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永顺控股香港(06812) - 2025 - 年度财报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5财年收益4.786亿港元,较2024财年的4.707亿港元增长1.7%[13] - 2025财年毛利4270万港元,较2024财年的6660万港元下降35.9%[13] - 2025财年年内亏损1090万港元,较2024财年的溢利1090万港元下降200.2%[13] - 2025财年毛利率8.9%,2024财年为14.1%[13] - 2025财年纯利率 -2.3%,2024财年为2.3%[13] - 2025财年股本回报率 -5.5%,2024财年为5.2%[13] - 2025财年总资回报率 -3.9%,2024财年为3.9%[13] - 2025财年总收益约478.6百万港元,较2024财年的约470.7百万港元略增1.7%[32][35] - 2025财年和2024财年服务成本分别约436.0百万港元和404.1百万港元,占相应年度收益的约91.1%和85.9%[40][43] - 2025财年毛利约42.7百万港元,较2024财年的约66.6百万港元减少;整体毛利率从2024财年的约14.1%降至2025财年的约8.9%[41][44] - 2025财年环境卫生服务毛利约42.1百万港元,较2024财年减少约36.0%;航空餐饮支援服务毛利约0.6百万港元[45][46] - 2025财年一般经营开支约55.5百万港元,较2024财年的约56.4百万港元减少约1.6%或约0.9百万港元[47][54] - 2025财年和2024财年融资成本均约为0.1百万港元[48][55] - 2025财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及全面收益总额约8.4百万港元,占总收益约 - 1.8%;2024财年为溢利约9.9百万港元,占总收益2.3%[49][56] - 2025财年资本开支约2.2百万港元,2024财年为31.1百万港元[50][5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员工成本及相关开支总额约为3.242亿港元,较上一年度增加约11.1%或约3240万港元[60][6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5财年环卫服务投标成功率15.2%、续约率62.5%,低于2024财年的22.7%和85.9%[25][27] - 2025财年环卫服务新合约价值增加超35%,3月31日在手合约价值约6.836亿港元[25][27] - 2025财年环卫服务盈利能力受市场定价、成本和劳工短缺影响[26][28] - 公司利用输入外劳解决环卫服务劳工短缺,短期对成本影响不大[26][28] - 航空餐饮支持服务2024财年恢复,2025财年表现稳定,暂无重大新机会[30] - 2025财年环境卫生服务收益约472.0百万港元,占比98.6%;航空餐饮支援服务收益约6.6百万港元,占比1.4%[37][39][42] 各地区表现 - 2024年成都GDP在大陆城市中排名第7,当地房价连续6个月上涨[19][20][21][2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5财年公司受宏观经济、劳工短缺和成本上升影响,业务面临压力[15][17] - 公司将加强在香港公共和社会服务领域的业务,准备成都项目[29] - 公司最新业务策略有望为持份者带来成果[23] - 公司通过收购结合环境卫生服务专长与深圳历思联行大湾区物业服务,扩大地理覆盖范围,实现收入多元化和股东回报最大化[80][84]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收购历思联行设施管理服务有限公司37.5%权益,开拓内地物业管理市场[19][21] - 公司与成都传媒集团全资附属公司合作,参与成都产业园项目,预计2025年Q3部分竣工[19][2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约199.9百万港元,流动负债约67.8百万港元,流动比率约2.9倍;资本负债比率为0.005倍[51][53][5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集团租赁土地及楼宇账面价值约2220万港元(2024年3月31日:约2320万港元),已抵押以获取银行融资及贷款[69][7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集团有关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的已订约但未拨备的资本承担为20万港元(2024年3月31日:10万港元)[70][74] - 2024年6月7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Perma Growth有条件同意以1837.5万元人民币(约1980.9万港元)收购Lask JV 37.5%股权,收购于2024年11月14日完成[71][7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对Lask JV的投资成本为1837.5万元人民币(约2004.7万港元),账面价值和公平值均为2122.5万港元,占公司总资产的7.6%[7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对Lask JV投资的未变现收益为14.9万港元,未收取股息[78] - Lask JV持有深圳历思联行90%股权,深圳历思联行及其附属公司主要从事物业管理、清洁、安保和园艺服务[7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计划[82][85] - 报告期后至年报日期无重大事项[83][86] - 公司采用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C1第二部企业管治守则作为自身企业管治守则,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除C.2.1条外基本遵守[87][88][91] - 公司采用上市规则附录C3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董事均遵守[89][92] - 报告日期董事会由7名成员组成,包括4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4][98]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遵守上市规则,至少有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至少三分之一,且至少1人有专业资格和财务专长[96][99] - 公司与独立非执行董事续约,任期从2024年3月16日起2年[101][104] - 公司未任命首席执行官,由全体执行董事共同履行职责,董事会将适时审查[103] - 董事会于2017年3月13日通过董事会多元化政策[104] - 截至年报日期,公司尚未委任行政总裁,其角色及职能由全体执行董事共同履行[105] - 2017年3月13日公司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106] - 截至年报日期,董事会由七名董事组成,其中两名女性,员工男女性别比例约为26:74[108][11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认为董事会组成符合多元化政策目标[109][110] - 董事会须至少每年审查其架构、规模、组成及多元化政策[114] - 董事会计划每年至少召开四次会议,例会提前至少14日通知[117] - 其他会议议程及文件至少提前3日寄发董事[11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召开6次会议并通过书面决议案[120][12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举行2次股东大会[121][124] - 