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5财年收入为11.085亿港元,较2024财年的8.321亿港元增长33.2%[3][5] - 公司2025财年拥有人应占溢利为3980万港元,较2024财年的2210万港元增长80.2%[3][5] - 公司2025财年每股盈利为0.08港元,较2024财年的0.04港元增长100%[3][6] - 公司2025财年毛利为1.370亿港元,毛利率为12.4%,较2024财年毛利9320万港元增长47.0%[5]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的832,054,000港元增长至2025年的1,108,472,000港元,同比增长33.2%[27][33][39] - 公司除税前溢利从2024年的19,058,000港元增长至2025年的37,817,000港元,同比增长98.4%[40][41] - 公司总收入从832,054千港元增至1,108,472千港元,增幅33.2%[49] - 每股基本盈利为39,846千港元,较上年的22,072千港元增长80.5%[63] - 集团收入增至约11.085亿港元,同比增长33.2%[94] - 公司2025财年收益增长33.2%至约11.085亿港元(2024年同期:8.321亿港元)[97][121] - 公司综合收益由2024年同期的8.321亿港元增至2025财年的11.085亿港元,增长33.2%[126] - 集团整体毛利由9320万港元增至1.37亿港元,增长47.6%[128][134]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达3980万港元,同比增长80.5%[148][154] - 总资产回报率从2.1%升至4.0%,股本回报率从4.4%升至8.3%[149][15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员工总成本从165,189千港元增至177,528千港元,增幅7.5%[58] - 折旧总额从69,854千港元降至56,745千港元,降幅18.8%[58] - 融资成本从14,395千港元增至17,173千港元,增幅19.3%[54] - 香港利得税支出从11,390千港元增至14,901千港元,增幅30.8%[56] - 研发开支由210万港元增至650万港元,主要投入健康与环境创新业务[139][144] - 行政开支由7620万港元增至9510万港元,其中员工成本增加540万港元[138][144] - 融资成本由1440万港元增至1720万港元,主要因租赁负债利息增加[140][145] - 所得税开支由800万港元增至1360万港元,因应税利润增加及递延税资产减少[142] - 公司雇员薪酬及董事袍金开支在2025财年约为港币1.898亿元,相比2024财年的港币1.765亿元增加港币0.133亿元或7.5%[17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地基及其他土木工程收益为933,473,000港元,同比增长39.2%[27][30][33] - 隧道工程收益为144,914,000港元,同比下降1.0%[27][30][33] - 物业活化及升级总收益(含租金及管理费)为27,963,000港元,同比增长84.9%[27][33][39] - 物业活化及升级分部管理费收入为12,593,000港元,同比增长133.3%[27][30] - 物业活化及升级分部租金收入为15,370,000港元,同比增长58.0%[27] - 其他分部收益为2,122,000港元[27][30] - 地基及其他土木工程分部溢利为113,456,000港元,同比增长103.4%[39][41] - 隧道工程分部溢利为23,811,000港元,同比下降46.5%[39][41] - 地基及其他土木工程收益由6.706亿港元增至9.335亿港元,增长39.2%[122][126] - 物业活化业务租金及管理费收入由1510万港元增至2800万港元,增长84.9%,出租率由51.4%提升至79.0%[124][126] - 隧道工程收益减少1.0%至1.449亿港元[123][126] - 健康与环境创新业务收益210万港元,毛利率达72.8%[125][132][135] - 公司获得11份新合约,总原合约金额约30.496亿港元,其中地基工程约19.425亿港元,隧道工程约11.071亿港元[98][10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持有28份主要合约,未完成合约价值约47.153亿港元(2024年同期:14.233亿港元)[99][103] - 新签合约中包含两个建筑项目,总合约金额约20亿港元,合约期八年[98][103] - 地基及其他土木工程收入增加约2.629亿港元[121] - 租金及管理费收入确认约1280万港元[121] 各地区表现 - 香港市场收入从816,381千港元增至1,080,047千港元,增幅32.3%[49] - 中国大陆市场收入从15,122千港元增至27,963千港元,增幅84.9%[4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已采纳多项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包括HKFRS 16关于售后租回租赁负债、HKAS 1关于负债分类及HKAS 7关于供应商融资安排的修订[14][16] - 新会计准则的应用对当前及过往期间财务表现、财务状况及披露均无重大影响[14][16] - HKAS 1修订明确负债按流动/非流动分类标准,强调延期清偿权必须在报告期末存在[17][20] - 2022年修订进一步明确仅报告日期前需遵守的贷款契约影响负债分类[18][20] - 公司重新评估贷款条款后确认新准则对负债分类无重大影响[19][20] - 公司未提前采用已颁布但未生效的新准则包括HKFRS 18/19等7项更新[21][23] - HKAS 21关于缺乏可兑换性修订将于2025年1月1日生效[22][24] - 金融工具分类计量修订(HKFRS 9/7)将于2026年1月1日生效[22][24] - HKFRS 