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健倍苗苗(02161) - 2025 - 年度财报
健倍苗苗健倍苗苗(HK:02161)2025-07-03 18:5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品牌药收益从190,108千港元增至272,231千港元,增长43.2%[20] - 品牌中药收益从386,122千港元增至405,448千港元,增长5.0%[20] - 健康保健品收益从72,185千港元增至104,613千港元,增长44.9%[20] - 总收益从648,415千港元增至782,292千港元,增长20.7%[20] - 毛利从338,081千港元增至413,707千港元,增长22.4%[20] - 毛利率从52.1%提升至52.9%[20]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从130,463千港元增至197,261千港元,增长51.2%[20]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率从20.1%提升至25.2%[20] - 经调整EBITDA从215,496千港元增至295,762千港元,增长37.2%[20] - 经调整EBITDA率从33.2%提升至37.8%[20] - 2025财年公司品牌医疗保健业务收益增至7.823亿港元,按年增长20.7%[42] - 2025财年公司毛利增长22.4%至4.137亿港元[42] - 2025财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综合溢利飙升51.2%至1.973亿港元[42] - 2025财年公司品牌医疗保健业务收益达7.823亿港元,按年增加20.7%[65] - 2025财年公司毛利增长至4.137亿港元,较2024财年增加22.4%[65] - 2025财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综合溢利增长51.2%至1.973亿港元[65] - 报告期内品牌药分部收益在何济公带动下录得43.2%的强劲增长[70] - 2025财年公司品牌中药分部实现5.0%的增长[73] - 集团健康保健产品分类在报告期内收益增长44.9%,主要因Oncotype DX增长、产品组合扩展及推广加强[87] - 2025财年集团总收益7.823亿港元,较2024财年增加1.339亿港元或20.7%,品牌药、品牌中药及健康保健品分部收益分别增加8210万、1940万及3240万港元,占比分别为35%、52%及13%[103][104] - 2025财年销售成本3.686亿港元,材料成本占80%,较2024财年增加5330万港元或22.2%,员工成本增加540万港元或14.0%[109][110][111] - 经营溢利由2024财年至2025财年增加7190万港元或41.3%至2.461亿港元,主要因毛利增加[114] - 报告期内,融资成本由2024财年至2025财年减少47.5%,因平均银行贷款减少[115] - 所得税由2024财年至2025财年增加,因报告期内除税前溢利较高[116] - 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由2024财年至2025财年增加6680万港元或51.2%,受经营溢利增加推动[11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核心分部(品牌药、品牌中药及健康保健品)在2025财年录得稳健增长[41] - 公司品牌药分部在标志性产品何济公带动下实现强劲收益增长[44] - 公司品牌中药分部在保济丸及飞鹰活络油带动下在2025财年录得温和增长[45] - 健康保健品分部在安可待乳癌肿瘤基因表现检测带动下稳定增长[47] - 2025财年集团浓缩中药颗粒业务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略有回落,但表现仍具韧性[85] - Oncotype DX在报告期内持续稳定增长,受香港及澳门医院和医疗保健专业人士认可,尤其在公营界别[88] 各地区表现 - 按地区划分,2025财年香港为主要收益来源,占总收益72%,较2024财年增加9920万港元,中国内地和澳门收益分别增加1860万和1270万港元[106][10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未来聚焦扩大跨境电子商务渠道、深化大湾区市场渗透、加强产品组合、利用品牌管理实力打造核心品牌四大战略重点[48] - 公司迈向二零二六财年将强化品牌管理能力、提高品牌价值、扩大产品组合、拓展地区覆盖范围[49] - 公司定位把握长期增长,品牌中医药业务将受益于公众信任提升等因素[97] - 公司扩展跨境电子商务市场布局,调整产品组合以满足消费者需求[97] - 公司将开展天喜堂天喜丸全面市场推广计划,预计创造协同效应[98] - 公司将推出专为中医师及诊所打造的升级电子商务平台[94]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收购天喜堂药厂有限公司,丰富品牌中药产品组合并释放协同效应[32] - 跨境电商业务发展稳健,2024年双11活动期间何济公止痛退热散跻身海外药品畅销榜前十[33] - 2025财年香港零售业面临阻力,整体销售额及网上销售额下滑[40] - 何济公在2024年HKMA - ViuTV - Now TV奖项中荣获“市场策划奖”卓越奖及“杰出电视广告奖”[44] - 保济丸获“二零二四年香港名牌十年成就奖”,飞鹰活络油品牌知名度激增三倍[46] - 何济公止痛退热散在二零二四年双十一销售活动中跻身海外十大药物之列[48] - 公司拓展至医疗器械等新品类,加强B2B及B2C销售网络[48] - 公司通过十灵油及镇痛霸祛风活络油等品牌在大湾区拓展传统中药市场商机[48] - 公司产品分为消费者医疗保健品及品牌中药两个类别[55] - 公司拥有保济丸、何济公等自主品牌和OncotypeDX等第三方品牌[56] - 公司是香港少数获GMP认证的品牌中药制造商之一[58] - 2024年香港零售销售总额价值按年下跌7.3%,零售销量下跌9.0%,线上零售额价值下跌2.6%[63] - 何济公冠名赞助《繁花》和《中年好声音3》提升知名度[70][72] - 何济公获香港管理专业协会等颁发的“杰出市场策划奖”卓越奖及“杰出电视广告奖”[72] - 保濟丸通过多元市场推广提升品牌价值,参加第58届香港工展会并获“2024年香港名牌十年成就奖”[76][79] - 飞鹰活络油“飞鹰至系真王道”宣传计划将品牌知名度提升三倍,品牌认知度升至药油品牌第二位[82][84] - 公司在天猫国际为济公、保济丸、浓缩中药颗粒及雅各臣药业设立海外旗舰店,提高品牌认知度和消费者联系[89] - 公司业务在跨境电商平台不断扩展,深入布局香港及大湾区传统中药市场[90] - 