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翠华控股(01314) - 2025 - 年度业绩
翠华控股翠华控股(HK:01314)2025-06-27 22:18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年度收益为9.0604亿港元,较2024年的9.54128亿港元下降5%[3][4] - 年内溢利为1137.9万港元,较2024年的3297万港元下降65.5%[3][4]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1234.2万港元,较2024年的3908.7万港元下降68.4%[3][4] - 非控股权益应占溢利为 - 96.3万港元,较2024年的 - 611.7万港元下降84.3%[3][4] - 基本每股盈利为0.92港仙,较2024年的2.86港仙下降67.8%[3][4] - 摊薄每股盈利为0.92港仙,较2024年的2.85港仙下降67.7%[3][4] - 2025年来自外部客户的收益为906,040千港元,2024年为954,128千港元,其中香港地区2025年为514,598千港元、2024年为505,713千港元,中国内地2025年为370,585千港元、2024年为431,348千港元[18] - 2025年客户合约收益中,某一时间点转移的餐厅营运收入为881,226千港元、2024年为934,692千港元,某一时间点转移的食品销售收入为24,814千港元、2024年为19,436千港元[20] - 2025年其他收入为17,062千港元,2024年为20,590千港元,其中银行利息收入2025年为3,486千港元、2024年为7,917千港元,租金收入2025年为5,198千港元、2024年为4,797千港元等[23] - 2025年其他收益为6,052千港元,2024年为17,551千港元,其中提早终止租赁收益2025年为5,790千港元、2024年为17,551千港元[23] - 投资物业租金收入减去直接支出后,2025年为3,405,000港元,2024年为3,222,000港元[23] - 2025年每股基本盈利0.92港仙,2024年为2.86港仙[31] - 2025年每股摊薄盈利0.92港仙,2024年为2.85港仙[31] - 本年度集团收益约9.06亿港元,较去年下跌约5%,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1230万港元[37] - 本年度集团收益约为9.06亿港元,较2024年度约9.541亿港元减少约5%[46] - 本年度毛利约为6.719亿港元,较2024年度约7.08亿港元减少5.1%[48] - 本年度集团溢利约为1140万港元,2024年为3300万港元[5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已售存货成本为234,162千港元,2024年为246,127千港元[25] - 2025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36,430千港元,2024年为43,596千港元[25] - 2025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79,348千港元,2024年为87,275千港元[25] - 2025年员工福利开支(含工资及酬金等)为303,010千港元,2024年为309,168千港元[25] - 2025年融资成本为10,471千港元,2024年为10,544千港元,其中银行贷款利息2025年为85千港元、2024年为13千港元,租赁负债利息2025年为10,386千港元、2024年为10,531千港元[24] - 2025年香港利得税按16.5%税率对源自香港的估计应课税溢利作出拨备,与2024年相同[26] - 2025年香港本年度所得税支出为1,497千港元,2024年为538千港元[27] - 2025年其他地区本年度所得税支出为1,882千港元,2024年为3,189千港元[27] - 2025年本年度税项支出总额为3,311千港元,2024年为1,777千港元[27] - 本年度已售存货成本约为2.342亿港元,较2024年度约2.461亿港元减少约4.8%,占集团收益约25.8%(2024年约25.8%)[47]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有2053名雇员,本年度员工成本约为3.113亿港元,较2024年度约3.148亿港元减少约1.1%[49] - 本年度物业、厂房及设备、投资物业及无形资产折旧及摊销约4020万港元,相当于集团收益4.4%(2024年约4740万港元,相当于集团收益5%)[51] - 本年度使用权资产折旧约7930万港元,相当于集团收益8.8%(2024年约8730万港元,相当于集团收益9.1%)[51] - 本年度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由2024年度约5410万港元增加10.7%至约5990万港元[52] - 其他营运开支由2024年度约1.513亿港元减少约19.7%至本年度约1.215亿港元,占集团本年度收益约13.4%(2024年约15.9%)[53] - 本年度确认使用权资产及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亏损约290万港元及1230万港元(2024年合共约4480万港元)[53] - 本年度融资成本约为1040万港元,较2024年度减少约10万港元[55] - 本年度应占合营企业溢利约为2840万港元,较2024年度减少约960万港元[5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餐厅营运收入履约责任于服务完成后达成,食品销售履约责任于交付食品时达成,付款通常在交付后即时至60日内到期[21][22] - 公司主要从事餐饮服务,因资源统一处理且无独立营运分部财务资料,未呈列营运分部资料[16] 各地区表现 - 香港地区收益为5.14598亿港元,较2024年的5.05713亿港元增长1.8%[3] - 中国内地收益为3.70585亿港元,较2024年的4.31348亿港元下降14.1%[3] - 其他收益为2085.7万港元,较2024年的1706.7万港元增长22.2%[3] - 2025年餐厅数目香港为31家、中国内地为32家、澳门为3家、新加坡为6家[3] - 2025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563,658千港元,2024年为526,483千港元,其中香港地区2025年为185,244千港元、2024年为169,029千港元,中国内地2025年为291,798千港元、2024年为281,601千港元[19] - 2025年第一季度香港餐饮业总收益临时估计为280亿港元,较上年同期下跌0.6%[3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集团在香港、澳门、中国内地及新加坡共经营72间餐厅[37] - 本年度集团在香港关闭2间餐厅,开设4间餐厅[38] - 本年度集团根据经营策略在内地关闭4间餐厅,之后开设2间餐厅[41] - 本年度新加坡餐厅总数增至6间,新分店于2025年3月开业[4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本年度,董事会已就2024年度派发第二次中期股息每股2.5港仙,约3528万港元;已就本年度宣派及派发中期股息每股1.0港仙,约1411.2万港元;不宣派第二次中期股息或建议就本年度派发末期股息[64] - 股东名册将于2025年8月8日至2025年8月13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65]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本2025年1月1日生效,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修订本等2026年1月1日生效,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等2027年1月1日生效,采纳这些修订本预计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但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除外[15] - 2022年9月公司向若干董事授出合共1000万股公司股份[50] - 公司自2022年1月起采纳及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的原则,本年度一直遵守全部适用守则条文[66][67] - 审核委员会于2012年11月5日成立,现任成员为苏智文先生、严国文先生和黄志坚先生,苏智文先生为主席[69] - 审核委员会认为集团本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根据适用会计准则编制,符合上市规则及相关法定条文规定,且已充分披露[70] - 独立核数师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将初步业绩公布所载财务数字与集团综合财务报表金额比较,认为金额一致,但未发表核证意见[71] - 本年度公司就股份奖励计划购入4031.2万股股份,无赎回、购买或出售其他上市股份[72] - 本年度结束后至公布日期无重大事项发生[73] - 公布日期为2025年6月27日[75] - 公布日期时,董事会有八名成员,包括三名执行董事、两名非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