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益约为3520万港元,较2024年约1700万港元增加,主要因获批新维修及维护工程项目[14][1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毛利约为960万港元,较2024年约110万港元增加,主要因集团收益增加[1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730万港元,2024年亏损约为1510万港元,亏损减少主要由于收益增加[14][1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约为352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的约1700万港元增加,主要因获批新维修及维护工程项目[4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成本约为255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的约1580万港元增加61.3%,主要因员工、分包及材料成本增加[49] - 2024年财政年度,公司毛利率约为6.7%;2025年财政年度,毛利率约为27.4%,毛利及毛利率上升因收益增加[5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其他收入约为1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的约20万港元减少,主要因无杂项收入及银行利息收入减少[5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行政开支约为85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的约1250万港元减少,主要因薪金开支减少[5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融资成本约为13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的约100万港元增长,主要因其他贷款利息增长[55] - 公司亏损由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约1510万港元减少至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约730万港元,主要因收益增加[57]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约为70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的约1060万港元减少,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5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的约90万港元减少[58]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流动比率约为1.4倍,较上一年度的约1.6倍降低;资产负债比率约为21.8%,较上一年度的约1.7%上升[58] - 2025年3月31日,公司租赁负债总额约为1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的约20万港元减少;银行及其他借贷约为150万港元,上一年度无[58] - 2025年3月31日物业、厂房及设备资本开支为170千港元,使用权资产为140千港元;2024年3月31日使用权资产为330千港元[64] - 2025年3月31日集团雇员29名,2024年3月31日为44名;2025年员工成本总额约890万港元,2024年约1080万港元[71]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產生除稅前虧損約730萬港元,錄得經營現金流出約480萬港元,有銀行及其他借貸約150萬港元、貿易應付款項及其他應付款項約860萬港元以及應付股東款項約1000萬港元[15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集团是从事土木工程的分包商,有逾十四年经验,主要在香港维修道路及高速公路结构,集中于九龙及新界区,自2013年拓展至土木工程[16] - 报告期内,集团承接维修道路和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及土木工程项目[16] - 香港政府推行振兴经济及基建投资计划,但劳动力短缺致劳工成本上升,降低集团项目利润率[16] - 公司是一家于香港从事土木工程工作超13年的分包商,承接维修道路和高速公路项目及其他基础设施、土木工程项目[165] - 公司近期在新界部分地区取得专业道路维修及保养定期合约,将继续就土木工程及维修项目投标[17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未来集团将继续专注香港的维修及维护工程以及土木工程项目[19] - 集团预期运营成本高企导致利润率较低,将采取更具成本效益的建筑方法,缩短项目交付时间[19] - 尽管面临利润压力,集团对取得未来项目持乐观态度,将继续就土木工程及维修项目投标[19] - 2025年5月23日公司建议股份合并,每10股每股面值0.10港元股份合并为1股每股面值1.00港元股份[85] - 2025年5月23日公司建议削减已发行股本,每股已发行合并股份面值由1.00港元减至0.01港元[85] - 2025年5月23日公司建议按每持有2股新普通股获发5股供股股份基准,供股最多4110.6万股,筹集所得款项总额最多约2750万港元[85] 公司治理与合规 - 董事会由五名董事组成,包括两名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23] - 夏泽虹先生50岁,在道路及高速公路管理及维修业拥有超19年经验[24] - 叶柱成先生54岁,于土木工程行业拥有超26年经验[28] - 楚金哲先生35岁,在多个行业拥有逾十年管理经验[29] - 邓瑞文女士45岁,2003年6月取得香港理工大学会计文学士学位[32] - 刘玉超女士29岁,在企业融资方面拥有逾五年经验[36] - 霍惠新博士52岁,拥有多个学位,包括工程管理博士学位[36] - 夏泽虹先生于2017年10月23日获委任为董事,2018年9月21日获调任为执行董事[24] - 叶柱成先生于2017年10月23日获委任为董事,2018年9月21日获调任为执行董事[27] - 邓瑞文女士于2018年9月2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3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及直至本年報日期,董事會有3名執行董事和3名獨立非執行董事[97] - 公司已購買董事責任保險[99] - 執行董事兼主席夏澤虹先生為公司合規主任[10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主席與獨立非執行董事舉行一次會議[102] - 公司委任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佔董事會成員人數至少三分之一[104] - 各執行及非執行董事初步固定任期為自上市或委任日期起計三年[106] - 夏澤虹、葉柱成、楚金哲及劉玉超將在公司應屆股東週年大會輪值告退並願意膺選連任[10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全體董事均參與GEM上市規則及企業管治最新發展及變動培訓研討會[11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審核委員會由鄧瑞文、劉玉超及霍惠新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11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審核委員會舉行四次會議,2025年6月27日又會面一次[11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員會由執行董事夏澤虹及獨立非執行董事霍惠新、鄧瑞文組成[12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員會舉行三次會議,2025年6月27日又會面一次[120] - 