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收益约1.098亿新加坡元,2024年约0.845亿新加坡元[8][12] - 公司2025年毛利约0.174亿新加坡元,2024年约0.177亿新加坡元[8][12] - 公司2025年毛利率约15.9%,2024年约20.9%[8][12] - 公司2025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00万新加坡元,2024年溢利约220万新加坡元[8] - 公司2025年其他收入约60万新加坡元,2024年约200万新加坡元[9] - 公司2025年数字资产交易收益约340万新加坡元,2024年约670万新加坡元[13] - 集团收益约1.098亿新加坡元,较去年增加约0.253亿新加坡元或约29.9%[16] - 毛利约0.174亿新加坡元,较去年减少约0.003亿新加坡元或约1.7%[18] - 毛利率由去年约20.9%减少至约15.9%[19] - 公司拥有人应占由去年溢利约0.022亿新加坡元转为亏损约0.01亿新加坡元[2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行政开支约0.181亿新加坡元,2024年约0.157亿新加坡元[9] - 销售及服务成本约0.923亿新加坡元,较去年增加约0.254亿新加坡元或约38.0%[17] - 行政开支约0.181亿新加坡元,较去年增加约0.024亿新加坡元或约15.3%[2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综合楼宇服务业务收益约0.701亿新加坡元,较去年增加约0.14亿新加坡元或约25.0%[16] - 楼宇建造工程业务收益约0.357亿新加坡元,较去年增加约0.149亿新加坡元或约71.6%[1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有意投资新商机,扩充至全面互联网技术相关业务[14] - 2025年新加坡总建筑需求预计在470亿至530亿新加坡元[12] - 2026 - 2029年新加坡每年总建筑需求预计在390亿至460亿新加坡元[12] 管理层团队信息 - 执行董事姚勇杰54岁,2018年5月30日获委任,拥有建筑学学士学位[45] - 非执行董事蔡成海64岁,1979年8月获相关国家三级证书,在新加坡楼宇服务及建筑行业有超26年经验[46] - 非执行董事姚泽乾24岁,2024年7月5日获委任,持有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经济学学士学位[47] - 非执行董事俞卓辰32岁,2021年3月1日获委任,持有汕头大学公共事业管理学士学位及南洋理工大学知识管理硕士学位[48] - 独立非执行董事朱宗宇76岁,1974年毕业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持有商业学士学位[49] - 独立非执行董事李侃霖35岁,2022年5月20日获委任,持有浙江大学金融学学士以及国家开放大学计算机信息管理专科文凭[50] - 截至报告日期,董事会有七名成员,包括一名执行董事、三名非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59] - 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为三年[6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及报告日期,公司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人数三分之一以上[65] 公司治理相关 - 集团每年常规董事会会议计划至少四次,董事可获至少14日事先书面通知及议程,文件一般会前至少三日寄发[73] - 回顾年度举行7次董事会会议和1次股东大会,如姚勇杰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股东大会出席率100%[74] - 回顾年度举行2次审核委员会会议,朱宗宇先生和李侃霖先生出席率100%[78] - 回顾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4次会议,李侃霖先生和姚勇杰先生出席率100%[83] - 回顾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3次会议,姚勇杰先生、朱宗宇先生和李侃霖先生出席率100%[85] - 董事会成立审核、薪酬和提名三个委员会监管集团事务[75] - 审核委员会由朱宗宇先生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朱宗宇先生为主席[77] - 薪酬委员会由姚勇杰先生等组成,李侃霖先生为主席,负责董事及高管薪酬相关事宜[79] - 提名委员会由姚勇杰先生等组成,姚勇杰先生为主席,负责董事会架构等相关事宜[84] - 提名委员会需检讨董事会架构、规模、成员、提名政策、独立董事独立性、董事会多元化政策等[88] - 提名委员会物色董事候选人时会考虑声誉、诚信、经验等多方面因素[88] - 连续9年担任独立董事的膺选连任董事,提名委员会需考虑其独立性[88] - 