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世界华文媒体(00685) - 2025 - 年度财报

财务业绩:收入与利润 - 公司2024/25财年收入为1.2亿美元,同比增长8.3%[2][3] - 公司2024/2025财年营业额增长7.2%至157.5百万美元[43] - 公司2025年总营业额为1.575亿美元,同比增长7.2%[53] - 净利润达到1500万美元,较上一财年增长12.5%[2][3] - 除所得税前亏损7.5百万美元同比收窄45.1%[43] - 除所得税前亏损746.3万美元,同比收窄45.1%[53][55] - 每股收益为0.05美元,较上一财年增长11.1%[3][13] - 每股基本亏损0.46美仙,去年同期为0.76美仙[53] - 每股亏损0.46美仙(上年同期0.76美仙)[43] 财务业绩:成本与费用 - 运营成本控制有效,同比下降2%,节省约240万美元[3][13] 业务分部表现:出版与印刷 - 出版业务收入下降4.4%主要因广告收入减少6.0%[43] - 出版及印刷分部营业额为1.027亿美元,同比下降4.4%[54] - 数字媒体业务收入增长显著,同比增长15%至4800万美元[3][13] - 印刷媒体业务收入略有下降,同比减少3%至7200万美元[3][13] - 香港及台湾出版业务营业额下跌8.5%至33,202,000美元,除所得税前亏损扩大至7,768,000美元[61] - 万华媒体集团营业额减少18.6%至4,111,000美元,除所得税前亏损扩大23.5%至3,313,000美元[63] - 加拿大出版及印刷业务营业额下降19.3%至5,740,000美元,但除所得税前亏损收窄13.5%至2,849,000美元[65] 业务分部表现:旅游 - 旅游分部实现38.3%有机增长[43] - 旅游分部营业额为5480.6万美元,同比增长38.3%[54] - 旅游分部营业额增长38.3%至54,806,000美元,除所得税前溢利上升62.9%至1,966,000美元[66] - 旅游分部受益于签证放宽、航班增加及高端豪华旅行团需求[66] 地区市场表现 - 马来西亚市场收入贡献占比达65%,约为7800万美元[3][8] - 香港市场收入占比22%,约为2640万美元[3][8] - 马来西亚业务收益6378.3万美元,同比微降0.3%[58] - 马来西亚业务除所得税前溢利183.6万美元,去年同期亏损541.2万美元[58] 现金流与资产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500万美元,同比增长9.4%[3][13] - 现金净额71.0百万美元(上年同期68.5百万美元)[4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与短期存款合计1.056亿美元[56] - 总资产规模达到2.5亿美元,同比增长6.4%[3][13] - 每股资产净值7.66美仙[43] 管理层与董事会变动 - 黄康元先生于2021年7月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负责马来西亚业务拓展及多元化发展[14] - 廖深仁先生于2021年7月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是特许会计师及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15] - 张怡嘉女士于2021年7月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现任明报报业有限公司行政总裁[16] - 叶冠荣先生于2021年7月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审核委员会主席[17] - 叶冠荣先生是香港联交所上市委员会前成员(2003-2009年)及证监会双重存档事宜顾问小组成员(2008-2014年)[18] - 拿督张启扬将于2025年4月1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薪酬委员会主席职务[19] - 邱甲坤先生将于2025年6月1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提名委员会主席职务[20] - 邱甲坤先生于2023年2月8日获委任为新加坡上市公司常青石油及天然气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22] - 林婵丽女士将于2025年4月1日就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薪酬委员会主席[23] - 林婵丽女士现任马来西亚上市公司PBA Holdings Berhad独立非执行董事[24] 股息政策 - 宣派中期股息每股0.10美仙,股息率4.0%[50] 宏观经济与市场环境 - 马来西亚经济2024年增长5.1%(2023年:3.6%)[58] - 香港2024年本地生产总值增长2.5%,低于2023年的3.3%[61] - 零售业销货额连续12个月下跌(截至2025年2月)[61] - 传统媒体收入面临数字颠覆和人工智能广告解决方案的冲击[73] 