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弥明生活百货(08473) - 2025 - 年度财报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收入和利润(同比)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入及毛利较上年度分别下跌20.2%及21.7%[12] - 本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510万港元,较上年度大幅下跌约66.0%[12] - 公司收益从2024年约1.488亿港元降至2025年约1.187亿港元,减幅约3010万港元或约20.2%[17][20] - 公司2025年毛利约7300万港元,较2024年的9330万港元减少约21.7%;毛利率从2024年的约62.7%降至2025年的约61.5%[17][22] - 公司2025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510万港元,较2024年的1490万港元减少约66.0%[17] - 公司纯利由2024年约1490万港元减至2025年约510万港元,减幅约980万港元或约66.0%,纯利率由约10.0%降至约4.3%[2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成本和费用(同比)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成功削减销售及分销开支,以及行政及营运开支[12] - 公司销售成本从2024年约5560万港元减至2025年约4570万港元,减幅约17.7%[21] - 公司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从2024年约330万港元减至2025年约160万港元,跌幅约51.0%[23] - 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4年约3780万港元减至2025年约3180万港元,减幅约15.9%[24] - 公司行政及经营开支从2024年约4030万港元减至2025年约3610万港元,减幅约10.2%[25] - 公司2024年和2025年所得税开支分别约为290万港元及110万港元,实际税率分别约为16.3%及18.2%[2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股息情况 - 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8港仙[12] - 公司2025年1月10日派付2024年中期股息每股0.4港仙,总额约450万港元,2024年为每股0.8港仙,总额约900万港元;2025年3月28日宣派特别股息每股2.6港仙,总额约2910万港元;2025年6月20日建议特别股息每股2.3港仙,总额约2580万港元[16] - 董事会建议向2025年8月29日股东名册上的股东派付2025年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8港仙,总额约为900万港元,与2024年相同[17] - 2025年末期股息每股0.8港仙,总额约900万港元,与2024年持平[39] - 2025年中期股息每股0.4港仙,总额约450万港元,2024年为每股0.8港仙,总额约900万港元[39] - 2025年特别股息每股2.6港仙,总额约2910万港元,2024年无[39] - 2025年6月董事会建议特别股息每股2.3港仙,总额约2580万港元,待股东批准及交易完成[40] 各地区表现 - 公司在香港以“MI MING MART”品牌经营9间零售店[1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治理 - 公司企业管治常规以联交所GEM上市规则附录C1企业管治守则为依据[61] - 公司自上市日期起至本年报日期止,除守C.2.1条外,已采纳及遵守企业管治守则[61] - 公司采纳GEM上市规则第5.48至5.67条所载“交易必守标准”作为董事证券交易准则[62] - 公司为可能拥有未公布价格敏感资料的雇员制定不逊于标准守则的书面指引[6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举行四次会议,袁彌明等4位董事出席率100%,黃婉君出席率75% [69] - 公司偏离企业管治守则,因袁彌明身兼主席及行政总裁,但董事会认为有足够保障确保权力平衡 [70] - 有关期间董事会符合GEM上市规则,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成员三分之一 [71] - 公司非执行董事(包括独立非执行董事)以三年任期获委任,任期届满可重续 [73] - 袁彌明等4位董事将在2025年8月8日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符合资格可膺选连任 [73] - 董事会于2018年6月15日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后于2018年12月27日及2023年6月20日修订 [78] - 公司追求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多元化,考虑性别等客观准则 [78] - 2025年3月31日,董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中男性成员占44%,女性成员占56% [78] - 雷家懿于2025年4月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陈思例同日辞任 [66] - 董事会每年至少举行四次定期会议,大部分董事亲身或通过电子通讯参与 [6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其中6名女性,2名男性[79] - 审核委员会于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举行2次会议,以审阅及批准集团季度、中期及年度财务业绩及报告[87] - 审核委员会成员曾咏仪女士和陈思例女士出席次数为2/2,黄婉君女士出席次数为1/2[88] - 薪酬委员会于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举行2次会议[90] - 薪酬委员会成员黄婉君女士出席次数为2/2,袁弥明女士出席次数为1/1,陈思例女士出席次数为2/2[91] - 董事会最终目标为实现董事会在性别方面的平等,期望拥有适当比例董事具备与集团核心市场相关直接经验及不同种族背景[80] - 提名委员会将监督多元化政策实施并每年向董事会报告[81] - 公司已为董事及高级管理层投购适当的董事及高级人员责任保险,保障范围每年检讨[82] - 公司建议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鼓励出席培训课程,费用公司承担,并提供相关阅读材料[83] - 董事会成立审核、薪酬及提名三个委员会,各委员会均有明确书面职权范围[85] - 2024年4月1日至年报日期,提名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袁弥明女士为主席[9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94] - 提名委员会成员袁弥明女士、黄婉君女士、陈思例女士出席次数均为1/1[95] - 董事会于2018年12月27日采纳提名政策[96] - 董事会年内检讨公司企业管治政策及常规等多项内容[99] - 董事会认为负责会计、内部控制、财务申报等员工资格和经验及培训计划和预算足够[102] - 管理层认为将内部审核职能外判予外聘服务供应商较合适[103] - 董事会于2024年4月对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进行年度检讨,确认系统有效及足够[10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环境、社会及管治 - 集团制定反贪污政策和举报政策[105] - 反贪污政策及举报政策详情见年报第34至66页的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106]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涉及11个地点[120]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符合GEM上市规则附录C2指引,遵守强制披露要求等[121]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应用重要性和量化原则[122] - 董事会与管理团队负责制定和执行环境、社会及管治策略,于2025年6月26日审阅并认可环境、社会及管治重要性评估及报告[124][125] - 审核委员会协助董事会处理可持续发展事宜,包括制定及检讨策略、识别评估风险等[127][128] - 董事会负责全面评估集团面临的主要环境、社会及管治风险,确定可接受风险程度,建立维护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129] - 审核委员会对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进行年度独立审查,确保识别评估管理重大风险的程序完善[129] - 各业务部门主管持续评估识别可能影响集团业务的风险,向管理层报告并协助准备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129] - 集团通过不同沟通渠道与主要持份者积极沟通,处理其意见和反馈[130] - 顾客期望产品有质量、安全、价格等保障,集团通过零售店、数码平台等沟通[131] - 供应商期望稳定业务关系、符合环境标准等,集团通过评估、电邮等沟通[131] - 股东和投资者期望投资回报、信息披露等,集团通过财务报告、业绩公布等沟通[131] - 雇员期望职业培训、生涯发展等,集团通过培训、研讨会等沟通[131] - 公司维持17项环境、社会及管治议题,包括6项环境议题、10项社会议题及1项治理议题[134] - 各项环境、社会及管治议题按0至10等级评分,0为不相关,10为至关重要[135] - 报告期内公司无环境法规相关违规或投诉[142] - 报告期内公司因停止使用车辆无废弃排放物[144] - 报告期内公司产生的废弃物均为无害,无有害废弃物及向水或土地排污[145] - 报告期内公司废弃物减少措施包括采用简约店面装修、推动线上营销等[147] - 