審核委員會於2018年9月21日成立,職責包括檢討財務報告程序等[117] - 薪酬委員會於2018年9月21日成立,職責是就董事及高級管理層薪酬提建議[120] - 董事會已成立審核、薪酬及提名三個委員會,各有書面職權範圍[116] - 全體董事承諾參與合適培訓,公司存置董事培訓記錄[113][114] - 提名委员会于2018年9月21日成立,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及年报日期,由一名执行董事夏泽虹先生(主席)及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邓瑞文女士和霍惠新博士组成[12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于2024年6月28日举行一次会议,年度后于2025年6月27日举行会议[124] - 公司已采纳董事会提名政策,供提名委员会考虑并向股东推荐甄选或委任董事[125] - 提名委员会评估建议候选人时会考虑信誉、业务成就经验等9方面因素[126][131] - 公司已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目标是维持成员多元化平衡[130][13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及年报日期,董事会成员具备多元化专业知识,已达性别多元化[133] - 公司重视各层面性别多元化,员工团队性别比例载于年报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134] - 公司已采纳股息政策,董事会决定股息时需考虑集团财务表现等8方面因素[135][137]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遵守企業管治守則所有原則及適用守則條文[90] - 公司董事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遵守董事證券交易的交易必守準則[9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不知悉僱員有未遵守交易必守準則及書面指引的事宜[93] - 公司每年檢討風險管理及內部監控系統,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董事會認為有關系統充足有效[140] - 董事會於2022年4月採納舉報政策,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無發現對集團財務報表或整體營運有重大影響的欺詐或不當行為[144] - 董事會於2022年4月採納反貪污政策,集團定期檢討及更新該政策[145] - 公司制定披露政策,為相關人員處理機密資料等提供指引[141] - 公司制定內幕消息披露政策,載列處理及發佈內幕消息的程序及內部監控[146] - 公司制定程序處理外界查詢,通過聯交所及公司網站發佈內幕消息[147] - 公司无预定派息率,将继续审查股息政策并保留更新权利[138] - 持有公司具股东大会投票权的缴足股本不少于十分之一的股东可书面要求董事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53] - 公司须应占全体有权在要求所关乎的股东周年大会上就决议表决的股东的总表决权最少2.5%的股东,或最少50名有权表决的股东的要求发出决议通知,要求需在不迟于大会举行前6个星期或发出大会通告的时间前送抵公司[15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检讨认为股东沟通政策已妥为实施且卓有成效[160] - 公司年报、中期报告及通函印发给全体股东,公司资讯及相关资料会在公司网站发布[160] - 股东可将查询或要求邮寄至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点或电邮至talentmarketer@gmail.com,注明收件人为公司秘书[156][158]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委聘奧柏國際會計師事務所,核數及非核數服務費用(不包括墊支費)分別為75萬港元及零[151] - 公司秘書黃子玲女士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已根據GEM上市規則第5.15條進行不少於15小時的相關專業培訓[152] 其他重要内容 - 2019年2月19日原告申索金额约164.4万港元;2024年9月24日原告申索金额约253.3万港元;2025年2月18日集团针对被告未偿还付款115.210644万港元提起诉讼并胜诉[66][70] - 2024年12月10日完成配售事项,合共2740.4万股配售股份,占公司紧随配售事项完成后已发行股本约16.67%,每股配售股份0.12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310万港元[73][76] - 2024年配售事項所得款項淨額3100千港元用於一般營運資金,截至2025年3月31日已全數動用[87] - 2025年建筑废弃物总量为70.3公吨,2024年为5060.7公吨,2023年为2901.7公吨[193] - 2025年建筑废弃物中非惰性为22.7公吨,2024年为1.2公吨,2023年为215.6公吨[193] - 2025年建筑废弃物中惰性为47.6公吨,2024年为5059.5公吨,2023年为2686.1公吨[193] - 2025年建筑废弃物总密度为每平方米楼面面积0.02公吨,2024年为3.75公吨,2023年为1.11公吨[193] - 2025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81.9公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4年的71.2公吨增长15.03%,较2023年的238.2公吨下降65.61%[198] - 2025年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围1)为78.7公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4年的60.6公吨增长30.03%,较2023年的212.2公吨下降62.82%[198] - 2025年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围2)为3.2公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4年的10.6公吨下降69.81%,较2023年的23.4公吨下降86.32%[198] - 2023年其他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围3)为2.58公吨二氧化碳当量[198] - 2025年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为每平方米楼面面0.02公吨,较2024年的0.05公吨下降60%,较2023年的0.09公吨下降77.78%[198] - 2025年硫氧化物废气排放为0.5千克,较2024年的0.4千克增长25%,较2023年的1.2千克下降58.33%[198] - 2025年氮氧化物废气排放为302.8千克,较2024年的168.0千克增长80.24%,较2023年的821.6千克
广骏集团控股(08516) - 2025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