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5年综合营业额为1732.8万港元,较2024年的2015.8万港元减少14.0%[13][15][16][18] - 2025年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2796.3万港元,2024年为2078.2万港元;2025年每股亏损为1.7港仙,2024年为1.2港仙[13][16] - 2025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综合亏损净额增加约34.6%至2796.3万港元,每股亏损1.7港仙,2024年亏损2078.2万港元,每股亏损1.2港仙[34][37] - 2025年集团经营业务整体收入由2015.8万港元减少约14.0%至1732.8万港元[34][37]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毛利约762.7万港元,毛利率44.0%;2024年同期毛利约985.1万港元,毛利率48.9%[40][42] - 销售费用从2024年约194.9万港元降至2025年约零港元[44][47] - 行政费用2025年约2639.1万港元,2024年为2890.9万港元[45][48] - 2025年使用权资产减值亏损约168.9万港元,2024年为25.4万港元;无形资产减值亏损约55.2万港元,2024年为零港元[49][53] - 其他费用中,2025年研发成本约148.1万港元,2024年为242.3万港元;法律等专业费用约391.9万港元,2024年为543.7万港元[51][54] - 2025年经营亏损约2840万港元,2024年为2092.9万港元[56][58] - 2025年3月31日,集团资产净值约8011.9万港元,每股资产净值0.05港元;2024年分别为10867.9万港元和0.07港元[57][58]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4384.7万港元,流动比率约3.5;2024年分别为10141.1万港元和6.8[61][64] - 2025年3月31日,集团负债总额约1774.2万港元,资产负债率约20.8%;2024年分别为1760.3万港元和15.5%[61][6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共有45位雇员,该年度经营业务员工成本总额约1776.9万港元(2024年:2106.1万港元),应付一名员工遣散费拨备约为零港元(2024年:156万港元)[68][7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出版及知识产权授权业务收入2025年为1599万港元,2024年为1510.4万港元,业务表现平稳[13][16][19][22] - 数码化市场推广业务收入从2024年的259.7万港元大幅减少95.7%至2025年的11.1万港元[13][16][20] - 数码化市场推广业务员工数量从3人减至1人[20] - 零售与批发业务中,集团优质葡萄酒主要面向高端消费群体或餐厅批发销售,销售整体稳定但收入不稳定[21] - 数字化市场推广业务收入由2024年的259.7万港元大幅减少95.7%至2025年的11.1万港元,雇员总数由3名减至1名[2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十二个月,自然语言处理业务净营运开支约为258.1万港元,雇员人数维持在14人[27][28] - 出版及知识产权授权业务收入约为1599万港元,较2024年增加约5.9%[34][35][37][38] - 数字化市场推广业务收入由2024年约259.7万港元减至2025年约11.1万港元[34][36][37][38] - 零售与批发业务2025年收入约为122.7万港元,2024年为245.7万港元[34][37][39] - 自然语言处理业务采取审慎策略,以合作或授权方式进入市场,短期内未必带来显著收入[27][28] - 零售与批发分部2025年优质酒类销售额约122.7万港元,2024年为245.7万港元[41] 各地区表现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共有45位雇员,其中30位在香港,15位在中国[68][7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2025年度末期股息,2024年也未宣派[14][17] - 公司继续进行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的自愿清算,优先保留现金及营运资金[36][38] - 2025年5月,公司向独立第三方取得200万港元固定贷款,年利率24%,需于6月16日前偿还,用作部分营运资金[65] - 2025年4月16日,公司与配售代理订立认股权证配售协议,配售代理按尽力基准向独立第三方配售最多2亿份认股权证,每份认股权证可认购一股认股权证股份,初步行使价每股0.3港元,认股权证每份0.031港元[75][78] - 假设按配售价格配售最多数量认股权证,发行认股权证所得款项总额及净额分别约为620万港元及545万港元,净额用于集团一般营运资金[77][80] - 假设按初始行使价行使最多数量认股权证附带的认购权,预计额外所得款项总额最多约6000万港元[81] - 认股权证配售及发行认股权证股份所得款项净额总计约6545万港元,其中约4363万港元(约67%)用于集团知识产权的振兴和推广的营运资金,约2182万港元(约33%)用于集团一般营运资金[82] - 认股权证所附认购权可于发行日期起24个月内随时行使[76][80] - 建议根据特别授权配售非上市认股权证须待公司股东于特别股东大会批准[83] - 假设认股权证认购权悉數行使,预计筹集额外所得款项最多约6000万港元,认股权证配售等所得款項總淨額最多约6545万港元,其中约4363万港元(约67%)用于活化及推广知识产权营运资金,约2182万港元(约33%)用作一般营运资金[84]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2021年5月28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拟以6300万港元收购仿脑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全部注册及缴足股本人民币5000万元,以发行1.91亿股新股支付,发行价约每股0.33港元;2024年11月29日,该交易终止[71][72][73][74] - 五大客户总营业额占持续经营业务营业额86.5%,最大客户占28.7%,五大供应商总采购额占持续经营业务总采购额74.9%,最大供应商占28.2%[100][105][106] - 2023年6月15日宣布对易奇门和北京星河引擎进行清算,易奇门2024年3月完成清算,北京星河引擎截至报告日期未完成清算[88][92] - 