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总收益约301.0百万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约489.8百万港元减少188.8百万港元或38.5%[9] - 公司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股东应占亏损约50.9百万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约20.1百万港元增加30.8百万港元或153%[9] - 公司收益从2024年约48980万港元降至2025年约30100万港元,减少约18880万港元或约38.5%[27] - 毛利从2024年约380万港元降至2025年约80万港元,减少约80.0%[29] - 年内亏损从2024年约2010万港元增至2025年约5090万港元[3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直接成本从2024年约48600万港元降至2025年约30030万港元,减少约18570万港元或约38.2%[28] - 减值亏损从2024年510万港元降至2025年410万港元[30] - 销售开支从2024年约290万港元增至2025年约300万港元,增加约10万港元[31] - 行政及其他营运开支从2024年约2250万港元增至2025年约3130万港元,增加约880万港元[32] - 融资成本从2024年约130万港元增至2025年640万港元,增加约510万港元[33] - 2025年3月31日,集团聘用102名雇员,较2024年77名增加;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员工成本约2480万港元,较2024年约2160万港元增加[6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投入建设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致石油业务资金减少,收入大幅下降[9] - 公司建筑及工程业务因行业周期下行,收入大幅下降[9] - 公司生物能源业务于第四季度左右开始营运,对收益贡献甚微[9] - 公司亏损主要原因是石油业务以及建筑及工程相关业务收入大幅下降[9] - 公司投入资源发展有机废弃物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减少对建筑及工程业务依赖[9] - 公司生物能源项目被列为山东省重点项目,于本年度第四季度左右开始贡献利润[1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将优化资源投放,多元化发展新业务,减少高风险业务投入[11] - 公司将审慎对待建筑及工程业务的进一步投资或资源分配[11] - 公司将集中资源发展核心预期业务,探索其他行业业务机会[11]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录得净亏损约5090万港元,主要因石油及建筑工程业务收益减少、行政及财务开支增加、生物能源项目未带来收益[1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并无重大违反或未遵守适用法律法规[19] - 集团合约为非经常性,未来业务表现取决于项目投标持续成功[20] - 集团面临纠纷、申索或诉讼风险,可能影响营运及财务状况[20] - 投标后次承判及物料成本不利变动,集团溢利可能大幅减少[20] - 集团所处行业需稳定劳工供应,且与宏观经济及能源价格密切相关[20] - 集团面临极端天气、自然灾害、农作物疾病等自然状况影响[20] - 集团可能受农业消耗品及食材采购价波动影响收益和成本[20] - 集团实施策略可能产生额外资本、折旧及营运开支[2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盈信建筑就渗水损坏装修工程向邦伟发展有限公司支付115万港元达成和解[52] - 伍秉坚就6张远期支票向盈信建筑索赔约628.3万港元,盈信建筑反诉600万港元,截至2025年3月31日未收到裁决[52] - 盈信建筑就工程缺陷及未履行向工作坊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索赔约155.2万港元,诉讼正进行中[52] - 2024年3月29日,标发生态(鄄城)以1063万元人民币收购70808平方米土地使用权[53] - 2023年9月13日,标发生态(巨野)与万生环保签订厌氧设施建设协议,合约金额2510.585万元人民币[54] - 2023年9月9日,标发生态(巨野)与山东腾德签订建设协议,合约金额3179.546753万元人民币[55]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承接建筑合约客户要求盈信建筑以约1148.5万港元银行担保书作担保,较2024年约2636.2万港元下降[60] - 2025年3月31日,集团就发出银行担保书向保险公司支付现金抵押约345.6万港元,较2024年约921.6万港元下降[60]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62]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附属公司主要从事建筑及工程相关、石油、农业及生物能源业务,本年度主要经营活动性质无重大变动[76] - 董事会于2018年12月28日采纳股息政策,宣派及派付股息由董事会酌情厘定,须遵守相关规定[78][79] - 董事会建议股息派付时需考虑集团财务表现、股东权益、保留盈利等多方面因素[80] - 股息可按每股股份派付,除现金外可按股份形式分派,中期股息由董事会决定,其他股息需经股东大会批准[82][83] - 公司将持续审阅股息政策,保留更新、修订及修改的权利,该政策无法律约束力[83] - 集团过去五个财政年度的业绩、资产及负债概要载于第146页,不构成本集团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的一部分[85] - 苏黎新博士、梁荣进先生、严兵博士于2021年6月9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68][70][71] - 朱沛祺先生于2022年9月30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负责公司秘书及财务事宜[7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根据购股计划可供发行的股份总数为1.12亿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约7.5%,购股计划剩余时间约为1.48年[95][10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慈善捐款、无向合资格参与者授出购股、无尚未行使的购股、无关联交易或持续关联交易须遵守上市规则第14A章规定[88][102][107] - 2025年3月31日,公司可分派予拥有人的储备达约5630万港元[10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来自集团最大客户的总营业额为5440万港元,占比约18.1%;来自五大客户的总营业额为1.531亿港元,占比约50.8%[11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向最大供应商的购买金额为5670万港元,占直接总成本约18.9%;向五大供应商的购买金额总额为1.432亿港元,占直接总成本约47.7%[112] - 购股计划规定,根据计划及公司其他购股计划授出之所有购股获行使可发行股份总数上限,不得超上市当日已发行股份10%;获股东批准后,未行使购股获行使时可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公司不时已发行股份30%[95] - 购股计划规定,任何一名参与者在12个月内获授购股获行使时已发行及将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出公司已发行股份1%[96] - 购股计划规定,购股可在董事厘定期限(不超授出日期起十年)行使,接纳购股需在7天内缴付1港元名义代价,行使价由董事会厘定且不得低于规定最高者[97][99][100] - 公司组织章程及开曼群岛法例无优先购买权规定,董事不知悉股东享有税务减免[105][106] - 