董事会就董事候选人参选事宜拥有最终决定权,采用“总额投票”方法决定当选董事[90] - 公司向股东寄发通函提供获提名候选人资料及询问股东提名,载列股东提名递交期限[90] - 持有不少于公司缴足资本十分之一的股东可书面请求董事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会议须在请求提交后两个月内举行,若董事会21日内未召开,请求人可自行召开[100] - 提名参选董事的书面通知发出期间不早于股东大会通告翌日,不迟于大会日期前七日结束,通知期最少为七日[101] - 董事会对公司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负责,审核委员会和董事会已审阅并信纳其有效性和效率[96] - 公司制定内幕消息政策,执行多项程序确保内幕消息公平及时发布[97] 财务相关其他内容 - 2025年3月31日银行结余及现金总额约0.119亿新加坡元,流动比率约3.7倍[30] - 2025年3月31日贷款及借款以及租赁负债约62.1万新加坡元,负债比率约1.1%[30] - 截至回顾年度完结时及2024年3月31日,集团无市值占经审核总资产5%以上的重大投资[38] - 2022年5月30日,公司完成1亿股新普通股认购,每股认购价0.1438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254万新加坡元(约1430万港元),于2025年3月31日已悉数动用[40] - 认购所得款项用于扩张资讯科技开发及应用业务106.4万新加坡元、开发新金融服务业务40.9万新加坡元、营运资金106.4万新加坡元,均已全數動用[41] - 公司于回顾年度末无根据开曼群岛公司法计算的可分派储备,因累计亏损[111] - 董事会决定不建议就回顾年度宣派末期股息[112] 股东及股权相关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姚勇杰持有公司366,175,000股普通股,持股约30.64%;姚泽乾持有365,175,000股普通股,持股约30.56%[13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Morgan Hill、Great Scenery、Emperor Grand、朱广平均持有公司365,175,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总额30.56%;梁锡光持有66,665,000股,占比5.58%[132] 购股计划相关 - 公司购股计划于2017年1月5日采纳,有效期至2027年1月4日,2024年4月1日、2025年3月31日及报告日期可授出购股数目为103,054,000份[135][136] - 根据购股计划及其他购股计划授出购股行使后可配股份总数不超已发行股份总数30%;12个月内各参与者最高限额不超已发行股份总数1%[136] - 接纳购股要约需支付1新加坡元代价,承授人应在21个营业日内接纳或拒绝要约[137] - 2024年3月31日及2025年3月31日,无尚未行使购股,回顾年度无购股授出、行使、注销或失效[139] 客户与供应商相关 - 回顾年度,公司最大客户销售额占比23.24%,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58.13%[142] - 回顾年度,公司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22.87%,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60.27%[142] 关联交易相关 - 回顾年度,日常业务重大关联方交易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29,无构成须披露关连交易[143] - 回顾年度,公司无关联交易需遵守上市规则第14A章申报、年度审阅、公告及独立股东批准规定[144] 核数师相关 - 2024年1月5日,国富浩华(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辞任集团核数师,同日董事会委任长青(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新任核数师[151] - 回顾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已由长青(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计,其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并合资格且愿意膺选连任[151] - 回顾年度,公司就审核服务已付/应付核数师长青(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的费用总额为173,533新加坡元[94] 退休福利计划相关 - 集团参加新加坡中央公积金、香港强制性公积金计划及中国国家管理的退休福利计划,回顾年度无没收供款(2024年:零新加坡元)[147]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相关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维修及安装机械和电气系统服务、楼宇建造工程、资讯科技开发及应用业务[156]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根据联交所相关指引编制,遵守重要性、量化、平衡及一致性原则[158] 