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宏基集团控股(01718) - 2025 - 年度业绩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同比增长4.3%至3.01亿港元(2025年)对比2.89亿港元(2024年)[2][3] - 2025年公司总收入为301,128,972港元,较2024年的288,653,824港元增长4.32%[16] - 公司2025年总收入为301,128,972港元,较2024年的288,653,824港元增长4.3%[22][23][24] - 毛利同比下降0.2%至5296万港元(2025年)对比5307万港元(2024年)[2][3] - 除税后亏损扩大至5143万港元(2025年)对比2062万港元(2024年),亏损增幅达149.4%[2][3] - 每股亏损从21.97港仙恶化至40.10港仙,跌幅达82.5%[2][3] - 公司2025年综合亏损扩大至51,896,177港元(2024年:19,340,608港元)[24] - 公司报告期间录得亏损净额约51,430,000港元(2024年度:约20,622,000港元)[9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从2024年的76,587,383港元增至2025年的93,662,759港元,增幅为22.3%[29] - 销售成本中建造成本从2024年的235,228,904港元下降至2025年的208,410,303港元,降幅为11.4%[29] - 主要管理人员酬金从2024年的14,189,321港元增至2025年的14,779,628港元,增幅4.2%[47] - 销售开支新增409万港元,主要来自电商业务[67] - 一般及行政开支以及金融及合约资产之减值拨回/减值亏损净额约为96,827,000港元,较2024年度增加48.2%[68] - 融资成本由2024年度的约9,154,000港元增加至报告期间的约10,560,000港元,主要由于应付附属公司董事款项利率上调至年利率6.5%(2024年度:5%)[69] - 公司2025年除税前亏损中,融资成本达10,560,387港元,较2024年的9,153,895港元增长15.4%[29] - 2025年所得税开支为1,406,992港元,较2024年的759,814港元增长85.2%[30] 各业务线表现 - 2025年地基建筑工程收入为210,229,215港元,较2024年的219,633,347港元下降4.28%[16] - 2025年土地勘测服务收入为46,591,336港元,较2024年的65,709,218港元下降29.09%[16] - 2025年电商业务收入为34,847,532港元,较2024年的2,757,238港元大幅增长1163.6%[16] - 2025年消费品贸易收入为4,633,291港元,2024年无此项收入[16] - 2025年金融服务的利息收入为525,000港元,较2024年的554,021港元下降5.24%[16] - 地基建筑工程分部2025年收入为210,229,215港元,同比下降4.3%(2024年:219,633,347港元)[22][23] - 电商业务分部2025年收入为34,847,532港元,同比大幅增长1164%(2024年:2,757,238港元)[22][23] - 金融服務分部2025年除稅前虧損擴大至19,852,819港元(2024年虧損20,893,310港元)[22][23] - 地基建筑工程收入占总收入69.8%(2024年度:76.1%),收入同比下降4.3%至2.102亿港元[52][59] - 土地勘测服务收入占总收入15.5%(2024年度:22.7%),收入同比下降29.1%至4,659万港元[53][60] - 电商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64%至3,485万港元,占总收入11.6%(2024年度:1.0%)[56][63] 各地区表现 - 香港地区收入占比86.9%(261,978,842港元),中国大陆收入占比13%(39,150,130港元)[27] - 非流动资產中香港地区占比99.1%(22,399,835港元),中国大陆仅占0.9%(197,662港元)[2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未宣布派发2025年度末期股息[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现有合约下剩余履约义务的交易价总额约为200,400,000港元,较2024年的275,503,000港元下降27.26%[20] - 公司首次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版,但对综合财务状况无影响[12][13] - 公司无供应商融资安排,相关会计准则修订对财务报表无影响[14] - 公司收入确认方式:地基建筑和土地勘测采用产出法,消费品贸易采用交付时点确认,电商业务采用表现指标满足时确认[17][18][19] - 公司通过供股发行115,200,000股普通股,认购价每股0.2港元,较市价折让约29.82%[95] - 公司供股所得款项净额拟用于一般营运资金,未动用部分存放于香港持牌银行[95] - 公司完成2024年配售19,200,000股普通股,募集资金净额约18,700,000港元,每股净发行价约0.97港元[96] - 2024年募集资金用途中70%(约13,095,000港元)用于董事及员工薪酬,8%(约1,497,000港元)用于租金开支,12%(约2,245,000港元)用于专业费用,10%(约1,871,000港元)用于其他营运开支[98] - 2016年配售募集资金净额约134,000,000港元,截至2025年3月31日剩余未动用资金20,700,000港元拟用于可能进一步收购[100] - 公司未动用2016年所得款项净额使用期限延长至2026年9月30日[4][5] - 公司全体董事确认在报告期间已遵守证券交易的操守守则[121]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7日至9月1日暂停股份过户登记以准备股东周年大会[122]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并确认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124] - 经审核年度业绩公告及年度报告已发布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125] 财务比率和现金流 - 整体毛利率下降至17.6%(2024年度:18.4%),地基工程毛利率微降至14.0%(2024年度:14.1%)[64] - 