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红包(08316) - 2025 - 年度财报
中国红包中国红包(HK:08316)2025-07-07 16:4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收益约8090万港元,较2024年的约9760万港元减少约1670万港元或17.1%[19] - 2025年销售成本约5780万港元,较2024年的约7660万港元减少约1880万港元或24.5%[20] - 2025年毛利约2300万港元,毛利率约28.5%;2024年毛利约2100万港元,毛利率约21.5%[21] - 2025年其他收入及收益约10万港元,较2024年的约1720万港元大幅减少约1700万港元[22] - 2025年金融资产等减值亏损约390万港元,较2024年的约1140万港元减少[23] - 2025年行政开支约2740万港元,较2024年的约3220万港元减少约480万港元或14.9%[25] - 2025年融资成本约120万港元,较2024年的约200万港元减少约80万港元或39.0%[26] - 2025年除所得税前亏损约940万港元,2024年约750万港元[27] - 2025年流动比率约0.78倍,2024年约0.33倍[31] - 2025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约3680万港元,2024年约120万港元[32] - 2025年3月31日集团雇员59名,2024年为76名;2025年雇员薪酬总额约1470万港元,2024年约2780万港元[5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基础及其他建筑工程业务收益约4620万港元,2024年约为5960万港元[11][17]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互联网服务分部收益约3470万港元,2024年约为3800万港元[11]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互联网服务分部毛利约1900万港元,2024年约为1610万港元[11] - 公司推出一站式电商平台,并于2023年底对商户端“随叫随到”进行技术革新及升级[11] - 公司基础及其他建筑工程分部客户主要为私营及公营部门建筑项目的总承建商及分包商,互联网服务业务向多元化中国客户提供一站式线上线下销售服务[61] 各地区表现 - 公司在香港从事基础工程及其他建筑工程业务逾10年[11][17] - 香港建造业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面临各种挑战,市场竞争激烈,建筑工程毛利不稳且有不确定性[11][17] - 集团在香港运营主要收支以港元计,在中国运营主要收支以人民币计,面临外汇风险,暂无外币对冲政策[5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董事认为建筑行业市况将改善,公司准备好与竞争对手竞争[12][17] - 董事有信心受中国O2O商务成长及平台升级支持,互联网服务分部表现将改善[12]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核数师为中正天恒会计师有限公司[7] - 公司股份代号为8316[8] - 上市后已发行股本从8亿股增至9.53376亿股,2024年4月1日及2025年3月31日已发行股本分别约为870万港元和950万港元[38][40] - 2023年7月17日起,股份每手买卖单位由10000股改为2000股;公司拟在2025年7月30日股东大会上提议将法定股本从1000万港元增至3000万港元[40] - 2024年4月24日公司与认购人A订立协议,以每股0.12港元认购4166.6万股,于2024年7月31日完成,抵偿债务A 4999920港元及现金80港元[41] - 2025年1月15日公司与认购人B订立协议,以每股0.203港元认购4531万股,于2025年3月4日完成,抵偿债务B 9197930港元及现金802070港元[43]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股息,2024年也无股息[45]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资产抵押及资本承担,2024年也无[46][47][48] - 2024年9月23日公司以10000美元出售全资附属公司,2025年确认出售收益约91000港元[4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无重大投资,也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具体计划[50][5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五大客户占总收益约71.7%(2024年:72.8%),最大客户占总收益约43.0%(2024年:31.8%)[61] - 公司最大及五大供应商占截至2025年及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总销售成本不超过30%[62] - 公司分包费用分别占截至2025年及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销售成本总额约33.2%及26.7%[63] - 公司最大分包商占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总销售成本约20.4%(2024年:15.2%)[63] - 公司五大分包商占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总销售约29.1%(2024年:24.4%)[6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并无违反适用环保法例及规例对业务、财务状况或经营业绩造成重大负面影响[5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在重大方面已遵守对业务及营运有重大影响的相关法律法规[59] - 于华先生40岁,2023年2月27日任执行董事,5月17日任行政总裁,有逾9年财务及商业管理经验[69] - 邹振涛先生42岁,2022年1月28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逾18年会计及审计经验[71] - 黄志恩女士43岁,2021年1月20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有审计、会计、财务及并购经验[73] - 张嘉裕教授52岁,2023年12月11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逾30年商业及专业经验[76] - 朱美宝女士36岁,2024年9月13日任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首席财务官,有逾10年会计、财务及审核经验[78] - 公司应用GEM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原则及守则条文作为管治常规[8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第2部分适用守则条文,除偏离守则条文第D.2.5条外[80] - 各董事確認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全年遵守董事買賣本公司證券的規定交易標準[85] - 本年報日期董事會由五名董事組成,包括兩名執行董事和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86] - 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佔董事會多於三分之一成員人數[88] - 執行董事服務合約初步三年,其後自動重續三年,可提前一個月通知終止[92] - 獨立非執行董事初步任期三年,其後自動重續三年,可提前兩個月通知終止[92] - 每屆股東週年大會三分之一董事輪值退任,每名董事至少每三年輪值退任一次[94] - 于先生及鄒先生將於2025年7月30日應屆股東週年大會退任,有資格重選連任[94] - 建議重選于先生及鄒先生的獨立普通決議案將提呈股東批准[95] - 