2017年2月21日公司设立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2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3次会议,审核集团综合财务报表,认为其符合适用准则和规定并已充分披露[128][129][132][136] - 审核委员会职责包括审核报告账目、考虑特殊项目、检讨财务申报等系统及执行企业管治职能[126][127][129] - 公司于2017年2月21日成立薪酬委员会,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一名执行董事组成,袁靖波任主席[133][13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3次会议,讨论检讨薪酬政策架构并就薪酬调整和花红计划提建议[139][142][144] - 薪酬委员会职责是就董事及高管薪酬政策和架构提建议并设定程序[134][137] - 公司于2017年2月21日成立提名委员会,由一名执行董事和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吴醒梅任主席[139][143] - 提名委员会职责是就董事委任和继任计划向董事会提建议,评估董事会组成考虑多元化政策[140][143] - 审核委员会检讨中期及年度财报等并就续聘核数师提建议,讨论确认财务系统有效性并提建议[138] - 审核委员会检讨董事和高管培训发展及公司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情况[13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检讨董事会架构等并评估独立董事独立性[149][150] - 吴醒梅等董事在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6/6或5/6[152] - 袁靖波等董事在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率为3/3[152] - 吴醒梅等董事在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率为1/1[152] - 施丹妮等董事在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率为3/3[152] - 全体董事在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股东大会出席率为2/2[15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所有董事均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并提供培训记录[154][15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6名高级管理层薪酬在1港元至100万港元[15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1名高级管理层薪酬在100.0001万至150万港元[158] - 公司于2017年3月13日采用股东通讯政策[159] - 公司于2017年3月13日采纳股东通讯政策,截至2025年3月31日该政策有效执行[161][169] - 公司鼓励股东参与股东大会,如不能出席可委派代表投票,董事会成员等会出席回答问题[164][168] - 股东可要求召开特别大会,若董事会21天内未召开,股东可自行召开,公司需偿付合理开支[167][170] - 除召开特别大会程序外,无条文准予股东在股东大会提新决议案,书面要求需说明目的并递至指定地点[171][174] - 股东可通过邮寄或电邮经公司秘书向董事会发送查询[172][175] - 公司修订重列的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于2022年8月2日通过,截至2025年3月31日无变动[173][176] - 董事会负责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至少每年检讨其有效性,范围涵盖财务、经营及合规监控[177][179] - 董事会将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职责授予审核委员会,管理层确认截至2025年3月31日系统有效[178][180] - 公司认为完善风险管理对业务长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18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各部门识别主要风险事件并评估其可能性和潜在影响,提交解决方案和缓解措施至审核委员会[185] - 公司实施与COSO 2013框架相容的内部控制系统,涵盖控制环境、风险评估等五要素[186] - 识别、评估和管理重大风险的程序包括识别风险归属、分析风险可能性和影响、考虑风险应对等[189] - 董事会在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审查集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190] - 公司委托SHINEWING进行内部审计,审查涵盖财务、运营和合规控制[190] - SHINEWING审查后针对发现的缺陷提出纠正措施和改进计划,结果提交审核委员会[191] - 审核委员会与SHINEWING开会审查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的结果及纠正措施[191] - 基于审查结果,未发现重大缺陷,管理层认为系统未变且各方面适当有效[191] - 董事会认为集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充足有效,公司遵守相关守则规定[191] - 董事会认为设计、实施和监控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的资源充足[191] - 董事会于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内审阅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性,未发现重大缺陷[193] - 公司无内部审计职能,委任信永方略担任内部审计职能并进行年度分析和独立评核[193] - 集团采纳并实施内幕消息政策及程序,采取多项措施防止违反披露规定[195][196] - 董事会认为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充足有效,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相关条文[193] - 公司认为用于设计、实施及监察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的资源足够[193] - 公司聘请外部专业公司秘书服务提供商Uni - 1提供合规和全套公司秘书服务[198] - Uni - 1代表谢锦辉自2022年10月1日起被任命为公司秘书[19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谢锦辉按上市规则进行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99] - 公司为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潜在法律诉讼安排适当保险[200] - 董事会认为委任外部独立专业人士对集团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进行独立审查更具成本效益,且至少每年审查设立内部审计部门的必要性[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