18财务报表列报披露准则将于2027年1月1日生效[23][24] - 董事预计所有新准则应用不会对集团业绩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21][23] - 公司A1客户贡献收入478,854千港元,占总收入43.2%[51] - 公司建成全球首座Wisepura Aquapura智能微型工厂并于2025年6月正式投产[101][104] - 公司维持ISO 9001、ISO 14001、ISO 45001及ISO 50001认证[108][111] - 公司事故率持续低于行业平均水平[109][112] - 公司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三项奖项:低碳硅微囊技术金奖、光疗设备金奖、抗菌配方产品铜奖[118][120] - 资本开支1420万港元,较上年同期2960万港元下降52%[150][155] - 联营公司权益占集团总资产6.5%,伯明翰物业项目96.4%公寓已售出[160][161][166][167] - 公司雇员总数在2025年3月31日为392名(香港354名,中国38名,菲律宾0名),相比2024年3月31日的428名减少36名或8.4%[176]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就2025财年派付末期股息,2024财年同期也未派付[179][186] - 公司未在2025财年购买、赎回或出售任何上市证券[183][189] - 公司提名委员会于2025年6月27日新增一名成员,现由五名成员组成[194] - 公司已采纳并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及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80][182][187][188] - 公司2025财年综合财务报表已由审计委员会审阅[185][191] - 公司年度业绩公告已发布於联交所及公司网站[193][198] - 公司独立核数师信永中和已同意财报数字与经审核报表一致,但未对公告发表保证意见[192][197]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2025财年投资物业录得减值亏损593万港元[5] - 公司2025财年出售附属公司获得收益429万港元[5] - 公司2025年3月31日银行结余及现金为1.510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667亿港元减少9.4%[9] - 公司2025年3月31日资产净值为4.457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4.793亿港元减少7.0%[10] - 公司2025年3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为1.373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810亿港元减少24.2%[9] - 公司2025年3月31日合约资产为2.200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606亿港元增长37.0%[9]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的1,075,603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的1,003,761千港元,降幅6.7%[45] - 物业活化及升级分部资产从390,582千港元降至328,591千港元,降幅15.9%[45] - 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137,320千港元,较上年的181,006千港元下降24.1%[66][71] - 账龄61-90天的贸易应收款项为10,456千港元,较上年的37,143千港元下降71.8%[68] - 存货总额为505千港元,上年为0千港元[70] - 合約資產總額為220,048千港元,較上年的160,643千港元增長37.0%[73] - 合約負債總額為42,180千港元,較上年的49,126千港元下降14.1%[75] - 贸易及保留应付款项总额为118,450千港元,较上年的105,252千港元增长12.5%[77] - 账龄0-90天的贸易应付款项为62,464千港元,较上年的57,402千港元增长8.8%[79] - 履约保证金担保金额从2024年的8,145.2万港元增至2025年的15,081.9万港元[81] - 现金及银行结余1.51亿港元,较上年同期1.667亿港元减少9.4%[151][156] - 银行及其他借款9240万港元,其中8910万港元列为流动负债[151][156] - 租赁负债2.553亿港元,净流动资产2.251亿港元[152][156] - 流动比率从2.0倍降至1.7倍,资本负债比率从81.4%改善至78.0%[153][156]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伯明翰地产项目96.4%的公寓已售出,应占亏损约83.8万港元[86][89] - 广州物业改造后总可出租面积约79,000平方米[85][89] - 香港科技大学供应合约价值约350万港元[93][96] - 出售菲律宾业务产生约420万港元收益[91][95] - 集团与香港科技大学建立为期五年的联合实验室[87][90] - APEL生物医药科技实验室在香港科学园成立[88][90] - 集团推出包括猫砂屋、空气净化器等新宠物电器产品[93][96] - Wisepura Aquapura产品可持续作用至少30天[93][96] - 特别股息派发每股0.10港元,总额为50,000千港元,其中48,000千港元已支付[61] - 公司2025财年派发每股港币0.10元的特别股息,2024财年未派发特别股息[178]
义合控股(01662) - 2025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