战略举措与业务发展 - 公司通过向Google收取新闻内容使用费改善北美业务亏损[65] - 人工智能工具应用于内容制作流程以提升生产力和受众参与度[68] - 未计提出版业务资产减值准备(对比上年8.1百万美元)[43] 企业活动与奖项 - 星洲日报创刊95周年[44] - 明報卓越財經大獎2025吸引逾100位專業評審及機構代表出席[104] - 明報智醒品牌卓越大獎第4年頒發37個獎項橫跨4個組別[105] - 星洲日報主辦第11屆企業楷模獎頒發96個獎項涵蓋13組別[118] - 星洲媒體集團獲馬來西亞編協新聞獎共計至少26個獎項[90][96] - 星洲日報獲砂拉越肯雅蘭新聞獎金銀銅獎共計至少15個獎項[91] - 星洲日報獲沙巴神山新聞獎金獎及優異獎共計至少7個獎項[93] - 公司荣获2024年马来西亚The Edge环境、社会及治理(ESG)奖金奖[163] 企业社会责任与社区参与 - 公司持续开展慈善及教育举措[45] - 星洲日報健康校園運動巡迴全國22所小學[120] - 學海全國訓練營吸引164名學生記者參加[119] - 聖公會校園記者培訓計劃涵蓋86間中小學170多名學生[111] - 光明日報教育獎表彰北馬區10所中學及3位教師[121] - 星洲日报基金会等机构累计发放350万令吉援助296家福利机构[122] - 星洲日报基金会等为600名长者提供总值逾30万令吉援助[122] - Econsave星洲华教义演为4所学校筹获逾900万令吉[123] - 南洋报业基金慈善电影日活动惠及458名弱势社群[129] 可持续发展与管治 - 公司实施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S2号气候相关披露[134] - 可持续发展报告涵盖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期间[136] - 报告范围包括马来西亚及香港业务活动[137] - 公司遵循马来西亚国家可持续发展框架及香港联交所气候披露要求[134] - 公司致力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及管理气候相关风险[147] - 内部审计部门对选定可持续发展数据进行内部审阅[140] - 公司董事会至少每半年接收一次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关于集团可持续发展表现的更新报告[151] - 可持续发展工作委员会每两个月举行会议追踪关键指标包括范围1、2及3温室气体排放、能源效率改进及可再生能源采用[155] - 审核委员会每季度向董事会提供集团风险管理程序有效性的最新信息[156] - 公司于2024年提供董事会培训涵盖情景分析、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S2号框架及气候披露最新发展[157] - 执行董事年度花红部分根据集团整体经济、环境、社会及管治表现厘定[161] - 薪酬委员会计划制定具体可衡量的气候相关绩效目标纳入高管薪酬框架[161] - 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至少每半年举行会议审查批准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包括气候相关披露[159] - 可持续发展工作委员会至少每半年向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报告实施情况、目标进展及新的可持续发展风险与机遇[160] - 公司通过股东周年大会、季度业绩公告及分析员简报会等多种渠道与股东及投资者保持沟通[166] 经济价值分配 - 公司2024/2025财年经济价值增至163.2百万美元,同比增长5.8%[175] - 公司支付经济价值达174.2百万美元,同比增长2.2%[175] - 公司留存经济价值为负11.1百万美元,较上年负16.2百万美元改善31.5%[175] - 经济价值分配中支付部分占比达106.8%(174.2/163.2)[175] 供应商与采购管理 - 马来西亚和香港供应商支出占比64.0%,金额约45.71百万美元[181] - 供应商总数6,418家,其中马来西亚5,250家、香港982家[181] - 大额采购(超50,000马币)需满足可持续性要求[179] - 本地采购比例达50.0%以上目标[184] - 马来西亚供应商数量同比减少6.2%(5,250 vs 5,595)[181] - 公司所有供应商自2025年1月起需通过评估表格评估道德及可持续发展实践[196] 合规与风险管理 - 公司为1450名雇员提供反贪污培训,占雇员总数的59.5%[193] - 管理人员参与反贪污培训的比例为82.3%[193] - 行政人员参与反贪污培训的比例为74.7%[193] - 非行政人员参与反贪污培训的比例为53.8%[193] - 公司未因贪污被处以任何罚款或罚金[199] - 公司未发生与贪污相关的法律案件[199] - 公司未收到任何关于产品及服务的重大投诉[188] - 公司无需召回任何产品[188] - 公司仅发生一宗与贪污无关的轻微违反防止贿赂及贪污政策事件[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