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完美医疗(01830) - 2025 - 年度财报
完美医疗完美医疗(HK:01830)2025-07-15 19:19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5财年收入同比减少19.1%至11.279亿港元,2024财年为13.933亿港元[40] - 2025年公司收益为11.27863亿港元,较2024年的13.93339亿港元下降19.1%[11][14] - 2025年公司营运利润为2.51636亿港元,较2024年的3.82381亿港元下降34.2%[11][14] - 2025年公司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年内利润为2.06895亿港元,较2024年的3.158亿港元下降34.5%[11][14] - 2025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权益总额为3.78728亿港元,较2024年的4.96808亿港元下降23.8%[14] - 2025年公司基本和摊薄每股盈利均为16.5港仙,2024年为25.1港仙[14] - 2025年公司营运利润率为22.3%,2024年为27.4%[14] - 2025年公司纯利率为18.3%,2024年为22.7%[14] - 2025年公司权益回报率为54.6%,2024年为63.6%[14] - 2025年公司总资回报率为22.1%,2024年为25.8%[14] - EBITDA按年减少30.8%至3.191亿港元,2024财年为4.613亿港元,本年度EBITDA利润率为28.3%,2024财年为33.1%[45] - 经营利润按年减少34.2%至2.516亿港元,2024财年为3.824亿港元,经营利润率为22.3%,2024财年为27.4%[45]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为2.069亿港元,按年减少34.5%,本年度纯利率为18.3%,2024财年为22.7%[45] - 全年股息总额预计为每股16.6港仙,总派息比率为100.6%[4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雇员福利开支同比下降13.3%至4.089亿港元,市场推广开支减少12.1%至1.403亿港元,租金及租赁成本优化实现10.4%的降幅,缩减至1.479亿港元[42] - 存货及消耗品成本下降35.3%至1782.6万港元[4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医疗美容业务撇除促销套餐优惠每位客户平均支出为4.7万港元,2024财年为5.4万港元[40] - 睡眠治疗服务“Goku Spa”年内运营亏损大幅收窄,下半年进军中国南部及东部市场[53][56]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附属公司主要提供医疗及医疗美容服务[143] 各地区表现 - 2025财年香港收入8.938亿港元,占比79.2%;香港以外地区收入2.341亿港元,占比20.8%[42] - 2024年香港总零售销售额同比下降7.3%,至2025年初未改善[36] - 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香港零售总销售额分别下跌7.3%和6.5%[4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在香港以外地区总服务面积约为110,000平方呎[57] - 公司在香港以外地区业务占总收益比例较小,但具增长潜力,中国内地、澳洲及新加坡业务面临不同挑战[5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因应新营运环境强化业务模式,优化分店网络[30] - 公司加快推动数码转型,提升服务可扩展性、运营效率及成本效益[33] - 公司积极推动数码转型,引入人工智能及数据导向管理工具,运用顾客数据库分析提升竞争力[68] - 公司与日本知名品牌“Goku Spa”合作,拓展健康管理领域[32] - 公司在2026财年第一季度与韩国医美连锁品牌“Oracle”签订香港市场独家合作协议[32][69] - 公司积极在深圳物色医美诊所进行策略性并购[32][69] - 全球经济状况逊于预期,新兴市场增长放缓,公司加强市场推广、收紧成本控制、多元化销售点网络[150] - 公司密切监察政府政策、规例及市场转变,评估其对业务运营的影响[153] - 公司与雇员、顾客、供应商维持良好关系,分别采取不同措施保障各方权益[155][156][157]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2025年公司资产总值为9.35908亿港元,负债总额为5.5718亿港元[12] - 自2012年上市至2025年,公司累计向股东派发超32.8亿港元股息,连续十年派息比率超100%[31][38] - 中国内地预期保持5%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38] - 2025财年下半年,公司员工总数较2024财年减少302人[3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银行及现金结馀为3.946亿港元(2024年3月31日:5.753亿港元),权益总额为3.787亿港元(2024年3月31日:4.968亿港元)[58] - 2025年3月31日的资产负债比率为零(2024年3月31日:零),流动资产净值约为7240万港元(2024年3月31日:1.803亿港元)[58] - 2025财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329亿港元(2024财年:4.971亿港元)[5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资本开支合共3350万港元,主要用于扩展服务网络所需的租赁装修及设备[5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就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已订约但未产生的资本开支为248.2万港元(2024年:231.2万港元)[6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雇用合共971名雇员(2024年3月31日:1273名雇员)[65]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持有恒生银行50,000股股份,占股本总额0.0026%,投资成本8,113千港元,公允值5,270千港元,未变现收益987千港元,已收股息330千港元,占集团资产总值0.56%[71]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持有香港铁路有限公司200,000股股份,占股本总额0.0032%,投资成本9,172千港元,公允值5,090千港元,未变现亏损70千港元,已收股息253千港元,占集团资产总值0.54%[71]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持有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40,000股股份,占股本总额0.0032%,投资成本19,053千港元,公允值13,792千港元,未变现收益4,680千港元,已收股息357千港元,占集团资产总值1.47%[71]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持有腾讯控股有限公司110,000股股份,占股本总额0.0012%,投资成本53,607千港元,公允值54,670千港元,未变现收益21,252千港元,已收股息362千港元,占集团资产总值5.84%[71]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持有美团80,000股股份,占股本总额0.0014%,投资成本21,301千港元,公允值12,464千港元,未变现收益4,720千港元,占集团资产总值1.33%[71]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持有NVIDIA 