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骏东控股(08277) - 2025 - 年度财报
骏东控股骏东控股(HK:08277)2025-07-17 16:31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收入减少66.4%至约21.2百万港元(2024年:约63.1百万港元)[7] - 2025年收入约为21.2百万港元,较2024年的63.1百万港元下降66.4%[16][18] - 2025年收入为2124万港元,较2024年的6312万港元下降66.4%[169] - 2023年收入约为12.5百万港元,2024年大幅增至约63.1百万港元[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毛利减少79.6%至约3.0百万港元(2024年:约14.7百万港元)[7] - 2025年毛利约为3.0百万港元,较2024年的14.7百万港元下降79.6%[19] - 2025年毛利为297.2万港元,较2024年的1474.5万港元下降79.8%[169] - 确认出售一间附属公司收益约64.5百万港元后,2025年财政年度录得溢利约36.3百万港元(2024年亏损约38.6百万港元)[7] - 2025年录得溢利约36.3百万港元,而2024年录得亏损约38.6百万港元[20] - 2025年出售附属公司收益为6454.9万港元,2024年无此项收益[169] - 2025年经营溢利为5108.5万港元,2024年为经营亏损2467.3万港元[169] - 2025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年内溢利为3627.9万港元,2024年为亏损3861.5万港元[169] - 2025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3.82港仙,2024年为每股亏损14.71港仙[169] - 2025年除稅前溢利为37,390千港元,相比2024年的亏损39,701千港元实现扭亏为盈[17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行政开支减少约4.6百万港元至15.1百万港元(2024年:19.7百万港元)[20] - 2025年非流动资产减值亏损减少至零港元(2024年:12.3百万港元)[20] 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及从事采购、制造及销售木制产品[104] - 公司五大客户销售额约占销售总额的65.9%,其中最大客户销售额约占销售总额的18.4%[122] - 公司五大供应商采购额约占采购总额的97.8%,其中最大供应商采购额约占采购总额的70.8%[122] - 公司主要從事採購、生產及銷售木製產品[17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中国政府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可能为公司木制品带来新需求[9] - 公司计划增加产品种类并投入更多资源于研发及采购[9] - 公司将继续探索与市场参与者在产业价值链中游至下游的策略合作[9] - 公司业务表现预计将继续恢复,相较于小规模本土企业更具优势[10] - 公司维持现有主要业务并持续物色新商机以提升业务[12] 现金流和融资 - 2025年银行借款总额为零港元(2024年:约161.5百万港元)[24] - 2025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2.9百万港元(2024年:1.0百万港元)[23] - 2025年银行借款为0港元,2024年为1.615亿港元[170] - 2025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90.6万港元,较2024年的95.5万港元增长204.3%[170] - 2025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0,996千港元,相比2024年的现金净流出11,759千港元显著改善[173] - 2025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0,805千港元,主要得益于出售附属公司现金流入29,815千港元[173] - 2025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9,826千港元,主要由于偿还股东款项55,632千港元[173] - 2025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906千港元,较年初的955千港元增长1,975千港元[173] - 公司于2025年5月获得一笔为期三年的人民币25,000,000元(相当于26,787,000港元)的银行融资[184] - 股东承诺在公司确定有充足流动资金前不会要求偿还应付的约13,808,000港元款项[184] 资产负债情况 - 2025年资产负债比率约为83.9%(2024年:115.8%)[26] - 2025年流动负债净额约为15.4百万港元(2024年:14.5百万港元)[23] - 2025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2243.7万港元,较2024年的1.45563亿港元下降84.6%[170] - 2025年资产净值为477.3万港元,2024年为负债净额3195.7万港元[170] - 2025年公司流動負債淨額為15,379千港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為2,906千港元[182] 股息政策 - 2025年不派付末期股息[8]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未派发末期股息[105] - 公司宣派股息将考虑实际及预测财务业绩、现金流量、营商状况及策略等因素[82] - 公司定期或应要求审阅及重新评估股息政策及其有效性[83]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可分派储备为约560万港元(2024年:约1840万港元)[112] 董事会和公司治理 - 董事会由6名成员组成,包括2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50] - 独立非执行董事王围自2018年3月6日起任职,任期7年[38][50] - 非执行董事丁洪泉自2018年3月6日起任职,任期8年零7个月[37][50] - 独立非执行董事董萍自2016年8月12日起任职,任期8年零7个月[40][50] - 独立非执行董事朱达自2016年8月12日起任职,任期8年零7个月[41][50] - 公司秘书陈玉晓拥有超过20年的会计及核数经验[43] - 公司已全面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重要方面[47] - 所有董事确认在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48] - 李月于2024年1月26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兼合规主任[44] - 董事会成员性别比例为5名男性和1名女性[5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举行了四次董事会会议,所有董事(包括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均出席了全部四次会议[51] - 公司董事会性别多元化比例为16.7%(6名董事中有1名女性),该目标在2016年8月董萍女士被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后达成[58] - 