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雅各臣科研制药(02633) - 2025 - 年度财报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收益为1,576,897千港元,较上一年度增长7.4%[1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毛利为692,939千港元,较上一年度增长11.7%,毛利率为43.9%[1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300,833千港元,较上一年度增长12.7%,利润率为19.1%[1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经调整EBITDA为572,765千港元,较上一年度增长26.4%,经调整EBITDA率为36.3%[13] - 2025财年收益稳定增长7.4%至1,576.9百万港元,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年度溢利大幅激增43.1%至300.8百万港元[20] - 2025财年集团总收益较去年增长7.4%,达15.769亿港元[49] - 2025财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年内溢利增加43.1%,至3.008亿港元[49] - 2025财年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较去年增加12.7%,至3.008亿港元[50] - 2025财年经调整EBITDA高达5.728亿港元[50] - 2024财年公司收益为14.678亿港元,2025财年为15.769亿港元[81] - 报告期内公司收益按年增长10910万港元或7.4%[82] - 经营溢利增加8150万港元或24.5%至4.146亿港元[92] - 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增加3380万港元或12.7%至3.008亿港元[9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增加3670万港元或4.3%,材料成本、员工成本和其他生产成本分别增加1390万港元或3.8%、1890万港元或6.8%、390万港元或2.0%[87][88] - 报告期内公司员工成本总额为4.731亿港元,2024年同期为4.521亿港元[7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有219款产品处于不同开发阶段[21] - 本年度新增20种高影响力专科药物,扩大产品组合[23] - Arsenol疗法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存活率为97%,分子学缓解达100%,2026年启动全球第三期临床试验,目标2028年获上市许可[23] - 2025年2月20日启动Axicabtagene Ciloleucel (Yikaida) CAR - T疗法的供应链及患者支持服务[23] - 医臣藥易通目前服务逾800家私营诊所,且数目持续增长[24] - 2025年2月收购大埔创新园制药设施,拟扩建至逾70,000平方英尺,2026年底启动试产阶段[25] - 公司在香港经营9间药剂制品持牌生产设施[40] - 公司为香港非专利药制造商中按过往数年注册新药品种数量计领先的药物研发公司[42] - 公司拥有完善的销售及分销网络与广泛的市场覆盖,积极拓展亚太区战略选定市场的区域性布局[43] - 公司具备强健的物流基础设施及专业化能力,是医药业内的全面物流服务供应商[44] - 无菌制造业务中,眼药水产量按年上升23.3%至约45,600公升,固体剂型全年生产约32亿粒药片及胶囊,半固体剂型产量增至约330.2公吨,口服液体制剂产量提升至约250万公升[59] - 报告期内订立20种高效专科药物独家引进授权协议,涵盖多个治疗领域[61] - Arsenol口服砒霜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总生存率达97%,分子缓解率达100%,已获美国FDA的IND许可,预计2028年上半年获美国市场授权[63] - 2025年2月20日启动香港首例Axicabtagene Ciloleucel(“Yikaida”)疗程,3月20日进行首位患者回输输注[65] - 集团旗下物流部门成为全港首批获先进治疗产品(ATP)物流处理牌照的运营商之一[65] - 加强与复星医药合作,将Yikaida引入香港及澳门市场[67] - Yikaida获美国、欧盟及日本等主要市场监管批准,是唯一同时获美国FDA及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作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二线治疗的CAR - T疗法[68] - 集团物流业务成为全港仅有的两家获授权处理CAR - T疗法的运营商之一[68] - 医臣药易通平台约75%的访问通过移动应用程式进行,约80%的订单通过网页介面完成[71] - 医臣药易通平台目前服务逾800家诊所[76] - 2025年2月公司购入大埔创新园占地超70,000平方英尺的制药设施,2026年底首条生产线试生产,2028年底全面营运[77] 各地区表现 - 2025财年香港、中国内地、澳门和其他地区收益分别为3.46亿港元(2%)、151.46亿港元(96%)、2.76亿港元(2%)和10万港元(0%),2024财年分别为3.34亿港元(2%)、142.14亿港元(97%)、1.29亿港元(1%)和10万港元(0%)[84] - 香港市场收益按年增长9320万港元或6.6%,澳门收益飙升1470万港元或114.0%,中国内地收益增长120万港元或3.6%[8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通过“五恒发展”框架推进可持续发展工作,获“积金好雇主”及“环保杰出伙伴奖”[48] - 2024年第三季度香港本地生产总值按年增长1.8%,按季下降1.1%[73] - 2024年施政报告拓展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导计划,已惠及超58,000名患者[73] - 预计2025 - 2026年公共医疗支出将达1280亿港元[74] - 到2025年香港人口超20%为65岁以上[74]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权益回报为12.3%,较上一年度的10.3%有所提升[1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值为3,645,162千港元,较上一年度增长4.5%[1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负债总额为1,167,723千港元,较上一年度增长7.1%[1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权益总额为2,477,439千港元,较上一年度增长3.4%[13] - 净资本负债比率由2025财年末的12.2%改善至8.3%[50] - 现金储备维持稳定于5.09亿港元[50]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有1749名雇员,2024年3月31日为1723名[78] - 投资物业及物业、厂房及设备增加主要因购置3.186亿港元,部分被折旧1.252亿港元等抵销[98] - 存货增加1500万港元或4.7%[100] - 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为6.9554亿港元,截至2025年3月31日已全部动用[103][104] - 2024年2月27日,公司按每股0.60港元发行6600万股配售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3889.8万港元,截至2025年3月31日已全部动用[106][107] - 