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恒生指数收报23,207点,较2024年3月31日的16,541点上升约40.3%[9] - 报告期内,集团总收益及投资收入约39,100,000港元,较上一财政年度增加约4.6%[10] - 2024 - 2025财政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2,700,000港元,减少约78.3%[1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集团投资组合价值约8,700,000港元,上一财政年度约为16,100,000港元[10] - 2024年香港新股市集资金额达875亿港元,按年大幅上升89%[13] - 2025年第一季首次公开招股集资额达17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集资额增加接近三倍[13] - 本年度集团总收益及投资收入约3910万港元,较2024年约3740万港元增加约4.6%或约170万港元[14] - 证券交易佣金及经纪费从2024年约450万港元增加约8.1%至2025年约480万港元,总交易额从约732.82亿港元增加约14.3%至约837.45亿港元[15] - 期货合约买卖佣金及经纪费从2024年约20万港元减少约8.7%至2025年约10万港元[15] - 2025年来自保证金证券账户利息收入约1820万港元,较2024年约1380万港元增加约32.1%[15] - 贷款融资业务2025年利息收入约1080万港元,2024年约1610万港元[16] - 配售及包销佣金从2024年约210万港元减少约26.3%至2025年约150万港元[19] - 2025年3月31日,上市及非上市股本证券及债务工具投资组合价值约80万港元(2024年:约750万港元)[20] - 2025年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净额约60万港元(2024年:约90万港元),收益净额减少归因于证券及期货经纪杂项收入减少[21]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贷款收回分别约为580万港元及270万港元(2024年:约20万港元及320万港元),计提减值亏损分别约为1090万港元及1920万港元(2024年:分别为390万港元及3010万港元)[22] - 应收贷款总额约660万港元(2024年:约2800万港元)被分类为第三阶段[23]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行政开支约为1740万港元(2024年:约1750万港元),减少约0.6%[24] - 2025年3月31日,银行存款、银行结余及现金约1130万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约360万港元增加约211.6%[25] - 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由2024年3月31日约1.34亿港元增加至2025年3月31日约1.42亿港元,增幅约6.0%,2025年3月31日流动比率约为3.7倍(2024年:约3.0倍)[25] - 报告期末,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为6.1%(2024年:约15.6%)[25]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总员工成本约为680万港元,2024年约为650万港元[24][30] - 2025年3月31日,集团可供分派储备约为1.57亿港元,其中股份溢价约为1.309亿港元[143] - 本年度慈善捐赠为零,2024年为5500港元[144] - 最大客户占本年度收益的11.5%,五大客户合并后占25.8%[147] - 公司不建议派付2025年度任何股息(2024年:无)[13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证券交易佣金及经纪费从2024年约450万港元增加约8.1%至2025年约480万港元,总交易额从约732.82亿港元增加约14.3%至约837.45亿港元[15] - 期货合约买卖佣金及经纪费从2024年约20万港元减少约8.7%至2025年约10万港元[15] - 2025年来自保证金证券账户利息收入约1820万港元,较2024年约1380万港元增加约32.1%[15] - 贷款融资业务2025年利息收入约1080万港元,2024年约1610万港元[16] - 2025年3月31日借款人总数29名,与2024年相同,个人客户19名(2024年18名),公司客户10名(2024年11名)[16] - 2025年收取贷款利率介乎每年7.125%至24%(2024年:每年8%至24%),应收贷款约38.2%由相关资产担保(2024年:约90.1%)[17] - 配售及包销佣金从2024年约210万港元减少约26.3%至2025年约150万港元[19] 各地区表现 无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集团业务主要以港元进行,潜在外汇风险有限[34] - 公司须遵守监管者规定的法定流动资金要求,维持备用银行信贷,董事会认为营运资金足以应付长短期财务承担[38] - 公司业务部分资产以外币计值,面临外币风险,目前无外币对冲政策,管理层监督并按需考虑对冲[39] - 美国实施互惠关税后,全球股票市场波动,关税事项将持续带来挑战,公司将拓展业务、加强平台、满足客户需求[40] 企业管治相关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呈列企业管治报告,着重阐述主要企业管治常规[42] - 董事会采取措施评估和监察企业文化,认为公司保存了恰当的企业文化[4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大部分条文,但存在偏离事项[44] - 2024年8月6日,王荣騫和宋光远退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公司多项规定未能符合[44][45] - 2024年8月9日,刘迦南获委任,提名委员会符合相关规定[46] - 2024年11月5日,林志成获委任,公司多项规定符合要求[4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董事确认遵守证券交易行为守则,未发现违规事件[4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董事会层面及全体员工层面的性别多元化比率(按女性计)分别为33.3%及37.5%[5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执行董事郭建聪、刘建汉、余莲达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为6/6,出席股东大会次数为1/1;独立非执行董事潘永存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为6/6,出席股东大会次数为1/1;王荣骞、宋光远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为2/2,出席股东大会次数为1/1;刘迦南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为3/3,出席股东大会次数为0/0;林志成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为2/2,出席股东大会次数为0/0[56] - 