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木薯资源(00841) - 2025 - 年度业绩
木薯资源木薯资源(HK:00841)2025-06-30 22:56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5年公司收入约为9.779亿港元,2024年为11.93亿港元[3] - 2025年归属公司股东亏损约为1.307亿港元,2024年为1.114亿港元[3] - 2025年公司总营收9.77903亿港元,较2024年的11.93032亿港元下降18.03%[21][22] - 2025年除税前利润为 - 1.62045亿港元,较2024年的 - 1.3979亿港元亏损扩大16%[21][22] - 2025年乾木薯片销售分部收入9.60498亿港元,较2024年的11.73577亿港元下降18.16%[21][22] - 2025年物业投资分部租金收入436.1万港元,较2024年的465万港元下降6.22%[21][22] - 2025年酒店及服务式公寓经营分部收入1304.4万港元,较2024年的1480.5万港元下降11.89%[21][22] - 公司2025年采购及销售乾木薯片收入约为9.605亿港元,较2024年约11.736亿港元减少约1.82亿港元,减幅约18.2%[33][34] - 公司2025年酒店及服务式公寓经营收入约为1300万港元,较2024年约1480万港元减少约12.2%[34] - 年度亏损归属公司持有人的本集团从2024年约1.114亿港元增至本年度约1.307亿港元[3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采购及销售乾木薯片销售成本约为8.967亿港元,较2024年约10.401亿港元减少约1.434亿港元,减幅为13.8%[35] - 公司2025年采购及销售乾木薯片的毛利率约6.6%,2024年为11.3%[35] - 公司2025年融资成本为4473.6万港元,2024年为4121.8万港元[26] - 公司2025年售出存货成本为8.96753亿港元,2024年为10.40991亿港元[27] - 销售及分销成本从2024年约1.134亿港元降至本年度约3670万港元,远洋运输费用从约8050万港元降至约860万港元[36] - 行政开支从去年约9970万港元增至本年度约1.281亿港元,主要因使用权资产减值、酒店及服务式公寓业务分部减值亏损等[37] - 融资成本从去年约4120万港元增至本年度约4470万港元,因计入假定应付附属公司一名非控股股东的利息增加等[3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集团按产品及服务划分业务单位,有三个可报告经营分部,分部表现按可报告分部溢利/亏损评估[18]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采购和销售干木薯片、经营酒店及服务式公寓业务和物业投资[10] - 集团在泰国、柬埔寨及老挝运营采购干木薯片设施及网络,总储存量约60万吨,目标降低单位成本和增加毛利率[49] - 集团预计2025年底在老挝合营公司实现木薯淀粉生产,延伸业务至下游产业[50] 各地区表现 - 2025年来自中国大陆客户收入9.63618亿港元,较2024年的11.77362亿港元下降18.15%[24] - 2025年香港非流动资8.38353亿港元,较2024年的9.37408亿港元下降10.57%[2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董事会建议2025年不派发末期股息[3] - 董事会建议不派付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5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3.323亿港元,主要因8.794亿港元计息银行借款将在12个月内到期且违反贷款契约[10] - 定期贷款未偿还本金为4.04亿港元,于2025年3月31日违反贷款契约,5月提前偿还400万港元,6月获贷款银行豁免至原到期日2025年10月7日[11] - 控股股东于年结日后提供2.2亿港元贷款,董事认为集团有充足营运资金应付未来12个月到期的营运及财务责任[12] - 发票融资未偿还本金为3.506亿港元,于2025年3月31日违反贷款契约,年末后已偿还所有未偿还本金[13] - 2025年6月,集团向控股股东提取2.2亿港元贷款,须于2026年6月30日或定期贷款成功续期时(以较早者为准)偿还[13] - 本年度集团首次应用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多项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包括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等的修订本[16]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的修订对集团财务状况或业绩未产生影响,因集团无相关售后租回交易[16] - 集团重新评估2023年4月1日和2024年4月1日的负债条款和条件,负债流动或非流动分类不变,修订对财务状况或业绩无影响[17]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本年度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赎回或出售本公司上市证券行为[5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采纳董事买卖证券操守准则,董事无违规[5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除主席和行政总裁职责未分开外,基本遵循企业管治常规守则[54] - 公司目前未委任行政总裁,由执行董事履行行政总裁职能[54] - 审计委员会于2025年6月30日开会审议集团年报及年度业绩报告[55] - 审计委员会认为公司年报及年度业绩报告符合适用会计准则且披露适当[55] - 公布日期公司执行董事为朱铭泉、廖玉明、林静芬[55] - 公布日期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崔志仁、洪思杰、Amporn Lohathanulert[55]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总员工人数约220人,本年度总员工成本约1940万港元[44] - 公司2025年香港利得税本年度计提61.7万港元,以前年度多计45.2万港元;澳门本年度计提557.7万港元[28] - 公司2025年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减值后为1.59156亿港元,2024年为2007.7万港元[29] - 公司2025年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为5651.4万港元,2024年为1746.7万港元[30] - 公司于2025年6月向控股股东兼董事朱铭泉先生提取2.2亿港元贷款,年利率为香港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加1.25%[31] - 2025年投资物业公允值变动约为5380万港元,2024年为6010万港元[3] - 2025年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约为2620万港元,2024年为2550万港元[3] - 2025年使用权资产减值约为890万港元,2024年为零[3] - 2025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9.84372亿港元,2024年为10.50248亿港元[7] - 2025年流动资产总额为7.12354亿港元,2024年为4.17291亿港元[7] - 2025年流动负债总额为10.44633亿港元,2024年为2.85432亿港元[7] - 2025年资产净值为3.49482亿港元,2024年为4.83951亿港元[7] - 资产净值从2024年3月31日约4.84亿港元减少约1.345亿港元至2025年3月31日约3.495亿港元[40] - 流动资产从2024年约4.173亿港元增至2025年约7.124亿港元,流动负债从2024年约2854万港元增至2025年约1.0446亿港元[41][42] - 资本借贷比率从2024年的39.0%增至2025年3月31日的51.8%[42] - 存货周转从2024年3月31日的117.1天增至2025年的124.7天,应收款周转从2024年的35.1天降至2025年的33.4天[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