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变化 - 收入同比下降16.4%至477,728千港元[2][4] - 年度亏损净额收窄66.5%至6,143千港元[2][4] - 经营亏损1,309千港元,去年同期为盈利7,442千港元[2]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收窄71.6%至2.17港仙[4]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净亏损为614.3万港元[1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年度总收入为4.777亿港元同比下降16.4%[21][23] - 总收入从571.39百万港元下降至477.73百万港元,减少93.66百万港元或16.4%[32] - 年度收益477,728,000港元,同比下降16.4%(去年同期571,391,000港元)[58] - 总收入同比下降16.4%至4.777亿港元(2024年:5.714亿港元)[6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净亏损614.3万港元[116] 毛利率和毛利表现 - 毛利率提升至18.3%,较去年16.1%增长2.2个百分点[2][4] - 毛利率18.3%(去年同期16.1%),毛利减少4,450,000港元[58] - 毛利率提升2.2个百分点至18.3%[65] 成本和费用变化 - 融资成本上升31.4%至21,323千港元[2][4] - 员工成本从93.64百万港元下降至85.15百万港元,减少8.49百万港元[35] - 销售及分销开支20,668,000港元,同比下降14.9%(去年同期24,315,000港元),人力成本节省3,647,000港元[59] - 融资成本21,323,000港元,同比增加5,097,000港元(去年同期16,226,000港元),部分因担保费3,904,000港元[60] - 融资成本上升31.4%至2132.3万港元[21][23] 预期信贷亏损 - 预期信贷亏损净额大幅减少81.3%至4,834千港元[2][4] - 除税前亏损确认的预期信贷亏损净额中,贸易应收款项为12.17百万港元,其他应收款项为拨回7.34百万港元[35] - 计提预期信贷亏损拨备9,613,000港元(2024年:无)[55] 现金流和流动性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45.4%至14,710千港元[5]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71万港元[14] - 现金及等价物减少60.2%至1471万港元[7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余约1471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约2696.5万港元下降45.4%[7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流动资产约9619.8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约2.18952亿港元下降56.1%[7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流动负债约2.08341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约2.80584亿港元下降25.7%[79] - 公司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1.12143亿港元[14] - 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1.12143亿港元[116] 借款和债务 - 银行借款减少44.2%至105,305千港元[5] - 公司未偿还银行借款本金为1.05305亿港元[14] - 银行借款减少44.2%至1.053亿港元[7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银行借款约1.05305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约1.8855亿港元下降44.1%[80] - 银行借款年利率区间为5.48%至5.74%,较2024年5.40%-7.23%收窄[80] - 资产负债比率从2024年689.9%降至2025年345.2%[81] 资产和负债总额 - 资产总值下降22.2%至250,253千港元[5] - 综合资产总额下降22.2%至2.502亿港元[24][25] - 综合负债总额下降25.3%至2.197亿港元[24][25]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3月31日的924.56百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3月31日的852.61百万港元,减少71.95百万港元[29] 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要从事服装产品制造贸易及商标许可业务[7] - 服装制造及贸易分部收入为4.771亿港元同比下降16.4%[21][23] - 商标许可分部收入为65.5万港元同比持平[21][23] - 销售成衣收入从570.74百万港元下降至477.07百万港元,减少93.67百万港元或16.4%[32] - 其他收入从77.57百万港元下降至64.79百万港元,减少12.78百万港元[33] - 外衣类收入下降9.9%至2.192亿港元,销量减少13.0%至61.6万件[63] - 下装类收入微降0.2%至2.085亿港元,销量减少1.9%至138.4万件[63] - 上衣类收入大幅下降41.5%至1705万港元,单价下跌31.6%至103.3港元[63] - 其他类收入下降63.9%至3234万港元,销量减少72.0%至13.3万件[63] 地区市场表现 - 美国市场收入占比99.6%达4.76亿港元[27] - 美国市场收入占比达99.6%,金额为4.76亿港元[64] 客户和销售集中度 - 客户A产生的收入从445.89百万港元下降至419.70百万港元,减少26.19百万港元[30] - 最大客户销售额减少26,191,000港元(同比下降5.9%),新客户销售额减少67,471,000港元[58] 