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科技产业集团(08111) - 2025 - 年度业绩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人民币2280万元,2024年为亏损人民币4720万元[2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销售可再生能源产品无收入,2024年也无收入[2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新能源电力系统集成及销售电力业务产生收入人民币80万元,2024年无收入,合并装机容量总额为554.72千瓦[2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入为人民币80万元,2024年无收入,该年度毛利为30.3%,2024年为零[27] - 行政开支由2024年的约人民币1930万元减少约人民币200万元或10.4%至2025年的约人民币1730万元[28] - 2025年3月31日,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合共约人民币660万元,2024年约为人民币50万元,且该日概无尚未偿还之银行透支[29] - 公司流动比率由2024年3月31日的3.2减少至2025年3月31日的1.3,资产负债率由2024年的60.9%增加至2025年的76.6%[31] - 2025年收入为804千元,2024年无数据,2023年为42,510千元,2022年为72,215千元,2021年为276,933千元[189] - 2025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2,751千元,2024年亏损47,153千元,2023年亏损25,140千元,2022年亏损3,732千元,2021年溢利69,005千元[189] - 2025年资产总额为97,351千元,2024年为102,606千元,2023年为142,045千元,2022年为165,949千元,2021年为218,914千元[189] - 2025年负债总额为74,605千元,2024年为62,484千元,2023年为82,595千元,2022年为81,359千元,2021年为130,972千元[189] - 2025年资产净值为22,746千元,2024年为40,122千元,2023年为59,450千元,2022年为84,590千元,2021年为87,942千元[189] - 2025年3月31日集团应收账款(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约为33,154,000元[19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年下半年新界西屋顶光伏项目完成收购及并网发电,累计发电量约20.1万度[16] - 预计2026年全年发电量将显著增长[16]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附属公司主要从事可再生能源产品销售和新能源电力系统集成服务[112] - 集团提供新能源电力系统集成服务面临跟不上业内最新技术的风险[123] - 新能源开发业务依赖中国政府支持政策,存在政策修订或暂停的风险[124] - 集团提供新能源电力系统集成服务需大量资金,可能无法筹集充足资金开发未来项目[125] - 集团未与客户订立长期销售协议,与主要客户维持良好关系至关重要[126] - 公司将在河北建立太阳能组件生产厂房,为重点项目提供稳定货源并带来协同效应[13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积极拓展东南亚海外业务[17] - 公司继续推进香港分布式光伏项目,参与《管制计划协议》[17] - 2025年6月25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与联营公司签订为期三年的运维服务合同[17] - 2025年6月25日,公司附属公司与河北沣北订立运维服务合约,为期三年,自2025年7月1日起至2028年6月30日止[46] - 公司大部分交易、收入及支出以人民币计值,2025年无外币对冲政策,管理层将考虑必要时对冲重大外币[34] - 公司成立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监察集团面临的风险[130] 公司治理相关 - 公司董事会包括5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3] - 董事会负责集团业务及表现,将企业事务指派予管理层负责[50] - 董事会由八名董事组成,包括五名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5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审核委员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每年与高级管理层最少举行四次会议,与核数师最少举行两次会议,回顾期内举行四次会议[60][6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薪酬委员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回顾期内举行两次会议[63][64] - 董事薪酬政策确保无董事自定薪酬,与竞争对手看齐,吸引挽留人员并考虑个人表现[6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提名委员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回顾期内举行一次会议[66][67] - 所有董事人数的三分之一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告退并可膺选连任[6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企业管治委员会包括五名执行董事[68] - 企业管治委员会主要职责为制定及审阅公司企业管治政策和常规等[68] - 回顾期内企业管治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69] - 回顾期内举行12次董事会会议,包括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1次无执行董事出席的会议[70] - 黄波先生、黄渊铭先生、张金华女士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100%,谢文杰先生出席率为100%,胡欣女士出席率约为90.9%;独立非执行董事张锭坚先生、马兴芹女士、乔文才先生出席率均为100%[70] - 马兴芹女士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已满9年,张锭坚先生及乔文才先生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满1年[82] - 2024年3月15日,朱凯盈女士获委任为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83] - 回顾期内,公司秘书根据GEM上市规则第5.15条出席不少于15个小时的相关专业培训[8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朱凯盈女士在公司的1,000,003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约0.22%)中拥有权益[83] - 