2024年:1.3),流动资产净值约4580万港元(2024年:1290万港元)[38] - 借贷总额约3790万港元,净资产负债比率约1.2,与上年持平[38] - 承兑票据年利率3%,其他贷款约1370万港元需偿还[38] - 银行结余及现金增长165.5%至892.6万港元[180] - 流动资产大幅增长83.1%至10.69亿港元[180] - 流动负债增长34.4%至6.11亿港元[180] - 资产净值下降16.3%至2.49亿港元[182] - 公司权益总值降至2489.1万港元,较上年2973.4万港元下降16.3%[184] - 累计亏损扩大至61734.9万港元[184] - 可分派储备约为1000港元,较去年约230万港元大幅下降[119] 融资活动 - 公司于2024年8月26日发行46,630,000股认购股份,每股认购价为0.1港元[42] - 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为4,600,000港元,已全部用作一般营运资金[43] - 公司发行股份获得融资466.3万港元[184][188] - 公司按每股0.1港元配发及发行46,630,000股认购股份筹集资金[114] - 认购事项所得款项总额约4,700,000港元净额4,600,000港元[114] - 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已悉数用于一般营运资金[114] 投资活动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市值约为37,400,000港元(2024年:31,400,000港元)[45] - 汇隆控股投资公允价值为10,443,000港元,占金融资产组合27.9%[45] - 中国投融资集团投资公允价值为6,575,000港元,占金融资产组合17.6%[45] - 其他投资公允价值为20,354,000港元,占金融资产组合54.5%[45] - 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1万港元[188] 现金流表现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大幅增加至892.6万港元,较期初增长165.7%[188] - 经营所得现金净额为189.1万港元,较上年169.1万港元增长11.8%[186] - 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66.9万港元[188] 公司治理和董事会 - 董事会由2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67] - 本年度共举行4次董事会会议和1次股东周年大会[68] - 执行董事叶国光出席董事会会议4/4次,薪酬委员会2/2次,提名委员会2/2次,股东周年大会1/1次[69] - 执行董事邬迪出席董事会会议4/4次,薪酬委员会2/2次,提名委员会2/2次,股东周年大会1/1次[69] - 独立非执行董事苏国欣出席董事会会议2/2次,审核委员会2/2次,薪酬委员会2/2次,提名委员会2/2次,股东周年大会1/1次[69] - 独立非执行董事石伟杰出席董事会会议2/2次,审核委员会2/2次,薪酬委员会2/2次,提名委员会2/2次,股东周年大会1/1次[69] - 独立非执行董事周莉斯于2024年12月24日获委任[69] - 独立非执行董事邓伟基于2025年3月31日辞任,此前出席董事会会议2/2次,审核委员会2/2次,薪酬委员会2/2次,提名委员会2/2次,股东周年大会1/1次[69] - 公司共有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其中至少1名具备专业资格或会计金融管理专业知识[70] - 董事会每年定期举行至少4次会议[65] - 公司主席及行政總裁職務由執行董事兼董事總經理葉國光先生兼任[73] - 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為一至三年須每三年輪值退任及重選[76] - 全體5名現任董事均有參與持續專業發展培訓[77] - 董事服务合约为期三年,须于股东周年大会轮值退任及重选连任[127] - 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函件任期介乎一年至三年[128] - 周莉斯于2024年12月24日获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25] - 邓伟基于2025年3月31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25] 委员会运作 - 薪酬委員會本年度舉行2次會議檢討薪酬政策及審閱董事和高級管理層薪酬待遇[78] - 提名委員會本年度舉行2次會議檢討董事會架構並提出重新委任及委任董事推薦意見[83] - 審核委員會本年度舉行2次會議審閱財務報表及風險管理制度[84] - 審核委員會由3名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負責監督風險管理及財務申報[84] - 薪酬委員會由2名執行董事和3名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78] - 提名委員會採用履歷表審閱面試和背景審查評審董事人選[82] - 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年度综合财务报表[158] 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 - 公司风险管理制度被审核委员会认定为整体有效且充足[85][94] - 公司采用三线风险管理框架识别和管理各类风险[94] - 公司已制定举报政策供雇员及合作伙伴保密报告不当行为[95] - 公司未设立内部审核部门,董事会认为暂无即时需要[94] - 公司獨立顧問本年度履行內部審計職能檢討風險管理制度[84] - 外汇风险有限,主要业务以港元/人民币计价,无外汇对冲政策[37] 股东结构和股权 - 执行董事叶国光通过控股公司持有3,108,5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1.11%[135][136] - 已发行股份总数为279,812,344股[135] - Laberie Holdings Limited持有56,00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20.01%[138] - 