报告期内公司推出“Go Clean空瓶回收奖励计划”[148] - 报告期内公司共产生无害废弃物0.25吨,每间零售店产生的无害废弃物密度为0.03吨[148] -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能源消耗为购电量,内部用水量低[150] - 报告期内公司能源资源消耗维持在较低水平,并实施各种纠正措施[151] - 公司旗下“POME”品牌部分产品使用获森林管理委员会认证的再造纸作包装物料[152] - 公司将气候风险分为过渡性风险及实质风险,对短期(三年内)、中期(3至6年)及长期(超过六年)潜在企业财务影响进行评估[157] - 实质风险中的急性风险影响短期至中期,应对措施为实行节能措施、制定紧急应对方案及员工培训[158] - 实质风险中的慢性风险影响长期,应对措施为适应商业惯例以应对气候变化、定期更新风险管理方案[158] - 过渡性风险中的政策及法律风险影响短期至中期,应对措施为定期检视相关政策、鼓励员工了解新规定[159] - 过渡性风险中的科技风险影响中期至长期,应对措施为投资研发、拥抱创新、引领科技趋势[159] - 过渡性风险中的市场风险影响中期至长期,应对措施为分析市场趋势调整营销策略、专注可持续产品及服务[159] - 过渡性风险中的声誉风险影响长期,应对措施为提高报告和沟通透明度、建立强大品牌[159] - 报告期内公司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为零,主要排放源是范围2能源间接排放[161] - 公司2022年为范围2温室气体排放设定目标,若业务模式无重大变化,排放目标为维持每间零售店10.12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密度[161]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人员情况 - 2025年3月31日全职雇员73名,与2024年持平,兼职雇员11名,2024年为15名[4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员工成本约3430万港元,2024年约3920万港元[42] - 2025年3月31日公司共有84名雇员,2024年为88名;女性和男性雇员比例约为3:1,与去年相若[171] - 报告期末公司分别聘用73名全职员工和11名兼职员工,2024年分别为73名和15名;大部分兼职员工在零售店担任美容顾问[171] - 公司整体流失率约为27%,2024年为35%;报告期内流失的大部分雇员来自基层员工类别[171] - 过去三年公司并无发生任何严重工伤、因工死亡事故或由于工伤事件损失工作日数[174] - 报告期内公司每名雇员的平均受训时数约为6.78个小时[175] - 公司严格遵守本地业务相关劳工法律法规,制定内部政策并定期检讨及修订系统[163] - 公司秉持公开、公平及公正的招聘政策,反对任何形式的歧视,致力于维持友善工作环境[165] - 公司为新入职员工制定入职培训计划,包括迎新简介会,帮助新员工融入公司[167] - 公司实行年度评估计划,定期检讨员工表现、假期和其他福利,为员工提供晋升及内部调职机会[170] - 公司制定以职业健康和安全为重点的定期培训计划,遵守最新建筑物及消防规定[173]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业务运营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无附属公司等重大收购或出售事项[43] - 2025年3月31日无重大投资及资本资产计划[4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有42个核准供应商,2024年为40个[179] - 公司护肤品重新包装服务获香港品质保证局(HKQAA)授出ISO9001:2015认证[181] - 报告期内无产品召回[182] - 报告期内采购的“INIKA”品牌产品含超70%有机成份[183] - 报告期内公司提供的产品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认证[183] - 报告期内公司未收到任何重大投诉[187] - 公司为31项商标的注册拥有人,2024年为31项[189] - 报告期内公司未卷入或遭提出有关侵犯知识产权的索偿[190] - 报告期内公司未遭遇与资料隐私有关的重大事件或投诉[191] - 公司制定反欺诈和反贿赂政策,报告期内未发现或接获涉及贪污的法律事件或贪污事件[193][195] - 公司推出“员工义工计划”,员工参与持续四小时或以上认可社会影响活动可获半天有薪个人假期[197] - 两名员工参与“老友记慈善农庄”义工服务[197] - 报告期内公司向12个非政府组织捐赠12,000港元支持公益事业[197] - 公司适用的法律及法规涉及排放物、资源使用、环境及天然资源等多个层面[198] - 公司实施多项资料安全程序确保资料保密及完整[191] - 公司实行举报政策鼓励举报不当行为,合规主任处理涉嫌不当行为个案[193] - 公司内部政策要求雇员申报收受的礼物等并按指引处置[194]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财务投资 - 2025年公司以约90万美元(约730万港元)成本购美国国库中长期理财产品,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