应收账款和信贷风险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从2024年1.729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1.071亿港元,降幅38.1%[42] - 贸易应收款项亏损拨备从2024年4932.2万港元增至2025年5674万港元,增幅15.0%[42] - 365天以上账龄贸易应收款项占比从2024年41.6%大幅上升至2025年88.2%[42] - 应收三泰环球贸易款项从2024年1.063亿港元降至2025年9328.5万港元[43] 应付账款变化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4年2117.8万港元激增至2025年5437.4万港元,增幅156.7%[45][46] 租赁和固定资产 - 非流动资产添置大幅减少87%至33.2万港元[24][25] - 物业、厂房及设备资产从359.51百万港元减少至306.54百万港元,下降14.8%[29] - 使用权资产从255.21百万港元减少至234.95百万港元,下降8.0%[29] - 使用权资产账面值从2024年2552.1万港元降至2025年2349.5万港元[47] - 租赁负债总额从2024年555万港元降至2025年397.6万港元,降幅28.4%[50] - 短期租赁相关开支从2024年409.1万港元增至2025年422.4万港元[49] - 加权平均增量借款利率范围为3.10%至8.63%[50] 关联方交易和贷款 - 应收贷款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59,376千港元,其中应收贷款34,202千港元,三泰集团其他应收款项34,787千港元,减值拨备9,613千港元[51] - 集团与三泰集团修改贷款协议,涉及垫款金额32,860,000港元及财务支持函最高33,500,000港元[52] - 应收贷款以美元计价,年利率7%,以JPO股份抵押,2026年到期,2025年3月31日后分类为非流动[53] - 财务支持项下未偿还总额为34,787,000港元,年利率7%,以JPO股份抵押,2026年到期,分类为非流动[54] - 向三泰提供贷款总额4,212,811美元(相当于32,859,926港元),利率7%[94] - 贷款交易适用百分比率超过25%,构成主要交易[94][95] - 向三泰的四笔垫款合计2,050,000美元(相当于15,990,000港元)构成关连交易[96] - 贷款协议于2025年3月14日获独立股东批准[97] - 报告期后三泰提前偿还应收贷款2730万港元[112] 财务契约和违约 - 公司违反银行借款财务契诺金额为6751.7万港元[14] - 公司违反银行借款财务契约金额为6751.7万港元[18] - 违反银行借款财务契约金额为6751.7万港元[116] 融资和资本活动 - 2024年7月配售4800万股获净额约512万港元,每股净价0.1067港元[82][83] - 2024年12月配售5760万股获净额约395万港元,每股净价0.0686港元[84] - 公司未动用银行融资额度为3603.3万港元[18] 存货管理 - 存货减少27.5%至2050万港元[72] 商誉和无形资产 - 商誉从155.34百万港元略减至153.60百万港元[29]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5年及2024年财政年度末期股息[41] 会计准则和报告 - 公司采用历史成本基准编制财务报表[12] - 公司应用新会计准则对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8] - 公司正在评估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对财务报表的影响[10] 公司结构和运营 - 公司注册于开曼群岛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全职雇员1281人,较2024年1290人减少9人[86] - 集团无重大资本承担[88] - 集团无重大收购、出售或投资计划[89] - 集团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90] - 集团业务涉及多币种但无外汇对冲政策,采取保守外币管理[87] 抵押和担保 - 银行存款抵押金额从2024年3月31日的10.0百万港元降至2025年3月31日的零港元[91] - 应付第二担保人担保费最高年度上限适用百分比率低于25%且总代价低于1000万港元[104] 关联方租赁 - 签订两份关联方租赁协议,每份月租金130,000港元(年租金1,560,000港元)[92] 公司治理和合规 - 董事会由3名执行董事和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07][110] - 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不足上市规则要求的三分之一[110] - 审核委员会仅由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11][113] - 王美慧同时担任主席兼行政总裁违反守则C.2.1条规定[107] - 公司确认董事在2025年3月31日前全年遵守标准守则[105] - 公司除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外全年遵守上市规则要求[106] - 股东特别大会于2025年3月14日批准协议及相关交易[100][102][104] - 担保费协议与贷款协议及其他协议互为条件需独立股东批准[104] - 供应存货交易适用百分比率超过5%但低于25%且金额低于1000万港元[99] - 财务协助交易适用百分比率超过5%但低于25%且金额低于1000万港元[99] - 财务协助总额最高适用百分比率超过25%构成主要交易[100] - 第二笔财务协助最高适用百分比率超过25%但低于100%[102] 审计意见和持续经营 - 核数师对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发表无保留意见[116] - 天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确认初步业绩与经审核财报一致[114]
STERLING GP(01825) - 2025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