公司拥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至少一名拥有适当的财务管理专长[55] - 最近获委任之董事将任职直至下届股东大会为止,并于该大会上合资格膺选连任,每名董事须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55] - 董事会按季定期举行会议,除例会外还会就特别事项举行会议[52] - 董事会职责包括制定营运策略、检讨财务表现及业绩、制定业务及财务目标政策等[54] - 董事会有责任保存完备会计记录,通过中期及全年业绩公布向股东提供公司营运及财务状况资料[55] - 薪酬委员会由一名执行董事及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职权范围与企业管治守则相符[6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共举行三次会议[63] - 各独立非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服务合约,初步为期一年,期满后续期一年,可在特定情况下终止[6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三次会议,审核委员会举行四次会议[65][6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财政年度,已付/应付集团核数师法定核数服务酬金为570,000港元[69] - 截至报告日期,公司秘书余立彬接受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75] - 持有不少于公司缴足股本十分之一之股东,可要求董事会在发出书面通知二十一日内召开股东特别大会[78] - 提名委员会于2025年6月25日修订职权范围,审核委员会于2018年12月31日修订职权范围[65][66] - 截至年报日期,提名委员会包括一名执行董事及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5][66] - 2024年8月6日宋光远、王荣骞退任审核委员会成员,8月9日刘迦南获委任,11月5日林志成获委任[67] - 2024年8月6日宋光远退任提名委员会成员,8月9日刘迦南获委任[65] - 公司已采纳股息政策,董事会将考虑多因素酌情厘定宣派股息,并可随时更新、修订及/或修改政策[67] ESG相关 - 2025年范围2温室气体排放量为30,612千克二氧化碳当量(2024年:35,823千克),范围3为2,066千克二氧化碳当量(2024年:463.3千克)[91] - 2025年打印纸耗用430.4千克(2024年:46.3千克)[94] - 2025年能源消耗总量为43,732千瓦时(2024年:51,176千瓦时)[96] - 公司主要从事证券、期货及期权经纪及贸易等业务,报告涵盖香港核心业务ESG表现[80] - 公司设立由上而下的ESG组织架构,董事会负责制定ESG策略等[82] - 公司成立跨功能ESG工作小组推动可持续发展策略实施[84] - 公司将ESG策略与持份者优先顺序结合,进行结构化重要性评估[85] - 公司重要ESG议题包括雇员福利、职业健康与安全、反贪污及举报政策[86] - 公司温室气体排放来自能源及纸张消耗,业务对环境影响轻微[89][90] - 公司将可持续发展原则融入内部管理系统及日常运营实务,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电力及纸张是主要运营资源投入[98] - 公司管理层监督运营是否符合香港环境法规,包括《水污染管制条例》《废物处置条例》及《环境保护条例》[99] - 公司认为转型风险和实体风险对其造成的潜在财务影响甚微,市场上对绿色融资的需求增多及无纸化证券市场的趋势可能对公司声誉造成影响[103] - 公司员工享有带薪假期、产假、病假、公众假期及规定的休息时间,公司为合格雇员作出强制性公积金计划供款,雇员有权收取酌情花红,并获投购医疗保险及劳工保险[109] - 公司定期评估员工绩效,薪酬待遇根据员工表现、部门绩效及公司业绩每年进行年度检讨[109] - 本年度整体员工流失率为6.7%,2023年为7%,被视为健康及正常流失率[110] - 过去三年工伤个案为零,无相关损失工作日数[111] - 本年度员工接受职业及上市规则更新培训130.5小时,2024年为29.9小时,平均培训时数为8.16小时[117] - 反贪污培训将为员工进行为期四年轮训计划,目标四年内达100%培训覆盖率[117] - 本年度集团委聘约19家服务提供商及若干小型办公用品供应商,2024年为20家[120] - 集团制定工作安全政策及标准操作程序,保障员工工作环境安全[112] - 集团全体董事参与培训,巩固董事知识和技能[116] - 集团禁止聘用童工及强制劳工,本年度无严重违反相关法律和法规情况[118] - 集团制定《客户投诉政策》处理客户投诉,本年度无重大客户投诉[121] - 集团重视隐私保护,采取多项措施确保个人资料安全[122] - 集团遵守对其有重大影响的劳工、广告、标签及隐私等相关法律法规[113][124] - 2025年全职员工总数16人,离职率18.75%,2024年为15人[129] - 2025年男性员工10人,离职率30.00%;女性员工6人,离职率0.00% [129] - 2025年30岁以下员工2人,离职率0.00%;30至50岁员工9人,离职率22.22%;50岁以上员工5人,离职率20.00% [129] - 2025年董事及管理层员工9人,离职率22.22%;办公室职员7人,离职率14.29% [129] - 2025年香港地区员工16人,离职率18.75%,2024年为15人[129] - 报告期内有三名离职人员及四名新入职员工,离职率18.75%(2024年:6.7%)[129] - 2025年男性员工培训百分比89%,平均培训时数11.7;女性员工培训百分比50%,平均培训时数4.2 [130] - 2025年董事及管理层员工培训百分比100%,平均培训时数10.2;普通员工培训百分比60%,平均培训时数7.0 [130] 股份计划相关 - 2024年3月6日,公司建议采纳新股份计划取代第二项购股计划,新股份计划于2024年3月22日获采纳[162] - 根据新股份计划可能发行的股份数目上限为2.2亿股,占2025年3月31日已发行股份的10%[16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无购股股权或奖励根据新股份计划获授出、行使、注销或失效[166] - 各参与者获授购股股权或奖励导致12个月内发行及将发行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超1%时,授予需股东在股东大会单独批准[167] - 授出购股股权或奖励的要约须在21日内接纳,否则要约失效[168] - 购股股权行使期自授出日起不超十年,归属后可随时全部或部分行使[169] - 购股股权归属期不少于12个月,行使价由董事会厘定且不低于规定最高者[170] - 新股份计划自2024年3月2
昌利控股(08098) - 2025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