全体董事均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并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有关董事培训的守则条文[76] - 持有不少于公司缴足股本十分之一且有权投票的股东,可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会议须在要求提出后两个月内举行[98] - 董事会男性董事5人,女性董事3人[105] - 董事会年龄在20 - 40岁的董事2人,41 - 60岁的董事6人[105] - 具备销售新能源产品技能及经验的董事6人[105] - 具备提供新能源电力系统集成服务技能及经验的董事6人[105] - 具备国际化程度技能及经验的董事1人[105] - 具备财务专业知识技能及经验的董事5人[105] - 具备合规和企业管理经验技能及经验的董事8人[105] - 董事会有三名女性董事,实现性别多元化,公司目标是保持当前女性代表水平[10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集团29名雇员中男性雇员比例为37.9%,女性雇员比例为62.1%[10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股份[14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除年报披露外,董事或相关实体无重大交易、安排或合约权益[149] - 黄波于2023年12月12日任执行董事、主席及行政总裁,2024年12月30日不再担任行政总裁[137] - 黄渊铭于2023年12月12日任执行董事,有发电行业建设发展经验[137] - 谢文杰于2024年12月30日由首席财务官调任为行政总裁,有25年会计及财务管理经验[140] - 胡欣于2012年3月19日任执行董事,在新能源电力系统数据测算方面经验丰富[141] 历史重大事件 - 2024年6月21日,三门峡百科与河北汉能就建设储能电站订立EPC合同,总合同价为1.8亿元人民币(含10%税项)[38] - 2024年9月13日,EPC合同获独立股东批准,但因项目合作方关键人员变动,集团决定搁置合作协议及EPC合同[40] - 2024年9月30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与百年工程订立特许协议,使用特许物业仓顶天面参与中华电力上网电价计划[41] - 2024年11月21日,公司附属公司收购太阳能板发电系统及设备,代价为470万港元,并订立特许协议[44] - 2024年12月30日,黄波不再担任行政总裁,谢文杰调任行政总裁,朱凯盈调任首席财务官[45] - 2011年6月1日公司发行面值1.631亿港元的十年零息可换股债券收购目标集团全部已发行股本,换股价每股0.5港元[170] - 2012年1月30日溢利保证金额提高至4000万港元,保证期延长至2012年9月30日,目标集团亏损7.7万港元,第二批可换股债券本金调整至0港元[171] - 2011 - 2018年因行使第一批可换股债券附换股权多次发行普通股,如2011年9月2日发行2400万股[171][172] - 2021年3月31日,2011年可换股债券未偿还本金总额4400万港元,可兑换8800万股普通股[172] - 2021年5月31日公司与秦忠德订立认购协议,发行本金3200万港元的2021年可换股债券,初步换股价每股2.5港元[173] - 2022年9月30日公司与张金华订立认购协议,发行本金3200万港元的2022年可换股债券,初步换股价每股2.5港元[174] - 2023年12月20日因行使2022年可换股债券附换股权发行1280万股股份[174] - 公司无法联系持有1200万港元2011年可换股债券的持有人,存在所有权争议[175]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业绩公布[2][3] - 公司主要附属公司股权占比均为100%[11] - 公司GEM股份代号为8111[14] - 公司注册于开曼群岛,香港总办事处位于九龙海港城海洋中心7楼704室[11][13] - 2025年3月31日,公司在香港及中国分别雇佣10名及19名员工,2024年3月31日分别为8名及23名[3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采纳GEM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原则[48] - 直至2024年12月29日,公司偏离企业管治守则之守则条文第C.2.1条,自2024年12月30日起,黄波辞任行政总裁[49] - 公司外部核数师审核服务酬金为890,000港元[85][86] - 内控顾问检讨时间跨度为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未发现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重大不足[90] - 公司在回顾年度内未派付或宣派中期股息,董事不建议派付末期股息(2024年:无)[114] - 于2025年3月31日,公司并无任何可供分派储备(2024年3月31日:无)[116] - 回顾年度,公司未发行任何股份或债权证[11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无严重违反适用法律法规情况[131] - 集团薪酬参考市价、表现和资历制定,每年检讨,另有强积金、医保和花红等福利[134] - 购股计划于2014年8月26日生效,有效期10年,至2024年8月20日届满[157] - 已授但未行使购股获行使时配及发股份上限,不超公司已发行股本30%[158] - 2018年9月26日更新一般计划上限,购股获行使可能发最高股份数重设为已发行股份10%[160] - 2021年7月19日股份合併生效后,董事可授合资格者购股以认购最高34,520,257股普通股,占报告日已发行股份约7.5%[160] - 公司已授合资格者共21,844,000股普通股购股,于2019年3月31日止年度悉數行使[160] - 未授购股获行使可发普通股总数为12,676,257股,相当报告日公司已发行股本约2.75%[160] - 任何十二个月期间向各合资格者授购股获行使后已发及将发最多股份数,不超公司已发行股份1%[161] - 2024年7月26日,公司向四名董事授购股以认购最多12,676,257股每股面值0.001港元普通股,授出后无购股可日后授出[165] - 授出购股公平值约为人民币622,000元,用二项式期权定价模型计算[166] - 报告期内无购股获行使、註销或失效,除已授购股外无其他购股授出[16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年度公司无客户或供应商[17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年度集团捐款1万港元,2024年无[184] - 2021 - 2025年公司核数师有变动,2021 - 2022年由信永中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核,2023 - 2025年由永拓富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核[187] - 核数师认为综合财务报表已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真实而公平地反映集团财务状况、表现及现金流量[190] - 核数师将应收账款的减值评估识别为关键审计事项[195] - 公司董事负责根据相关准则和规定编制综合财务报表,并对内部控制负责[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