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尝高美集团(08371) - 2025 - 年度财报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 - 2025年公司收益分别为379,023千港元、568,056千港元、747,517千港元、1,023,946千港元、1,219,605千港元[6] - 2021 - 2025年公司除税前溢利分别为24,758千港元、27,339千港元、76,076千港元、108,303千港元、111,158千港元[6] - 2021 - 2025年公司年度溢利分别为24,232千港元、22,088千港元、69,521千港元、90,650千港元、93,163千港元[6] - 2025财年,公司收益约12.19605亿港元,较2024财年增长19.1%[21] - 2025财年纯利约为93,163,000港元,增加约2,513,000港元或2.8%;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95,533,000港元,增加约5,075,000港元或5.6%[27] - 2025财年所使用原材料及耗材为334,043,000港元,占收益27.4%,较2024财年增加21.1%[24] - 2025财年员工成本为373,267,000港元,占收益30.6%,较2024财年增加21.7%[24][25] - 2025财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54,147,000港元,占收益4.4%,较2024财年增加22.8%[24][25] - 2025财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65,305,000港元,占收益13.6%,较2024财年增加18.1%[24][25] - 2025财年其他开支约为60,692,000港元,占收益约5.0%,较2024财年增加19.4%[26] - 2025年3月31日,公司可分配予股东的储备为87,062,000港元,2024年为57,636,000港元[5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5年3月31日,东南亚式、日式、中式、西式、其他料理收益分别为1.04561亿、6.0674亿、4.59296亿、0.48119亿、88.9万港元,占比8.6%、49.7%、37.7%、3.9%、0.1%[23] - 2025财年营运中餐厅数目为67间,2024财年为57间[188] - 2025财年营运总日数为21,779日,2024财年为17,753日[188] 各地区表现 无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核心商圈租金高,食材与人力成本攀升,消费力下降[8] - 公司对现有架构以及营运策略进行改革,优化品牌形象和成本效益[8] - 公司将深化品牌多元化策略,探索新市场机遇,进行数字化转型[11] - 鉴于全球经济下行,公司预期业务受影响,但会继续提高食品质量和服务[34]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会员人数已突破19万[9] - 2025财年公司开设十二间新餐厅[14] - 2024年4月,位于太古康怡广场的乐拉面停止营运[15] - 2024年3月31日至2025年3月31日,餐厅总数从55家增至66家,报告日期达到69家[15][16] - 2025财年,旗下餐厅接待顾客5230386人次,较2024财年增加1093935人次,增幅26.4%[20] - 2025财年人均消费由2024财年的247.5港元降至233.2港元[20] - 2024年10月,公司以5400万日元(约279.5万港元)收购“多贺野”及“Takano”日本商标[18] - 2024年12月,公司以900万元人民币(约953.5万港元)收购中国附属公司余下40%权益[18] - 2025年第二季度,米泰、金龍及悅見预计开业;第三季度,広小路居酒屋、前田烧肉谷、牛氣预计开业[16] - 2025年5月,荃湾广场的米泰开始营业;6月,东荟城的金龍及悅見开始营业[17] - 2025年3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90,900,000港元,主要以港元计值,集团无银行借贷[28] - 2025年3月31日集团处于净现金状况,无重大或然负债,尚未偿还资本承担约为4,936,000港元[29][30][31] - 董事会建议2025年向股东派付末期现金股息每股0.080港元,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派息率为56%[32][33] - 余孟滔于2017年4月加入集团,2022年8月1日任执行董事,2023年7月1日调任非执行董事,有超32年会计等领域经验[42] - 陈婉婷于2018年1月17日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逾18年法律及合规经验[43][44] - 曾少春于2018年1月17日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993年6月起任非官守太平绅士[45][46] - 王展望于2018年1月17日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超20年相关资历[47] - 郑展荣于2023年加入集团任首席财务官,有逾17年相关经验[48] - 罗家其于2021年6月加入集团任集团行政总厨,有逾30年烹饪经验[49] - 陈嘉诚于2014年9月加入公司负责新业务发展,2010年12月完成调酒师课程[50] - 翟海珊于2018年3月加入集团任人力资源主管,2011年获香港财务会计协会证书[51] - 刘淑君于2020年7月加入集团任营销与传播主管,有逾20年酒店行业经验[52] - 公司建议从储备项下保留溢利中派付末期现金股息每股0.080港元,已派付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每股0.060港元、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074港元及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每股0.055港元[58] - 集团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业绩与事务状况载于年报第64至128页综合财务报表[58] - 集团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五财政年度各年的业绩与资产及负债摘要载于年报第3页[60] - 2025年3月31日,黄先生和陈女士在股份中的权益总额均为260,302,000股,占股权概约百分比均为68.59%[72] - 2025年3月31日,余孟滔先生权益总额为1,026,000股,占股权概约百分比为0.27%;曾少春先生权益总额为20,000股,占股权概约百分比为0.01%[72] - IKEAB Limited由黄先生及陈女士分别拥有70%及30%权益[73][80] - 2025年3月31日,锦华企业有限公司由黄先生及陈女士分别拥有50%及50%权益,二人被视为于锦华所持有的9,984,000股股份中拥有权益[73][80] - 