5,000股股份,占股本总额0.00002%,投资成本5,216千港元,公允值4,227千港元,未变现亏损989千港元,已收股息1千港元,占集团资产总值0.45%[71] - 公司年内无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的重大收购或出售[74] - 自年度结束后直至报告日期无重大期后事项[7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但欧阳江医生兼任董事会主席及行政总裁,未区分两者角色[85] - 公司已成立审核、薪酬及提名委员会,并载有特定书面职权范围[84] - 2025年3月31日,董事会由4名执行董事及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8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举行6次会议及1次股东大会[9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所有董事确认遵守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86] - 戚世昌于2024年7月1日起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82][88][91] - 公司采纳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的原则及守则条文[84]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的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86] - 管理层根据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D.1.2编制每月供全体董事会成员传阅的每月更新资料[91] - 董事可亲身或经其他电子通讯方式出席会议或以传阅书面决议案的方式处理事务[90] - 欧阳江医生等6人分别与公司订立服务协议或委聘书,期限均为3年,生效时间从2022年9月28日至2024年8月14日不等[92] - 每次股东周年大会上,当时三分之一或最接近但不少于三分之一的董事应轮值退任,每名董事须至少每三年退任一次[93] - 公司有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徐女士及季先生具备适当专业资格或专长,公司认为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均为独立人士[9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全体董事均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出席相关研讨会或阅读资料[9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向主要管理成员支付薪酬,0 - 100万港元有4人,100.0001 - 500万港元有3人,超过500万港元有1人[102][103] - 公司安排保险保障董事法律责任,保险保障每年检讨[104] - 公司于2011年12月5日成立审核委员会,成员包括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徐慧敏女士为主席[105] - 审核委员会已检讨集团会计准则及常规,讨论风险管理等事宜,包括审阅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财务报表及全年业绩[105] - 董事会拥有委任董事权力,填补临时空缺的董事留任至首次股东大会,新增董事留任至下一届股东周年大会[93] - 董事会授权执行董事、管理层及部门主管负责日常运营及业务职责,但重大事项策略决定须经董事会批准[9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3次会议,徐慧敏、季志雄、曹依萍出席率均为100%(3/3),戚世昌出席率为100%(1/1)[10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季志雄、徐慧敏、曹依萍、欧阳江、欧阳慧、苏显龙出席率均为100%(1/1),戚世昌出席率为0%(0/0)[10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内,376.8万份购股授予三位董事,归属期十二个月,无绩效目标[11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曹依萍、季志雄、徐慧敏、欧阳江、欧阳慧、苏显龙出席率均为100%(1/1),戚世昌出席率为0%(0/0)[114] - 董事会目前由8名董事组成,其中4名为女性[116] - 董事会中3名董事年龄介乎40至49岁,4名董事年龄介乎50至59岁,1名董事年龄介乎60至69岁[11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集团女性与男性员工比例为879:92[11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核数服务酬金为2085千港元,非核数服务酬金为15千港元,总计2100千港元[120] - 董事会负责编制集团各财政期间财务报表,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财务报表[11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检讨公司有关企业管治守则的政策及常规并审阅企业管治报告[12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经由审核委员会对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进行周年检讨[12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委任哲慧企管专才有限公司独立检讨及评估[126] - 集团于2016年建立企业风险管理框架,风险管理框架依循COSO企业风险管理 — 整合架构[128] - 董事会负责确保维持稳健有效的内部监控,管理层负责设计及实施内部监控系统[128] - 审核委员会负责监督风险管理及内部审核职能,董事会定期收到审核委员会报告[128] - 公司制定有关处理及发布内幕消息的内部监控程序,以符合上市规则及证券及期货条例[126] - 公司秘书苏先生在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接受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31] - 公司旨在向股东及投资者提供高水平披露及财务透明度,利用多个正规通讯渠道提供资料[133] - 公司股东周年大会应发出至少足二十个完整营业日的通知,持有不少于公司实缴股本十分之一的股东有权要求召开特别股东大会[136] - 股东提名董事候选人的通知须在相关股东大会通告寄发后至大会举行日期前七天内交回,建议至少提前十五个营业日[137] - 投资者可通过电话(852) 2770 2099和电邮ir@perfectmedical.com向公司投资者关系部查询[138] - 回顾年度内,公司与超398名机构投资者及研究分析师进行130次会议,2024财年分别为502名和171次[13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的章程文件并无重大变动[140] - 集团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利润及财务状况载于年报第68至73页综合财务报表[144] - 公司内部审核职能由内部团队履行,同时每年委聘外部独立专业人士检讨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系统[13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建议末期股息每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