2024年7月4日完成注销从事数码化市场推广业务的全资附属公司广州宏昊科技有限公司[90][9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并无重大资本承担及或然负债(2024年3月31日:无)[91][95] - 2025年未派付或建议派付股息,报告期末起亦无建议派付(2024年:无)[109][113] - 年内公司花费约5000港元购入物业及设备[110][11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无可供分派予股东之储备[119][123] - 公司本年度股本及购股权计划变动详情分别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3及34[117][121] - 集团过去五个财政年度业绩及资产与负债概要载于第299页及第300页[120][124] - 袁健先生于2024年5月6日辞任执行董事,范骏华先生于同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25][127][130][133][135] - 冯定豪先生于2024年7月3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27][130] - 蒙一力先生、廖家莹女士及关健聪先生将在即将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上告退并竞选连任[127][130] - 关健聪先生56岁,1998年加入集团,2008年3月任执行董事兼董事总经理[132][134] - 袁健先生70岁,2017年9月任执行董事,2024年5月6日辞任[133][135] - 王干文先生61岁,2022年4月任非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2024年5月6日任审计委员会成员,9月26日辞任[137][139] - 王干文先生在亚太区有超27年基金管理及资本市场投资经验[137][139] - 王干文先生自2014年起在SPAC领域有开创性历程[141][144] - 王干文先生自2013年4月起为Whiz Asia Evolution Fund投资委员会成员[142][144] - 王干文先生曾于1993年5月至2000年2月为Transpac Capital Limited财务顾问[143][145] - 廖家瑩博士55歲,2023年1月獲委任為公司非執行董事及副主席,分別於1992年及1994年取得商務管理研究雙學士學位,2011年11月取得工商管理學博士學位[147][149] - 廖家瑩博士曾於1996年6月至2002年3月任The PRG - Schultz International, Inc.亞洲及中國地區總經理,2007年1月起任竣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行政總裁[151][154] - 廖家瑩博士現為龍光集團有限公司(3380)、海豐國際控股有限公司(1308)及匯彩控股有限公司(1180)獨立非執行董事,曾於2022年8月至2024年11月任復興亞洲絲路集團有限公司(0274)獨立非執行董事[152][154] - 黃昆杰先生53歲,2018年7月獲委任為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有逾23年會計及財務管理、合併及收購方面經驗[156][158] - 黃昆杰先生現為民生國際有限公司(0938)及Sprocomm Intelligence Limited(1401)獨立非執行董事[157][159] - 蒙一力先生67歲,2018年12月獲委任為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2024年5月6日起任薪酬委員會及提名委員會成員[161][163] - 蒙一力先生在投資管理等領域有36年工作經歷[162][163] - 范俊華先生46歲,2015年4月獲委任為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有超過17年會計工作經驗[164] - 范俊華先生因個人業務於2024年5月6日辭去公司相關職務[164] - 王先生曾於2020年10月至2022年1月任祥生控股(集團)有限公司(2599)獨立非執行董事,現為百本醫護控股有限公司(2293)獨立非執行董事[148] - 范骏华先生46岁,于2024年5月6日辞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务,有逾17年经验[165] - 冯定豪先生59岁,于2024年7月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逾34年经验[168][172] - 廖衍宏博士51岁,于2023年3月5日获委任为公司行政总裁,有逾26年工作经验,逾11年资讯科技及人工智能行业经验[174][176] - 余志荣先生59岁,于2014年加入集团,在出版业有逾38年经验[180][182] - 李玉萍女士57岁,于1997年9月加入集团,持有专业会计学硕士学位[181][183] - 公司于2013年8月12日采纳2013股份期权计划,于2023年8月11日到期,2023年8月29日采纳2023股份期权计划[18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2013计划和2023计划可发行股份数分别为14,000,000股和0股,合计14,000,000股,约占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的0.84%[186] - 截至2024年4月1日和2025年3月31日,2013计划可供授出的股份期权数均为0[186] - 截至2024年4月1日、2025年3月31日及年报日期,2023计划可供授出的股份期权数为166,865,681股,约占公司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的10%[18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2023计划授予服务提供商的所有股份期权及公司当时任何其他股份计划可能授予的所有股份期权及奖励可发行股份总数上限为50,059,704股[188] - 2013年购股权计划于2023年8月11日届满,2023年8月29日公司采纳新购股计划即2023年计划[18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根据2013年计划及2023年计划授出之购股权可供发行之股份数分别为14000000股及零股,合共140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约0.84%[189] - 2024年4月1日及2025年3月31日,2013年计划项下可供授出之购股权数目均为零[190] - 2024年4月1日、2025年3月31日及年报日期,2023年计划项下可供授出之购股权数目为166865681份,分别占当时公司已
文化传信(00343) - 2025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