2024年3月31日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净资本负债比率由12.2%降至8.3%,主要因经营产生现金5.881亿港元[110] - 2024年3月31日及2025年3月31日,公司无银行贷款质押资产[109]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112] - 报告期内,除收购100500股李众胜堂(集团)有限公司股份的关联交易外,公司无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资公司重大收购或出售,无个别重大投资[11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守则条文,除第二部分守则条文第C.2.1条外[117] - 公司董事会现由七名董事组成,包括三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21] - 岑广业先生担任董事会主席兼公司行政总裁,董事会认为此安排对集团业务前景及管理有利[122][124] - 2025年3月31日后至年报日期,无重大事项发生[114] - 报告期内,集团主要以经营产生的现金、配售所得款项及银行借贷拨付现金需求[108] - 董事会须委任最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至少三分之一董事会成员,且其中一名须具备专业资格或会计等专业知识[126] - 2022年6月29日公司采纳董事会独立性评估机制,董事会每年将审阅其独立性[127] - 报告期内全体董事完成独立性评估,评估结果及机制执行情况和效能均令人满意[128][129] - 非执行董事(包括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三年,期满可续任[130] - 每届股东大会上,当时在任三分之一的董事须轮值退任,每名董事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130] - 岑广业、潘裕慧、杨俊文、林诚光将于2025年股东大会轮值退任,林诚光将不再寻求重选[130] - 报告期内公司组织一次行业专家对董事的培训课程,涵盖企业管治等多主题[135] - 报告期内所有董事均寻求持续专业发展,包括出席研讨会和阅读资料[137] - 董事会成立审核、薪酬、提名、执行及环境社会及管治等多个委员会[138]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杨俊文具备相关专业资格和会计知识[139] - 审核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会议,报告期内已举行两次会议[141] - 薪酬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报告期内已举行五次会议[143][144] - 提名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报告期内已举行一次会议[146][147] - 执行委员会由全体执行董事组成,报告期内已举行七次会议[148][150] - 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报告期内已举行一次会议[151][152] - 审核委员会职责包括协助董事会监督公司财务报表等多方面情况[140] - 薪酬委员会职责包括检讨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待遇等[144] - 提名委员会职责包括检讨董事会组成等[147] - 执行委员会职责为协助董事会使集团日常运营及业务更高效[149] - 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男性6名(85.71%),女性1名(14.29%);51 - 60岁1名,61 - 70岁5名,71 - 80岁1名;执行、非执行、独立非执行董事分别为3名、1名、3名;博士、硕士、学士、大专学历分别为2名、2名、2名、1名;华人7名;会计及财务、商业管理、教育、医疗实务经验的分别为2名、2名、2名、1名[157] - 报告期末集团员工性别比例:董事会女性14.29%(1名),男性85.71%(6名);高级管理层女性14.29%(1名),男性85.71%(6名);其他雇员女性42.25%(736名),男性57.75%(1,006名);全体员工女性42.14%(737名),男性57.86%(1,012名)[159] - 公司于2018年11月21日通过董事会决议案采纳董事提名政策和股息政策[161][166] - 评估及甄选董事候选人需考虑品格诚信、资历、可衡量目标、独立董事规定、潜在贡献、履职时间等标准[164] - 公司政策为派付合理稳定连贯的股息,通常一年派息两次,即中期及末期股息[166] - 董事会负责履行企业管治守则第二部分守则条文第A.2.1条的职能[167] - 报告期内董事会检讨并确认董事会多元化政策、企业管治政策及常规等的成效[160][167] - 各董事在报告期内董事会会议、董事委员会会议及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较高,如岑广业先生董事会会议6/6、执行委员会会议7/7、股东周年大会1/1[168] - 报告期内董事会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一次会议[169] - 独立非执行及非执行董事出席公司股东大会以了解股东意见[170] - 公司编制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采纳香港公认会计原则,遵守相关准则和规定[172] - 公司外聘核数师为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其申报责任载于年报第54页至第57页[174] - 公司风险管理框架由“三道防线”模式指引,董事会每年检讨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性[175][178] - 公司采用3乘3风险矩阵评估风险,按剩余风险水平评级[183] - 公司主要风险报告工作有不同报告渠道及频率,如自营运管理层至风险管理委员会等[184] - 公司内部审核外判予外聘顾问,每年进行内部审核工作[182] - 公司制定处理及发布内幕消息政策,包括举报政策和反贪污政策[187][18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已付/应付外聘核数师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核数服务酬金488万港元(2024年:624.3万港元),非核数服务酬金164.2万港元(2024年:214.5万港元)[18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应付其他外聘顾问非审核服务酬金34.8万港元(2024年:20万港元)[189] - 公司外聘顾问向审核委员会编制内部审核报告,审核委员会及董事会信纳公司有充足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186] - 股东持有公司股本中股东大会投票权十分之一(按每股股份可投一票计算)有权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大会应在呈递要求后2个月内举行,若董事会21日内未开展程序,呈递要求人士可自发召开,公司需偿付合理开支[192] - 公司通过多个沟通渠道与股东保持联系,设有股东沟通政策并定期审阅[190] - 拥有潜在内幕消息人员按指定渠道报告,指定人士评估并在适当情况上报董事会,仅少数有需要雇员可查阅内幕消息[191] - 股东可提名他人参选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