公司主席李月先生与行政总裁薛兆强先生的角色已明确区分,分别负责整体策略规划和日常营运[56]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朱达先生担任主席,负责监督财务监控和内部监控制度[62] - 公司设定了董事会的可计量多元化目标,包括性别、技能和专业经验等方面,并定期检讨这些目标[58] - 公司于2024年8月12日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上,所有董事均出席了会议[61] - 公司提名委员会至少每年一次检讨董事会多元化政策,并向董事会提出建议[59] - 公司董事会成员年龄跨度从30多岁至60多岁,涵盖房地产、投资、金融、会计等多个专业背景[58] - 公司执行董事薛兆强先生和独立非执行董事董萍女士将在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并合资格膺选连任[54] - 公司董事会会议记录由公司秘书保存,董事可在合理时间查阅[5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所有成员(朱达、董萍、王围)出席率100%[64] - 提名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所有成员(王围、董萍、朱达)出席率100%[66] - 薪酬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所有成员(董萍、朱达、王围)出席率100%[74] - 7名董事及高管薪酬位于0至100万港元区间[75] - 薪酬委员会负责制定董事及高管薪酬政策,包括花红、退休金等[72] - 提名委员会每年审查董事会组成,确保多元化及专业均衡[65][73] - 公司采纳提名政策以提升董事选拔透明度[67] - 董事候选人需提交个人资料及任职同意书[70] - 新任董事需接受全面就职培训及持续专业发展[76][77] - 公司为董事及高管购买责任保险,每年审查覆盖范围[78] 股东和股权结构 - 董事薛兆强先生直接及实益拥有27,978,425股普通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10.66%[133] - 主要股东孙雪松女士持有123,041,695股普通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46.88%[135]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262,473,333股[133][135] - 购股权计划可授出股份上限为20,0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的7.62%[141] - 购股权计划已于2025年2月23日届满,截至2025年3月31日无未行使购股权[143][14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37] - 公司公眾持股量最少持有已发行股本总额的25%[121] 审计和风险管理 - 公司外部核数师立信德豪的年度审计服务费用约为950,000港元[93] - 公司采用三级风险管理方法识别、评估及应对风险[87] - 公司实施财务监控措施加强现金流量控制,包括付款审查及批核[89] - 公司定期审阅财务报告程序以确保符合会计原则及法规[90] - 公司合規主任负责建立风险评估及管理的正式机制[92] - 公司2025年度综合财务报表由立信德豪审计,并拟续聘其为核数师[148] - 董事负责根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香港公司条例编制真实而中肯的综合财务报表[161] - 董事负责评估集团的持续经营能力,并在适用情况下披露相关事项[161] - 审核委员会协助董事履行监督财务报告过程的职责[162] - 核数师对综合财务报表的整体是否存在重大错误陈述取得合理保证[163] - 核数师在审计过程中识别和评估因欺诈或错误导致重大错误陈述的风险[164] - 核数师与审核委员会沟通审计范围、时间安排及重大审计发现[166] 投资物业 - 投资物业于2025年3月31日的公平值约为18,536,000港元[154] - 投资物业估值涉及重大管理层判断,包括有期收益率、复归收益率及市场租金等主要假设[154] - 公司已取得独立外部估值以支持管理层对投资物业的估计[154] - 投资物业估值的相关披露载列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7、4及15[155] - 投资物业按公平值计量,其变动计入损益[192] 会计政策 - 公司采用港元作为呈列货币,功能货币为人民币[186] - 集团内公司间交易及未变现溢利在编制综合财务报表时全数对销[183] - 资产账面值高于可收回金额时需立即撇减至可收回金额[190] - 出售附属公司时,损益按已收代价公平值与资产/负债账面值的差额计算[183] - 公司采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简化法计量贸易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的亏损拨备,并根据全期预期信贷亏损计算[197] - 对于其他债务金融资产,预期信贷亏损基于12个月预期信贷亏损,若信贷风险显著增加则基于全期预期信贷亏损[197] - 公司设立拨备矩阵,根据过往信贷亏损经验计算,并调整债务人特定前瞻性因素及经济环境[197] - 金融资产逾期超过90天时即被视为发生违约事件[199] - 信贷风险显著增加的评估按个别基准或共同基准进行,共同基准下按逾期状况及信贷风险评级分组[200] - 预期信贷亏损为信贷亏损的概率加权估计,按合约现金流量差额以资产原有实际利率贴现[197] - 重新评估信贷风险时,公司比较报告日期与初始确认日期的违约风险[198] - 贸易结余根据前瞻性估计调整的过往信贷亏损经验按拨备矩阵共同评估[200] - 物业、厂房及设备的折旧年限为:厂房、物业及机器3-10年,傢俬、装置及设备3-10年,租赁装修按租期计算[189] - 金融资产初步按公平值加上相关交易成本计量(非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项目)[194] - 债务工具按摊销成本计量时,使用实际利率法计算利息收入及外汇收益/亏损[196] - 公司已採納多項新訂香港財務報告準則,但對業績及財務狀況無重大影響[176] - 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18號將於2027年生效,可能影響未來財務報表披露[178]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无重大或有负债、法律诉讼或潜在诉讼[107]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捐款为零港元(2024年:零港元)[113] - 公司董事会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不确定因素影响持续经营能力[101]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无重大报告期后事项[120] - 关联方交易详情载于财务报表附注30,部分交易获豁免披露[130] - 独立非执行董事确认函显示其独立性符合GEM上市规则要求[13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无涉及管理层的非雇佣合约存续[132] - 2025年汇率变动影响为-24千港元,相比2024年的-454千港元影响减小[174] - 公司股东可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需持有不少于十分之一投票权股份[94] - 公司股东可提呈议案,经核实后纳入股东大会议程[95] - 公司审阅并认为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股东沟通政策有效[98]