利益相关者沟通相关 - 集团与股东通过公司网站、股东大会、企业报告及公告沟通投资回报、可持续业务发展、透明财务资料等事宜[160] - 集团与雇员通过电子邮件及建议箱、雇员会议等沟通良好工作环境、业务可持续性及工作保障等事宜[160] - 集团与客户通过客户意见及投诉、客户到访沟通优质产品及服务、准时交付等事宜[160] - 集团与供应商/分包商通过供应商资格及表现评估、持续直接参与等沟通商业机会、公平公开竞争等事宜[160] 环境相关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拥有汽车52辆,2024年3月31日为49辆[167] - 2025年氮氧化物排放1949.23千克,2024年为1772.11千克;2025年硫氧化物排放3.20千克,2024年为3.12千克;2025年悬浮粒子排放181.18千克,2024年为164.68千克[167] - 2025年范围一温室气体排放550.78吨二氧化碳当量,2024年为536.63吨;2025年范围二排放117.22吨二氧化碳当量,2024年为97.43吨;2025年范围三排放12.14吨二氧化碳当量,2024年为13.51吨[168] - 2025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680.14吨二氧化碳当量,2024年为647.57吨;2025年排放密度1.37吨二氧化碳当量/员工,2024年为1.40吨二氧化碳当量/员工[168] - 2025年用纸2529千克,2024年为2814.5千克;2025年用纸密度5.08千克/员工,2024年为6.11千克/员工[173] - 2025年燃料消耗2,128,351.37千瓦時,2024年为2,074,359.50千瓦時;2025年耗电272,496.80千瓦時,2024年为229,620.35千瓦時;2025年耗能2,400,848.17千瓦時,2024年为2,303,979.85千瓦時;2025年耗能密度4,820.98千瓦時/员工,2024年为4,997.79千瓦時/员工[182] - 2025年水资源消耗5,909.30立方米,2024年为6,493.80立方米;2025年水资源消耗密度11.87立方米/员工,2024年为14.09立方米/员工[185] - 公司在2025年和2024年营运过程中未产生有害废弃物[170] 环境目标及措施 - 公司已根据ISO 14001建立环境管理体系,运营中遵守新加坡适用环保法律法规[166] - 公司预计未来几年扩大业务和员工规模,目标是将汽车燃料燃烧及电力消耗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密度维持在不超2022年3月31日基准线水平[175] - 公司对汽车进行定期保养、指示司机停车熄匙、指导司机减少燃料使用、密切检测汽车燃料消耗以减少废气和温室气体排放[176] - 公司在不使用时关闭照明等设备、于开关附近设警示牌提醒雇员关闭电器以减少耗电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176] - 公司目标是未来几年将耗纸密度维持在不超过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的基准线水平[178] - 公司目标是未来几年将耗能密度维持在不超过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的基准线水平[186] - 公司目标是未来几年将水资源消耗密度维持在不超过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的基准线水平[187] - 公司采取指派工人收工后关闭设备、设定空调温度为25.5摄氏度等节能措施[179] - 公司采取使用合适字体大小、重复使用单面纸、放置回收箱等减少用纸措施[180] - 公司采取定期检查用水情况、设置警示牌等节水措施[188] - 公司采取控制噪音来源、合理安排作业时间、设置噪音监控系统等降噪措施[189] - 公司采用符合ISO 14001标准的环境管理系统及政策,响应“绿色及优雅”计划[188] - 公司考虑潜在气候相关风险,包括极端天气等实体风险和监管变化等过渡风险[191] 人力资源相关 - 公司遵守相关就业法律法规,回顾年度未发现违反行为[192] - 员工薪酬与工作性质、资历和经验相称,薪金和工资水平通常年度审查[193] - 公司确保全体雇员受新加坡雇佣保护法或同等国家法规保护[194] - 招聘时部门主管向HR提交批准招聘申报表,HR筛选申请者[196] - 公司按用人唯贤原则吸引新加坡当地人士,招聘广告符合公平就业指南[196][198] - 成功应试者获订立委任函,享有医疗福利、保险保障和开支津贴等[196] - 因违反雇佣法令(S14)解雇员工可不发通知和工资,需妥善查询识别不当行为[197] - 新加坡正常合约工作时数为每周44小时,公司员工一般工作时数≤44小时[199] - 员工享有
雄岸科技(01647) - 2025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