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恒益控股(01894) - 2025 - 年度业绩
恒益控股恒益控股(HK:01894)2025-06-30 22:02

收入和利润表现 - 公司收益增长19.3%至187.517百万港元[3] - 年度净亏损扩大483.3%至24.012百万港元[3] - 公司2025年总收益为187,517千港元,较2024年的157,197千港元增长19.3%[11]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的157,197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的187,517千港元,同比增长19.3%[12]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2401.2万港元(2024年:411.8万港元),同比扩大483%[26] - 公司2025财年收益增长19.3%至约1.875亿港元[32] - 公司收益从2024财年约157.2百万港元增加19.3%至2025财年约187.5百万港元[38] - 2025财年录得年内亏损约24.0百万港元(2024年:亏损约4.1百万港元)[44] 毛利润和毛利率变化 - 毛利润大幅下降85.7%至2.571百万港元[3] - 毛利从2024财年约18.0百万港元下跌85.7%至2025财年约2.6百万港元[40] - 毛利率从2024财年约11.4%下降至2025财年约1.4%[40] 经营亏损和成本 - 经营亏损扩大430.4%至23.309百万港元[3] - 公司除税前亏损中确认存货成本为7517.7万港元(2024年:6718.7万港元),同比增长11.9%[21] - 服务成本从2024财年约139.2百万港元增至2025财年约185.0百万港元,增幅32.9%[39] 费用和行政开支 - 行政开支从2024财年约20.1百万港元减少12.5%至2025财年约20.1百万港元[42] 业务线收益表现 - 钢铁及金属工程服务收益为176,476千港元,较2024年137,549千港元增长28.3%[11] - 钢铁及金属产品销售收益为11,041千港元,较2024年19,648千港元下降43.8%[11] - 钢铁及金属工程服务收益从2024年的137,549千港元增至2025年的176,476千港元,增长28.3%[12] - 钢铁及金属产品销售收益从2024年的19,648千港元降至2025年的11,041千港元,下降43.8%[12] 地区市场表现 - 香港地区收益占比超过99.9%,达187,517千港元(2025年)和157,165千港元(2024年)[16] - 中国非流动资产(除金融资产及递延税项)达19,970千港元(2025年),较2024年16,500千港元增长21.0%[16] 主要客户收益贡献 - 客户A贡献收益77,057千港元(2025年),占总额41.1%,较2024年39,780千港元增长93.7%[17] - 客户B贡献收益53,022千港元(2025年),占总额28.3%,较2024年28,143千港元增长88.4%[17] 资产和现金流变化 - 现金及银行结余减少73.1%至17.116百万港元[4] - 存货增长18.9%至26.010百万港元[4] - 贸易应收款项增长15.3%至23.182百万港元[4] - 结构性银行存款新增13.974百万港元[4] - 合约负债减少98.4%至0.149百万港元[4] - 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下降8.5%至146.793百万港元[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63.6百万港元减少至2025年31.1百万港元[45] - 2025财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净额约50.0百万港元[46] 贸易应收款项及信贷风险 - 贸易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减值亏损净额达6,771千港元(2025年),较2024年4,752千港元扩大42.5%[18] - 信贷亏损拨备增至523.3万港元(2024年:397.8万港元),同比增长31.6%[27]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2841.5万港元(2024年:2407.7万港元),同比增长18%[27]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从2024年的2009.9万港元增至2025年的2318.2万港元[28] - 超过90天的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的615.3万港元降至2025年的110.5万港元[28] - 0-30天账期的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的1335.6万港元大幅降至2025年的230.9万港元[28] - 31-60天账期的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的49.0万港元增至2025年的1867.8万港元[28] - 2025财年计提预期信贷亏损拨备6.7百万港元(2024年:4.8百万港元)[41] 资本结构和权益变动 - 公司权益总额从2024年159,969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144,508千港元,降幅9.7%[5] - 储备金额从2024年152,293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135,297千港元[5] - 公司股本从2024年7,676千港元增至2025年9,211千港元[5] - 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从767.6万股增至921.12万股[30] 融资和投资活动 - 公司于2024年6月按每股0.054港元发行1.535亿股普通股,募集资金约829万港元[30] - 公司通过全球发售募集所得款项总额约1.615亿港元[54]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3亿港元[54] - 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4770万港元用途被更改[54] - 采购机器置换及提升产能项目已动用2384.6万港元剩余235.4万港元[55] - 清偿债务项目动用700万港元[55] - 前期工地开支项目动用503.1万港元剩余796.9万港元[55] - 一般营运资金项目动用3250万港元[5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结余为1076.8万港元[55] - 公司完成配售153,520,000股新股,配售价每股0.054港元[58][59] - 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780万港元(7.8百万港元)[59] - 公司2025财年资本开支为560万港元用于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51] 合约和订单情况 - 未履行合约交易价格中,钢铁及金属工程服务部分为239,991千港元(2025年)和321,723千港元(2024年)[13] - 2025财年新获钢铁及金属工程合约总价值达7990万港元[3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手头合约总价值为240.0百万港元[35] 税务相关事项 - 中国企业所得税支出33.6万港元(2024年:2.8万港元),同比增长1100%[23] - 递延所得税项产生357万港元拨回(2024年:354万港元抵免)[23] 其他财务数据 - 银行存款利息收入803千港元(2025年),较2024年644千港元增长24.7%[18] - 非流动负债中的拨备金额为2,285千港元[5] - 租赁负债金额为239千港元[5]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从2024年的392.3万港元增至2025年的736.5万港元[29] - 物业及设备折旧387.8万港元(2024年:342.0万港元),同比增长13.4%[21] - 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增至887,892千股(2024年:767,600千股),同比增长15.7%[26] - 法定股本为380万股,价值38万港元[30] 公司基本信息和治理 - 公司注册于开曼群岛,主要业务为钢铁及金属工程服务和产品销售[6] - 财务报表依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7] - 董事会由六名成员组成,包括两名执行董事和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3] - 执行董事为冼国持先生及罗学儒先生[73]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邓超文先生、石舰文先生、赵爱寅女士及谭艳艳女士[73] - 公告日期为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73] - 公司核数师为高岭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70]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5财政年度末期股息[60] - 公司未就董事的法律行动安排适当保险保障(2024年9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期间)[65] - 公司维持符合上市规则指定的公众持股量[69] - 公司未赎回、购买或出售任何上市证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68] - 公司董事确认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67] 人力资源成本 - 雇员福利成本总额达9260.4万港元(2024年:6600.1万港元),同比增长40.3%[21] - 董事薪酬为178.5万港元(2024年:172.1万港元),同比增长3.7%[2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拥有400名雇员[61] - 2025财政年度雇员薪金及相关成本总额约9260万港元(92.6百万港元)[61] 风险管理和对冲 - 公司未使用任何衍生合约对冲货币风险[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