秦鸣悦于2024年9月9日退任执行董事,张民于2025年1月9日获委任为副主席及执行董事、4月25日辞任[11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酬金零至100万港元的高级管理层有1人,100.0001万至150万港元的有2人[12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刘展程先生持有股份11.1846亿股,股权百分比74.86%;徐先生持有股份1万股,股权百分比0.00% [12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Fujincheng持有股份11.1846亿股,股权百分比74.86%;秦辉女士持有股份11.1846亿股,股权百分比74.86% [129] - 薪酬委员会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会议讨论薪酬事宜并检讨公司薪酬政策,由其就个别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向董事会提建议[12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除与董事的服务协议和委任函外,无订立或存在有关管理及执行公司业务的合约[12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3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董事或控股股东及其紧密联系人无进行与集团业务构成竞争或产生利益冲突的业务[13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及直至年报日期,公司维持上市规则规定的公众持股量[136] - 公司认为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均具独立性[137] - 公司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经久安(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核,将续聘其为核数师[138] - 公司已应用上市规则附录C1第2部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截至2025年3月31日,除3条守则条文外,已遵守所有守则条文[140]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操守准则,全体董事全年全面遵守规定标准,无不合规事件[141] - 公司为可能掌握内幕消息的相关雇员确立证券交易书面指引,未发现雇员不遵守情况[14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未为董事安排法律诉讼保险,认为董事承担责任风险甚微[144] - 董事确认负责编制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财务报表[144] - 董事会于2018年12月28日采纳提名政策,明确提名委员会甄选、委任及重新委任董事的指导方法[148] - 提名委员会每年在企业管治报告中评核及汇报董事会成员组合,监察提名政策落实情况[153] - 提名委员会定期检讨提名政策,将修改建议提交董事会考虑及批准[154] - 提名政策概要每年在企业管治报告内披露[155] - 2025年3月31日集团员工男女比例为73:27,董事会由五名董事组成,其中一名为女性[158] - 执行董事刘先生2021年5月26日、徐先生2022年12月19日与公司订立服务合约,期满自动重续;各独立非执行董事2021年6月9日与公司签署委任函,期满自动重续,期限均为三年[163] - 目前三分之一的董事应在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每位董事最少每三年轮值退任并膺选连任一次[163] - 刘先生及梁先生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并膺选连任[164] - 有关建议重选刘先生及梁先生的独立普通决议案将提呈股东批准[165] - 张民先生2025年1月9日收到上市规则第3.09D条所述法律意见并确认了解董事责任[165] - 刘先生自2021年6月8日起兼任主席及行政总裁,偏离企业管治守则,但董事会认为此安排有利,长远目标是由不同人士担任两职[166] - 提名委员会负责监察“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执行,董事会每年检讨政策实施及成效[157] - 公司认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均为独立人士,符合上市规则第3.13条独立性准则[16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全体董事均已出席有关上市规则中涉及良好企业管治常规最新资料的培训课程[167] - 执行董事刘展程、徐景,独立非执行董事苏黎新博士、梁荣进先生、严兵博士培训类型为A和B;秦鸣悦女士、张民先生无培训记录[168] - 董事会成立薪酬、提名、审核三个董事委员会,职权范围刊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170] - 薪酬委员会2016年12月23日成立,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举行两次会议,该年度无建议授出的购股权[173] - 提名委员会2016年12月23日成立,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举行两次会议,以审阅及建议聘任及重选董事[174][175] - 审核委员会2016年12月23日成立,由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年内举行两次会议,认为集团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合规且披露充足[176] - 年内,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一次无其他董事出席的会议[17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秘书朱先生进行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80] - 本年度法定审计服务已付/应付酬金720千港元,初步中期业绩公告及中期报告协定程序酬金150千港元,税务合规服务酬金20千港元,总计890千港元[181] - 董事会有三名以上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人数三分之一以上[182] - 股东特别大会可由持有不少于公司缴足股本十分之一的股东呈请召开[184] - 董事至少每年对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性进行审阅[185] - 公司风险管理程序包括识别、评估、舒缓风险,风险识别及评估每年进行或更新[186][187] - 独立顾问公司员工对公司内部监控系统进行审阅[186] - 审核委员会认为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有效且充分[188] - 公司发放内幕消息时会在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刊载[191] - 集团为员工及业务往来人士制定举报政策,相关人员可向公司秘书提出不当行为疑虑[192] - 公司界定定期财务及经营申报规定,确保内幕消息适时披露与保密[193] - 公司制定反贪污政策,确保董事及雇员遵守相关法律[195] - 公司采纳股东沟通政策,确保股东及投资者获取无偏见资料[196] - 公司设立多个途径与股东沟通,促进投资者关系[19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董事会认为股东通讯政策有效且已妥善实施[19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宪章文件无变更[198] -
标准发展集团(01867) - 2025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