土地勘测服务毛利率大幅提升至40.9%(2024年度:29.1%),主要因成本控制及投标价提高[64] - 电商业务毛利率骤降至7.9%(2024年度:87.3%),因低毛利推广服务比例增加[65]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于2025年3月31日为351.7%(2024年同期:199.2%)[106] - 公司流动比率于2025年3月31日为1.14(2024年同期:1.35)[106] - 公司经营、投资及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分别为14,977,000港元、12,286,000港元及3,683,000港元[10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22.6%至1.07亿港元(2025年)对比1.38亿港元(2024年)[2][5]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于2025年3月31日约为106,965,000港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约31,321,000港元[104] 资产和负债 - 资产总值下降17.5%至2.67亿港元(2025年)对比3.24亿港元(2024年)[2][5] - 流动负债减少8.0%至2.12亿港元(2025年)对比2.30亿港元(2024年)[5] - 可呈报分部资产总额2025年为600,420,798港元,较2024年增长1.9%[22][23]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的31,800,294港元下降至2025年的19,326,142港元,降幅为39.2%[37] - 贸易应收款项(扣除减值)总额从2024年的30,623,171港元降至2025年的14,303,128港元,降幅达53.3%[39]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从2024年的30,929,648港元降至2025年的18,069,687港元,降幅41.6%[40][41] - 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于2025年3月31日约为32,874,000港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约47,858,000港元,主要因合约资产减少[103] - 公司计息借贷总额于2025年3月31日为约178,883,000港元(2024年度:约179,941,000港元),全部以港元计值且无资产押记[102] 其他重要事项 - 金融及合約資產減值撥回106万港元(2025年)对比減值亏损389万港元(2024年),改善幅度达127.2%[3] - 按公平值計入其他全面收益之股本投資亏损114万港元(2025年)对比582万港元(2024年),亏损收窄80.5%[4] - 客户A和客户B在2025年对地基建筑工程分部收入贡献均超10%(分别为47,602,519港元和47,159,870港元)[26] - 资本开支2025年大幅增至10,610,122港元(2024年:2,380,455港元),主要来自地基建筑工程分部(6,168,050港元)[22][23] - 租赁机械的租金收入从2024年的40,000港元大幅增长至2025年的165,800港元,增幅达314.5%[28] - 银行利息收入从2024年的655,521港元增长至2025年的1,149,428港元,增幅为75.4%[28] - 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收益从2024年的135,235港元激增至2025年的1,015,000港元,增幅达650.5%[28] - 其他收入净额增加455万港元至662万港元,含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收益52万港元及政府补贴120万港元[66] - 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松神集团19.7%股权)在2024年度公平值亏损5,825,000港元,报告期间进一步亏损1,135,000港元,后以1,600,000港元出售[71]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上市股本投资)在报告期间确认公平值收益521,000港元(2024年度:亏损521,000港元)[72] - 应收购企业贷款及其他应收款项的预期信贷亏损拨备拨回约4,326,000港元,截至2025年3月31日减值亏损拨备余额为30,738,000港元[73] - 应收购企业贷款未偿还本金为4,900,000港元,预期信贷亏损率为77.8%(2024年度:63.1%),计提拨备约3,812,000港元[80] - 认购事项中的其他应收款项(债务工具)未赎回金额为26,926,000港元,公司已启动清盘程序追讨[78] - 公司对账面总值约26,926,000港元的尚未赎回款项全额计提拨备约26,926,000港元[8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借贷业务前两大客户的合并未偿还结余相当于应收贷款总额的100%(2024年度:100%)[83] - 公司未偿还贷款本金总额为7,700,000港元(2024年度:12,900,000港元),其中企业贷款占比63.6%(2024年度:100%)[90] - 公司借贷业务的贷款利息收入总额约525,000港元(2024年度:约554,000港元)[91] - 公司向个人客户提供的贷款年利率为8%至15%,企业贷款为免利息并由个人担保抵押[89] - 公司以500万港元现金代价收购纯运剩余49%股权,并承担未偿还债务款项,完成后纯运成为全资附属公司[48] - 公司完成供股发行115,200,000股,每股0.2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2,170万港元用于建筑分部资金及营运资金[50] - 公司已发行股本于2025年3月31日为11,520,000港元(2024年同期:9,600,000港元),普通股数量增至115,200,000股[109] - 公司总薪酬成本于报告期间为93,663,000港元(2024年度:76,587,000港元),全职雇员增至174名[116] - 公司或其附属公司在报告期间未进行任何证券的购买、出售或赎回[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