主席與行政總裁角色區分,程先生為主席,于先生為行政總裁[9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秘书朱女士接受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99] - 审核委员会于2015年7月6日成立,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举行两次会议[101][102] - 薪酬委员会于2015年7月6日成立,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举行一次会议[103] - 提名委员会于2015年7月6日成立,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举行一次会议[105][106] - 截至年报日期,全体董事通过阅读手册、资料或参加讲座参与持续专业发展[97] - 审核委员会认为集团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符合准则和规则且披露充分[10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无重大事项需审阅或批准[103] - 年报日期,董事会由五名董事组成,三名是独立非执行董事[105] - 审核委员会书面职权范围于2025年3月28日修订[10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举行五次董事会会议及一次股东大会,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一次会议[108] - 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审核委员会会议、薪酬委员会会议、提名委员会会议及股东大会的出席率均较高,如程俊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100%(5/5),审核委员会会议不适用,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率为100%(1/1),股东大会出席率为100%(1/1)[108] - 董事会于2018年12月28日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旨在维持董事成员多元化,提名委员会确保董事会至少有一名女性董事[111][113] - 董事会目前有一名女性董事,公司已在董事会层面实现性别多元化[11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共有59名雇员,其中男性37名(约62.7%),女性22名(约37.3%)[115] - 董事会于2018年12月28日采纳提名政策,旨在指导提名委员会甄选出与公司业务要求相适应的董事[117][118] - 常规董事会会议须至少发出14天通知,董事会文件最少于会议三天前送交全体董事[108] - 董事可获公司秘书意见及服务,必要时可寻求独立专业意见,费用由公司承担[108][110] - 涉及主要股东或董事潜在重大利益冲突事项,在实质董事会会议处理,有利益冲突董事不计入法定人数并放弃投票[110] - 公司日常管理、行政及营运委托给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层,重大交易需获董事会批准[110] - 提名政策概要将在企业管治报告中披露,截至时间为2025年3月31日[122] - 董事会于2018年12月28日采纳股息政策,宣派及派付股息由董事会酌情决定[125][126] - 公司委聘中正天恒会计师有限公司为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外部核数师,审核服务酬金为900千港元[127] - 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旨在管理而非消除风险,董事会负责评估和确定公司愿承担的风险[129] - 风险管理程序包括风险识别、评估、管理措施及检讨系统有效性,结果于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呈报审核委员会[13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委任外聘专业人士独立审阅及评估,相关改进工作获董事会采纳[13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未按规定设立内部审核职能,董事认为委任外聘人士更具成本效益[134] - 提名委员会每年在企业管治报告中评估及汇报董事会成员组合,推行流程监察提名政策落实情况[120] - 提名委员会定期检讨提名政策,讨论修改并向董事会建议[121] - 集团内部监控设有处理及发放内幕消息程序,业务部门主管发现潜在事件须尽快向董事报告[13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完成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制度年度检讨,董事认为该制度有效且足够,除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第D.2.5条外,集团已遵守相关条文[13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未发现对集团财务报表或整体营运有重大影响的欺诈或不当行为事件[139] - 公司已检讨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股东沟通政策的执行情况及有效性,董事会认为已与股东建立有效沟通渠道,该政策及其执行情况有效[14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无变动,公司将在2025年7月30日股东周年大会上提呈特别决议案,以批准建议修订现有章程大纲及细则[145] - 根据组织章程细则第64条,董事会可应持有公司实缴股本不少于十分之一且有权在股东大会上投票的股东呈请召开特别股东大会[148] - 公司核数师对集团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财务报表发出的申报责任声明载于第53至58页之核数师报告内[153] - 董事会呈列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董事会报告及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155] - 公司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不建议末期股息,2024年也无末期股息[159]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无可供分派予股东的储备,2024年也无[166] - 购股计划可发行8000万股股份,占年报日期已发行股本约8.39%[16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购股计划可供授出的购股期权数目为8000万份,自采纳起无购股期权授出等情况[17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最大客户占集团总营业额约43.0%,五大客户占约71.7%[17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最大供应商占销售成本总额约6.9%,五大供应商占约11.7%[17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最大分包商占销售成本总额约20.4%,五大分包商占约29.1%[173] - 年报日期董事会由2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74] - 于先生及邹先生将在公司应届股东周年大会退任董事,均符合资格并愿重选连任[175] - 购股计划自2025年7月6日起计10年期内有效,2025年3月31日余下年期约为三个月[171] - 执行董事服务合约初步为期三年,可自动续期三年,可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终止;独立非执行董事初步任期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