财讯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持有56,00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20.01%[138] - 茹晓鸽女士持有54,377,2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19.43%[138] - Liu Shengnan先生持有54,377,2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19.43%[138] - Huatai Securities Co., Ltd持有50,508,421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18.05%[138] - 已发行股份总数为279,812,344股[138] - 财讯传媒全资拥有Laberie Holdings Limited[139] - 茹晓鸽女士与Liu Shengnan先生为配偶关系,相互持有对方名下股份权益[139] - 公司持续保持至少25%公众持股量,符合GEM上市规则[157] 购股权计划 - 购股权计划规定可发行股份总数上限为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0%,即116,591,172股[147] - 2022年8月29日更新购股权计划授权限额至23,318,234股,占当时已发行股份的10%[147] - 购股权计划期限为10年,自2021年9月30日起生效[149] - 任何12个月期间向承授人授出的购股权行使后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的1%[148] - 向主要股东或独立非执行董事授出购股权若合计超过已发行股份0.1%或总值超500万港元需股东批准[148] - 本年度所有购股权均失效,涉及股份总数23,318,234股[150] - 截至报告日计划可发行股份总数23,318,234股,相当于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股)约8.33%[153] - 购股权认购价不低于授出日收市价、前五日平均收市价或面值中的最高者[149] - 本年度无购股权授予、行使、注销或失效(除已披露外)[151] 审计和合规 - 公司向独立核数师支付审计服务费用约600,000港元[91] - 审计重点关注信贷风险显著恶化判断[167] - 预期信贷损失模型需测试违约数据准确性[167] - 审计程序包括重估年末预期信贷损失金额[167] 人力资源和薪酬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雇员总数为22名(2024年:18名)[54] - 公司共有22名雇员,性别比例为男性50%和女性50%[88] - 公司董事会由5名董事组成,其中包含1名女性董事[86][87] - 高级管理层年度薪酬范围在1,000,000港元以下的人数为零[89] - 独立非执行董事薪酬由每月12,000港元下调至6,000港元[159] - 执行董事叶国光放弃董事袍金126,000港元[123] - 公司秘书本年度接受不少于15小时专业培训[92] 股息政策 - 公司股息政策取决于经营业绩、现金流及资本需求[96] - 公司不派发本年度末期股息(2024年无)[106] 业务性质和运营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104] - 公司附属公司业务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42[104] - 五大客户销售额占集团销售总额少于20%[121] - 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集团采购总额少于20%[121] 公司文件和报告 - 年度业绩涵盖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2] - 年报已刊载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2] - 公司于本年度未对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作出修订[101] - 公司已分别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刊载最新大纲及细则[102] 会计准则和报表编制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于2027年1月1日生效,预计将显著影响公司财务业绩的列报和披露方式[196] - 公司正在评估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对综合财务报表列报及披露的影响[197] - 公司认为除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外,其他新订/修订准则不太可能对综合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196] - 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号修订将于2025年1月1日生效[196]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第7号的两项修订均将于2026年1月1日生效[196]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9号及香港诠释第5号修订将于2027年1月1日生效[196]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及香港会计准则第28号修订生效日期待香港会计师公会厘定[196] - 综合财务报表根据历史成本惯例编制,但部分金融工具按公允价值计量[198] - 编制财务报表需使用关键会计估计,涉及高度判断或复杂性的领域在附注5披露[198] - 公司对附属公司的控制权评估基于权力、可变回报及影响回报的能力[200] 股份信息 - 公司于2025年3月31日未持有库存股份[117] - 公司本年度未赎回任何GEM上市股份[117]
亚太金融投资(08193) - 2025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