保济丸发布由王菀之担任品牌大使的电视广告,赞助《合体─王菀之演唱会2025》等活动[76] - 飞鹰活络油推出由林峰、胡子彤、黄正宜主演的全新电视广告,尖沙咀天星码头巨型广告板引发热议[81] - 公司为把握浓缩中药颗粒市场机遇,扩大产品组合,筹备升级电子商务平台[86] - 2025年下半年公司将推出新的B2B销售网络并探索新产品类别及渠道[92] - 2025年2月21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订立协议收购天喜堂90%已发行股本,总代价1.71亿港元,4月3日完成交易[98] - 全球利率偏高、中美贸易紧张及内地游客旅游模式改变影响公司2025财年表现[96]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有279名雇员,与2024年持平,报告期内雇员成本总额为9950万港元,上一期间为9280万港元[100] - 公司绝大多数董事及高级管理团队拥有约25年的相关行业经验[60] - 公司已在香港建立销售及分销网络,覆盖中国、澳门、台湾及多个地区[59] - 公司董事会现由八名董事组成,包括四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40] - 岑广业先生及严振亮先生自2025年6月12日起调任为执行董事[141] - 报告期内董事会遵守上市规则有关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的规定[145] - 公司于报告期内设立董事会独立性评估机制,每年检讨并提交评估报告[146] - 报告期内全体董事完成独立性评估,评估结果令人满意[147] - 非执行董事任期三年,届满可续任,每届股东大会三分之一董事轮值退任,至少每三年一次[149] - 岑广业、严振亮、陈锦钊将于2025年股东大会退任并参选连任[150] - 报告期内公司组织一次董事均出席的培训,主题涵盖企业管治守则等[153]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每年至少开两次会,报告期内已开两次[157][159] - 审核委员会履行多项工作,包括审阅财务报告、外聘核数师报告等[160] - 薪酬委员会由四名成员组成,包括三名独董和一名执行董事[161] - 薪酬委员会主要职能是审阅董事及高管薪酬待遇、政策及结构并提建议[162] - 董事会成立审核、薪酬、提名、执行四个委员会并明确职权范围[156] - 新获委任董事接受就任简介,公司鼓励董事参加培训,费用公司支付[153] - 所有董事报告期内寻求持续专业发展,记录由公司保管[154][155] - 薪酬委员会在报告期内举行两次会议,审查全体董事薪酬等[16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零至100万港元酬金等级董事及高级管理层有9人,100.0001万至200万港元有1人,300.0001万至400万港元有1人,800.0001万至900万港元有1人[164] - 提名委员会现由5名成员组成,报告期内举行一次会议[165][166] - 执行委员会于2025年6月12日成立,现由2名执行董事组成[167] - 公司于2021年1月18日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报告期内可量化目标全部达成[169][171] - 董事会多元化政策可量化目标包括至少1名女性成员、至少三分之一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等[173] - 报告期末,董事会女性比例为12.5%(1人),高级管理层女性比例为75%(3人),其他雇员女性比例为62.92%(168人),全体雇员女性比例为61.65%(172人)[174] - 公司于2021年1月18日采纳董事提名政策,明确董事甄选及推荐标准和提名程序[176][178][179] - 公司于2021年1月18日采纳股息政策,以派付合理稳定连贯股息与股东分享利润[181] - 报告期内,董事会检讨公司企业管治政策及常规等情况[182] - 报告期内董事会举行六次会议,公司常规为每年至少召开四次定期董事会会议[184] - 岑广业等多位董事在报告期内董事会会议出席次数/会议次数为6/6[185] - 公司编制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遵守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准则及香港公司条例规定[186] - 公司外聘核数师为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其申报责任载于年报第82页至第85页[188] - 集团风险管理框架由“三道防线”模式指引,包括风险拥有人、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内部审核[189][190] - 集团采用3乘3风险矩阵(热力图)评估风险,按剩余风险水平评级[197] - 集团主要风险报告工作有自下而上报告渠道,从风险拥有人到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再到审核委员会及董事会[198] - 董事会检讨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业务营运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认为其有效及充分[198] - 已识别来自营运附属公司的重大风险等报告频率为每半年,风险管理政策更新为每年[199] - 公司外部顾问编制致审核委员会的内部审核报告[200] - 2025年3月31日,物业、厂房及设备价值减少,折旧2850万港元,添置2440万港元;无形资产减少,摊销2380万港元[120][121] - 2025年3月31日,存货水平减少930万港元,因2025财年最后一季度销售额高于2024年同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96.8%以港元计值,2024年为93.1%[122][123] - 银行贷款从2024年3月31日的1.15亿港元增加至2025年3月31日的1.498亿港元[124] - 2025年3月31日,作为银行贷款抵押品的资产账面价值为0港元(2024年:7130万港元)[127] - 2024年及2025年3月31日,集团净资本负债比率为零[127] - 2025年3月31日后完成收购天喜堂药厂有限公司90%已发行股本[13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出售李遛胜堂(集团)有限公司100,500股股份[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