除已披露情况外,2025年3月31日,无董事及公司最高行政人员在相关股份及债权证中有须知会公司及联交所的权益或淡仓[75] - 除购股期权计划外,公司及其相关公司年内未成为使董事获利益安排的订约方,无董事等拥有认购公司证券权利或行使该权利[77]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未获悉主要股东在股份或相关股份中持有淡仓[79] - 黄先生为陈女士的配偶[72][80] - 购股计划自2018年1月17日起生效,为期10年[82] - 购股权行使期限不得超授出日期后10年,未经股东批准,可授购股权涉及股份总数不超上市日已发行股份10% [83] - 12个月内,向雇员授购股权行使致已发行及可发行股份总数超1%,不得再授[83] - 向董事等授购股权需独立非执行董事批准,向主要股东等授购股权致已发行及将发行证券占比超0.1%且总值超500万港元,需股东批准[84] - 购股权需支付每份1港元,在要约函期限内接纳[85] - 2025年3月31日,计划授权可供授购股权2985万份,2024年4月1日为3339万份[86] - 报告日期,根据购股计划可授3758.2万股,占已发行股本约9.9% [87]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有912.6万份未行使购股权,占已发行股本约2.4% [87] - 2018年购股行使价0.92港元,行使期从2019 - 2028年不等[87] - 2019年购股行使价0.85港元,行使期从2020 - 2029年不等[8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总计授出3,540,000份购股权,未行使购股权涉及股份数目从6,390,000增至9,126,000[88] - 2025年3月31日后至报告日期,合共1,394,000份购股权获行使[89] - 已授出购股权公平值约为665,000港元,每份0.19港元,按假设使用二项模式计算,行使价1.58港元,授出生效日期股价1.42港元,预期波幅30.53%,无风险利率3.75%,合约期限10年,预期股息收益率9.44%[9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购股公平值约79,000港元已在公司账目摊销[9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无须披露的关连交易[9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各控股股东遵守不竞争承诺,独立非执行董事确认无违反情况[9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无尚未偿还借贷[9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慈善及其他捐款金额为118,000港元[98] - 本集团五大顾客应占收益百分比少于30%,五大供货商合共占年内经营成本约27%,最大供货商采购额占年内经营成本约12%[100] - 2025年3月31日,集团共有1,646名雇员,其中1,484名位于香港[103]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载守则条文[111] - 年报日期董事会由6名成员组成,包括2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13] - 黄毅山先生及陈慧珍女士任期自2024年1月17日起计为期三年,余孟滔先生任期自2022年8月1日起计为期三年,各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自2024年1月17日起计为期三年[115] - 至少三分之一的董事须于各届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各董事至少每三年须轮值退任一次[116] - 年内董事会遵守GEM上市规则有关委任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规定[116] - 董事会每年至少举行四次定期会议[11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批准多项职权范围及股东通讯政策[119] - 董事于年内接受企业管治等培训以遵守持续专业发展要求[12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共举行四次董事会会议[125] - 全体董事在四次董事会会议中出席次数与合资格出席次数均为4/4[12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集团共有员工1646人,女性员工约占52.5%,25.7%的高级管理职位由女性担任[135] - 公司按不低于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50%的比率派付年度股息[13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共举行两次会议,各董事出席率均为100%[141] - 公司主席为黄毅山先生,行政总裁为陈慧珍女士,二者职务分开[127] - 公司设有清晰界定责任及权限的组织架构以协助董事履行职责[129] - 董事会将集团日常营运授权给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保留关键事项批准权[130] - 提名委员会按性别、年龄、专业经验及种族考虑可计量目标实行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132] - 公司制定正式、成熟并透明的董事甄选、委任及重新委任程序和有序继任计划[136] - 公司成立薪酬、审核、提名及合规委员会并订明职权范围[138] - 薪酬委员会责任包括检讨及考虑公司有关董事及高级管理的薪酬政策等[14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高级管理人员(不包括全体执行董事)中薪酬在1,000,001港元至1,500,000港元的有3人,年内授予3,540,000份购股权[142] - 审核委员会于2017年12月成立,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共举行两次会议,各董事出席率均为100%,2025年6月24日与外聘核数师检讨综合财务报表[143][146] - 提名委员会于2017年12月成立,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共举行一次会议,各董事出席率均为100%,2025年6月24日提名王展望先生及黄毅山先生供重选[147][149][150] - 合规委员会于2017年12月成立,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共举行一次会议,各董事出席率均为100%[152][154] - 审核委员会每年至少开会四次,检讨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成效并向董事会汇报,董事会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相关检讨[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